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溫厚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的人生發生了若干自己不喜歡的變動,情緒起起伏伏,是故有時能深刻地想起某些案主內在無法被清晰表達的苦,但有時也對於要接納案主的心緒這份重要的工作覺得,此刻我可能不配。

不過因為現實因素(我還是得賺錢生活),我繼續工作了,也持續在接受各種同儕,分析,進修。所幸我的案主並沒有察覺到我的異狀,這是心理師的專業,但也是治療師的失落:那一份親近,靠近,傳說中的我汝關係,互為主體性,都將只存在案主的世界內。

心理師的個人失落,人生議題,怎麼辦?我們能做的方法跟大眾差不多,接受諮商,接受醫療,遍尋資源,尋找專業與同儕。是啊,說實在我們也只是這塊土地所孕育的眾生之一,有幸學得了心理治療的專業,也有幸做這一份工作,並且養得活自己,這樣也就可以。

想起研究所的時候,我曾經在一門課上,老師發下了一份講義,這份講義是一個個案的生命史,這個個案化名是Ruth,Ruth的生平都寫在這個講義中,那我們碩士班研究生的任務就是,我們嘗試以我們學習到的學理,思考如何治療他。而後同學們陸續發表了可以如何治療的方案,精闢的病理見解還有理論脈絡,一次次的闡明大家會如何對那個化名做Ruth的個案動手。

我本能性的感到不舒服,甚至有嘔吐的感覺。

這只是一篇化名的個案,也只是一個課堂的討論,卻引發了我身心裡的不適應,我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理論支離破碎,同學可以提出各種反論來反駁我。那並無所謂,因為我可能從心裡就沒有打算和大家一起治療Ruth。

在我的世界,我們正在殺死Ruth,或是我們靠著學習到的知識,一段段的拆解一個在這世間備受苦楚的生命。你可以說我投射過多,也可以說我入戲太深,但此刻的我是真實的感受到那股嘔吐-我像是成為了Ruth,全身躺在冰冷的手術台上,接受一刀又一刀精闢的剖析。大家很順利的按照我的肌肉紋理和血脈切入,也很專業地告訴我這是必要治療,切割我的病灶,讓我得以繼續活下去。可是在那手術台上接受切割痛苦的人只有我。

這是一門對我而言很反向學習的課程,而在日後的人生經歷中我也碰過數個諮商師,接受幾次諮商後我得到一個感覺:他們在乎理論可能更勝在乎我,他們愛他們心裏的那些學理,勝過關心這個在眼前不知道該哭該笑該麻痺的我。因而我慢慢地用禮貌的方式讓這些心理師離開,直到我終於碰上適合我的分析師。

先不要繼續讚美分析師吧。

在諮商同儕中,我看到許多心衛文章,人性被化約為4-10點藥方;或是一本又一本的心理勵志書籍出沒,裡面大量寫著說明「經個案同意高度編纂過」的個案故事;又或是可以看到部分心理師將直接將學理拿來精闢的拆解一個個案,猶如在文字上表演一場鮮血淋漓的秀。

事實可能沒這麼嚴重,但在我心裡就是這麼嚴重。在我年輕的時候,接受若干諮商師的諮商,談到後來我常常覺得就是一樣的話術兜來兜去,我都快不想講下去了,但為了對方的努力我還是配合演出。但某一次我和一個接近理工腦的朋友一起去清心買飲料,我點了一杯無糖普洱茶,我和朋友交換喝了一口,他簡單說了一句:「這普洱茶的味道好壓抑,像你。」我那時突然感受到救贖,在諮商室中萬千語言無法達到的境界,我朋友做到了。

也許因為他是我朋友,也許他是無心插柳,但我相信我和她之間存在一種很溫情的關係在。

而回到治療工作中,我無可否認我需要學理,我需要技術與進修,我甚至需要學習演講的技巧,我才能繼續在辛苦的心理治療場域中存活下來。有時候我也覺得我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但滿意之餘,我常常問自己:我剛剛有沒有甚麼地方可能真的很傷害案主呢?

