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說「忘記傷痛」的時候,指的到底是哪一種「傷」,又要如何忘記?

更新於 2024/09/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我想聊這麼一個話題 : 如何忘記傷痛。

為什麼呢 ?

從小到大,只要我們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家人和朋友總是這樣勸我們 :「過去就過去了」、「要勇敢」、「不要放棄」。

勵志書則是告訴我們要忘掉傷痛、一切會更好的 …

但為什麼我們到現在還在痛,也不曾忘記那些傷 ?

我在《內在療癒原力》這本書中讀到一個故事,故事主角莫名的不自信。

就從這個故事說起。

raw-image

--

《內在療癒原力》的作者是維克斯.金 (Vex King)。他是一位作家,也是個人成長領域的思維教練。

他有一位女性客戶,想要瘦身,也想要學習怎麼與他人相處,維克斯建議她去參加有社交氛圍的健身課程。

幾個禮拜後,她開始抱怨自己下背及大腿很痠痛,對於課後的小酌聚會也感到焦慮不已。

「他們會不會是基於禮貌,才找我去酒吧 ? 但其實他們很討厭我 ?」

「有什麼好討厭妳的 ? 或許他們是對妳好奇,想找妳聊天。」

「大家一直以來都很討厭我 …」

她將多年以來深壓在心中的羞愧感說了出來,她一直都不想讓其他人知道。

接著,她又說出一段關鍵的傷痛往事。

原來,她的丈夫外遇,對象是她的好朋友。更令她難過的是,她們一群好朋友早就都知道,但沒有一個人告訴她這件事。

這件事情之後,她一直不敢接受新的感情,也不相信別人善意的友情。她總是認為大家討厭她,她覺得自己應該是哪裡不夠好。

--

故事就是這樣。

原來,以前的傷,我們一直都記得。現在,我們只是不想承認。

在我們還很年輕的時候,大腦不知道怎麼處理這種經歷,我們甚至無法理解自己經歷了什麼,因為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

然後,我們就以為那些事其實沒那麼重要。

書上說,「創傷是來自於過往經驗的一種持久性情緒和心理痛苦。」

這些傷痛一直影響我們直到長大,我們可能都沒有發現。

我們都有過這種時候,當遭受背叛,或是在人際關係中出現摩擦時,明明不是你的問題,你卻將過錯怪罪在自己身上。

你就是沒有辦法說服自己,說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

我們的臉皮變得越來越薄,內心越來越敏感,身體越來越痛苦。

raw-image

--

好想忘掉以前的不愉快,有沒有辦法 ?

在讀這本《內在療癒原力》之後我體認到,不需要勉強自己去忘記所有的事,相反的,去接受它。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事。

