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傳真 - 擔任教練與實作的疊加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從有矽谷與創投以來,新創公司執行長彼此投資或擔任對方的董事,或輪替擔任創業與創投的角色,是這裡的獨特環境與產業文化。實作能力與專注本業是創業者的必須,但難免有盲點。擔任投資人與董事,既可觀察別人與反省自己,又可以提高視野與格局、理解市場與產業。參與北美新創或基金的經營與投資,是我覺得台灣連續創業者最值得做的長期投資。


今年一月份開始,因為矽谷連續下雨近一個月,我無法從事去年開始恢復的自行車與戶外跑步,而開始進健身房運動,也發現了孩子學校附近的室內籃球場經常有空位可以練習,於是每週會固定練習投球與運球等基本動作、加上周末偶爾參加的球聚,大約三到五個小時。

其實來到矽谷三年多,除了第一年因為疫情封城,戶外籃框被拆掉、只能跑步跟打網球之外,我從兩年前就開始恢復每週打籃球的習慣,但雖然體力略有恢復,但我從小就不是個以準度著稱的球員,只能靠天生的速度、體能跟身高,加上還可以的防守意識,扮演類似櫻木花道的角色(高中跟大學時期,同學或系隊學長對我在場上的定位)。

從學校畢業後多年,也曾經在兩個孩子出生前持續打了幾年室內籃球,但其實進步很有限,別說三分線或中距離,我連罰球命中率都出奇的低,平均大約三成到五成而已,有時連籃下該進的球都很容易失誤。但籃球該怎麼投、怎麼運,我不是沒有概念,卻總是抓不到要領。

直到這一次刻意練球,我除了自己摸索過去沒有做好的細節,也會看網路上各種教學影片,理解到投球不只是把球拿起然後拋出,許多影片會從接球、持球跟舉球,以及身體姿態、核心出力、手部與腿部的支撐與彈跳動作都做細部講解。於是在兩個月之內,我從投球像是擲茭,逐漸變成可以連續進五到七球,出手大概就知道是否命中的手感。

但除了【固定且規律的練球時間】,我發現這一次能夠擺脫以往練球不得要領的重要關鍵,其實是因為我從一年半前開始,擔任我兒子籃球課的助理教練,陪一群三到五年級的孩子,連續觀察跟輔導他們,從完全不會運球、投球、傳球,到現在可以稍微有模有樣的進攻、防守、跑位跟團隊合作。

這個擔任教練的經驗,對我啟發很大。我也另外撥空,每兩週陪我兒子單獨練習投籃與運球,最近也開始一對一的攻防。正由於孩子沒有原本的基礎,一切都是從零開始,也因此我會格外注意基本動作,並且反思自己有哪些動作或觀念,其實根本是不紮實或沒有做好

但僅僅擔任教練而沒有規律練習,我其實也沒有進步多少。去年底回台灣時參加了創投公會舉辦的創創燒籃球賽,賽前熱身還連進了幾顆三分球,被隊友高度期待,誰知道第一場就遇到肌肉棒子,把我們三個老骨頭直接撞的七暈八素,一個隊友甚至上場三分鐘就被撞到肩膀脫臼跟骨折;讓我完全體會到,即便有準度但沒有肌肉強度與速度,完全還是花拳繡腿,於是回來美國決定砍掉重練,除了練習基本動作,也每週加強重訓跟肌耐力。

其實這樣的經驗,不是我第一次遭遇。2016年離開 AppWorks 時,因為從事鐵人與耐力運動已經四年,在身體獲得改善的同時而決定投入運動產業,並選擇以家庭運動教室的型態創業。雖然因為不熟悉場館法規問題以及管理能力不足而無法規模化(擴張營收並降低邊際成本),實際開業的時間大約只有一年半,最後以空間租用跟變賣資產又撐了一年,因為家庭出現巨大的財務危機而結束。

當時,我為了準備開業而考取了健身教練與跑步教練執照,在開業期間最受歡迎的一門課也就是【創業者的健身跑步班】,好幾位學員在幾位教練的帶領下,不僅順利減重、增肌,完成比賽,我自己也因為陪伴教學又參加跑班的狀態下,讓我的半程超鐵113公里賽事成績,在一年內從7:47 進步到 6:34,半馬也從原本大約 2:05 進步到 1:56。這同樣也是教練加上實作的雙重效果

同樣的道理,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從 2010 到 2015 在 AppWorks 擔任創業導師六年,在加入前的 2007-2012 也曾經在設備業與生技業新創公司擔任核心主管六年,卻在 2016 到 2018 創業失敗。因為賽道不同、而且缺乏帶領小團隊、真正擔任執行長的經驗,即便有教練經驗、觀察創業者多年卻沒有離開實作太久,而發生執行力不足與沒有注意財務風險等問題。

