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銜/職稱重不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8 天。今天要來分享的是:
頭銜/職稱重不重要?
30 天寫作挑戰:連續 30 天,每天都會從 ChatGPT 、生活中的靈感或是網友提問中,選出一個可以用 200–500 字的文章來回答的題目。說明可以參考宣示文。如果讀者想要我回答你/妳的問題,可以問我一個跟工程師、技術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有關的問題。

進入職場工作後,就開始有了各式各樣的頭銜和職稱,工程師、PM、設計師、業務、行銷……。也隨著在職場的打滾,逐漸開始看到有些不一樣的頭銜:資深工程師、產品總監、首席設計師、業務經理、行銷副總……。這些頭銜看起來光鮮亮麗,似乎每個人都應該以爭取到頭銜為目標,作為職場的努力方向,但真的是這樣嗎?究竟頭銜和職稱到底重不重要?

頭銜很重要

有些公司在看到廠商派來的業務只是專員時,會透露出一股不屑和輕蔑的態度,甚至覺得這家廠商不尊重自己,派來的層級居然是「專員」,因此會有業務經理滿街跑的說法,為的就是避免被不知道哪來的客戶用不平等的心態看待。
這時,頭銜就很重要,因為它可以讓公司不會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而掉單。
有些需要建立名聲和品牌印象的工作者,不管是在建立個人品牌,還是在擔任顧問,如果能夠端出知名企業工作過的頭銜,就能夠很快速地建立對工作者的信任感,也會較為相信他/她說的話可能有其道理,不論我們是否聽不懂參不透。
這時,頭銜就很重要,因為它證明了這個人通過了現代社會的篩選機制,跨過了一道甚至數道不容易跨過的門檻。

頭銜不重要

在第一印象過後,透過彼此的交談,可以得知眼前的這個人是否了解自家的商品,是否知道客戶真正的需求和痛點是什麼,是否透露出一味想要成交這筆訂單的急躁。
這時,頭銜就不重要,因為談判技巧、商業分析、對產業的洞察、對商品跟客戶的了解才能讓生意成交。
在讀者點開文章後、聽完講師介紹後,發現這位工作者的文字語焉不詳、詞不達意、文件邏輯不通、東拼西湊,或者程式結構紊亂、專有名詞亂用,根本沒辦法讓人信任這位工作者的專業。
這時,頭銜就不重要,因為專業能力的累積、充分完整的表達,才能讓人持續地相信你/妳的產出。

那到底頭銜重要還是不重要?

頭銜就是最容易最快速的篩選判斷機制,讓不認識的人能夠在茫茫人海中,可以迅速建立印象的鉤子。頭銜就是在這個社會機制底下,證明自己佔有一席之地的證據。而頭銜帶來的關注、期待、信任,能不能夠持續地維持、增強,完全仰賴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賽道上是否有底蘊、是否有持續進步,這就跟頭銜沒有任何關係了。
如果想要追求頭銜,那就去追吧,但頭銜不應該是目的,而是讓自己累積更多實力時,伴隨而來的好處。也許追求頭銜時失敗了,但過程中自己為此而做的努力跟收穫都不會是白費的。

