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蹲族生活」過出心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學習面對永存心中的評價者

芳芳當業務四年多,覺得自己不想繼續待在這行,想創業又差了點什麼,前年領完年終就辭職,在家待了一年多,本來幫自己規劃了許多進修課程,卻發現不上班之後,要自己堅持固定排程很不容易,常常「想做點什麼」可是又「什麼都不想做」兩種狀態間擺盪,內心受到「我想要自由」跟「我為什麼這麼懶惰」兩種想法煎熬。

這兩年中國新出了「蹲族」這個名詞,描述一群高學歷卻無業的年輕人,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城市租房生活,終日無所事事,既不熱血也不奮鬥,稱作蹲族。蹲族和啃老族,或靠媽靠爸的爸媽寶不同,他們縮減自己需求,過著佛系清心寡慾的生活,讓自己盡量不伸手,勉強自給自足。

在我的晤談經驗裡,許多人一生中都有過做「蹲族」的一段歲月,有的人把這段時光當作是人生的污點或挫敗,總之就是一種逃避、不負責任,或沒認清現實的象徵。凡事必有因,聽過幾個故事後,我發現「蹲」這段時期,是人們將原生家庭經驗和出社會經驗的打散整合期,也是人們重新練習面對權威的過渡期

許多人在蹲完之後,不僅找出職涯新出路,也更清楚自己的人生了。到底蹲在家修整的期間,內心可能經歷些什麼?可以學會什麼?如果你也正在這段時期,一起來看看你的經驗是否也是如此,重要的事情你學會了沒有。

去一個「不打分數」的地方

不論表面上有什麼現實或細節的理由,骨子裡邁向會邁向蹲族生活的原因,大都是渴望真正自由,想要到一個可以「不被打分數」的地方。幾十年前,有人想過沒有聯考的人生,但現今的社會要找個「不打分數」的地方實在太難,蹲族青年求的可能只是「考場與考場之間的一小段喘息」

他們不想依賴,因為不想被要求,不想拿人手短,而被迫做不想做的事,所以他們為自己爭取了「蹲」這段空窗期。許多人利用這段時間在晤談室裡,連結起原生家庭和工作經驗間的雷同之處,發現自己活在父母的要求下,從小選擇了某種因應方式,這些方式也用到職場面對上司的要求,如果這些方式不夠健康,身心壓力就會日積月累,讓你在某個時間點崩潰,做出從家庭從工作「出走」的決定。 

芳芳家裡一直有經濟壓力,所以她畢業後直接選了靠努力就可以快速入帳的業務一行,這幾年她做得不錯,但內心總有一種迫於無奈的感覺,加上業務工作本質就是一個夾在上司與客戶要求間的夾心餅乾,她心裡的地雷點是「為什麼大家只會要求別人,自己卻沒能力又不做事!」壓力大時這樣的想法就會一直在心裡干擾她,讓她常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不是弄丟跟了很久的大客戶,就是平白讓協助處理的同事領了功勞。

只工作不上班,檢視你內心隱形的評價者

因為受夠了週遭人,像是父母、上司、客戶們「只抱怨不做事」的態度,所以芳芳毅然決然地辭職了,本來打算休息期間進修英文和創業知識,結果遇到業界強勢權威的名牌教師,讓她遭遇到跟家庭和職場一樣的內心壓力,當權威說你不夠好,當權威不斷要求你做事,你該如何保護自己並發揮能力?

許多人邁入「蹲族」生活,是想要創造「我工作但不上班」的職涯,到頭來卻發現,就算是創業當老闆抑或自由業,還是會被打分數,這些隱形評價者存在你心裡,你心裡想像或在意的那些人,可能是父母、親戚、鄰居、老師、伴侶、朋友等,我們內心的超我原型源自重要他人,但最後你內心的超我可以是任何人,因為一切都來自你內心對自己和對情境的解讀

芳芳花了好一段時間,梳理自己與父母間的關係,在她心裡「做錯人生選擇」的父母,拖累了整個家庭,讓芳芳失去了許多童年和青春期可能有的快樂和自由,父母的叮嚀和教誨在芳芳聽來都像是把他們的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所以芳芳和權威的關係都是服從但隱藏憤怒。

