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的6大在意,你『最』在意哪1個?想清楚才拿得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許多人力資源公司都會定期去搜集員工的「在意」事項,然後出報告提供給企業經營者去參考,最終經營者可能就會依此去做出行動、來創造股東、經營者、以及員工的三贏

如果你拿到這份報告書,看完之後你的反應是?

絕對不是你看完後感到認同:「對呀~這些我都在意。」就結束了

重點是看完後,你能不能從中獲得什麼,去拿到你的『在意』


回歸正題,這種報告看來看去換湯不換藥,跳脫不開2001年HayGroup報告中的6大重點。

6大重點:

錢 (Tangle rewards):

沒啥好說,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價值感(Inspiration and Values):

我的工作有趣嗎?有挑戰性嗎?有成就感嗎?有沒有意義?負荷會不會太重?

工作品質(Quality of work):

同事好不好相處,老闆懂不懂我的用心,老闆有沒有appreciate我?

未來(Future growth/opportunity):

有沒有未來,有升遷的機會,有機會嘗試新東西?

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

能否讓我兼顧私人生活?

有利環境(Enabling Environment):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舉凡公司制度、有沒有Mentor帶領熟悉現職、軟硬體設備(辦公室座位、筆記型電腦、office軟體...等),總不能叫你寫Apple app,連個Apple的dvice都沒有吧?

就像選水果,你最愛哪個?

身為員工

身為員工,我會建議你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的優先順序,到底哪1個你最在意?為什麼呢?

因為一個公司的資源通常是有限的。

基本上、正常的老闆會想當一個儘量公平的人,起碼是大家眼中看起來儘量公平的人,所以他不會把所有的資源單壓給某人。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你就要在平常跟老闆有交流的時候,讓他知道你最在意的是什麼,那麼當他在分配資源的時候,你就有比較高的機會拿到你要的。

這題沒那麼難、直球對決就行了,只要你有勇氣說出來、機會就有了。

如果你不說,然後他猜錯,那不就.. 悲劇了。

身為主管

反過來,如果你身為主管,我會建議更要好好觀察你的員工到底在意什麼?

直接說的員工,反而簡單,你只需要決定能不能給?願不願給?何時給?

不說的員工,你猜錯,他還覺得這老闆根本沒在做事、不懂他,你說冤不冤?

無論如何,主管都要好好的去理解每個員工的在意,因為唯有你給員工他最在意的,他才會回饋你、你最在意的。


參考資料:

