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會考模擬考的作文題目是〈從一間老屋的重生,我看見……〉,這個題目不但窄化到令考生難以連結到實際經驗,更是超齡得莫名其妙。如果考生對老屋重生的課題無感、無經驗,為了得分,他只強說有感、捏造經驗--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人談到作文,都直覺認為這是亂掰、造假、沒用的考科。
記得在我國中的時候,有一次期末考的作文題目是〈白手起家〉。一考完,整條走廊上抱怨聲連連,怨的不是看不懂題目,而是--我們還在唸書,哪有起家的經驗?也不是每個人的父母都是白手起家!
過了一個禮拜,國文老師上課在講解這個題目時,認為這個題目對國中生來說的確不好發揮,而且他也大方坦誠自己沒有白手起家的經驗,在考場的時間壓力下,恐怕寫不出所以然來。
如今,年滿四十的我,來寫〈白手起家〉這個題目自然是輕而易舉,當年出這個題目的老師大概也覺得不難發揮吧。但是,憑成人的眼界和經驗寫得出來的文章,不代表少年也寫得出來;那麼--逼學生寫一個超出個人經驗範圍外,又必須故作老成的題目,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最近會考模擬考的作文題目〈從一間老屋的重生,我看見……〉,其「老成度」比起〈白手起家〉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白手起家〉還勉強可以從周遭親戚的奮鬥歷程中找到題材,不過〈從一間老屋的重生,我看見……〉,這個題目不但窄化到令考生難以連結到實際經驗,更是超齡得莫名其妙。
老屋重生這種充滿懷舊感的課題,通常是到一定年紀的人才會產生共鳴,我自己也是年過三十五以後,才逐漸對古蹟、老屋……等銘刻歷史記憶的空間感到興趣。話說回來,有幾個十來歲的孩子老成到對懷舊的事物有感?至於大多數住在都市的新式大樓中的孩子,在他至今為止十三年的生命中,能接觸到幾間既是老屋又剛好重生的建築?
如果無感、無經驗,為了得分,他只強說有感、捏造經驗--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人談到作文,都直覺認為這是亂掰、造假、沒用的考科。之所以造成這種誤解,出題目的老師要負上很大的責任。
關於命題的要點,我曾經說過:
命題老師出的題目要盡量拓寬取材的範圍,學生找到真實經歷和感受的機率才會大幅提高,降低抄襲或亂掰的可能。
就以〈從一間老屋的重生,我看見……〉來講,要考空間摹寫或是要考從舊到新的轉折摹寫都沒問題,但不一定要聚焦在「老屋」,何不如擴大取材範圍,設定〈從一個空間的重生,我看見……〉呢?
如此一來,考生可以寫一個廢墟的整頓前與整頓後、一座公園的改建前與改建後、一條河流的整治前與整治後,乃至於一間教室的布置前與布置後、一個家的裝潢前與裝潢後,甚至是一張書桌的整理前和整理後……等。只要人人都能輕易找到發揮的題材,接下來才能確實測試學生的寫作能力,考出鑑別度。否則,對於那些寫作能力極佳,卻因為出身於弱勢家庭,沒辦法拓展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考他老屋的重生,無異於迫使他們無法翻身。
一旦學生不得不故作老成之態、捏造懷舊之情,即使他能拿到好看的級分,那也是更加印證他心中「作文就是亂掰」的成見。
真心建議命題老師千萬不要忘記自己也曾年輕過,設計出一個題目之後,請認真思考:
假如是十三歲那年的自己寫這個題目,有辦法在五十分鐘之內寫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