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自閉症者時,要〝狠心帶些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朝日遊戲王〞(已絕版動漫,是遊戲王怪獸之決鬥的前傳)第七集的電子寵物之中,闇遊戲有提到,光靠飼料和鞭子是不夠的,還要有愛的灌溉。
簡單說,之前提到〝改善搶他人物品〞的文章,在正負懲罰進行,就不是完全的狠心。

關於正懲罰—不一定用自閉症者的感官敏銳進行機會減敏

其實,在戶外,要進行正懲罰,可以回家進行。
如果說,真的要在第一時間進行,就可這麼做。
肯納,你已經沒有經過他人的同意就拿他人的物品,今天就不帶你到文具店買新手帳用品了。
簡單說,以進行機會減敏不是不可以,只是,進行正懲罰的方式,不只一種。
當然,要有前提,就是表面狠心,深層是愛心。

關於負懲罰—因為有立約,使自閉症者感到愛

換句話說,藉由負懲罰,讓自閉症者感受到,其實,依然有愛自閉症者。
只是,因為自閉症者需要〝外力的刺激〞就有看起來的〝狠心〞。
而在立約之餘,因為自閉症者有感到期待,自然就有感到,因為今天沒有去買手帳用品,就有誤解。
當然,對自閉症者而言,認為得不到愛。
其實,只要這麼說。
那好,肯納,我給你三次機會,你只要在外面沒有搶他人的物品,而且,你有事先過問,今天我就帶你去買手帳物品。
換句話說,只要自閉症者知道該怎麼做,就有感到愛了。
而負懲罰的延遲性,容易讓自閉症者感到滿滿的愛。
因為,自閉症者,是極要求嚴禁食言而肥。

關於正增強—具有立刻積極性,讓自閉症者感到更多的愛

在應用行為分析之中,強調〝可以做的事〞。
而在自閉症者的改善搶他人物品這行為有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進行正增強的部分。
而正增強的部分,是立即積極性。
可以在一開始,就用正增強,協助自閉症者建立〝只要不搶他人物品就有強化物〞的認知。

