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家暴會遺傳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嗨,我是諮商心理師,服務場域遍及學校、企業及社區。這系列文章是我的工作儲思盆,希望提供一個空間讓所有人「一起」思考、「一起」對話。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相對沈重的主題:家暴會遺傳嗎?

圖片來源:因為一隻貓拍攝提供。

圖片來源:因為一隻貓拍攝提供。

答案:會。

如果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本文以家長簡稱)以暴力管教孩童,未來孩子也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重要他人。

家暴服務案件觀察:「無效溝通」的管教模式使暴力反覆發生

協助家暴案件服務的過程不難發現:暴力常發生於「案家」無法溝通而衍生的高張力互動。

舉例來說:

孩童:「你是笨蛋」(孩子想要跟家長玩耍)。
家長:(因為不喜歡小孩的言行而瞪小孩,氣氛開始嚴肅)
孩童:哈哈哈,你好好笑。
家長:(開始大聲,或舉手作勢修理)

從上面的案例可知,家長「無效的回應方式」並沒有制止孩子的玩笑行為,也無法使孩子從過程中學會「正確的互動方式」,反而因此接收到家長的喝止或暴力阻止,使孩子學會以「吼叫、暴力」的形式溝通,因為有效。

其次,家暴成因複雜,也可能與社會文化以及權力不平等有關,本文主要聚焦於「無效溝通」的互動困境。


暴力背後:家長也是被打罵長大的

案件服務過程,我常會「好奇」案家如何學會暴力。

家長會告訴我:「我爸媽也是這樣教我啊、我小時候就是被打大的!」。
小孩會告訴我:「因為媽媽都這樣對我,弟弟惹我不爽,為什麼我不能打他?」

簡單的一句話,使人心疼不已,深刻感受到:暴力會透過家庭代間傳遞,成為家庭主動的溝通方式,卻難以自救。


一起學習新的、有效的溝通方式

於情、於理、於法,「暴力」都是被禁止的、不應該發生的。

杜絕暴力最好的方法是重新學習「新的、有效的」溝通方式。

以上述案例舉例:

孩童:「你是笨蛋」(孩子想要跟家長玩耍)。
家長:妹妹,媽媽覺得你想要我們一起玩,可是媽媽不喜歡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玩,你可以換一個方式告訴媽媽你想要什麼嗎?
(告訴孩子有聽懂她的意圖,表達自身感受,一起討論新的溝通方式)
孩童:媽媽,我好無聊,你可以陪我玩嗎?
家長:媽媽聽到了,但是媽媽現在在跟老師討論事情,你可以先看書,等下媽媽就去陪你!
(讓孩子知道有接受到其訊息,提供當下其他替代方案轉移注意力或需求)


離開暴力迴圈:理解家人的意圖,透過「我聽到了、聽懂了」回應,並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與對方討論新的溝通方式。

【參考資源】
各縣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113保護專線
關懷e起來
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
.各縣市地區立案之心理諮商所

家暴工作往往需要時間與案家一起覺察無效的溝通模式、練習新的互動方法。

若覺得文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有需要的家庭,鼓勵其尋求專業協助,一起減少暴力再次發生、停止暴力遺傳。

各種關於心理健康議題的文章,還有貓咪編的遊戲日誌,自行領取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不聊聊,要分享很重要的免費諮商資訊:年輕的心,有我傾聽。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追求「完美」的心理代償。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畢業季的感觸:「畢業後,焦慮中」。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企業諮商的提問:「你的老闆有提供諮商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個別諮商工作的看見:「認真活到現在,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伴侶諮商工作的觀察:「交往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
今天不聊聊,要分享很重要的免費諮商資訊:年輕的心,有我傾聽。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追求「完美」的心理代償。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畢業季的感觸:「畢業後,焦慮中」。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企業諮商的提問:「你的老闆有提供諮商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個別諮商工作的看見:「認真活到現在,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伴侶諮商工作的觀察:「交往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利誘羞辱小孩,那是要怎麼教小孩啊? 剛開始帶親子共學團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團員這樣問。 於是我去找《父母效能訓練》,找《非暴力溝通》的書來跟他們一起讀,協助父母(照顧者)增能,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打罵威脅恐嚇利誘羞辱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教」小孩的,如果真的很想教的話..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利誘羞辱小孩,那是要怎麼教小孩啊? 剛開始帶親子共學團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團員這樣問。 於是我去找《父母效能訓練》,找《非暴力溝通》的書來跟他們一起讀,協助父母(照顧者)增能,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打罵威脅恐嚇利誘羞辱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教」小孩的,如果真的很想教的話..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