後來,當芳芳可以將自己和父母的責任劃分開來,心裡真正不再背負父母的人生選擇時,她與其他權威間的關係也轉變了,身為業務和下屬,客戶可以對我有要求,上司也可以對我有期待,我有權利在自己的能力與意願範圍做最好的選擇,並且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互動的雙方是平等的,在職場上也許有職位的高低,有輩份的前後,但在心裡我跟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可以保護我自己,也可以適度地選擇做自己,同時我也有接受別人做他自己的氣度。

練習做「壞學生」,擺脫枷鎖做自己

大家也許會覺得「在家蹲」應該是很輕鬆快樂的事情,沒有蹲過的人很難明白擺盪在「渴望」與「應該」之間,擺盪在「自由」與「自責」之間那種煎熬。

我們都做慣了「乖寶寶」,連當個「壞學生」都變得需要練習,我曾經與一個完美主義的重度憂鬱者晤談,我們好一陣子都在練習缺席、試著不交作業、在進修的課程中照自己的速度學習,學會對抗外在標準與內心焦慮共處

我在「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一書中,看到艾美・楊說的一段話,她是艾文世界學校的升學輔導主任,她認為自己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幫助學生在申請大學科系時,守護學生「選其所愛,愛其所選的能力,協助他們因應令身邊人失望的恐懼我覺得她為年輕人做著非常重要有意義的工作。

「蹲族」所承擔的壓力與最大的學習,正是「面對令身邊人失望的恐懼」,面對權威你仍保持自由選擇的心理能力,來自於你有多大的程度可以勇於和他人的失望、失敗的恐懼及未知的焦慮共處。 

內建標準增強,和世界建立新關係

常有人問「我要怎麼樣才能不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我都會反問對方「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嗎?」乍聽之下,這個答案好像牛頭不對馬嘴,事實上我是真的在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對抗外在評價的方法,就是擁有健康有足夠強度的自我認識與內在標準。 

如果你強烈地受到外在標準的綑綁,沒有思考與停下來的空間,你得不停做個乖寶寶,沒時間練習當個壞學生,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些人需要一段「蹲族」時光來建立並鞏固自己的內在標準。

也許你沒有真正實踐蹲族生活,但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我們都可能有一小段在「自在」與「自責」之間掙扎的時光,你都可以利用這些時間自省,不管以什麼形式,最後的最後,希望你能對自己說:我可以做乖寶寶,我可以做壞學生,我承擔得起做我自己;你可以有你的看法,而我有我的看法,這是真正的心靈獨立


