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個人品牌或自媒體,該讓公司知道嗎? 該放在履歷上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這個問題想必許多人都思考過吧,該不該誠實的告知公司,或是把這樣的經歷放在履歷上,這個「經營個人品牌和在職公司之間的矛盾關係」,該如何處理。畢竟公司會希望員工將所有的心力放在職務內容上,而不是員工自己的個人品牌,但員工本身期望在職的期間,可以開始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以及網路聲量,來提高自己的職業價值和未來的就業機會。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個人並不傾向讓現職的公司知道,為什麼直接斬釘截鐵這樣說,有兩個原因。
首先,職場這個環境,不論自己有多誠實回報,並且將兩者的工作時間明確分開,在團體的環境中,總是會有人認為假公濟私,用上班時間做自己的事。我們能控制好自己的工作原則、堅守職場的道德規範,卻管不了別人的嘴,以及茶餘飯後的精采八卦,你的心理素質要非常強壯才能熬過去。

其次,縱使工作的環境友善,在未來的升遷中,肯定要先經過比其他人更多的考驗。當公司的老闆、主管、專案負責人,一旦知道你擁有網路話語權,能夠對外傳達有效的資訊,所有公司的重要資訊,以及商業模式等相關機密,自然會對你產生絕緣狀態。

或許這些作為並非針對性,但身為經營者,保護自家的商業機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當這些工作內容常態性被排除時,自然也就大幅降低能夠升遷的機會,更別說能作出有實際的績效,當你甚麼資源都沒有的時候,真的很難。

經營自媒體或個人品牌時,有兩個必須先評估的重點。
確定自己能做到,再開始。

絕對避免潛在的利益衝突。評估你的自媒體活動是否與在職公司的利益存在衝突的可能,如果你的自媒體活動可能對公司形象、或客戶關係產生負面影響,或者涉及競爭性內容與同質性業務,那麼就必須完全避免這一類的內容創作。不是不能做,而是要完全避過這些敏感的商業相關內容。

再來就是先前提到的時間分配的問題,經營個人品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在職公司則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當你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個人品牌上,就可能會忽略了在職公司的工作,進而影響工作的表現。平衡好工作和自媒體之間的時間分配,保持工作上的高效率和專注,同時維持兩邊的產出品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若短期內無法做到,建議先以在職工作為主要軸心,等到可以駕馭雙頭馬車時,再回頭創作也不遲。

「當你能完全做到以上這兩點,才有開始經營自媒體的最低門檻條件。」

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案? 讓兩者能夠相互堆積有效的資源。
行銷、公關類的工作內容是解套方向。

這兩者的工作類型,都需要議題與討論聲量去執行工作內容,除了公司自身本來的資源與平台外,如果在職者或應聘者,能夠運用自身額外的資源,去創造更多有利於公司的議題討論空間,這是企業非常樂見的事情。能夠自帶流量的員工,是非常難得的資源,企業資源永遠不嫌多,能夠創造可能的機會,就是最好的市場機會。

除了這兩種的工作型態之外,業務性質的工作也非常適合去公開創作內容。不僅可善用公司的企業背景,經營自媒體更可以強調個人的專業素養,分享各種不同的案例,以及大多數人可能比較少會觸碰到的狀況。
長時間的案例、解說、回應,都能累積特定的粉絲與觀眾群,當這些人未來有產品需求,自然就是最好的首要服務對象。長時間的相互取得信任,最後雙方都能因此得利,是商業市場上最完美的成交轉換。

最後,回到標題來說,到底該不該讓公司知道自己的自媒體能力?

如果你對公司的信任度夠高,或許可以嘗試看看。若沒有把握,還是建議分開進行。這個社會是現實的,當你成功了、自媒體有足夠的粉絲群,說甚麼都有力量。當你還在努力的階段,所有人都會勸你別浪費時間,好好工作比較實在。

但,經營自媒體,不就是為了讓工作跟生活能夠變得更好嗎?