有時候直言造成的感覺可能很接近傷害,但我知道那不是;而有時候一昧的同理與詮釋可能在當下讓案主感到寬心,但我知道那不是真的進展。溫厚的人到底是甚麼?溫厚等於溫柔嗎?

但起碼,最近發生的若干寂寞事情,我選擇自己靜靜消化,然後藉這些事情,連結思考某些我可能過往從來沒有想過的案主內在感受。我們都是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真實的,有血肉的一個人。

我們絕對不是紙本中的Ruth。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路上的譬喻法的沙龍
94會員
63內容數
2023/12/02
選擇一個特定取向,可能面臨甚麼挑戰?定位自己是甚麼意思?我提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己之見。
Thumbnail
2023/12/02
選擇一個特定取向,可能面臨甚麼挑戰?定位自己是甚麼意思?我提出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己之見。
Thumbnail
2023/11/27
講個故事,這是杜撰的,我沒有任何一個個案這樣講述自己,請放心且隨性的閱讀。 文摘:" 好荒謬的結論,太荒謬了,太荒謬了,荒謬到他一邊瘋狂搖頭,但又怒吼吶喊的哭, 是哭訴,抑或控訴,對著那突然消失的,像是愛的東西。
Thumbnail
2023/11/27
講個故事,這是杜撰的,我沒有任何一個個案這樣講述自己,請放心且隨性的閱讀。 文摘:" 好荒謬的結論,太荒謬了,太荒謬了,荒謬到他一邊瘋狂搖頭,但又怒吼吶喊的哭, 是哭訴,抑或控訴,對著那突然消失的,像是愛的東西。
Thumbnail
2023/10/08
「大的醫院,都會有停屍間。 誠如每個醫者,背後都有死神。」
Thumbnail
2023/10/08
「大的醫院,都會有停屍間。 誠如每個醫者,背後都有死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當你擁有了知識與權力,你也同時擁有了讓另一個人快與不快的能力。 成為溫厚的人是無聊的主題,但且讓我們思考吧。
Thumbnail
當你擁有了知識與權力,你也同時擁有了讓另一個人快與不快的能力。 成為溫厚的人是無聊的主題,但且讓我們思考吧。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也許你的諮商師並非甚麼值得效仿學習的典範,要看見自己吹的泡泡開始破滅了嗎?但也許你更進一步的想像,諮商師好偉大,好有勇氣,好不容易阿,那也隨你...(放棄溝通貌)
Thumbnail
  也許你的諮商師並非甚麼值得效仿學習的典範,要看見自己吹的泡泡開始破滅了嗎?但也許你更進一步的想像,諮商師好偉大,好有勇氣,好不容易阿,那也隨你...(放棄溝通貌)
Thumbnail
在進入諮商室之前的我,也在反問著自己,想釐清一直以來的思考邏輯與行事風格是否有不一致之處。並欲反思我的情緒釋放與展開間是否亦有不真實之處。原先在諮商前提出的問題是生涯發展,但隱隱覺得我是否該更開放的心來探究自身之所以行事風格以為我,而不是討論未來發展。
Thumbnail
在進入諮商室之前的我,也在反問著自己,想釐清一直以來的思考邏輯與行事風格是否有不一致之處。並欲反思我的情緒釋放與展開間是否亦有不真實之處。原先在諮商前提出的問題是生涯發展,但隱隱覺得我是否該更開放的心來探究自身之所以行事風格以為我,而不是討論未來發展。
Thumbnail
這本書是近期讀來,最喜歡的一本。概略來說,作者是一位心理師,談面對病人,以及自己也找上心理師的過程,在這兩者身分轉換之間,病人和自己(也是病人)越來越靠近、釐清、體悟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是近期讀來,最喜歡的一本。概略來說,作者是一位心理師,談面對病人,以及自己也找上心理師的過程,在這兩者身分轉換之間,病人和自己(也是病人)越來越靠近、釐清、體悟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