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以為常的資訊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從小到大,多數人接收資訊的習慣是,接收的當下也就接受了,不論是從父母、老師口中所說的、大家口耳相傳的訊息、課本所寫的,乃至於新聞媒體、報章雜誌所刊登,再到現在接收資訊的大宗來源:社群媒體,似乎都是如此,看到或聽到這個資訊,就進入腦袋裡了。但是,
接收不等於接受
我認為,事事保持好奇心,並且實事求是,是必要的。如果接收資訊時不全盤接受,而是問自己「為什麼?」經過簡單的邏輯推演,或是查證資料,認為合理的才接受,不合理的地方應該打上一個大問號,探求真相。在尚未確認該資訊是否正確以前,寧可不採信也不要輕言相信。

熱食不能放冰箱

小時候,阿嬤總是跟我們說:「食物放冷再放冰箱才不會壞。」,爸媽也是這麼跟我們說,甚至多數長輩都是這麼說的。那到底為什麼呢?
上網查詢資訊,看到的主流說法有以下兩方面:
  1. 食物從熱到冷過程中的溫度區間,反而容易讓細菌滋生,7℃~60℃是微生物繁殖速度最快的「危險溫度帶」,所以放在室溫慢慢降溫,反而可能因此讓微生物快速繁殖,增加食物腐敗的可能。
  2. 熱食放進冰箱時可能讓冰箱溫度上升,導致原本儲存在冰箱內部的食物細菌滋生,或是冰箱壓縮機持續運轉,對較早期的冰箱而言,可能進而減少冰箱壽命。
原來我從小到大學到的「熱食不能放冰箱」的觀念是錯的(至少在60℃以下是錯的),當然,也許未來隨著科學的進步,現今的主流觀念會被推翻也未可知,但至少能做到基本的查證,得到合理的理由能說服自己相信它。

溫水煮青蛙

青蛙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煮熟,因為溫度緩慢升高,讓青蛙慢慢適應不斷提高的水溫,等到青蛙發現水太燙了,已經來不及跳出來逃命了。
大家普遍接受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但似乎很少人質疑故事的合理性,青蛙這種生物真的是這樣嗎?
https://pixabay.com/photos/old-newspaper-newspaper-retro-sepia-350376/

習以為常的資訊流

生活在資訊爆炸的今天,時時、事事、處處被資訊襲擊,不論於何時、來自何處的訊息,快速的淹沒我們,資訊無時無刻透過新聞媒體、社群、廣告的發佈,以影片、聲音、圖/照片、文字等各種形式向我們放送,而我們似乎也習以為常,一點一滴、慢慢地陷入資訊流中。

誰更像被溫水煮的青蛙?

若我們接收資訊時不加以篩選及思考,全盤接收的結果,彷彿我們更像是被溫水煮的青蛙呢!尤其當有心人士意圖操作時,這種情況更加可怕,大家也都見過「帶風向」的威力。當讀者的「情緒」被挑動時,幾乎注定了會邁向不理性的結果。
而在過去,幾乎只有掌握媒體的人,才有帶風向的工具與能力,但在自媒體當道的今天,任何人都有帶風向的工具!

漠視本身就是個問題

顯然的,我們不能再對劣質資訊的侵害視而不見,漠視問題可能會擴大傷害,且漠視本身就是個問題,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依靠彼此生活著,人們喜歡與親朋好友相處,人們重視人際關係,當然,人們也希望大家共好,所以,既然知道問題所在,自然不應該漠視它,起碼能做到提醒親朋好友,在面對各種資訊時,盡可能保持開放且理性的態度,評估它的合理性,也可以與好友討論交流,集思廣益也能對釐清真相有所幫助。

「時間越快,心,則慢」

套句廣告詞:「時間越快,心,則慢」,在事事講求效率的今日,什麼都很快,我們被動接收資訊的速度也很快,但對於來源不明的資訊應提高警覺,抱持著寧缺勿濫的態度,盡可能免於被資訊操弄。
把心慢下來、靜下來,運用我們的智慧,不要輕易地被任何資訊操弄情緒,我認為這是現代人無可迴避的重大課題,就在我們接收每個資訊的時候,考驗著我們。
https://pixabay.com/photos/signpost-path-wisdom-training-229117/

您的看法?

