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學習「破框」,成為「無用之人」!──《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說到唐鳳,大家應該不陌生。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的她,是一位科技奇才,也是首位跨性別行政院政務委員,更是思考敏捷、談吐幽默的領導者。
被譽為自學天才的唐鳳,兒時經歷了什麼樣的教育歷程,讓她用更廣闊的世界觀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她是如何建構自身的知識系統,面對複雜多端的未來?她怎麼理解時間管理與團隊工作,好讓自身的長才可以在對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價值?為什麼她總是強調「共好」與「共創」,而非競爭與比較?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是一本口述訪談集,探討唐鳳如何思考工作、教育、網路、創業等議題,帶領我們一起一一打破傳統的框架,重新找回對於人生的主導權。閱讀本書,不僅可以認識唐鳳的生平故事,更能從中學習「打破框架」的思考模式。

教育,應該是讓人成為「無用之人」

我尤其喜歡唐鳳對於教育的思考與批判。她認為,傳統教育強調的是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用之人」。我們讀書、考試、學習都是為了能夠在就業市場上「有用」,讀大學選科系也是考慮它有沒有「錢途」。然而,當未來局勢捉摸不定、自動化科技不斷取代人類原先的工作,傳統教育認定的「有用」,不見得在十年後仍成立。
所以,唐鳳認為我們應該學習成為「無用之人」,不以特定的用途來框架自己。「人,不是物,不應該把自己當作一個工具去學習技能。」大人與老師該做的,是提供一個可以探索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自己定義感興趣與想要探究的事物,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
成為「無用之人」,意味著打造一個開放與樂於探索的胸襟,將知識看為是整體且不斷變化的,不用科系或職業來侷限自己的能力。換言之,我們是將學習當成動態的歷程,而非為了明確的工具性價值而操作的事物。如此一來,我們才有辦法發揮創意,開拓那些無人想過的新市場,發揮自身的價值。學習不是給定的,而是創造的。
唐鳳也提到,我們應該放棄人生跑道或競爭力等想法,不應以考試當作競爭的方式。「成績好的人,只不過在這條跑道上跑得比別人遠一點而已,那些一開始就在起跑點上轉身,很早就決定要跑向自己想去的方向的人,或是正在摸索的人,我們的教育應該接納這樣的人,而不是玩零和遊戲。」

才能即貢獻:智商160,不是把人比下去用的!

唐鳳認為,才能與貢獻是同一件事情。我們必須不斷與社會互動,找到自身為社會貢獻的那塊拼圖,我們才會發現自己的才能。她從同為哲學天才的維根斯坦之著作中省思到,「天才不是強調自己的品味和與眾不同,具有排他性,而是他的創造可以讓多少人分享,讓別人透過他的分享,可以看到某個世界,讓自己的創作成為他人的素材。」
身為一個資優生,唐鳳沒有把自己過人的智商視為競爭優勢,而是強調「共好」的價值。她認為,有才能的人應該更願意分享自身的東西,讓價值可以拓展、永續與發揮最大的效益。唐鳳說:「我成年以後就沒有做任何事是把別人比下去,所以那個智商160,不是把人比下去用的。」「我的創造是為了讓你後續的創造變得更容易,而不是我的創造很完美地剝奪你的創造。」
讀到這段深有同感。無論我在做學術研究或是在撰寫書評,我都是承接了好幾代人的智慧結晶,才有辦法在新的時代探究新的知識。因此,我不應只為了市場競爭或個人名聲,而忘記我所擁有的素材,都是來自於人們的「共同創作」。唯有樂於分享,才有辦法獲得真實的回饋,也才能進一步一同創造更有趣、更有意義的事物。