舖陳這麼久,到底跟矽谷有甚麼關係?這也跟我來到矽谷之後的經歷有關。

2019年年底來到矽谷雖然一開始是進行數位健康與新創生態系的產業研究,但也很幸運地先後被邀請加入 Berkeley SkyDeck 與 500 Global 擔任創業導師,並且在2021年開始為台灣一家企業負責北美市場拓展、團隊成員招聘與資本市場機會(如投資、併購與募資對象)的經營,基本上類似我 2018-2019年在國家生技園區所經歷的組織內創業,只不過這一次我是在北美執行。

到了在2022年初,我創立了 Taiwan Global Angels,等於是將我多年擔任投資方的經驗、多次參與或帶領創業的經歷,以及在國際與北美綜計四年的市場開發與新創輔導資歷,化成吸引天使投資人與投資案源的機會與商業競爭力。也因為同時擔任創業教練與創業者,包括學習【如何開設境外與美國公司】,也同樣要【募資跟組建核心團隊、管理客戶與投資人關係】,並且有非常多【跨境金流、財務管理、會計稅務及行政工作】要進行,所以我也格外理解海外團隊落地美國所面對的問題,還有台灣產業對美國的新創團隊有哪些吸引力與獨特資源。

更重要的是,當我開始擔任新創公司的策略顧問因為投資而成為董事,真正跟擁有多年產業經驗甚至出場(出售公司或上市)經歷的執行長與其他董事們交流及開會時,我發現可以學到關於北美資本市場、消費市場、人力資源與公司治理的知識、經驗與資訊,真的是遠遠超越在台灣所開過的許多董事會。

而矽谷的新創公司與加速器相較於台灣最大的差異,就是顧問與董事的數量與品質,高得驚人。多數能拿到厲害投資的新創都有完整而資深的顧問群,著名加速器如 YC, 500 及 SkyDeck,都有五百名以上甚至上千位的產業人士與連續創業者擔任業師。

這也就難怪矽谷的新創公司成長特別迅速。

從有矽谷與創投以來,新創公司執行長彼此投資或擔任對方的董事,或輪替擔任創業與創投的角色,都是促成創業者與投資人加速學習的獨特環境與產業文化。也因為相較世界上任何地方,這裡的新創公司出場機會特別多、規模特別大,所以連續創業者很有可能在第二次創業時,除了有資金投資自己的公司,也有機會擔任天使投資人甚至成為董事。

這樣的現象到了加速器興起的過去十幾年,更是成為普遍現象。由於加速器內的人際關係特別緊密,也強調互助合作與資訊交流,畢業校友投資加速器內的新創也成為許多加速器如 YC, 500 及 SkyDeck 的獨特資金網路,某部分也就是為什麼矽谷銀行在新創生態系佔有非常高市佔率的原因之一。

在過去兩三年,我發現早年交流與輔導過的許多台灣 Web 2.0 創業者,紛紛投入區塊鏈創業,最近又因為生成式 AI (或稱為 AIGC,相比於過去的 UGC,使用者內容生成) 的風行,而紛紛投入產品開發或再次創業。

但從我過去十年的經驗來看,其實已有創業甚至出場經驗的連續創業者,最適合擔任天使投資人與董事,尤其是踏入最新、最快、最競爭的矽谷生態系之中,一來有機會投資到獨角獸、二來自己的學習曲線也會格外陡峭,三者一旦想出海落地也開始有在這裡的人脈與資源。

但如同三年前我要想加入矽谷生態系,基本上是從零開始、砍掉重練,即便帶著一點點台灣的成績或累積,也很難被這裡的投資人或創業者理解或類比為哪一個等級的矽谷成就,所以最基礎的還是在這裡擁有投資與創業的市場成績(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 market traction)。

所幸在一年時間裡,TGA 已經擁有一次領投B輪公司並擔任董事的經驗,同時也投資了六百萬美元,擁有超過50位會員,並在今年第一季也完成了第一次對美國創投基金的投資(機會非常獨特,故事之後再說)。過去兩個月,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美國新創團隊從 LinkedIn、Crunchbase 或 Pitchbook 搜尋到我們之後而主動接觸的訊息,也因為投資了非常厲害的基金,我相信在未來幾年,我們將擁有非常獨特而最新最快的技術知識與生態系資訊。

身為台灣的創業者或投資人,思考的客戶市場與投資標的很容易就被限制在台灣。你不一定要透過 TGA 投資美國,但參與北美新創的投資與擔任董事,是我覺得獲得北美機構投資或收購,或者到北美市場落地創業前,最值得創業者進行的長期投資。