如果不夠具有力量,要如何累積、轉變自己現在的狀態?

很妙吧,同樣一件事,只是換了順序,就是不同的世界。
只有強大自己之後,才有話語權。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orgeousIMC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官方網站
https://gorgeousimc.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的沙龍
156會員
273內容數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2025/04/23
在職場上,每個人也都是一路經歷各種考驗跟磨難,合理跟不合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能熬得過,才能達成成就。這些成就,會成為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判斷標準,誰真誠、誰有實力,又是誰唬爛、誰阿諛奉承,未來都很難逃出自己的觀察,看破不說破,是我們成為大人後的溫暖。
Thumbnail
2025/04/23
在職場上,每個人也都是一路經歷各種考驗跟磨難,合理跟不合理,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能熬得過,才能達成成就。這些成就,會成為自己未來在職場上的判斷標準,誰真誠、誰有實力,又是誰唬爛、誰阿諛奉承,未來都很難逃出自己的觀察,看破不說破,是我們成為大人後的溫暖。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5/02/18
回頭看看自己在職場一路上的軌跡,想想,曾幾何時,被看好過? 年輕人爛草莓,抗壓性不足,有點成績了,不免得到只是運氣好矇到了的評價。 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面試、第一次到職、第一次換工作,每一個過程都歷歷在目,哪怕到現在過了快20年,都忘不了當初的心情,無論好與不好,都是永遠的記憶,我相信,你也是。
Thumbnail
2025/02/18
回頭看看自己在職場一路上的軌跡,想想,曾幾何時,被看好過? 年輕人爛草莓,抗壓性不足,有點成績了,不免得到只是運氣好矇到了的評價。 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面試、第一次到職、第一次換工作,每一個過程都歷歷在目,哪怕到現在過了快20年,都忘不了當初的心情,無論好與不好,都是永遠的記憶,我相信,你也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是否需要經營個人品牌和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下多數人關心的議題。本文提供一些新觀點幫助大家思考在持續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中,透過社群媒體經營個人品牌的必要性。
Thumbnail
是否需要經營個人品牌和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下多數人關心的議題。本文提供一些新觀點幫助大家思考在持續快節奏的職場生活中,透過社群媒體經營個人品牌的必要性。
Thumbnail
職場上的求職者,大多數都在中小企業的規模裡滾動,做著說不出名堂的職務內容。每次跟朋友聊到工作,當聊完後,人家還是不知道你到底做的是甚麼,甚至自己要換工作時,履歷也寫不出甚麼令人驚豔的成績,只能把例行程序的公式寫法一一奉上,結果就跟大多數人一樣,沒有不對,但也不突出。 拿著這樣的內容去談新職務的薪資,
Thumbnail
職場上的求職者,大多數都在中小企業的規模裡滾動,做著說不出名堂的職務內容。每次跟朋友聊到工作,當聊完後,人家還是不知道你到底做的是甚麼,甚至自己要換工作時,履歷也寫不出甚麼令人驚豔的成績,只能把例行程序的公式寫法一一奉上,結果就跟大多數人一樣,沒有不對,但也不突出。 拿著這樣的內容去談新職務的薪資,
Thumbnail
在過去的職場環境,每一個專案的執行、每一個銷售的成果,都會隨著專案結束或者時間的過去,這一切就必須全部歸零,不論成功的喜悅,或者失敗的懊悔,基本上不會留下任何的遺跡。
Thumbnail
在過去的職場環境,每一個專案的執行、每一個銷售的成果,都會隨著專案結束或者時間的過去,這一切就必須全部歸零,不論成功的喜悅,或者失敗的懊悔,基本上不會留下任何的遺跡。
Thumbnail
這幾年職場環境的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可見度、資訊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一個人的能見度有多高,因此你所服務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Thumbnail