上班不回Line:尊重彼此的時間結構

書中也有描述唐鳳如何使用她的通訊軟體來進行時間管理。相較於前幾年因唐鳳而爆紅的「番茄鐘工作法」,我認為她用Line的習慣反而才是我們更應學習的功課。
書中提到,唐鳳上班前跟下班後各看一次Line,但上班的時候就不看了!因為她認為,即時通訊軟體往往讓很多人沒有想清楚就打字,不斷獲取彼此的專注力,因而產生很多沒品質的對話。大家都處在分心狀態,當然沒有辦法有效率地處理完一件事情。她希望大家可以「想清楚」再傳訊息,而不是想到什麼就講什麼,期待對方一定要給予很即時的回應。
她認為,尤其在遠距工作盛行的時代,我們更要尊重彼此的「時間結構」,不能期待對方一定要秒讀秒回,這樣才能維持一定的工作品質與工作效率。
我也是不太喜歡很快回訊息的人,一來是我要先專注我當下的工作,二來是如果對方真的有緊急的事情,一定會打電話給我。我相信,在不被打擾的狀況下,回覆的訊息會較有品質,這也是對方的期待。若是如此,我們就不應糾結對方沒有秒回而產生無端的焦慮,而是學習尊重對方的時間結構並劃出界限。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一本很好讀的書,我一個晚上就火速翻完了。
我們要學的,絕對不是唐鳳的工作或學習方式,因為那是她個人的經驗與家庭給予的優勢,那是我們效仿不來的(我們的智商就輸了一大截呢)。但我們可以透過唐鳳的故事,學習「破框」的藝術,重新思考教育、工作與學習的本質,看見自己的價值與能力,並與他人連結,共創一個多元且共生的社會。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不夠了解的我們:在修心理學之前,你了解過什麼?│《心理學的法則:101個了解情緒,破解人性的黃金法則》書評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4-05-16
克莉斯蒂娃的克萊恩手裏劍│《弒母:梅蘭妮.克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書評《弒母:梅蘭妮‧萊恩的痛苦、瘋狂與創造》是克莉斯蒂娃出版於 2000 年的女性的天才三部曲之二,另外兩位女性天才是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與作家柯蕾特 (Colette)。在日後的著作中,克莉斯蒂娃仍不時談到寫作這三部曲的至關切點。我認為也有助於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回想及沈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2-13
【台中室內設計】我家的童趣圖書館│鯨魚書架│大膽用色活潑透天宅│靜享閱讀時光│設計坪數40坪│綻緣空間設計推薦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avatar
艾瑪娘的小日子
2023-12-03
不衝突,不愛情?│《佛洛伊德的椅子》書評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1-13
無盡的「少年」:《海獸之子》的精神分析│《日本經典動畫指南》書評「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08-24
書評 - 《深度學習的技術》寫作是最深度的學習用想像來幫助理解。 用練習來深度內化。 用寫作來創造知識。
Thumbnail
avatar
書本生活實驗室
2023-08-02
【書評】學習沒有捷徑,但方法有:史考特·楊《超速學習》超速學習並不簡單,過程困難又令人沮喪,你還得跨出覺得自在舒適的範圍之外。然而,你能成就的事,會讓一切努力變得值得。
Thumbnail
avatar
微讀
2023-07-20
【書評】劉軒《不敗學習力》用「高效率」來吸收知識,活用於人生中。說到「學習」我回想起在學生時期我並不是一個成績特別好的人,但對於學校所教的課程有沒有興趣倒是興致缺缺,多半是為了應付階段性的考試,我也曾對某些班上成績優異的同學感到困惑,也許在看不到的地方他非常用功的讀書,也許他真的有過人的腦袋能夠應付學業的成績,但我始終不是那個成績優異的人。 . 談到「學習」一直
Thumbnail
avatar
漢克魏 「漢克魏景觀站」
2023-03-23
【書評】超速學習 (並沒有)吸睛的書名:超速學習  在忙碌、萬事追求速度的現代,只要發明了什麼能快速節省時間的工具或程式都會馬上吸引大批民眾搶購,所以這本「超速學習」在各大書店的排行榜上都是前幾名,也因此吸引我的注意力,我想知道到底有什麼方式可以在一年之內學完MIT的課程,更想了解作者如何在短短十二個月之間學會西、葡、中、韓四
avatar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