有實作能力,開發產品與市場,幾乎是創業者最重要的獨特性。但也因為必須專注於自己的公司,有時難免有盲點。擔任投資人、業師與董事,是可以觀察別人與反省自己的最好機會,並且可以提高視野與格局、理解市場與產業。只擔任教練而不實作,難免脫離實務,專注實作而不參與其他新創的投資與經營,你將會錯過難得的學習與成長機會。

對了,講到教練,過去我最愛的教練電影是魔球(核心是講如何以真實數據勝過球探直覺,還有過去是失敗球員的總經理如何具有說服球員跟球隊的能力)跟鋼鐵擂台(算是父子情感加上教練情節),但去年上映的必勝球探我覺得更勝這兩部,而且劇情更像天使投資人與創業者的關係,值得一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C的沙龍
249會員
37內容數
如同電影界的好萊塢、金融業的華爾街,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矽谷。對創業者來說,舊金山灣區完備的新創生態系宛如天堂,但昂貴的物價房價與殘酷的生存競爭也像地獄。到底在矽谷創業是甚麼滋味?在矽谷獲得投資的關鍵是甚麼?各種投資人又有甚麼不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進軍矽谷、打入美國市場?就讓【創投矽谷】為你解惑。
I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2025/04/10
從黃金年代的汽車工廠,到矽谷的資料中心,美國夢的輪廓雖已轉變,但其背後那股驅動未來的渴望依舊存在。全球各國所面臨的不只是歷史的轉捩點,更是重新定義價值體系與國際關係的時代。 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背後隱含的不只是貨幣金融危機,還有美國必須進行的再工業化。對台灣來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
Thumbnail
2025/03/04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管理與人才挑戰問題,其本質與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觀察到的美日工廠差異如出一轍。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或許應該一同探索預備軍官、退伍軍人與軍校畢業生的技術培訓模式,結合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具備紀律性、數理能力與執行力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3/04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管理與人才挑戰問題,其本質與張忠謀當年在德州儀器觀察到的美日工廠差異如出一轍。台積電與美國政府,或許應該一同探索預備軍官、退伍軍人與軍校畢業生的技術培訓模式,結合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具備紀律性、數理能力與執行力的半導體產業人才。
Thumbnail
2025/02/13
雖著張忠謀傳的出版,以及 Acquired Podcast 抵台專訪,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可說完整披露。張創辦人一向自謙為專業經理人,但創立時無持股而且當時擔任工研院院長,對於張忠謀在當時的最佳角色描述,我發現其實是【受聘創業者】,而以他擔任執行長的成果、目前台積電的成就,絕對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位。
Thumbnail
2025/02/13
雖著張忠謀傳的出版,以及 Acquired Podcast 抵台專訪,台積電的前世今生可說完整披露。張創辦人一向自謙為專業經理人,但創立時無持股而且當時擔任工研院院長,對於張忠謀在當時的最佳角色描述,我發現其實是【受聘創業者】,而以他擔任執行長的成果、目前台積電的成就,絕對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早上去晨泳時總會碰到「好為人師」,他以前是游泳教練,指導別人慣了,一看到我就說我動作那裡需要改進?該開始我尊重,後來看他愈來愈理所當然,我就秀了一手獨創的划槳式,並且委婉地跟他說我是來練習水中呼吸吐納的。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菜鳥,當場就指點了起來,還把在池子裡游泳的我當例子,所以我只要經過他們旁邊就
Thumbnail
早上去晨泳時總會碰到「好為人師」,他以前是游泳教練,指導別人慣了,一看到我就說我動作那裡需要改進?該開始我尊重,後來看他愈來愈理所當然,我就秀了一手獨創的划槳式,並且委婉地跟他說我是來練習水中呼吸吐納的。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菜鳥,當場就指點了起來,還把在池子裡游泳的我當例子,所以我只要經過他們旁邊就
Thumbnail
這是我在 StanCave 主辦的「台灣運動 IP 周邊商品展」擔任協辦以及籌畫商務導覽交流後,成立的「運動商務提案社群」當中舉辦的第一場運動主題論壇,主題是「運動從事與職場人才培訓」。
Thumbnail
這是我在 StanCave 主辦的「台灣運動 IP 周邊商品展」擔任協辦以及籌畫商務導覽交流後,成立的「運動商務提案社群」當中舉辦的第一場運動主題論壇,主題是「運動從事與職場人才培訓」。
Thumbnail
