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工作會一直讓你喜歡下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過瘋狂的十天連假後,接下來最大的社群活動,大概就是上班族開始「找工作」的戲碼。
好不容易領到了忍耐一整年的遮羞費,終於可以抬頭挺胸,拿著離職申請書走到老闆的辦公桌旁,用力一扔,「老闆,那個…不好意思…,我家裡有點狀況,可能必須先離開了,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裡,更感謝老闆與公司的栽培」。
經過了必經的關心與挽留的戲碼,其實真正的理由,你知道、老闆知道、獨眼龍也知道,索性就趕緊下戲吧,雖然事實占了一大部分,但也絕對經過精心的包裝,避免碰觸易碎的職場玻璃心態。
每到一個環境,所產生的蜜月期,很多因素是因為新的產業、新的同事、新的辦公大樓,或者捷運線上有好看的帥哥跟妹子,讓原本困乏的工作內容產生了新的刺激,好像有了不同的期待,但真正的工作形式其實與上一個舊愛,並無太大的差別。
我們一直都在職場尋找著「覺得適合自己的工作」,但事實是沒有一個工作會讓你一直喜歡下去。你所看見的下一個美好的環境,只不過是抱持著上一個真的太差,所產生的對比性期待。而新的工作內容,通常也有著其他不同的負面狀態,只是當下的你不會去注意到這些細節,只會特地留意上一份工作所延伸的負面狀態去做直接式的比較。
找工作,最重要的事先評估自身的年齡與需要的環境,若沒有將這兩個因素納入考量,否則再高的薪水、再好的環境,你都待不久,並且虛耗你的人生。
如果你年輕有本錢,請優先考量產業前景、專業廣度、企業資源,以及市場的人脈串聯。這時候的年紀,薪水的多寡其實不用作為最主要的考量,當你還未走到管理階級,薪資的差距通常只有幾千塊,頂多萬把塊的距離。
最重要的是要在這個階段,善用公司的產業優勢,取得市場的人脈與廠商資源,這會讓你在未來轉職的時候,與其他的求職者有不同的身價與歷練。並且透過這些經歷,評估產業的前景是否值得自己未來持續投入,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在黃昏產業裡,黃金都不一定耀眼。選擇,比努力來的更重要。
當你已經有點資歷,到了三十出頭歲的時候,大多數人會有一個迷茫期,要繼續待在原本的職務上,還是抱著不甘只有如此的心態,乾脆去外面試試看、闖一闖。
先評估自身的工作屬性,你是願意為了夢想付出一切,還是希望在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平衡,兩者完全不一樣的心態。要高所得、高物質享受,就扛著其他人不能忍受的壓力去努力,甚至離鄉外派,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要取得平衡,就只能降低物質的需求與慾望,在生活中找到自己覺得舒服的步調,不需要羨慕那些IG上的限動,那很多可能都是借來的。
工作的選擇,要符合你未來期待的生活型態,強迫自己或者壓縮心態,通常無法維持太久,若是為了短期的目標而選擇這種方式,確實是可以達成目的,但最後還是必須回到初始的自己,職場路上才會長久,不易疲乏。
工作,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在軌道上持續滾動,只有用時間去累積,才能壯大自己的基礎,縱使自身的專業能力再高,有一天、沒一天的工作,很少能贏過持續再努力的那些人。天才,雖然不是沒有,但往往只有在電影上看的到,我們通常不會是少數的那幾個,經歷與歷練,絕對比天份有更多成功的可能。
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目標,而職場工作的選擇,必須要看目標所需要的資源與內容,不是單單只有薪資與職位如此而已。在年輕的時候,如果能夠取得人脈與廠商資源,對於往後的選擇性就會相較其他人來的多,或許現在會覺得這些似乎沒有甚麼意義,更沒有直接的幫助,但未來這些資源都會是職場工作上分勝負的關鍵。去問問身邊周遭小有成就的主管與前輩們,他們在這一路上是否得到過幫助,是否因為某些關鍵的事件,讓他們能夠讓每一次的努力都取得成果,當然不是要你拍馬屁,而是扎實的在專業與產業上努力,持續地累積。
現在的科技環境,讓許多人也不願意將所有的時間都貢獻給工作,甚至覺得在怎麼做,這些都是公司的成果、老闆的成就。嘗試抓緊當下的自媒體主流,在下班後經營自己的第二個事業曲線,讓你的職場專業在線上媒體得到認同,獲得業外接案的機會,也是一個不錯提高收入的方式,加薪不一定都非要靠老闆才得辦到。
