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學習「破框」,成為「無用之人」!──《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說到唐鳳,大家應該不陌生。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的她,是一位科技奇才,也是首位跨性別行政院政務委員,更是思考敏捷、談吐幽默的領導者。

被譽為自學天才的唐鳳,兒時經歷了什麼樣的教育歷程,讓她用更廣闊的世界觀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她是如何建構自身的知識系統,面對複雜多端的未來?她怎麼理解時間管理與團隊工作,好讓自身的長才可以在對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價值?為什麼她總是強調「共好」與「共創」,而非競爭與比較?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是一本口述訪談集,探討唐鳳如何思考工作、教育、網路、創業等議題,帶領我們一起一一打破傳統的框架,重新找回對於人生的主導權。閱讀本書,不僅可以認識唐鳳的生平故事,更能從中學習「打破框架」的思考模式。

raw-image

教育,應該是讓人成為「無用之人」

我尤其喜歡唐鳳對於教育的思考與批判。她認為,傳統教育強調的是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用之人」。我們讀書、考試、學習都是為了能夠在就業市場上「有用」,讀大學選科系也是考慮它有沒有「錢途」。然而,當未來局勢捉摸不定、自動化科技不斷取代人類原先的工作,傳統教育認定的「有用」,不見得在十年後仍成立。

所以,唐鳳認為我們應該學習成為「無用之人」,不以特定的用途來框架自己。「人,不是物,不應該把自己當作一個工具去學習技能。」大人與老師該做的,是提供一個可以探索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自己定義感興趣與想要探究的事物,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

成為「無用之人」,意味著打造一個開放與樂於探索的胸襟,將知識看為是整體且不斷變化的,不用科系或職業來侷限自己的能力。換言之,我們是將學習當成動態的歷程,而非為了明確的工具性價值而操作的事物。如此一來,我們才有辦法發揮創意,開拓那些無人想過的新市場,發揮自身的價值。學習不是給定的,而是創造的。

唐鳳也提到,我們應該放棄人生跑道或競爭力等想法,不應以考試當作競爭的方式。「成績好的人,只不過在這條跑道上跑得比別人遠一點而已,那些一開始就在起跑點上轉身,很早就決定要跑向自己想去的方向的人,或是正在摸索的人,我們的教育應該接納這樣的人,而不是玩零和遊戲。」

raw-image

才能即貢獻:智商160,不是把人比下去用的!

唐鳳認為,才能與貢獻是同一件事情。我們必須不斷與社會互動,找到自身為社會貢獻的那塊拼圖,我們才會發現自己的才能。她從同為哲學天才的維根斯坦之著作中省思到,「天才不是強調自己的品味和與眾不同,具有排他性,而是他的創造可以讓多少人分享,讓別人透過他的分享,可以看到某個世界,讓自己的創作成為他人的素材。」

身為一個資優生,唐鳳沒有把自己過人的智商視為競爭優勢,而是強調「共好」的價值。她認為,有才能的人應該更願意分享自身的東西,讓價值可以拓展、永續與發揮最大的效益。唐鳳說:「我成年以後就沒有做任何事是把別人比下去,所以那個智商160,不是把人比下去用的。」「我的創造是為了讓你後續的創造變得更容易,而不是我的創造很完美地剝奪你的創造。」

讀到這段深有同感。無論我在做學術研究或是在撰寫書評,我都是承接了好幾代人的智慧結晶,才有辦法在新的時代探究新的知識。因此,我不應只為了市場競爭或個人名聲,而忘記我所擁有的素材,都是來自於人們的「共同創作」。唯有樂於分享,才有辦法獲得真實的回饋,也才能進一步一同創造更有趣、更有意義的事物。

raw-image

上班不回Line:尊重彼此的時間結構

書中也有描述唐鳳如何使用她的通訊軟體來進行時間管理。相較於前幾年因唐鳳而爆紅的「番茄鐘工作法」,我認為她用Line的習慣反而才是我們更應學習的功課。

書中提到,唐鳳上班前跟下班後各看一次Line,但上班的時候就不看了!因為她認為,即時通訊軟體往往讓很多人沒有想清楚就打字,不斷獲取彼此的專注力,因而產生很多沒品質的對話。大家都處在分心狀態,當然沒有辦法有效率地處理完一件事情。她希望大家可以「想清楚」再傳訊息,而不是想到什麼就講什麼,期待對方一定要給予很即時的回應。