這幾年職場環境的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 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可見度、資訊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一個人的能見度有多高,因此你所服務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評估依據。
Thumbnail
離職一定有理由,不是薪資太少,就是團隊跟環境讓你不舒服,以上三種狀態大致包含了95%以上的離職主因,不管是哪個,總之就是不想幹了。  衝動都會有代價,那有沒有算過不想幹的代價需要多少錢,運氣好的話,新工作無縫接軌,一毛錢都沒有損失,運氣不好、求職市場萎縮,三五個月才找到自己喜歡而且能待的公司
Thumbnail
離職一定有理由,不是薪資太少,就是團隊跟環境讓你不舒服,以上三種狀態大致包含了95%以上的離職主因,不管是哪個,總之就是不想幹了。  衝動都會有代價,那有沒有算過不想幹的代價需要多少錢,運氣好的話,新工作無縫接軌,一毛錢都沒有損失,運氣不好、求職市場萎縮,三五個月才找到自己喜歡而且能待的公司
Thumbnail
到底該不該讓公司知道自己的自媒體能力? 如果你對公司的信任度夠高,或許可以嘗試看看。若沒有把握,還是建議分開進行。這個社會是現實的,當你成功了、自媒體有足夠的粉絲群,說甚麼都有力量。當你還在努力的階段,所有人都會勸你別浪費時間,好好工作比較實在。
Thumbnail
到底該不該讓公司知道自己的自媒體能力? 如果你對公司的信任度夠高,或許可以嘗試看看。若沒有把握,還是建議分開進行。這個社會是現實的,當你成功了、自媒體有足夠的粉絲群,說甚麼都有力量。當你還在努力的階段,所有人都會勸你別浪費時間,好好工作比較實在。
Thumbnail
大多數人的工作型態大概就是朝九晚五的模樣,早上上班打卡,時間到了打卡下班,每個月月初領薪水,一年一年累積做下去,慢慢升到管理階級,受僱於人,時間由雇主掌控,薪資天花板同樣也由雇主掌控。這樣的生活型態是多數人的工作樣貌,好不好由自己定義,只是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工作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
Thumbnail
大多數人的工作型態大概就是朝九晚五的模樣,早上上班打卡,時間到了打卡下班,每個月月初領薪水,一年一年累積做下去,慢慢升到管理階級,受僱於人,時間由雇主掌控,薪資天花板同樣也由雇主掌控。這樣的生活型態是多數人的工作樣貌,好不好由自己定義,只是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工作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
Thumbnail
這兩年招募新血時,我發現越來越多人跳產業、跳專業,「跨行」成為顯學。錯誤的人與環境,有時消耗的不只時間,更是健康的身心。如果你消耗的是後者,影響可能很長。這篇文章裡我想引用自己跳行的經驗,分享跨產業求職時可以事先做好的準備。
Thumbnail
這兩年招募新血時,我發現越來越多人跳產業、跳專業,「跨行」成為顯學。錯誤的人與環境,有時消耗的不只時間,更是健康的身心。如果你消耗的是後者,影響可能很長。這篇文章裡我想引用自己跳行的經驗,分享跨產業求職時可以事先做好的準備。
Thumbnail
職場的工作年限如此長,要列出幾項說得出的內容基本上不算太難,只要掌握觀看者想要的重點,在履歷的呈現上都會有很好的效果,會對你這個人產生興趣,待遇的談判上面也會來的更有彈性,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職場的工作年限如此長,要列出幾項說得出的內容基本上不算太難,只要掌握觀看者想要的重點,在履歷的呈現上都會有很好的效果,會對你這個人產生興趣,待遇的談判上面也會來的更有彈性,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這幾年的職場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可見度、資訊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判斷個人的品牌能見度有多高,你所服務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這幾年的職場轉變,讓工作這件事有點不一樣的看法。以前我們會看公司的抬頭去評估你現在的狀態,名聲越響亮、職務層級越高,就代表有著不錯的成就。但現在許多人轉變成去搜尋名子、背景、網路可見度、資訊聲量等內容,用這樣的模式去判斷個人的品牌能見度有多高,你所服務的公司已經不見得是最重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