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送舊的心理小魔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快過年了,許多人都在迎新送舊。不知您是否有這種經驗,在整理舊物品時,本想很阿莎力地除舊佈新。但是一拿起物品卻陷入了時光回憶,「這是第一次約會的電影票、媽媽給我生日卡片‥」,每個物品都負載著珍貴回憶,捨不得丟棄,不知不覺地又把物品留下來。然後年復一年地留著‥就再留下來,如此的生命愈來愈沈重肥胖,失去輕盈靈動的活力。

很多人會覺得丟棄過往的物品,就是拋棄歷史,與過去的人事物失去聯結,因而捨不得,況且在「這物品又沒壞,有空間就留著吧﹗」的心理下,以為紀念,有的還怕自己遺忘。殊不知這心底狀態,就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一種「依戀」的心思:個人眷戀過去的美好,流連不己。但個人若常在此駐足停留,就會失去對迎面而來生活新事物的好奇與關注,阻礙了我們成長和新的生活經驗和活力,所以要勇敢對過去斷、捨、離。

那怎麼樣對待舊物品呢?怎麼樣才能相襯於現在的我們,而感到和諧又滿意呢?一個重要的原則及畫面就是「對陪伴我們過去生活的人、事、物,表達感謝,在我們心中安放一個位置,然後轉身離開迎向未來」。具體的做法如下:

1. 把自己的舊有的物品,設定整理的範圍,然後找個空間全攤出來。比如,一只裝載高中、大學物品的舊箱子,把裏頭東西全攤在地板上。

2. 簡單地分類,撿出目前還需要用的,留下要處理掉的。比如,卡片類、書信類、紀念品類、班服‥等;或是以活動經驗分類,如迎新活動、畢業旅行‥等。

3. 拿起物品審視,聯結過去回憶時,在心底說或是口頭說出來「謝謝你陪伴我的青春歲月,讓我得以成長,我會記得你帶給我的美好,謝謝﹗」。

4. 然後把它放在二手回收或要丟棄的箱子中,待箱子滿了封箱,送走。

如此做完一陣子之後,你會發現,過去的人、事、物真的過去了,有點像分手伴侶的心情,但我們是與我們過去分手,而現在那些分離掉的物品成為存在於你內心的一部份,也成為滋養著現在生命的支撐,也因此成就現在的你,協助你面對生活的現在與未來﹗

追蹤「穗波心理師」FB粉絲專頁或加入「情感聊天室」可不定時收文章、podcast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專門談心理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相談」免費提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日日風-avatar-img
2025/01/24
斷捨離的時候真的很容易陷入回憶而放不下呢@@ 謝謝您分享的心法!
穗波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8
除舊佈新的心法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8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斷開人事物以外,也要斷捨離不再提供養份的情緒! 斷捨離不再需要人事物時,是否也有許多明知不再需要與適合,卻為自己找許多理由,不願處理面對的時候呢? 《斷.捨.離》這個議題這幾年一直不斷的被討論著,無論是近年文青與設計圈流行的極簡主義,或是收納整理的觀念開始被廣泛討論,似乎都與這三個字息息相關。 兩年
Thumbnail
斷開人事物以外,也要斷捨離不再提供養份的情緒! 斷捨離不再需要人事物時,是否也有許多明知不再需要與適合,卻為自己找許多理由,不願處理面對的時候呢? 《斷.捨.離》這個議題這幾年一直不斷的被討論著,無論是近年文青與設計圈流行的極簡主義,或是收納整理的觀念開始被廣泛討論,似乎都與這三個字息息相關。 兩年
Thumbnail
「不要老是回憶過去,除了讓你揪心以外,什麼事也做不了。」-電影【亂世佳人】 若你總是執著於過去的人事物,那麼你的人生將沒有多餘空位迎接新的花蕊,也聞不到那一室的芬芳。 《新.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教您如何避免烏雲發生,或是如何親手拂去那些已經出現的烏雲。
Thumbnail
「不要老是回憶過去,除了讓你揪心以外,什麼事也做不了。」-電影【亂世佳人】 若你總是執著於過去的人事物,那麼你的人生將沒有多餘空位迎接新的花蕊,也聞不到那一室的芬芳。 《新.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教您如何避免烏雲發生,或是如何親手拂去那些已經出現的烏雲。
Thumbnail
與物品的斷捨離 現今社會流行一種特別的生活模式,它可以幫助我們檢視我們生活中那一些物品是必須的,那一些物品不是必須品,在經歷「丟掉是浪費的行為」、「放在那裡說不定有一天會用上」,這樣的心理戰爭之後,將不是必須品的物品處理掉,讓那些堆積在我們房子裡多餘的物品離開我們的生活,在清理掉那些堆積的物品同時我
Thumbnail
與物品的斷捨離 現今社會流行一種特別的生活模式,它可以幫助我們檢視我們生活中那一些物品是必須的,那一些物品不是必須品,在經歷「丟掉是浪費的行為」、「放在那裡說不定有一天會用上」,這樣的心理戰爭之後,將不是必須品的物品處理掉,讓那些堆積在我們房子裡多餘的物品離開我們的生活,在清理掉那些堆積的物品同時我
Thumbnail
如何處理舊的不用物品-心理學觀點。
Thumbnail
如何處理舊的不用物品-心理學觀點。
Thumbnail
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有大掃除,媽媽則叫我們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房、房間、跟書桌。小時候整理東西,基本上是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拿到老姐們的桌上去放,姐姐們不想要的東西,偷藏到我的抽屜裡,基本上是「好物交換」,不會有東西真的被丟掉。
Thumbnail
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有大掃除,媽媽則叫我們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房、房間、跟書桌。小時候整理東西,基本上是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拿到老姐們的桌上去放,姐姐們不想要的東西,偷藏到我的抽屜裡,基本上是「好物交換」,不會有東西真的被丟掉。
Thumbnail
人們經常藉由物品來寄託情感。以紀念品來留住旅程的美好片段,或者,經由告別物品來揮別過去;當我們望著物品時,思緒便串聯起關於往日的種種故事。二手店,寄寓眾多回憶的場所,一件件人們遺棄的舊時光,在這裡等待新生。迷戀二手店的情懷,是屬於念舊之人的浪漫。
Thumbnail
人們經常藉由物品來寄託情感。以紀念品來留住旅程的美好片段,或者,經由告別物品來揮別過去;當我們望著物品時,思緒便串聯起關於往日的種種故事。二手店,寄寓眾多回憶的場所,一件件人們遺棄的舊時光,在這裡等待新生。迷戀二手店的情懷,是屬於念舊之人的浪漫。
Thumbnail
惟有能夠打從心裡享用那些美好的東西,才能真正享受因物品帶來給內心的快樂豐足幸福感。
Thumbnail
惟有能夠打從心裡享用那些美好的東西,才能真正享受因物品帶來給內心的快樂豐足幸福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