她認為,尤其在遠距工作盛行的時代,我們更要尊重彼此的「時間結構」,不能期待對方一定要秒讀秒回,這樣才能維持一定的工作品質與工作效率。

我也是不太喜歡很快回訊息的人,一來是我要先專注我當下的工作,二來是如果對方真的有緊急的事情,一定會打電話給我。我相信,在不被打擾的狀況下,回覆的訊息會較有品質,這也是對方的期待。若是如此,我們就不應糾結對方沒有秒回而產生無端的焦慮,而是學習尊重對方的時間結構並劃出界限。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一本很好讀的書,我一個晚上就火速翻完了。

我們要學的,絕對不是唐鳳的工作或學習方式,因為那是她個人的經驗與家庭給予的優勢,那是我們效仿不來的(我們的智商就輸了一大截呢)。但我們可以透過唐鳳的故事,學習「破框」的藝術,重新思考教育、工作與學習的本質,看見自己的價值與能力,並與他人連結,共創一個多元且共生的社會。

延伸閱讀

書評知道你的不知道:打開重新思考的力量
《逆思維》書評medium.com

書評│學習誠可貴,理解價更高
《最強腦力》書評medium.com

書評│鍛鍊批判思考的入門讀物
《洞見》書評medium.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nBook 亨利說書的沙龍
18會員
111內容數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2025/04/22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的思想,特別著重於其對生態危機、政治與社會的觀點。拉圖強調「描述」的重要性,呼籲人們重新關注自身與環境的依賴關係,並提出「生態階級」的概念,重新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文章摘錄自拉圖的訪談集《何處安居?》,闡述拉圖如何引導我們突破現代化思維的框架,面對生態危機。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的思想,特別著重於其對生態危機、政治與社會的觀點。拉圖強調「描述」的重要性,呼籲人們重新關注自身與環境的依賴關係,並提出「生態階級」的概念,重新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文章摘錄自拉圖的訪談集《何處安居?》,闡述拉圖如何引導我們突破現代化思維的框架,面對生態危機。
Thumbnail
2024/10/31
在《時間神學》一書中,探討了屬靈計時的藝術,如何通過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來豐富我們的信仰生活。面對現代人常見的「屬靈計時障礙症」,書中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讓我們不再困於過去的懷舊或羞恥,而是勇敢地活在當下,期待未來的來臨。這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著作,值得每位追尋信仰與時間之美的讀者細讀。
Thumbnail
2024/10/31
在《時間神學》一書中,探討了屬靈計時的藝術,如何通過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來豐富我們的信仰生活。面對現代人常見的「屬靈計時障礙症」,書中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框架,讓我們不再困於過去的懷舊或羞恥,而是勇敢地活在當下,期待未來的來臨。這是一部充滿詩意和哲學思考的著作,值得每位追尋信仰與時間之美的讀者細讀。
Thumbnail
2024/10/21
本文章探討了青少年工作者如何從潘霍華的神學視角反思對青少年的牧養,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和挫折。透過對潘霍華著作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現代青少年事工應著眼於引導青年聆聽上帝的話語,而非只是填補知識的容器。文章強調,信仰的重視應在於與青年生命的真實接觸,並鼓勵教會工作者重新思考青少年工作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2024/10/21
本文章探討了青少年工作者如何從潘霍華的神學視角反思對青少年的牧養,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和挫折。透過對潘霍華著作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現代青少年事工應著眼於引導青年聆聽上帝的話語,而非只是填補知識的容器。文章強調,信仰的重視應在於與青年生命的真實接觸,並鼓勵教會工作者重新思考青少年工作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真要說台灣民眾對唐鳳的觀感,多半會公認他確實是一名天才,但是否有到達崇拜的程度,我認為並沒有,多數的台灣人對她的存在抱持著平常心,就如同每個人之所以獨特地存在於世界上一樣,但在日本媒體與民眾的心中,因為與日本的IT大臣有著極大的年齡差距與天差地遠的電腦數位能力,於是對唐鳳產生了好奇與欣賞,而這本
Thumbnail