歡迎於留言處留下您的看法,與大家分享。
或是有任何協助判斷資訊良窳的方法,都歡迎您提出來,可讓大家都受惠!
avatar-img
36會員
179內容數
『打造財稅腦,創業沒煩惱』 協助你「建立財稅思維,避開創業地雷」,解決創業的財稅問題,讓你專注發展事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聖彥學堂 的其他內容
多數人覺得自己可以多工,而且還做得很好!但事實上,人是無法多工作業的。因為大腦無法一次進行兩種需要認知能力的活動。如果執意要多工作業的話,後果可能就是每件事情都無法處理的很好。
「以終為始」的逆向工程法,帶給我們另一種規劃的觀點,有時候順著時序規劃進度會有種不確定感,此時,試著逆向規劃看看,也許帶來不同的視野,還能有效提升效率呢!
習慣的養成,有賴我們盤點生活作息,做出整體的規劃,並以「成功執行」為基準來設定習慣目標,比較能夠輕鬆自在的達成,獲得些許成就感,進而推動下一個習慣,或是更進階的同類型習慣。否則,習慣養成很容易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
深層學習可說是建立在「輸出」之上,在學習時抱持著「以教代學」心態,當我們學習一門知識,我能否以簡單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精準直達該知識的核心,讓不懂該領域的人也能一聽就懂?要達到這個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理解知識的前提、推演邏輯,經過解構、理解後精煉為簡化的語言,並且同時檢視是否有邏輯不通、理解不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這本書不同於大部分英語教學書,它沒有教我們背單字、記文法、解析句構等方法,而是從根本入手,從內而外、由淺入深的引導,從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建立學習系統」、「使用正確的工具」、「挑選適合的讀物」、「建立單字圖書館」,乃至於「結構式精聽」、「中英腦轉換」,到最後的「以教代學」,循序漸進的讓我們掌握學習的內
多數人覺得自己可以多工,而且還做得很好!但事實上,人是無法多工作業的。因為大腦無法一次進行兩種需要認知能力的活動。如果執意要多工作業的話,後果可能就是每件事情都無法處理的很好。
「以終為始」的逆向工程法,帶給我們另一種規劃的觀點,有時候順著時序規劃進度會有種不確定感,此時,試著逆向規劃看看,也許帶來不同的視野,還能有效提升效率呢!
習慣的養成,有賴我們盤點生活作息,做出整體的規劃,並以「成功執行」為基準來設定習慣目標,比較能夠輕鬆自在的達成,獲得些許成就感,進而推動下一個習慣,或是更進階的同類型習慣。否則,習慣養成很容易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
深層學習可說是建立在「輸出」之上,在學習時抱持著「以教代學」心態,當我們學習一門知識,我能否以簡單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精準直達該知識的核心,讓不懂該領域的人也能一聽就懂?要達到這個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理解知識的前提、推演邏輯,經過解構、理解後精煉為簡化的語言,並且同時檢視是否有邏輯不通、理解不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這本書不同於大部分英語教學書,它沒有教我們背單字、記文法、解析句構等方法,而是從根本入手,從內而外、由淺入深的引導,從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建立學習系統」、「使用正確的工具」、「挑選適合的讀物」、「建立單字圖書館」,乃至於「結構式精聽」、「中英腦轉換」,到最後的「以教代學」,循序漸進的讓我們掌握學習的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青蛙法則? 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青蛙法則”描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將一隻青蛙放入一個裝滿涼水的容器中,並以每兩天升高一度的速度緩慢加熱。即使水溫最終達到90°C——雖然此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仍不會試圖跳出容器逃生。這並非因為青蛙本身遲鈍,而是由於對漸進的危機缺乏足
學生疑惑與提問:現在因為外賣十分方便,有需多人可能都會經常點外賣作為自己的一餐,而外賣在對熱湯或是一些含有湯湯水水的食物進行包裝時,常為了比免在運送過程中湯水翻出,而利用一個塑膠帶裝湯在綁起來。畢盡那些熱湯溫度並不低,在運送時也有一段時間。把這樣熱的食物裝在塑膠袋一段時間不會產生塑化劑嗎?
Thumbnail
溫水煮青蛙的意思就是水溫慢慢上升,直到沸騰了青蛙才發現卻已經為時已晚。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八方雲集北投公館店日前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案,4人吃了玉米濃湯、鍋貼後陸續出現腹瀉、嘔吐、噁心等症狀,北市衛生局獲醫院通報後前往稽查,發現有「冷凍庫、層架、風扇不潔、冷凍庫溫度高於-18度C、牆面有剝落」等5大衛生缺失
冬天的早上,打開冷水的水龍頭,感覺水有點溫溫的,我知道,今天應該穿羽絨服了! 去拜訪客戶或朋友時,習慣在飯點前一個小時就告辭了。不想造成對方的困擾吧!困擾多了以後就是嫌棄。走了這麼久的社會,還因為自己的行為不謹慎而被嫌棄,是對方苛刻,還是自己學不會規則?有空看一下增廣賢文吧! 五百多年前的文章了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使得我們往往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候,唯一值得信賴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直覺。直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其實是我們深藏在內心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它通常是正確的。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青蛙法則? 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青蛙法則”描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將一隻青蛙放入一個裝滿涼水的容器中,並以每兩天升高一度的速度緩慢加熱。即使水溫最終達到90°C——雖然此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仍不會試圖跳出容器逃生。這並非因為青蛙本身遲鈍,而是由於對漸進的危機缺乏足
學生疑惑與提問:現在因為外賣十分方便,有需多人可能都會經常點外賣作為自己的一餐,而外賣在對熱湯或是一些含有湯湯水水的食物進行包裝時,常為了比免在運送過程中湯水翻出,而利用一個塑膠帶裝湯在綁起來。畢盡那些熱湯溫度並不低,在運送時也有一段時間。把這樣熱的食物裝在塑膠袋一段時間不會產生塑化劑嗎?
Thumbnail
溫水煮青蛙的意思就是水溫慢慢上升,直到沸騰了青蛙才發現卻已經為時已晚。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八方雲集北投公館店日前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案,4人吃了玉米濃湯、鍋貼後陸續出現腹瀉、嘔吐、噁心等症狀,北市衛生局獲醫院通報後前往稽查,發現有「冷凍庫、層架、風扇不潔、冷凍庫溫度高於-18度C、牆面有剝落」等5大衛生缺失
冬天的早上,打開冷水的水龍頭,感覺水有點溫溫的,我知道,今天應該穿羽絨服了! 去拜訪客戶或朋友時,習慣在飯點前一個小時就告辭了。不想造成對方的困擾吧!困擾多了以後就是嫌棄。走了這麼久的社會,還因為自己的行為不謹慎而被嫌棄,是對方苛刻,還是自己學不會規則?有空看一下增廣賢文吧! 五百多年前的文章了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被無數的資訊和選擇所包圍,使得我們往往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時候,唯一值得信賴的,就是自己的內心直覺。直覺,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其實是我們深藏在內心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它通常是正確的。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