每一個職場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也沒有任何一種工作,會讓你一直喜歡下去,選擇當下對自己最好的環境與內容,去創造最大的收益與成果。我們每一次的努力,雖然不見得都會在同一家企業、同一個團隊裡創造出來,但每一次的成果都值得被記錄、被認同。
讓自己在職場上持續的滾動,經歷與資歷會慢慢的提高你的市場價值,善用自媒體的特性,讓每一次成果都為自己記錄起來。未來的求職路上,這些戰果就會成為薪資條件上的籌碼,也會是企業徵才所需要的實際資源。
我們的每一分努力,都值得被所有人看見。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orgeousIMC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官方網站 https://gorgeousimc.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位企業經營者的目標都不同,但是這些價值觀在我們還沒到職之前,或是深入了解團隊文化之前,都很難得知正確的訊息。 面試的時候,求職者都會呈現最好的那一面,同樣的,徵求人才的企業,也會在這個時候把未來營運最有希望、最有市場機會的優點承現出來,吸引最高端的人才來增加團隊競爭力。
職場打滾多年,總免不了與朋友談論到轉職的問題,其中最大多數的主要原因不是薪資問題,而是經營理念的差異,有了轉職的念頭。 會產生理念相佐的狀況,通常在職者已經具備市場的前瞻性,或是經歷過管理階級的職務,與公司高層有一定的接觸與溝通後,才會確定這個問題的存在。 以退為進,也是一種生存技能。
中階主管是企業運作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關鍵,團隊績效的好壞,大部分的結果都來自於這裡。 中階主管的專案領導能力,就等於團隊的執行效率,也是所有基層員工的工作標準,所有工作行為規範會遵循擬定的方向去落實,而這個層級的管理者,就成了企業中最重要的樞紐。
每一次的提案、每一次的專案結果都是在訴說一則故事,有可能是客戶的故事,也可能是商品的故事,又或是銷售的情境模式,亦或是你的人生故事。 有些人上了舞台,本身的魅力就足以讓台下的觀眾吸引目光,屏氣凝神,期待舞台上的演出;有些人,光憑文字就能散發莫名的氣息,讓人不自覺的一直讀下去。
爭取加薪似乎是大多數人的痛苦,要開這個口,真的是需要跨越勇氣的那道門檻,最怕的就是沒結果,卻又讓自己黑了許多。 追求較高的待遇是我們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本該就不會有共體時艱、忍耐忍耐這些鳥事出現。
職場的人生規劃總是會有許多意外的插曲會拖延既定的安排,或是各種懶惰的理由找到了合理的說法,就這樣說服自己放下了,當初那個熱情滿滿的自己,也不知道去了哪裡,說得天花亂墜、規劃的洋洋灑灑,最後,還是沒有行動。
每位企業經營者的目標都不同,但是這些價值觀在我們還沒到職之前,或是深入了解團隊文化之前,都很難得知正確的訊息。 面試的時候,求職者都會呈現最好的那一面,同樣的,徵求人才的企業,也會在這個時候把未來營運最有希望、最有市場機會的優點承現出來,吸引最高端的人才來增加團隊競爭力。
職場打滾多年,總免不了與朋友談論到轉職的問題,其中最大多數的主要原因不是薪資問題,而是經營理念的差異,有了轉職的念頭。 會產生理念相佐的狀況,通常在職者已經具備市場的前瞻性,或是經歷過管理階級的職務,與公司高層有一定的接觸與溝通後,才會確定這個問題的存在。 以退為進,也是一種生存技能。
中階主管是企業運作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關鍵,團隊績效的好壞,大部分的結果都來自於這裡。 中階主管的專案領導能力,就等於團隊的執行效率,也是所有基層員工的工作標準,所有工作行為規範會遵循擬定的方向去落實,而這個層級的管理者,就成了企業中最重要的樞紐。
每一次的提案、每一次的專案結果都是在訴說一則故事,有可能是客戶的故事,也可能是商品的故事,又或是銷售的情境模式,亦或是你的人生故事。 有些人上了舞台,本身的魅力就足以讓台下的觀眾吸引目光,屏氣凝神,期待舞台上的演出;有些人,光憑文字就能散發莫名的氣息,讓人不自覺的一直讀下去。
爭取加薪似乎是大多數人的痛苦,要開這個口,真的是需要跨越勇氣的那道門檻,最怕的就是沒結果,卻又讓自己黑了許多。 追求較高的待遇是我們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本該就不會有共體時艱、忍耐忍耐這些鳥事出現。
