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衝吧!突破薪水天花板 | 當自己的職涯貴人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Photo by Adeolu Eletu on Unsplash

Photo by Adeolu Eletu on Unsplash

大家有聽過「職涯教練」這個角色嗎?對亞洲人來說,教練通常比較讓人聯想到跟運動相關的教學指導,不過其實教練更廣泛的意思是「指導、帶領、協助學習者達成個人目標」,所以除了運動領域,在各個領域都有不同專業教練,例如:職涯教練、財務教練、健康教練等等。而職涯教練就是在我們漫長的職涯旅途中,面對許多未知、偶爾感到迷失需要指導的時候,能夠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給予專業指導

不過老實說,有沒有聽過「職涯教練」是一回事,聽說後,有沒有辦法幫自己找一個職涯教練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請職涯教練太貴啦!畢竟是專業人員,職涯教練通常是以小時計費,就算真的請一位職涯教練幫助你解決當前的問題,在未來漫漫長路,總還是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難關,需要我們靠自己解決。於是在我自己最近剛好職涯卡關的階段,就遇到這本書啦!

這本書雖然翻譯叫『衝吧!突破薪水天花板』,但我覺得他翻譯的其實沒有很好(對不起了大樹林出版社XD),這本書的英文原文叫《You Coach You》,他其實是由兩位專業的職涯教練合寫的一本書,把他們在職業生涯用到的許多實用觀念跟行動建議分享給大家,所以我覺得這本書蠻好玩的,裡面有很多小遊戲,讓我們可以像去外面參加工作坊一樣,有人帶著進行思考活動,然後激發深度思考,並把結果記錄下來,最終目的當然是希望解決我們當前遇到的職涯困境。當我們在職涯中一路做對的選擇,做自己熱愛的事,最後突破薪水天花板只是自然的結果而已。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把重點放在「突破」而不是「薪水」,因為最終我們追求的是在職涯上越來越好呀。

接下來,因為每個章節的工具非常多,就不一一介紹,我會跟大家分享書中提到的幾個大家常遇到的職場難題,幫助大家思考這是不是你們現階段需要加強的項目,並且我會介紹一些在每個章節不斷出現的方法,相信對大家會很有幫助。

常見的職場難題

不同人生階段可能面臨不同難題,但是有幾個難題是大家不約而同經常遇到的,以下六個主題是作者們在職業生涯中最常被詢問的職場難題,也許你正面臨其中幾個,你並不孤單,了解自己的現況後,就有解決問題的方向了。

  1. 韌性:韌性是指當面對事情不照著計劃走的時候,我們有多大的信心度過困境。過去大家常常認為韌性是一種恢復力,也就是如果我們陷入困境,要如何恢復到本來的狀態,但是硬要恢復到本來的狀態其實會是一個無謂的壓力,因為你現在就是過得不好啊,沒有必要假裝自己過得好。鍛鍊韌性是為了讓我們在不好的時候還是能夠懷抱信心,接納自己現在不好的狀態並且有能力爭取幫助。所以最好是在平常就能夠培養韌性力,當面臨逆境的時候才知道怎麼回應。
  2. 時間:不免俗的時間管理又來了,要在職場中提高表現,提升工作品質是必要的,尤其是我們現在經常追求的工作生活平衡,其實非常不切實際,因為科技工具的幫助,讓我們把工作帶回家變的非常簡單,與其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不如追求妥善安排各種選擇,也許工作跟生活的界線模糊了,但你還是可以用你的方式搭配工作跟生活。
  3. 自信: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自我懷疑,即便在表現很好的情況下,你也可能面對冒牌者症候群,也就是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沒有這麼好,而且害怕被別人看穿。而在職場表現不夠好或是面對低潮的時候,就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失去信心。其實換個角度想,自我懷疑是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它幫助我們發現我們恐懼的東西,如果可以正面面對你的恐懼,比如說提升對應的能力,反而可以趁機培養自信。而自我信念增強之後,未來就算面對一樣的阻礙,你也知道這只是一時的難關,將能夠更快速的復原。
  4. 關係:良好的職場關係其實就是你的人脈,不用覺得把朋友當成人脈的自己是很現實的人。在職場中我們多少都會需要依賴別人的資源、資訊跟支持,如果可以跟同事和睦相處,工作環境也會更健康。在建立關係的時候,記住三個原則:差異、距離、奉獻。差異是指我們除了跟自己相似的人來往之外,也要記得跟更多元的人建立關係,廣納不同意見。距離則是在跟你來往的對象中,除了努力維護最熟悉的人之外,平常沒什麼機會碰面的人也能夠提供新的資訊跟觀點,不要忽略跟他們的關係。奉獻則是在一段關係中當一個給予者,除了從朋友那裡得到支持之外,你也是可以給予別人支持的人,在能力範圍內大方地幫助別人,你們的關係會更健康。
  5. 發展:辛苦的日常工作中,光是做完工作就沒有時間了,怎麼還有力氣思考長期發展呢?但是很矛盾的是,大家都期望主管或公司可以看到自己的付出,然後在升遷的時候給我們發展的機會,但這樣其實是把職涯發展的掌控權交到了別人手上,如果主管忘了提拔你,你就會覺得挫敗。所以我們應該掌握自己的職涯發展路線,你可以主動爭取升遷,或是幫自己規劃更多可能性,學習新技能、尋找跳槽的機會、開創副業等等。但要記住,這個發展不應該來自社群同儕的壓力,看到其他人怎麼做就覺得自己應該怎麼做,而是應該探尋自己的動機,尋找對自己有意義的發展目標,並充分考慮現實面的優缺點後採取行動。
  6. 使命:人生有很多領域都可以找到使命,像是關係、家庭、興趣、信仰和工作。但是因為人生的意義很大一部分來是工作,所以如果可以在工作中找到使命,對於提升幸福感大有幫助。很多人對使命的定義就是:「做自己熱愛的事」,但事情並不是這麼直線相關,因為很多帶給我們使命的事情在一開始是很痛苦的,使命應該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目的。至於你的使命是什麼呢?也許你從很早就清楚自己的使命在哪裡,也許你也跟我一樣還在尋尋覓覓,最終答案需要靠你自己尋找,沒有人可以決定你的使命。