關於負增強—以消極性並撤消該項目,讓自閉症者感到滿滿的愛

到了一定程度的自閉症者,就可以進行負增強。
簡單說,就是用撤消自閉症者厭惡的項目為主。
肯納,因為你今天一整天沒有搶他人物品,也有過問,也有被拒絕沒有發脾氣,因此,今天你就不用做串珠了。(對該自閉症者而言,因為動作精細度不夠,串珠無法穿過去)
換句話說,在正負懲罰和正負增強的活用下,自閉症者必然遲早感到,照顧者沒有完全狠心,而是依然有愛心。
供參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0會員
1.4K內容數
這是關於自閉症者的安置和就業的兩條路問題,在這之前,大多為了有個人的生活費,通常以進入職場為主。問題是,在台灣的大部分職場環境,是對自閉症者不利的,因此,自閉症者容易有職場霸凌的危機。所以,在選擇安排自閉症者的安置機構,往往無法進去。因此,這是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星兒的出路 的其他內容
與其煩惱自閉症者的未來,不如直接藉由自閉症者的優勢,創造發揮所長的平台。 見到自閉症者的刻板動作創造才華 以自閉症者的刻板動作,是具有意義的。 例如,自閉症者的執意看旋轉物品,就可以帶自閉症者做風車,到自閉症者的穩定度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提供新花樣。 甚至,也可以和自閉症者討論,到某活動,做義賣。 主
說實話,目前的針對自閉症者最終目標,是融入社會、能有走進職場並有屬於自閉症者的生活費。 但,如果說,自閉症者想做背包客,這也不能說是反對。 因為,在這過程,是未知的領域。 有做好準備的自閉症者 一般來說,自閉症者在有用智慧型手機的狀態下,就有查出用交通工具和步行的花費時間,並做計算。 而有記地圖的自
以維持家計來說,因為母方的體力,不如父方。 因此,父方成了維持家計的角色。 而母方,就要全天帶自閉兒到訓練機構〝報到〞。 沒有輪流的空間 在中國大陸,是如此。 而在台灣,可以有溝通的空間。 因為,在台灣,就有計畫可以進行。 例如,家裡有可靠的父親,就可以討論,什麼時候可以幫忙帶自閉兒。 如此一來,就
有的自閉症者家長就是視自閉症者為一般發展人,其實,這麼做,只有反效果。 因為,根本見不到自閉症者的立場和難處不說,也聽不見自閉症者的心聲。 自閉症者的學習速度慢,需要給自閉症者時間 大部分來說,都是自閉症者沒興趣又不喜歡的事物。 因此,把自閉症者當一般發展者來看,我認為,反而不妥。 除非,這自閉症者
這部分,就需要花時間。 因為,這需要引回自閉症者的注意。 剛開始,先用自閉症者喜愛有興趣的物品,進行晃。 接下來,就要隨機藏在這空間的某一處,讓自閉症者去找。 因此,先和自閉症者建立關係,很重要。 簡單說,陪自閉症者玩,再進行自閉症者的〝尋寶遊戲〞,初步階段就容易多。 接下來,就要進行照顧者的隨機指
在希望自閉症者能理解,不是所有事能順心如意之餘, 也是務必見到,自閉症者的需要。 尊重自閉症者的需要 像是在超市買東西,如果說要求和花媽一樣,是務必節儉的生活,而花媽的要求,是節儉到小氣,那就太誇張了。 因為,那是偏激。 其實,只要說,來,肯納,這是我給你的本子,是讓你計帳用的。還有,這是你喜歡的皮
與其煩惱自閉症者的未來,不如直接藉由自閉症者的優勢,創造發揮所長的平台。 見到自閉症者的刻板動作創造才華 以自閉症者的刻板動作,是具有意義的。 例如,自閉症者的執意看旋轉物品,就可以帶自閉症者做風車,到自閉症者的穩定度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提供新花樣。 甚至,也可以和自閉症者討論,到某活動,做義賣。 主
說實話,目前的針對自閉症者最終目標,是融入社會、能有走進職場並有屬於自閉症者的生活費。 但,如果說,自閉症者想做背包客,這也不能說是反對。 因為,在這過程,是未知的領域。 有做好準備的自閉症者 一般來說,自閉症者在有用智慧型手機的狀態下,就有查出用交通工具和步行的花費時間,並做計算。 而有記地圖的自
以維持家計來說,因為母方的體力,不如父方。 因此,父方成了維持家計的角色。 而母方,就要全天帶自閉兒到訓練機構〝報到〞。 沒有輪流的空間 在中國大陸,是如此。 而在台灣,可以有溝通的空間。 因為,在台灣,就有計畫可以進行。 例如,家裡有可靠的父親,就可以討論,什麼時候可以幫忙帶自閉兒。 如此一來,就
有的自閉症者家長就是視自閉症者為一般發展人,其實,這麼做,只有反效果。 因為,根本見不到自閉症者的立場和難處不說,也聽不見自閉症者的心聲。 自閉症者的學習速度慢,需要給自閉症者時間 大部分來說,都是自閉症者沒興趣又不喜歡的事物。 因此,把自閉症者當一般發展者來看,我認為,反而不妥。 除非,這自閉症者
這部分,就需要花時間。 因為,這需要引回自閉症者的注意。 剛開始,先用自閉症者喜愛有興趣的物品,進行晃。 接下來,就要隨機藏在這空間的某一處,讓自閉症者去找。 因此,先和自閉症者建立關係,很重要。 簡單說,陪自閉症者玩,再進行自閉症者的〝尋寶遊戲〞,初步階段就容易多。 接下來,就要進行照顧者的隨機指
在希望自閉症者能理解,不是所有事能順心如意之餘, 也是務必見到,自閉症者的需要。 尊重自閉症者的需要 像是在超市買東西,如果說要求和花媽一樣,是務必節儉的生活,而花媽的要求,是節儉到小氣,那就太誇張了。 因為,那是偏激。 其實,只要說,來,肯納,這是我給你的本子,是讓你計帳用的。還有,這是你喜歡的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什麼事? 自閉症者對事物安排的執著。 認識崩潰和鬧脾氣的不同。 如何因應崩潰和鬧脾氣。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我們在上2個節目與大家分享了正向教養與獎懲制度的不同處,鼓勵與讚美這兩種不同的教養工具,還有如何在孩子情緒難以控制時處理他們的情緒。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在應用正向教養前的必要原則。在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深厚情感連結,有一些實際的方法可以讓你們更親近, 讓我們一一來聽聽看。 如果您喜歡今天的節目,邀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在上一集的節目我們提到「沒有壞小孩,只有好跟不好的行為」是正向教養這個理論的基本原則。今天我們將分享了解正向教養的特點~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什麼事? 自閉症者對事物安排的執著。 認識崩潰和鬧脾氣的不同。 如何因應崩潰和鬧脾氣。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我們在上2個節目與大家分享了正向教養與獎懲制度的不同處,鼓勵與讚美這兩種不同的教養工具,還有如何在孩子情緒難以控制時處理他們的情緒。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在應用正向教養前的必要原則。在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深厚情感連結,有一些實際的方法可以讓你們更親近, 讓我們一一來聽聽看。 如果您喜歡今天的節目,邀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在上一集的節目我們提到「沒有壞小孩,只有好跟不好的行為」是正向教養這個理論的基本原則。今天我們將分享了解正向教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