今日寫作觀察

其實滿想要舉一些人物當例子,但寫著寫著深怕這些人的粉絲會覺得我在說他們是靠頭銜才有今天,索性就打住不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32內容數
我是 Larry,《下班後的產品工程師》是我在下班之餘分享我對網路產業的工程師、產品經理相關職能的想法和心得,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突發奇想的產品、商業問題。希望文章內容能帶給你/妳收穫。對了,如果很久沒有更新,一定不是因為我還沒下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rry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身為工程師看到 PM 具備哪些特質會覺得很厲害。
如何在沒有技術背景下怎麼和 RD 討論技術可行性?真的是討論可行性,對吧?(怕.jpg)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5 天。今天要來回答臉書留言的提問:怎麼和團隊中的 RD 有效溝通?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4 天。今天要來回答臉書留言的提問:在當工程師的這 10 年裡,讓我心累的 3 個經驗是……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3 天。今天是「思考產品功能時,能提升思考品質的 Checklist」系列最後一篇。今天要分享的是: 思考產品功能時,能提升思考品質的 Checklist 10–12 30 天寫作挑戰:連續 30 天,每天都會從 ChatGPT 、生活中的靈感或是網友提問中,選出一個可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2 天。今天要分享的是:思考產品功能時,能提升思考品質的 Checklist 07–09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身為工程師看到 PM 具備哪些特質會覺得很厲害。
如何在沒有技術背景下怎麼和 RD 討論技術可行性?真的是討論可行性,對吧?(怕.jpg)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5 天。今天要來回答臉書留言的提問:怎麼和團隊中的 RD 有效溝通?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4 天。今天要來回答臉書留言的提問:在當工程師的這 10 年裡,讓我心累的 3 個經驗是……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3 天。今天是「思考產品功能時,能提升思考品質的 Checklist」系列最後一篇。今天要分享的是: 思考產品功能時,能提升思考品質的 Checklist 10–12 30 天寫作挑戰:連續 30 天,每天都會從 ChatGPT 、生活中的靈感或是網友提問中,選出一個可
這是 30 天寫作挑戰的第 22 天。今天要分享的是:思考產品功能時,能提升思考品質的 Checklist 07–09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剛剛結束了KPI考核與年中人才盤點與報告。在報告的過程中,董事長提了一個問題: 對於人才的判定,在專業、邏輯與態度上,哪個最重要呢? A專業: 指的是對於本質學能上的專精程度,能否承擔起工作上所需。 B邏輯: 客觀判讀並分析狀況,用系統性的思考指出問題根源並提出有效的方案。 C態度: 高承諾度
Thumbnail
工程師希望能釐清任務的輕重緩急,其中那些「看起來不錯,但目前重要性沒那麼高」的任務,就叫做 nice-to-have...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在職場上,除了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懂做人是否真的那麼重要呢?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只要工作能力強,業績突出,做人技巧就不是那麼關鍵。但現實往往並非如此。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懂做人會這麼重要。
Thumbnail
EP28精華重點 1.名片上的頭銜和職稱往往無法真正反映一個人的本質,而人的本質是由許多面向組成,如個性特質、價值觀、人生經歷等。 2.真正成功的人往往低調、親和,不會過於炫耀頭銜,反而透過平實的言行舉止展現內在的價值。 3.要了解一個人的本質,不應被頭銜和外在光環所局限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職業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方面。儘管職業對於經濟收入、社交地位和自我實現等方面有重要影響,但它並不能全面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己,認識到我們在家庭、人際關係、興趣愛好和個人品德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價值。其次,價值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些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職業,應該學會尊重自己的價值觀,並且以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來評價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單單依賴外在的職業身份。
Thumbnail
經過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後,我們常常陷入一個困惑-究竟在組織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仰望主管,平視同仁,或許難以清晰地理解組織對於個人的價值與貢獻。這種不確定感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在組織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被充分肯定。
Thumbnail
你覺得工作「有意義」很重要嗎? 在為職涯定向的路上,愈考慮性價比,就愈會找不到真正的去向。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剛剛結束了KPI考核與年中人才盤點與報告。在報告的過程中,董事長提了一個問題: 對於人才的判定,在專業、邏輯與態度上,哪個最重要呢? A專業: 指的是對於本質學能上的專精程度,能否承擔起工作上所需。 B邏輯: 客觀判讀並分析狀況,用系統性的思考指出問題根源並提出有效的方案。 C態度: 高承諾度
Thumbnail
工程師希望能釐清任務的輕重緩急,其中那些「看起來不錯,但目前重要性沒那麼高」的任務,就叫做 nice-to-have...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在職場上,除了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懂做人是否真的那麼重要呢?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只要工作能力強,業績突出,做人技巧就不是那麼關鍵。但現實往往並非如此。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懂做人會這麼重要。
Thumbnail
EP28精華重點 1.名片上的頭銜和職稱往往無法真正反映一個人的本質,而人的本質是由許多面向組成,如個性特質、價值觀、人生經歷等。 2.真正成功的人往往低調、親和,不會過於炫耀頭銜,反而透過平實的言行舉止展現內在的價值。 3.要了解一個人的本質,不應被頭銜和外在光環所局限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職業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方面。儘管職業對於經濟收入、社交地位和自我實現等方面有重要影響,但它並不能全面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己,認識到我們在家庭、人際關係、興趣愛好和個人品德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價值。其次,價值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些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職業,應該學會尊重自己的價值觀,並且以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來評價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單單依賴外在的職業身份。
Thumbnail
經過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後,我們常常陷入一個困惑-究竟在組織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仰望主管,平視同仁,或許難以清晰地理解組織對於個人的價值與貢獻。這種不確定感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在組織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被充分肯定。
Thumbnail
你覺得工作「有意義」很重要嗎? 在為職涯定向的路上,愈考慮性價比,就愈會找不到真正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