你是思想家還是行動派?

試想,假設今天遇到一個突發事件,你的第一反應會是先想釐清問題「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還是什麼都不想,趕快動身解決問題,劈頭就問「接下來該怎麼做?」

從這個反應大致上可以辨識出你是思想家還是行動派,通常每個人會有自己的風格,當然這不是兩個完全不相關的特質,而是光譜的兩端,中間是連續的,隨時隨著你當下的狀態而偏向其中一邊多一點。這兩種風格沒有誰對誰錯,各有各的優缺點,例如思想家喜歡從各個角度看事情,樂於思考,做事比較謹慎,但缺點就是常常想的太多行動太少,因為追求完美反而導致遲遲沒有開始行動。行動派則是樂於嘗試,停在原地會讓他們覺得灰心,所以非常有行動力,但缺點常常就是思考的不夠透徹,或是嘗試了一堆東西卻沒有真正完成。

既然我們知道了思想家跟行動派各自的優缺點,那我們是不是能盡量擷取兩邊的好處,避開兩邊的缺點呢?所以前面問大家的問題需要大家好好地思考一下,你是不是常常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就展現了自己的傾向?像我自己如果面對自己很熟悉的事情,通常就是行動派,做了再說;但是如果是陌生的事情,我就會想很多而不敢行動。既然知道了自己有什麼優缺點,現在就比較能在需要的時候提醒自己,提高對自己的覺察,進而在這兩種風格中自由切換,選擇當下你最需要的。

把思考陷阱轉為正向激勵

在思考人生大事的時候,我們也常常需要面對另外一個敵人,也就是內在的批評家。對事情的不確定性越高,我們會越沒把握,這時候心中那個愛批評的討厭鬼常常就會出來攪局,讓我們回想起過去事情沒做好的回憶,然後陷入負面思考,這個狀況也稱為負向認知偏誤(Negativity Bias)。

我們如果一直聽信內心批評家的聲音,就不斷地餵養牠,他會越來越強大,形成惡性循環。讓你忘記你過去也曾經完成很多很棒的事;不過我們過去一定也是這樣一路過關斬將到現在,所以內心批評家說的話並不是全部的事實,只是你現在需要刻意提醒自己、鼓勵自己,給自己一些支持的聲音。下面三個方法可以幫助你跳脫負面思考:

1.當自己的超級好朋友

當我們感到迷惘的時候,難免充滿負面想法,但是當你跟身邊的超級好朋友分享想法時,他們總是能提醒你的優點,鼓勵你,對吧!下次當你面對內在批評時,不妨想像一下有哪些超級好朋友會支持你?他們會怎麼支持你呢?說話的語氣是怎麼樣?支持你的內容大概是些什麼話呢?

