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閱書|機率思考

2023/07/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本書在我到書單中躺了很久,近期常常會思考著機率與人生際遇的關係,在某個人事物的環境下,為什麼會遇到很特別的,尤其是專家所宣稱的低機率事件發生,或是遇到環環相扣的巧合,這個疑問充滿著我的內心,這本書帶給我一些獨特的觀點去切入觀察,我先從基本知識探討信賴區間的本質開始談起。

raw-image


基本知識:信賴區間的探討

有一民調中心想調查市長甲候選人的支持度,隨機抽取的一個 1000 人的樣本, 其中有 570 位市民支持甲候選人,試求 95%的信賴區間。

<Solution>

信賴區間的計算公式為:信賴區間 = 估計值 ± Z * 标準誤差

其中:

  • 估計值:樣本中支持甲候選人的比例,即 570/1000 = 0.57
  • Z:Z分數,對於95%信賴水準,Z值約為1.96 (2倍標準差)
  • 標準誤差:計算公式為 sqrt((p * (1 - p)) / n),其中p為估計值,n為樣本大小。

現在,我們來計算信賴區間:

估計值 = 0.57 Z = 1.96 n = 1000

標準誤差 = sqrt((0.57 * (1 - 0.57)) / 1000) ≈ 0.0157

信賴區間 = 0.57 ± 1.96 * 0.0157 ≈ 0.57 ± 0.0308

因此,95%信賴區間為約 0.5392 到 0.6008,即市長甲候選人的支持度大約落在 53.92% 到 60.08% 之間。注意,這是對於樣本估計的信賴區間,真實母體參數可能在這個區間內。

--->我的心得:在國高中課程中常常提及信賴區間的計算,那時候我沒有很仔細的去觀察這些數字微妙,估計值的比例正比於標準誤差,進而影響著信賴區間的範圍,但這是在常態分佈下才能達成的,但人世間是常態分佈嗎??好像並不是,在我人生中80/20法則比較能夠解釋所遭遇的現況。

巧合與造化的微妙界限:感覺的欺騙與驚人背後的機率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令人驚訝的巧合,或被稱為「造化弄人」的情形。然而,當我們僅憑感覺決定何謂驚人時,很可能低估了巧合發生的機率。

感覺的欺騙:人類天生喜歡相信命運和巧合,尤其是當某些事件或事物似乎湊巧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我們往往會覺得這些事情是注定的,或是有著深意的象徵。然而,我們的感覺往往會欺騙我們。腦海中往往只回放著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而忽略了大量無關的信息。這種選擇性記憶導致我們對巧合事件的印象被放大,從而忽視了其他非巧合事件的出現頻率。

為什麼基督宗教提倡信上帝得永生呢?

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分為四個象限來理解,若上帝真的存在為前提,相信上帝存在,後果上天堂得永生,不相信,可能會受到上帝的懲罰。若上帝不存在,相信上帝存在則浪費精力,不相信,省下信仰的時間。以相信上帝存在的角度來看,會獲得較高的期望值,且不會遭受到處罰,不相信可能會遭遇苦果。因此,以這理性分析來看,相信上帝存在,是好的方向,也許是這樣基督宗教的向心力如此的堅強。

本書條列重點精華:

  1. 人性對風險缺乏免疫力,但不應盲目地依賴機率來作出決策
  2. 機率常常違反直覺,例如在巧合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機率的力量和影響。
  3. 本書旨在讓讀者理解機率定理及其應用,以預測巧合、做出更明智的商業和生活決策,甚至在醫療診斷和投資建議等方面做出明智的選擇。
  4. 面對政治動盪、金融脫序和不斷出現的各種風險和災難,理解機率、風險和不確定性變得迫切重要,儘管我們永遠無法擺脫這些因素。
  5. 本書認為我們有能力掌握機率、風險和不確定性,最終取得成功,應接受現實,而不是接受宿命論。

這本書帶給我什麼?

1.估計每一件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常態分佈的,你看起來機率很小的事情,往往是由特定條件下,增加機率的發生,我們卻渾然不覺。

2.我們不需要過度強調低機率的發生,以均值回歸的角度看事情,我們會獲得比較宏觀的資訊。

3.人們在不同生長環境下成長,自然會有看事情角度上的濾鏡,群眾效應會說話,就如任何有價的物品端賴群體來決定價格,必須尊重市場機制。

4.當我們需要做出決策,我們可以利用四象限法則去權衡利弊得失,計算出比較大的贏面,以巨觀的維度去思考,幫助我們下更好的決策。

內容總結
機率思考
5
/5
6會員
44內容數
遵循生命週期投資法為圭臬,實測槓桿投資效益,透過有效的資金配比,達成理想的生活樣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