  1. Engage Employees and Boost Performance from HayGroup
  2. 比薪水更重要!你知道員工更在意什麼嗎?2022員工C.E.O調查報告免費下載 from 104


什麼都寫、想寫就寫、不想寫就發呆。最喜歡的事:烹飪(其實是吃飯)、睡覺、泡茶喝。享受秋天的沈思、以及冬天的好好🐢著充電。 You do because you can, not because you need to.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聽到一個人說做事要有效率,你想到的是什麼?我想到的是單位時間內的成果最大化。 現在的公司在進行什麼事情? 大部分的人應該有聽過 Agile Process,從軟體界開始不斷地被延伸於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開發, 然後不斷變形,我的公司這兩年也開始導入Agile,從公司的角度看,到底有沒有真的變得
只要是個上班族,不免就會被要求要有效率,效率的定義是什麼,單位時間內產出最大化,講白話文就是:「一樣的時間,完成越多事情越好。」同樣身為便利商店店員,如果我可以在半小時上架完200瓶飲料,而你只能上架100瓶,那我就是比你有效率。於是「有效率的完成事情」變成在職場求生存一個重要的能力。
喬伊跟我同期進公司且只小我一歲,聊的來再加上工作上業務有往來,我們關係變得不錯,大概就是我在公司同事裡私交的最高等級,交換情報、互相吐槽、說垃圾話,然後不用怕被對方出賣。她也是組長,最近我們一起去上HR開的培訓(陪訓?)課程,參加這個培訓的好處就可以跟現任的經理們更加熟捻,偶爾
最近公司一群小組長被HR找去上經理培訓課(就是那種、上完了也不見得會升你當經理的那種課。)被問了一大堆問題,不好回答耶!
當我們理解了這個問題問的是「比例」這件事之後,讓我們再回到上集裡的故事。 對嬅嬅來說一個,她認為印表機的FAE工程師,關於專業和態度的權重為何呢?
還記得剛出社會沒幾年,被問到這個問題,當時班上有20個同學,有18個回答,態度重要,只有我跟另一個同學回答,專業重要。 為什麼會這樣?
當你聽到一個人說做事要有效率,你想到的是什麼?我想到的是單位時間內的成果最大化。 現在的公司在進行什麼事情? 大部分的人應該有聽過 Agile Process,從軟體界開始不斷地被延伸於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開發, 然後不斷變形,我的公司這兩年也開始導入Agile,從公司的角度看,到底有沒有真的變得
只要是個上班族,不免就會被要求要有效率,效率的定義是什麼,單位時間內產出最大化,講白話文就是:「一樣的時間,完成越多事情越好。」同樣身為便利商店店員,如果我可以在半小時上架完200瓶飲料,而你只能上架100瓶,那我就是比你有效率。於是「有效率的完成事情」變成在職場求生存一個重要的能力。
喬伊跟我同期進公司且只小我一歲,聊的來再加上工作上業務有往來,我們關係變得不錯,大概就是我在公司同事裡私交的最高等級,交換情報、互相吐槽、說垃圾話,然後不用怕被對方出賣。她也是組長,最近我們一起去上HR開的培訓(陪訓?)課程,參加這個培訓的好處就可以跟現任的經理們更加熟捻,偶爾
最近公司一群小組長被HR找去上經理培訓課(就是那種、上完了也不見得會升你當經理的那種課。)被問了一大堆問題,不好回答耶!
當我們理解了這個問題問的是「比例」這件事之後,讓我們再回到上集裡的故事。 對嬅嬅來說一個,她認為印表機的FAE工程師,關於專業和態度的權重為何呢?
還記得剛出社會沒幾年,被問到這個問題,當時班上有20個同學,有18個回答,態度重要,只有我跟另一個同學回答,專業重要。 為什麼會這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剛剛結束了KPI考核與年中人才盤點與報告。在報告的過程中,董事長提了一個問題: 對於人才的判定,在專業、邏輯與態度上,哪個最重要呢? A專業: 指的是對於本質學能上的專精程度,能否承擔起工作上所需。 B邏輯: 客觀判讀並分析狀況,用系統性的思考指出問題根源並提出有效的方案。 C態度: 高承諾度
Thumbnail
每天在職場中奔波,我們常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老闆到底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因為每個老闆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然而,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通的特點,來理解老闆的期望,從而更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 老闆想要的關鍵要素 績效和結果: 達成目標:老闆最關心的是工作是否能夠
Thumbnail
最近在 Threads 上看到各種工作相關的疑問與困惑貼文時,自己回應對方的開頭往往都是相同問句: 「你對於工作最在意的是什麼?」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對岸工作時的經驗,團隊達成業績目標的同時,公司也提供良好的福利政策,使得員工充滿工作動力與滿滿的幸福感。通過提供吃住與良好的環境,公司創造了愉悅和堅固的團隊氛圍,鼓勵員工積極投入工作。透過這個實例,彰顯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Thumbnail
雖然我的領域一直是行銷公關和市場策略,不過本質都是研究人性,先有人才有市場。 以前的業主和人資部門要面試新人,蠻常詢問我意見,我在乎的始終只有一個點。 這個人能帶給公司的價值是什麼? 而這個價值未必是現有的天賦跟能力,反而是人格特質,還有對事物的理解程度。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剛剛結束了KPI考核與年中人才盤點與報告。在報告的過程中,董事長提了一個問題: 對於人才的判定,在專業、邏輯與態度上,哪個最重要呢? A專業: 指的是對於本質學能上的專精程度,能否承擔起工作上所需。 B邏輯: 客觀判讀並分析狀況,用系統性的思考指出問題根源並提出有效的方案。 C態度: 高承諾度
Thumbnail
每天在職場中奔波,我們常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老闆到底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因為每個老闆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然而,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通的特點,來理解老闆的期望,從而更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 老闆想要的關鍵要素 績效和結果: 達成目標:老闆最關心的是工作是否能夠
Thumbnail
最近在 Threads 上看到各種工作相關的疑問與困惑貼文時,自己回應對方的開頭往往都是相同問句: 「你對於工作最在意的是什麼?」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對岸工作時的經驗,團隊達成業績目標的同時,公司也提供良好的福利政策,使得員工充滿工作動力與滿滿的幸福感。通過提供吃住與良好的環境,公司創造了愉悅和堅固的團隊氛圍,鼓勵員工積極投入工作。透過這個實例,彰顯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Thumbnail
雖然我的領域一直是行銷公關和市場策略,不過本質都是研究人性,先有人才有市場。 以前的業主和人資部門要面試新人,蠻常詢問我意見,我在乎的始終只有一個點。 這個人能帶給公司的價值是什麼? 而這個價值未必是現有的天賦跟能力,反而是人格特質,還有對事物的理解程度。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