2.鼓勵自己的話

內心的批評者懷疑你,但是內在的教練會鼓勵你,提醒你有能力克服障礙,掌控這些事情。經常鼓勵自己可以提升自尊心,你可以平常就準備好一些鼓勵小語,然後寫在便條紙上,貼在牆上或是設成手機螢幕,時時提醒自己。

3.把思考陷阱轉為正向激勵

當然一件事情不會只有一種解讀,就算內在的批評家告訴你很負面的想法,我們也可以在這個想法中找出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說,如果你現在面臨的困境讓你覺得「完蛋了,我看不到出路」,正向的提問就可以改成「其他人有誰遇過類似的問題嗎?他是怎麼解決的?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或是,你在工作上出包了,你想說「我犯錯了,真是失敗」,正向的提問可以是「即使我犯了錯,還是有學到東西。」

雖然鼓勵小語或是正向提問感覺很雞湯,說著都有點不太好意思,但是因為人就是一種情緒動物,如果不提醒的話,我們真的會忘記自己有多棒,所以不要害羞,需要鼓勵的時候就大聲說出來吧,記得偶爾如果發現身邊的朋友陷入低潮了也不要吝嗇,記得鼓勵你身邊的人,就像你會需要被鼓勵一樣。

自問自答

看完這本書會發現,裡面大量的利用問答來刺激思考,而且在每個章節,除了由教練提出來讓我們回答的問題之外,後面幾乎都還會留白讓我們自己對自己提問,因為教練的提問是源自於經驗,但是他總是沒辦法涵蓋所有的狀況,畢竟只有我們了解自己現在面對什麼情形。而提問也是有技巧的,掌握下面三個原則就可以幫助我們問出好問題。

1.開放題

一個好的問題儘量保有思考空間,不要只是簡短的「是」或「否」就結束對話,開放型的問題會儘量指出人、事、時、地、物,比如說你在面臨同事間的摩擦時,與其問自己「他是不是討厭我?」不如改問「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減少我跟同事的摩擦?」

2.一次一個問題

一次問太多問題,我們的腦袋光是要記住題目就夠忙了,根本沒力氣思考答案,所以好的提問應該要是一次一個問題,然後不斷向下挖掘,就像豐田汽車的五個為什麼一樣,這五個問題不是一口氣問完,而是環環相扣基於你的答案產生下一個問題,然後想出對應的行動。

3.問自己能夠掌握的事

最後就是這個問題必須圍繞著自己,並不是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圍繞自己唷,而是自己主動扛起責任這種,思考自己可以採取什麼措施,因為如果你面對的挑戰跟其他人有關,而你的題目把其他人牽扯進來,這樣就很容易把問題歸咎給別人,然後你就什麼都不用做了。但是把焦點放在自己,不論遇到什麼難關,只有你可以想出最棒的解決辦法,只問自己能掌握的事可以幫助你提升自我覺察,你會有更多改變的動力跟決心。

結語

介紹完常見的職場困境跟幾個我個人很喜歡的方法後,大家有更了解職涯教練在做什麼了嗎?

這本書的架構大概就像前面介紹的圍繞著提問,並且針對每個章節會再有對應的說明、思考練習、行動建議、方法跟專家分享等等,所以如果現階段的你沒有遇到很煩惱的事(恭喜你),也可以從裡面挑出你最想加強的領域,然後當自己的職涯教練,陪自己練習一下裡面的題目。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方法主要是幫助我們自己練習,但裡面很多思考過程,還是建議我們可以找個人聊一聊,因為更多人總是可以提出更多觀點,在你運用書中技巧提升覺察力之後,你們的對話會更有方向,對雙方都有幫助。同時,學會職涯教練的對話技巧之後,除了可以當自己的職涯教練,也可以試著幫助別人啦!