球隊是一個典型的「學習型組織」,球隊裡的球員要學習很多戰術(通常一個教練的口袋裡起碼會有超過20種基本戰術),而這個學習不能只是懂了就好,必須徹頭徹尾的融會貫通,因為在球場上當教練一聲令下,每個球員都要知道自己在戰術中扮演什麼角色,迅速執行自己該做的動作。在職場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Thumbnail
球隊是一個典型的「學習型組織」,球隊裡的球員要學習很多戰術(通常一個教練的口袋裡起碼會有超過20種基本戰術),而這個學習不能只是懂了就好,必須徹頭徹尾的融會貫通,因為在球場上當教練一聲令下,每個球員都要知道自己在戰術中扮演什麼角色,迅速執行自己該做的動作。在職場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Thumbnail
從有矽谷與創投以來,創業者彼此投資或擔任對方董事,就是這裡的獨特環境與產業文化。實作能力與專注本業是創業必須,但難免有盲點;擔任投資人與董事,既可觀察別人與反省自己,又可以提高視野與格局、理解市場與產業。參與北美新創或基金並擔任教練,是我覺得台灣連續創業者最值得做的長期投資。
Thumbnail
從有矽谷與創投以來,創業者彼此投資或擔任對方董事,就是這裡的獨特環境與產業文化。實作能力與專注本業是創業必須,但難免有盲點;擔任投資人與董事,既可觀察別人與反省自己,又可以提高視野與格局、理解市場與產業。參與北美新創或基金並擔任教練,是我覺得台灣連續創業者最值得做的長期投資。
Thumbnail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創業者,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要進軍美國,就不要把台灣業務很忙、家人羈絆當作理由,否則美國永遠只是你的第二優先。你要打敗的對象,不是台灣的同業,而是全世界來到美國創業、募資、用人的創業者,還有那個不願跨出舒適圈的自己。
Thumbnail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從能力與資源、從個人特質、從價值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 多多留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常被讚美的地方,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天賦排列組合。
Thumbnail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從能力與資源、從個人特質、從價值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 多多留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最常被讚美的地方,才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天賦排列組合。
Thumbnail
我在小說裡想著籃球場的一切,那些過人傳球、急停跳投、扭腰拉竿⋯⋯再熟悉不過的詞𢑥;那些場中的肢體碰觸,擦過別人身上的汗水、迎面而來的氣味,像在眼前一樣,我一樣一閉眼就可以浮現場中央的畫面、角色會說出的話,然後把它拼湊進小說的細節裡。
Thumbnail
我在小說裡想著籃球場的一切,那些過人傳球、急停跳投、扭腰拉竿⋯⋯再熟悉不過的詞𢑥;那些場中的肢體碰觸,擦過別人身上的汗水、迎面而來的氣味,像在眼前一樣,我一樣一閉眼就可以浮現場中央的畫面、角色會說出的話,然後把它拼湊進小說的細節裡。
Thumbnail
【近況更新】西城最近在做什麼?三份工作與運動生活!投資報酬率更新! 好久沒有更新文章XD 在粉專以及朋友同事親戚的關心下,決定來寫一篇文章交代一下近況,主要以工作和生活兩個段落下去撰寫。
Thumbnail
【近況更新】西城最近在做什麼?三份工作與運動生活!投資報酬率更新! 好久沒有更新文章XD 在粉專以及朋友同事親戚的關心下,決定來寫一篇文章交代一下近況,主要以工作和生活兩個段落下去撰寫。
Thumbnail
這是我在這裡第一次寫作,所以在看到這篇徵文時,就不禁讓我思考著,我是否可以藉由這一篇文章讓大家更認識我呢?並且也可以讓我再一次有機會可以反思並整理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然後我也期待自己可以藉由這次的寫作來思考者下一步應該要走向何方,同時也藉由這一篇文章來對父母、師長及朋友們表達感謝。
Thumbnail
這是我在這裡第一次寫作,所以在看到這篇徵文時,就不禁讓我思考著,我是否可以藉由這一篇文章讓大家更認識我呢?並且也可以讓我再一次有機會可以反思並整理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然後我也期待自己可以藉由這次的寫作來思考者下一步應該要走向何方,同時也藉由這一篇文章來對父母、師長及朋友們表達感謝。
Thumbnail
自從離開了矽谷創投單位後,小弟抱著吃水果拜樹頭的精神,決定跟台灣創投一起合作,多多投資台灣的新創公司。這一年多下來,發現有幾個跟之前在矽谷創投合作時期可能比較不一樣的點,以及順便update一下之前文章的一些不足點,希望跟更多創業家們介紹募資環境的現況,聊聊台灣新創募資常見的六大迷思。
Thumbnail
自從離開了矽谷創投單位後,小弟抱著吃水果拜樹頭的精神,決定跟台灣創投一起合作,多多投資台灣的新創公司。這一年多下來,發現有幾個跟之前在矽谷創投合作時期可能比較不一樣的點,以及順便update一下之前文章的一些不足點,希望跟更多創業家們介紹募資環境的現況,聊聊台灣新創募資常見的六大迷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