初刊於良醫健康網 2020/09/17


歡迎追蹤「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

FB: https://www.facebook.com/female.psycho

IG: @PSYFORFEMAL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的沙龍
54會員
42內容數
很多人來晤談室處理關於職場的困擾,我在這裡分享一些大家在心理治療之後,自己在職場上的領悟與改變,如果能對正在閱讀文章的你有所助益,那就再好不過了!
2025/04/11
職場負面情緒渲染的影響與因應之道,探討如何辨識健康與不健康的職場團體氛圍,並提供避免被負面情緒影響的策略,例如保持獨立思考、釐清情緒來源和建立心理界線。
Thumbnail
2025/04/11
職場負面情緒渲染的影響與因應之道,探討如何辨識健康與不健康的職場團體氛圍,並提供避免被負面情緒影響的策略,例如保持獨立思考、釐清情緒來源和建立心理界線。
Thumbnail
2024/09/14
當人生邁入中老年,身體開始拖你後腿,大腦漸漸不管用,你無法像以前一樣敏銳、精準、有創意,過去獲得成功與成就感的方式,看來已經行不通。當眼前的路受阻,你是會用舊方式硬撐到底,還是能果斷轉換新方式呢?新時代的我們,可能無法過父母一樣的晚年,那麼該怎麼在新時代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2024/09/14
當人生邁入中老年,身體開始拖你後腿,大腦漸漸不管用,你無法像以前一樣敏銳、精準、有創意,過去獲得成功與成就感的方式,看來已經行不通。當眼前的路受阻,你是會用舊方式硬撐到底,還是能果斷轉換新方式呢?新時代的我們,可能無法過父母一樣的晚年,那麼該怎麼在新時代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2024/07/19
本文討論晉升期帶來的挑戰,包括成功後的焦慮與罪惡感、失去照顧和支持的害怕,以及孤獨感帶來的挫折。同時提出突破晉升期瓶頸的建議,包括排除他人情緒毒素,開創分享風格以及將自己的好分享出去的核心意義。
Thumbnail
2024/07/19
本文討論晉升期帶來的挑戰,包括成功後的焦慮與罪惡感、失去照顧和支持的害怕,以及孤獨感帶來的挫折。同時提出突破晉升期瓶頸的建議,包括排除他人情緒毒素,開創分享風格以及將自己的好分享出去的核心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自我分類了一下,覺得自己不是在家不工作,只靠父母當啃老族的「全躺平」,有交往中的女友,所以也不是認真工作,但不找對象只顧自己享受的「半躺平」,他覺得自己現在應該是「微躺平」,認真賺錢,能力也許可以買車買房,但是不婚不生,未來和女友結婚了,應該會繼續維持各自獨立,不打算生小孩,變成在「婚姻中躺平」。
Thumbnail
他自我分類了一下,覺得自己不是在家不工作,只靠父母當啃老族的「全躺平」,有交往中的女友,所以也不是認真工作,但不找對象只顧自己享受的「半躺平」,他覺得自己現在應該是「微躺平」,認真賺錢,能力也許可以買車買房,但是不婚不生,未來和女友結婚了,應該會繼續維持各自獨立,不打算生小孩,變成在「婚姻中躺平」。
Thumbnail
不是人人都必須理解你:被人理解,很重要,但你不理解自己,永遠都活在迷霧中。 A也曾經在歐洲畢業後得到當地雇主的工作簽,後來放棄後回到北京工作。她說工作沒有貴賤、薪水高低的區別,只是一直在尋找人生夢幻工作,即使很難,但在旅途中她真實看過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身上彷彿散發一種職人的光芒,她希望自己有天也
Thumbnail
不是人人都必須理解你:被人理解,很重要,但你不理解自己,永遠都活在迷霧中。 A也曾經在歐洲畢業後得到當地雇主的工作簽,後來放棄後回到北京工作。她說工作沒有貴賤、薪水高低的區別,只是一直在尋找人生夢幻工作,即使很難,但在旅途中她真實看過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身上彷彿散發一種職人的光芒,她希望自己有天也
Thumbnail
這兩年中國新出了「蹲族」這個名詞,描述一群高學歷卻無業的年輕人,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城市租房生活,終日無所事事,既不熱血也不奮鬥,稱作蹲族。 許多人一生中都有過做「蹲族」的一段歲月,聽過幾個故事後,我發現「蹲」這段時期,是人們將原生家庭經驗和出社會經驗的打散整合期,也是人們重新練習面對權威的過渡期。
Thumbnail
這兩年中國新出了「蹲族」這個名詞,描述一群高學歷卻無業的年輕人,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城市租房生活,終日無所事事,既不熱血也不奮鬥,稱作蹲族。 許多人一生中都有過做「蹲族」的一段歲月,聽過幾個故事後,我發現「蹲」這段時期,是人們將原生家庭經驗和出社會經驗的打散整合期,也是人們重新練習面對權威的過渡期。
Thumbnail
社會化下的自己為了求生存跟真我早已失去連結,當一個人強烈地想要改變,都是真我不斷地向你在乎求,一旦開始自我探索最終都會與原生家庭的家庭角色動力、7歲前建立的信念、價值觀…等影響有關,而愛自己、找回真我是一條漫長且挑戰的過程
Thumbnail
社會化下的自己為了求生存跟真我早已失去連結,當一個人強烈地想要改變,都是真我不斷地向你在乎求,一旦開始自我探索最終都會與原生家庭的家庭角色動力、7歲前建立的信念、價值觀…等影響有關,而愛自己、找回真我是一條漫長且挑戰的過程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我的母親常常會說:「要去外面工作,為社會付出,做個有用的人。」或者說:「要多出去認識人,社會化,交多一點朋友。」 我想過出世平靜的生活,真的是個錯誤嗎?
Thumbnail
我的母親常常會說:「要去外面工作,為社會付出,做個有用的人。」或者說:「要多出去認識人,社會化,交多一點朋友。」 我想過出世平靜的生活,真的是個錯誤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