職場的人生規劃總是會有許多意外的插曲會拖延既定的安排,或是各種懶惰的理由找到了合理的說法,就這樣說服自己放下了,當初那個熱情滿滿的自己,也不知道去了哪裡,說得天花亂墜、規劃的洋洋灑灑,最後,還是沒有行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文 / 葉丙成 原本要寫 2021 這一年的感言,但看到學生所寫的文章有感,我把時間都花在寫了這篇文章給他,也分享給大家。 從小到大,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出手的東西一定要有99分、100分的水準才行。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才出手,這是我非常引以為傲的。而那些做事隨便的傢伙,總是讓我看不起、也看不慣。
【生涯規劃四要素】   在生涯規劃上,有四個要素可以協助個案釐清未來方向:第一個要素包括了「知己」與「知彼」,第二個要素是「抉擇」,第三個要素是「目標」,第四個要素是「行動」。第一個要素當中的「知己」包括了「興趣」、「能力」跟「價值觀」三個部分。
如果給你兩個選擇,選項A是在不喜歡的工作中撐到過完年,但你可以領到一筆可觀的年終獎金。選項B則是到你喜歡的工作就職,但會因此失去這筆可觀的年終。你會怎麼選呢? 這時,你又聽到這份喜歡的B工作,告訴你希望你能在年前到職,否則他們會考慮其他人選,你的想法甚至是決定會不會因此而改變了呢?
作為重回職場的公司新人,除了業務範圍,產業動態以及公司文化應該是我近期花最多時間研讀的主題了。雖然細節無法揭露過多,海量的閱讀當中,「韌性」卻是一個一直出現的關鍵詞。當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對於職場韌性的解讀方法,由於敝司同時也附上不少科學研究,這些思維以及技巧上的轉換,也許會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員工想要離職時應該提早多久通知老闆?應該如何做好交接才能和公司好聚好散、安全下庄呢?如果沒有交接,可能有什麼後果? 以下,我基於個人執業經驗,彙整員工離職時應該遵守的流程和相關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即將離職的人,盡量避免產生勞資紛爭。
文 / 葉丙成 原本要寫 2021 這一年的感言,但看到學生所寫的文章有感,我把時間都花在寫了這篇文章給他,也分享給大家。 從小到大,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出手的東西一定要有99分、100分的水準才行。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才出手,這是我非常引以為傲的。而那些做事隨便的傢伙,總是讓我看不起、也看不慣。
【生涯規劃四要素】   在生涯規劃上,有四個要素可以協助個案釐清未來方向:第一個要素包括了「知己」與「知彼」,第二個要素是「抉擇」,第三個要素是「目標」,第四個要素是「行動」。第一個要素當中的「知己」包括了「興趣」、「能力」跟「價值觀」三個部分。
如果給你兩個選擇,選項A是在不喜歡的工作中撐到過完年,但你可以領到一筆可觀的年終獎金。選項B則是到你喜歡的工作就職,但會因此失去這筆可觀的年終。你會怎麼選呢? 這時,你又聽到這份喜歡的B工作,告訴你希望你能在年前到職,否則他們會考慮其他人選,你的想法甚至是決定會不會因此而改變了呢?
作為重回職場的公司新人,除了業務範圍,產業動態以及公司文化應該是我近期花最多時間研讀的主題了。雖然細節無法揭露過多,海量的閱讀當中,「韌性」卻是一個一直出現的關鍵詞。當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對於職場韌性的解讀方法,由於敝司同時也附上不少科學研究,這些思維以及技巧上的轉換,也許會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員工想要離職時應該提早多久通知老闆?應該如何做好交接才能和公司好聚好散、安全下庄呢?如果沒有交接,可能有什麼後果? 以下,我基於個人執業經驗,彙整員工離職時應該遵守的流程和相關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即將離職的人,盡量避免產生勞資紛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適合你的工作嗎?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適合你的工作嗎?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