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不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看著播放清單裡存下的勵志影片,
書架上各種溝通與人際關係、教會你心靈強大的勵志書籍,
宗教大師的生命觀點,與朋友之間互相喊著加油、明天會更好的對話紀錄。

曾經信奉如教條般的一切,如今棄之如敝屣,在現實的鐵鎚下,無法量化的一切都是俗物,不過如此。
趁著某個大掃除的機會、趁著某個無所事事的休假午後、趁著某個情緒擴張的瞬間,丟了刪了。

找不到自己為何的日子,比在意自己更在意別人,好像傻子,我開始練習著,還是默默變成了,我不曉得——不在意著一切。
不知不覺間,周遭人們的情感變得不再重要、不再共感、不再相信,我分不出情感的真實性,不確定一切是否是一場戲,只得如戲一般的做出當下適合的反應,像是個遊戲NPC。

不在意的日子過久了,總有種灑脫的錯覺,以為自己已自由、解脫,但心底卻迴避著那個無比赤裸的事實

自己仍在另一個監牢的事實。

不在意,是我此刻最美好的逃避,我不在意。
2023.03.07於台北
avatar-img
6會員
63內容數
願有緣的某個你因著它們得到某種程度的安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某個深夜,獨自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熟悉的巷口、街燈、天邊灰闇的雲與月、鄰居依舊亂停的車,你抬起頭深吸一口氣,卻用從前吸菸時吐煙的習慣吐出這一口,下唇微微往前、上唇下壓。
也會有這樣的時刻, 希望日子永遠停在陽光燦爛的時分,
不太確定從什麼時候開始[給予適當的反應]變成像膝跳反射一樣的自然,大腦像是機械般的運作—
日夜交替的飛快,四季更迭的迅速,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不再期待轟烈精彩的日子,只希望一切平淡如常、日有朝陽,倆人 三餐 四季。
起初我以為是因為能力不足,落差太大感到的焦慮,為了彌補知識與能力的斷層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幾年過去了,我仍感到焦慮不已,內心像是隨時需要上緊發條的器械,稍微跑動就要重新緊上,這讓我難以喘息。
某個深夜,獨自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熟悉的巷口、街燈、天邊灰闇的雲與月、鄰居依舊亂停的車,你抬起頭深吸一口氣,卻用從前吸菸時吐煙的習慣吐出這一口,下唇微微往前、上唇下壓。
也會有這樣的時刻, 希望日子永遠停在陽光燦爛的時分,
不太確定從什麼時候開始[給予適當的反應]變成像膝跳反射一樣的自然,大腦像是機械般的運作—
日夜交替的飛快,四季更迭的迅速,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不再期待轟烈精彩的日子,只希望一切平淡如常、日有朝陽,倆人 三餐 四季。
起初我以為是因為能力不足,落差太大感到的焦慮,為了彌補知識與能力的斷層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幾年過去了,我仍感到焦慮不已,內心像是隨時需要上緊發條的器械,稍微跑動就要重新緊上,這讓我難以喘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說的每一句話、每個細微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我們的心靈播下一顆種子,它就像我們根深柢固的信念,總有一天會啟動微小的能量,從內在生根發芽。 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 不在意的意思並非是「看破」,而是擁有清明的心,參透事物的本質;而在意就好比留下印記,它像羽毛輕輕掠過我們的念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如果想清楚了不去看也不去在意那些人事物並不會使自己感到後悔,如果覺得就算去看了也只有無盡的痛苦與糾結的話那就不要去看。什麼都不看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 不想挑戰的、不想面對的、不想知道的,全部都不需要去勉強自己也沒關係,因為現在的真的不需要多的打擊和挫敗感了。 這其中有一些是夜深人靜的時候...
Thumbnail
放下力: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簡言之就是,放下過去的事、放下別人的事、放下未來的事。放下力,是一種符合禪意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傾力,全神貫注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擁有「放下力」的人呢?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與人往來重質不重量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 Doing nothing 養成計畫,在2019年之前,當時我很熱衷於理財,直到投資陸續翻船後,我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了。焦慮的腦袋總覺得自己應該得做些什麼,腦袋就是無法安靜下來。這讓我更焦慮了,我發現小我似乎想藉由不讓自己安靜下來,這樣就能避免自己去向內在探索"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說的每一句話、每個細微的起心動念,都會在我們的心靈播下一顆種子,它就像我們根深柢固的信念,總有一天會啟動微小的能量,從內在生根發芽。 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 不在意的意思並非是「看破」,而是擁有清明的心,參透事物的本質;而在意就好比留下印記,它像羽毛輕輕掠過我們的念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如果想清楚了不去看也不去在意那些人事物並不會使自己感到後悔,如果覺得就算去看了也只有無盡的痛苦與糾結的話那就不要去看。什麼都不看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 不想挑戰的、不想面對的、不想知道的,全部都不需要去勉強自己也沒關係,因為現在的真的不需要多的打擊和挫敗感了。 這其中有一些是夜深人靜的時候...
Thumbnail
放下力: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簡言之就是,放下過去的事、放下別人的事、放下未來的事。放下力,是一種符合禪意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傾力,全神貫注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擁有「放下力」的人呢?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與人往來重質不重量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 Doing nothing 養成計畫,在2019年之前,當時我很熱衷於理財,直到投資陸續翻船後,我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了。焦慮的腦袋總覺得自己應該得做些什麼,腦袋就是無法安靜下來。這讓我更焦慮了,我發現小我似乎想藉由不讓自己安靜下來,這樣就能避免自己去向內在探索"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