如果真要說台灣民眾對唐鳳的觀感,多半會公認他確實是一名天才,但是否有到達崇拜的程度,我認為並沒有,多數的台灣人對她的存在抱持著平常心,就如同每個人之所以獨特地存在於世界上一樣,但在日本媒體與民眾的心中,因為與日本的IT大臣有著極大的年齡差距與天差地遠的電腦數位能力,於是對唐鳳產生了好奇與欣賞,而這本
Thumbnail
唐鳳的智商非常人,她的生活卻很規律,她認為與其被時間追著跑,不如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欣賞她生活的紀律,掌管社群軟體的技巧,早上讀一次LINE,下午讀一次LINE,不讓社群軟體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點是我最需要改進的。跨界工作,從剛開始重視專利到後來開放分享的工作態度讓唐鳳創造不同的工作面貌。
Thumbnail
唐鳳的智商非常人,她的生活卻很規律,她認為與其被時間追著跑,不如主動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欣賞她生活的紀律,掌管社群軟體的技巧,早上讀一次LINE,下午讀一次LINE,不讓社群軟體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點是我最需要改進的。跨界工作,從剛開始重視專利到後來開放分享的工作態度讓唐鳳創造不同的工作面貌。
Thumbnail
這本書是唐鳳口述,楊倩蓉採訪撰文,感覺像是一本訪問集。唐鳳有提到她小時候被霸凌,到後來自學,接觸網路等的過程。她因為被霸凌跟體制教育格格不入,她後來自學,去旁聽大學的課程,接觸哲學,所以她的思考變得更多元。
Thumbnail
這本書是唐鳳口述,楊倩蓉採訪撰文,感覺像是一本訪問集。唐鳳有提到她小時候被霸凌,到後來自學,接觸網路等的過程。她因為被霸凌跟體制教育格格不入,她後來自學,去旁聽大學的課程,接觸哲學,所以她的思考變得更多元。
Thumbnail
唐鳳的思考、工作方式以及成長歷程,早已被許多人所聽聞。在我踏入社會工作幾年後,總是感到自己似乎可以更加成長,卻不得其門而入。希望藉由特殊的思考方式能夠帶來生活一點不一樣的嘗試,而這本書也特別著墨工作、學習和行動的方法,對我來說可能十分適合閱讀。
Thumbnail
唐鳳的思考、工作方式以及成長歷程,早已被許多人所聽聞。在我踏入社會工作幾年後,總是感到自己似乎可以更加成長,卻不得其門而入。希望藉由特殊的思考方式能夠帶來生活一點不一樣的嘗試,而這本書也特別著墨工作、學習和行動的方法,對我來說可能十分適合閱讀。
Thumbnail
大家對唐鳳的了解應該是他的超強程式能力,或是身為政務委員的她。不過這本書跟政治並沒有關係,這本書是由唐鳳本人口述,描繪她的生活、思考方式以及她對於工作、學習的想法。從書中的描述,可以完整了解唐鳳的中心思想「共」,不論是在工作或她的人生價值,她的核心觀念就是把人連起來,大家一起「共好」、「共創」。
Thumbnail
大家對唐鳳的了解應該是他的超強程式能力,或是身為政務委員的她。不過這本書跟政治並沒有關係,這本書是由唐鳳本人口述,描繪她的生活、思考方式以及她對於工作、學習的想法。從書中的描述,可以完整了解唐鳳的中心思想「共」,不論是在工作或她的人生價值,她的核心觀念就是把人連起來,大家一起「共好」、「共創」。
Thumbnail
說到唐鳳,大家應該不陌生。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的她,是一位科技奇才,也是首位跨性別行政院政務委員,更是思考敏捷、談吐幽默的領導者。 被譽為自學天才的唐鳳,兒時經歷了什麼樣的教育歷程,讓她用更廣闊的世界觀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她是如何建構自身的知識系統,面對複雜多端的未來?她怎麼理解時間管理與團隊工作,好讓
Thumbnail
說到唐鳳,大家應該不陌生。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的她,是一位科技奇才,也是首位跨性別行政院政務委員,更是思考敏捷、談吐幽默的領導者。 被譽為自學天才的唐鳳,兒時經歷了什麼樣的教育歷程,讓她用更廣闊的世界觀來思考自己的人生?她是如何建構自身的知識系統,面對複雜多端的未來?她怎麼理解時間管理與團隊工作,好讓
Thumbnail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一本由楊倩蓉採訪撰文、唐鳳親自口述的書,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唐鳳對學習、工作和科技發展的見解。   在書中,唐鳳談到自己從小自學、工作游牧,到後來進入政府機關工作的經驗,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到他的思考和工作方式。
Thumbnail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一本由楊倩蓉採訪撰文、唐鳳親自口述的書,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唐鳳對學習、工作和科技發展的見解。   在書中,唐鳳談到自己從小自學、工作游牧,到後來進入政府機關工作的經驗,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到他的思考和工作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