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身邊那些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然後看起來很有自信的人,我卻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做我現在的事情做一輩子,雖然我現在還是沒有答案,但是最終還是需要靠自己找出解答,畢竟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啊,所以想要向跟我一樣處在迷惘階段的聽眾們說,你不孤單,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記得給自己多一點耐心,提升覺察力,找到對自己來說最有意義的事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avatar-img
168會員
76內容數
濃縮一本書的精華,用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幫助你了解一本書的樣貌 最後會加上一點點的書評,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采采說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一個超級容易緊張,遇到越需要冷靜的場合越無法冷靜的人,比如說我從小就很怕老師、長官、老闆這種上對下的角色,在公司遇到跟老闆講話的場合,我就會特別緊張,然後把所有要講的話忘光光,等到事後才想到明明有很多想法想講,在台上那一刻就因無法保持冷靜而錯失機會。有人也跟我一樣懊惱自己為什麼這麼容易緊張的嗎?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本來對於時間管理這個主題已經抱持著:「還能有什麼新招嗎?」,沒想到又接觸到這本書《點時成金的五色時間管理》,裡面「五色時間」的概念剛好幫我在目前的時間管理技巧上補上最後一塊拼圖。
我們日常生活中,垃圾處理已經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統,只要把物品回收分類,再丟進垃圾車,接下來這些垃圾的命運如何,對我們來說就顯得印象模糊了。大家有參與過任何撿垃圾活動嗎?像是淨灘、爬山時順手把山上的垃圾帶下山,或是撿起被丟棄在路邊的垃圾們。大家是否有思考過,這些垃圾是從哪裡來的,又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大家有沒有大掃除或是搬家的經驗?不知道有沒有發生這種情況:在整理的時候先把東西收到紙箱裡,結果因為太忙一直沒有把所有紙箱拆開,過了一陣子才發現根本忘了這些紙箱裡收了什麼,而且一直沒拆開似乎也不影響生活,代表這些東西好像不是那麼必要?
提到學習,除了看書、上課等各種使用眼睛的傳統學習法之外,大家還有想到其他哪種學習方式呢? 在傳統學校體制中,閱讀一直是主要且幾乎是唯一的學習管道,老師用課本上課、考試用文字出題,對有些人來說,雖然他們也很想努力念書,但是吸收效率就是不好,國文有看沒有懂、社會科背不起來、數學更是從看懂題目就有困難
我是一個超級容易緊張,遇到越需要冷靜的場合越無法冷靜的人,比如說我從小就很怕老師、長官、老闆這種上對下的角色,在公司遇到跟老闆講話的場合,我就會特別緊張,然後把所有要講的話忘光光,等到事後才想到明明有很多想法想講,在台上那一刻就因無法保持冷靜而錯失機會。有人也跟我一樣懊惱自己為什麼這麼容易緊張的嗎?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本來對於時間管理這個主題已經抱持著:「還能有什麼新招嗎?」,沒想到又接觸到這本書《點時成金的五色時間管理》,裡面「五色時間」的概念剛好幫我在目前的時間管理技巧上補上最後一塊拼圖。
我們日常生活中,垃圾處理已經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統,只要把物品回收分類,再丟進垃圾車,接下來這些垃圾的命運如何,對我們來說就顯得印象模糊了。大家有參與過任何撿垃圾活動嗎?像是淨灘、爬山時順手把山上的垃圾帶下山,或是撿起被丟棄在路邊的垃圾們。大家是否有思考過,這些垃圾是從哪裡來的,又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大家有沒有大掃除或是搬家的經驗?不知道有沒有發生這種情況:在整理的時候先把東西收到紙箱裡,結果因為太忙一直沒有把所有紙箱拆開,過了一陣子才發現根本忘了這些紙箱裡收了什麼,而且一直沒拆開似乎也不影響生活,代表這些東西好像不是那麼必要?
提到學習,除了看書、上課等各種使用眼睛的傳統學習法之外,大家還有想到其他哪種學習方式呢? 在傳統學校體制中,閱讀一直是主要且幾乎是唯一的學習管道,老師用課本上課、考試用文字出題,對有些人來說,雖然他們也很想努力念書,但是吸收效率就是不好,國文有看沒有懂、社會科背不起來、數學更是從看懂題目就有困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在追求理想人生的旅程中,金錢的角色究竟是什麼?本書提出打造理想人生的重點步驟,包括建立夢想倉庫、量化目標的設定,以及定期檢視財務計畫。雖然投資風險隨時存在,但透過結構性的財務管理,讀者可以學會如何克服金錢焦慮,進而邁向財務自由的生活。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是一部充滿緊湊情節及細緻氣味描寫的臺灣犯罪小說。楊寧的天賦與失去弟弟的復仇行動,讓本書成為了作者對犯罪電影經典的重新演繹。程春金也是本書最有魅力的角色,對他的描寫可說是氣味四溢。全文敘事結構上很像戲劇的拍攝方式,猶如預告其影像化的可能性。
