那天,臉書社團裡的一則貼文,讓我很有「感覺」。
大意如下:「兒子即將生日,我提議去吃夏慕尼;但是,他在與同學討論過後,用『沒聽過這家餐廳』的結論為理由,回絕了我。然後,我問他想吃什麼?他回『沒想法』。」發文者,是一位媽媽,文中的兒子已經是國高中生。(因為貼文已經刪除,內容是我憑著記憶簡述的)
看到這篇貼文的時間是在早上。中午,我和太太去附近辦事情;在前往的途中,我和太太提及此事。一如往常地,我在說明前提之後,開始闡述著自己的想法;而太太笑盈盈地聽著,時不時給些回應。
我對於「為什麼孩子會拒絕生日大餐?」感到困惑。
關於生日大餐,我們家是有慣例的;通常,我都會依照她們的喜好來推薦餐廳,如:小女兒喜歡吃海鮮、大女兒喜歡吃魚片,然後再由壽星做最終決定。在這樣的模式下,我們一家四口都是對「生日大餐」抱著興奮且期待的心情。
平日,金牛座的我,喜歡帶著太太和女兒們嘗試不同的食物,也從這些不一樣的味道裡認識她們的喜好;然後,太太和小女兒都是會煮且嘴巴厲害的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光裡,總是可以品嚐到更多層次。而且,我們都喜歡「彼此在吃到好吃食物的時候」所流露出來的幸福神情,一邊吃、一邊分享食物帶給自己的感受,是非常有樂趣的事情。
基於這些經驗,我實在很難想像:為什麼要拒絕生日大餐?
為什麼孩子會不期待生日大餐?
如果,生日大餐也是他們家的慣例,兒子應該會對生日大餐有所預期和憧憬吧?是餐廳的食物種類不合胃口嗎?照理來說,兒子已經養了十幾年了,應該不至於吧⋯⋯但是,腦海飄過曾經看過的、形形色色的家庭,這種可能性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啦!(流汗
或者,夏慕尼的餐廳類別是孩子不能理解、沒有體驗過的?這件事情應該可以很輕鬆地解決,因為現在資訊如此發達,可以上網找資料來進行說明啊!
我們家的經驗是這樣:如果是我吃過的食物,太太和女兒們通常可以從我在表達過程中的非語言訊息,直接做出決定;但是如果是一家新的餐廳,發出邀請的人(通常是我)會先搜尋、查閱相關資料,太太和女兒們在看過食物的照片/影片(這個真的非常重要!)之後會表達看法,然後再確認是否要物同前往⋯⋯基本上,經過這樣的流程,我們都會吃到好吃的食物;如果真的踩雷,大家也會一起承擔。
但是,每個家庭決定生日大餐的流程不同;或許,兒子是因為之前吃過媽媽推薦的餐廳、踩雷了,所以失去信任感?抑或是,曾經有在吃生日大餐的時候,有過不好的互動,於是想要迴避?
。
講著⋯⋯講著⋯⋯,我和太太因為來到事務所而中斷了話題;回到家之後,我們又各自埋首於工作上的事情。直到晚餐時光來臨⋯⋯我再次開啟這個話題,只是這一次,多了女兒們的視角。
為什麼不直接問孩子想要什麼?— 大女兒聽完後回應。
「這位媽媽有請兒子提議其他的餐廳啊!但是兒子沒想法⋯⋯」我補充道。
「也許他有想要的東西啊!」身為高中生的大女兒,切入點很道地。
這個部分,我很能理解。因為有些人能夠感受到愛的表達方式,就是禮物;相較於「花錢去吃一頓隔天就會化為春泥的大餐」,「買貼近需求的實用物品」更能有被呵護和照顧的感覺。
但是,我感到困惑的是: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不能和媽媽表達呢?
在我和太太與女兒們的家,我們會鼓勵彼此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會因為經濟狀態而在心裡面拒絕、否定自己的想要。因為「需求」和「是否被滿足」是二件事,需求被看見的象徵意義是一個人的存在被承認,可以說出來和被聽見,本身就會帶來被接受的連結感。而關於「無法立即被滿足」的確會讓人感到難受,但是這也是人生中一定會有的感受;陪伴彼此去體驗、練習與這樣的感受在一起,是很重要的經歷。
所以,如果這位兒子是想要生日禮物,但又不表達⋯⋯是因為基於過去的經驗,媽媽會不接受自己提出的需求嗎?或者,打破生日大餐的慣例,會讓媽媽感到不悅嗎?我猜測著。
「為什麼妳一直想討論這件事情?」太太問道。
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發現我重複地講述這則貼文;除了和她討論以外,又找女兒們一起思考。這樣的狀態,的確不太尋常;通常,我會在解開謎團之後,用「分享」的方式和女兒們敘述,但是在第二次、和女兒們的這一次討論裡,我還是反思不得其解。
「我就是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