在前面那個案例中,作者告訴她 :「專注在課程本身就好,課後只要跟大家說再見,轉頭就走。」

漸漸的,她的身體不痛了,也越來越不害怕跟朋友聚會了。

--

那些傷,身體都記得,然後以疼痛、逃避等方法表達出來。

我們上台前抖個不停、害怕接下新任務、在聚會中感到不自在,都是身體在抗議。

身體的反應像大象一樣強大,你無法控制。

但是,你可以假裝順從,然後做一些別的事情,去吸引它的注意力,然後慢慢改變它的習性。

路,是腳踏出來的 ; 記憶,是時間刻畫出來的。

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刻畫過去,同時也在雕塑未來。

你不需要忘記任何事,只要決定接下來怎麼做。

--

請你給我點一下愛心,在下面按「+」追踨哈利哥。

也可以在 FB 和 IG 追蹤我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當你事事如意,覺得人生很美好時,記得閉上眼幾秒,再睜開眼。 當你諸事不順,感到自己走投無路時,也要記得,閉上眼幾秒,再睜開眼。 因為,當你閉眼的那個瞬間,所有美好和困境,都只是夢幻泡影。 因為,當你再睜眼後,所見已經是另一個世界。 這個世界是虛擬的。  早在2500年前,《金剛經》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書名:我隨便演演的你們不會當真了吧 作者:明桂載酒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2年12月(舊文重發) 文案: 戀愛綜藝開始之前,女嘉賓中只有資歷最淺的沈拂被網嘲:「無論是影帝溫錚寒還是誰,都不想和這種花瓶十八線扯上關係吧〞。 戀愛綜藝開始後,網友捶胸頓足,抱頭痛哭。 啊啊啊啊啊啊
Thumbnail
我們總是在追尋愛與浪漫,就像在流水上書寫字句,眨眼間,那個剛剛寫下的"愛"字就已隨波逐流而去,消失在遙遠的河床。 當我們終於體會到愛與浪漫的美好時,已不覺不知錯過了多少個春夏。待欲再三回味那甘甜的滋味,卻發現愛早已在指縫間流走,只留下幾粒斑駁的痕跡。 也許愛與浪漫就是這樣,既純淨
Thumbnail
每當在國內的公共平台上討論有關各類政治議題時,總是不時地會跳出一種聲音直指台灣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是由於國民的人文素養教育不足所致。
Thumbnail
哈嘍各位小可愛們~ 我最近稍微空閒一點了,想說好久沒回歸了😆 我的小紅書在上一篇我寫了那個糾纏的文章之後就收到幾個私信,是問我關於挽回的。 我們首先還是要先想一想,妳要挽回的到底是什麼? 我其實覺得每個人都還是自私的,即使妳再怎麼催眠自己無怨無悔,但其實都不是真的無怨無悔,因為妳
Thumbnail
民主政治不是流氓政治,必須真正做到選賢與能,才能為人民謀福利。 如果用盡損人利己的手段,極力讚歎自己,攻擊與醜化對手,這樣缺德的人當選了,你能期望他大公無私的造福人民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台灣的政治卻是流氓政治,許多人還習以為常,我們自身有意識到嗎?
Thumbnail
有時覺得人生就像車站,有人走、有人來。即便身邊暫時有個人相伴,從相遇的那一刻起,便開始倒數著離別的到來。 從車窗向外看的那片風景,很像是離別。
Thumbnail
作者龍應台用胡美麗這個筆名以及《龍應台》本人為名,所作的共同創作,也就是作者雖然是兩個人,但其實是同一個人。試圖用兩種不同的心態和角色,以各自表述,也採相互討論的筆法,討論性別議題的多元觀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當你事事如意,覺得人生很美好時,記得閉上眼幾秒,再睜開眼。 當你諸事不順,感到自己走投無路時,也要記得,閉上眼幾秒,再睜開眼。 因為,當你閉眼的那個瞬間,所有美好和困境,都只是夢幻泡影。 因為,當你再睜眼後,所見已經是另一個世界。 這個世界是虛擬的。  早在2500年前,《金剛經》
Thumbnail
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又稱同婚專法)三讀通過,5月24日正式施行,婚姻平權終於露出了曙光。作為亞洲第一,台灣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但仍有未盡完善之處:專法將同性結婚之收養限於繼親收養,共同收養被排除於規定外。
Thumbnail
書名:我隨便演演的你們不會當真了吧 作者:明桂載酒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2年12月(舊文重發) 文案: 戀愛綜藝開始之前,女嘉賓中只有資歷最淺的沈拂被網嘲:「無論是影帝溫錚寒還是誰,都不想和這種花瓶十八線扯上關係吧〞。 戀愛綜藝開始後,網友捶胸頓足,抱頭痛哭。 啊啊啊啊啊啊
Thumbnail
我們總是在追尋愛與浪漫,就像在流水上書寫字句,眨眼間,那個剛剛寫下的"愛"字就已隨波逐流而去,消失在遙遠的河床。 當我們終於體會到愛與浪漫的美好時,已不覺不知錯過了多少個春夏。待欲再三回味那甘甜的滋味,卻發現愛早已在指縫間流走,只留下幾粒斑駁的痕跡。 也許愛與浪漫就是這樣,既純淨
Thumbnail
每當在國內的公共平台上討論有關各類政治議題時,總是不時地會跳出一種聲音直指台灣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是由於國民的人文素養教育不足所致。
Thumbnail
哈嘍各位小可愛們~ 我最近稍微空閒一點了,想說好久沒回歸了😆 我的小紅書在上一篇我寫了那個糾纏的文章之後就收到幾個私信,是問我關於挽回的。 我們首先還是要先想一想,妳要挽回的到底是什麼? 我其實覺得每個人都還是自私的,即使妳再怎麼催眠自己無怨無悔,但其實都不是真的無怨無悔,因為妳
Thumbnail
民主政治不是流氓政治,必須真正做到選賢與能,才能為人民謀福利。 如果用盡損人利己的手段,極力讚歎自己,攻擊與醜化對手,這樣缺德的人當選了,你能期望他大公無私的造福人民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台灣的政治卻是流氓政治,許多人還習以為常,我們自身有意識到嗎?
Thumbnail
有時覺得人生就像車站,有人走、有人來。即便身邊暫時有個人相伴,從相遇的那一刻起,便開始倒數著離別的到來。 從車窗向外看的那片風景,很像是離別。
Thumbnail
作者龍應台用胡美麗這個筆名以及《龍應台》本人為名,所作的共同創作,也就是作者雖然是兩個人,但其實是同一個人。試圖用兩種不同的心態和角色,以各自表述,也採相互討論的筆法,討論性別議題的多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