Thumbnail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Thumbnail
最近因為前陣子(其實也過蠻久了)的書展買了很多說,加上正在出版產業求職中,所以閱讀了一些書籍,雖然在求職方面幾乎都沒有用到但還是抱持著分享與記錄的心態放上來了! 這本書是我在書展時閒逛,意外翻到的,看了幾頁覺得內容很可愛就買了的書。 還記得自己的國中生活是怎樣的嗎?回想起自己的國中生活,
Thumbnail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
Thumbnail
由於(與感謝)優秀教練前輩的推薦,最近正在看《高效信任力》這本書,原以為是兩、三天就能簡單看完的書,沒想到一埋頭下去,才發現內容是不得了的「深」,幾乎書中提到的每個問題都能刺激我進入思考(甚至有些震撼)。此刻,是我反覆看第一階段「自我信任」部分的第三天晚上,我停在自我信任的第一個核心「...
作者是蘿拉·范德康,有許多書籍跟專欄文章,在2011年5月的某一天發表了一篇時間管理的建議:『善用早上的時間』大受好評,之後也以此為主寫了一系列的電子書,現在這本書就是集結那些電子書統整成的一本書
Thumbnail
《流星之絆》是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悟的作品,與其他系列不同,《流星之絆》是一部偏溫馨且圍繞日常生活的作品,故事盤旋著流星和一道日常可見的料理「牛肉燴飯」為副線,作為三兄妹在追兇中的線索,讀者可以從《流星之絆》中,感受到親情的緊緊相扣,並且在這看似完美的追兇計劃中,在在一股未知的變數影響,那就是「愛」。
Thumbnail
如同書名衝刺計畫,本書是一本教導讀者如何快速確立商品方向的書籍。從組建適宜的團隊開始,利用五個工作天的時間,進行確立目標、制定方向及解決方案、決定解決方案、製作商品原型,最後請合適的使用者進行詳細測試,擷取有效意見以決定該商品的發展方向是否正確以及後續可能的改進方向。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在追求理想人生的旅程中,金錢的角色究竟是什麼?本書提出打造理想人生的重點步驟,包括建立夢想倉庫、量化目標的設定,以及定期檢視財務計畫。雖然投資風險隨時存在,但透過結構性的財務管理,讀者可以學會如何克服金錢焦慮,進而邁向財務自由的生活。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是一部充滿緊湊情節及細緻氣味描寫的臺灣犯罪小說。楊寧的天賦與失去弟弟的復仇行動,讓本書成為了作者對犯罪電影經典的重新演繹。程春金也是本書最有魅力的角色,對他的描寫可說是氣味四溢。全文敘事結構上很像戲劇的拍攝方式,猶如預告其影像化的可能性。
Thumbnail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Thumbnail
最近因為前陣子(其實也過蠻久了)的書展買了很多說,加上正在出版產業求職中,所以閱讀了一些書籍,雖然在求職方面幾乎都沒有用到但還是抱持著分享與記錄的心態放上來了! 這本書是我在書展時閒逛,意外翻到的,看了幾頁覺得內容很可愛就買了的書。 還記得自己的國中生活是怎樣的嗎?回想起自己的國中生活,
Thumbnail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
Thumbnail
由於(與感謝)優秀教練前輩的推薦,最近正在看《高效信任力》這本書,原以為是兩、三天就能簡單看完的書,沒想到一埋頭下去,才發現內容是不得了的「深」,幾乎書中提到的每個問題都能刺激我進入思考(甚至有些震撼)。此刻,是我反覆看第一階段「自我信任」部分的第三天晚上,我停在自我信任的第一個核心「...
作者是蘿拉·范德康,有許多書籍跟專欄文章,在2011年5月的某一天發表了一篇時間管理的建議:『善用早上的時間』大受好評,之後也以此為主寫了一系列的電子書,現在這本書就是集結那些電子書統整成的一本書
Thumbnail
《流星之絆》是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悟的作品,與其他系列不同,《流星之絆》是一部偏溫馨且圍繞日常生活的作品,故事盤旋著流星和一道日常可見的料理「牛肉燴飯」為副線,作為三兄妹在追兇中的線索,讀者可以從《流星之絆》中,感受到親情的緊緊相扣,並且在這看似完美的追兇計劃中,在在一股未知的變數影響,那就是「愛」。
Thumbnail
如同書名衝刺計畫,本書是一本教導讀者如何快速確立商品方向的書籍。從組建適宜的團隊開始,利用五個工作天的時間,進行確立目標、制定方向及解決方案、決定解決方案、製作商品原型,最後請合適的使用者進行詳細測試,擷取有效意見以決定該商品的發展方向是否正確以及後續可能的改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