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練習5

貼近自己-avatar-img
發佈於成長學習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擁抱脆弱與無助】

 

前年在線上參與老師第一次的帶狀課程時,

老師有稍微分享到有關於母親車禍這個歷程,

他是如何運用「求助清單」,

 

再度閱讀老師書中的內容時,

更多的感受跟詳細的細節在裡頭,

 

今天也真的很湊巧跟這章有個共鳴,

接到了一通溫暖的電話,

讓我再度回想起當時孩子與我的狀態,

 

那個求助無門,

只能跟少數好朋友沙盤推演,

無數的夜晚,

無數的眼淚,

無數的不安與恐懼,

 

發生那件事,

任何人都不想發生的,

安全的場域,

卻創造出危險的人、事、物,

 

當時,

健康、天真的孩子,

瞬間童年消失,

 

所有的努力跟陪伴就像打翻的水那樣,

就這樣流失了!

 

當時,

我還沒學會什麼叫做「求助清單」,

我雖然身邊有律師的弟弟,

但我卻不想要麻煩他,

 

雖然當時有在法務部上班的爸爸,

我居然沒有想到可以向他求救,

我把自己困在一個死胡同裡,

我看著這件事越演越烈,

我奮力抵抗,

卻什麼都不是,

 

最後,

帶著兒子走進身心科,

醫生診斷出需要一輩子的陪伴,

這樣的等級足以上報,

 

可孩子的良善,

孩子央求不要提告,

 

看著孩子,

不僅痛心,

也好心疼,

 

都這個時候了!

還替他人著想,

 

孩子的狀態,

投射出我一路以來良善的自己,

 

但當時,

那把尖銳的刀刺進我的心窩,

我帶著恨過著每一天,

 

如果沒有那件事,

我的孩子不會變成這樣,

如果沒有那樣的對待,

我的孩子不會誘發出他的狀態,

 

那樣的我,

充滿著憤怒,

好壓抑,

好委屈,

 

當有人說我把孩子教成這樣,

我就想大聲吶喊說: “你懂什麼呢?我們發生的事,你經歷了嗎?”

但我沒有真的吶喊出來,

因為太可怕了!

 

直到遇見了生命中重要的幾個老師後,

我放下那個心中的恨意,

放下那個我執,

 

我知道,

孩子需要我,

需要一個健康的媽媽,

 

而不是每天夜深人靜時,

躲在角落哭著、內心喊著: “孩子!我對不起你,是媽媽害你的,我不配當媽媽!”

也不是那個每天焦慮到無法跟人好好流動的自己。

 

當時知道可以運用「求助清單」時,

我瘋狂的寫下好多好多,

 

後來,

我運用「求助清單」,

勇敢的詢問,

不畏懼的請求協助,

 

現在,

回想起當時無助的我,

不知道要求助的我,

 

爸爸的離世讓我看見我是脆弱的,

我是需要有人協助的,

 

我走進了薩提爾對話的學習,

療癒了內在受傷的自己,

 

也長出力量陪伴我的孩子們,

今天在閱讀時,

有好多的感動,

好多佩服自己走過的痕跡,

 

最後我要書寫時,

列出了幾個項目,

但最讓我感覺到好笑的部分就是,

在借錢這個求助清單上,

居然洋洋灑灑寫了好多好多人,

 

哇!這下我即使身無分文,

還是能活得好好的。

 

因為實在太私密了!

今天不便公開了!

 

#將悲傷與困難化為改變的動力

#改變從願意開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貼近自己的沙龍
88會員
594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貼近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3
當時看到這堂課, 覺的藝術療癒我喜歡, 沒想到報名的課程, 跟安寧照顧有關。 現場是腫瘤跟安寧病房護理師, 以及有藝術治療師。 我發現今年跟安寧這一塊好有緣。 現場很歡樂也很療癒。 學習到CALM的療法。 角色扮演當時罹癌的母親, 讓我更看見當時她的最大焦慮,
2024/03/23
當時看到這堂課, 覺的藝術療癒我喜歡, 沒想到報名的課程, 跟安寧照顧有關。 現場是腫瘤跟安寧病房護理師, 以及有藝術治療師。 我發現今年跟安寧這一塊好有緣。 現場很歡樂也很療癒。 學習到CALM的療法。 角色扮演當時罹癌的母親, 讓我更看見當時她的最大焦慮,
2024/02/07
今天早上志仲老師的臣服之享讀書會,談到驕傲。這個部分超級有感 爲什麼說有感呢? 從小我被教導不能「驕傲」, 「驕傲」這個詞是禁忌。 老爸常吿誡我: 「妳很愛表演,很愛秀,但不可以驕傲。」 但「驕傲」的詞好抽象, 我成了困惑, 到底什麼樣叫「驕傲」呀? 我這次想深
Thumbnail
2024/02/07
今天早上志仲老師的臣服之享讀書會,談到驕傲。這個部分超級有感 爲什麼說有感呢? 從小我被教導不能「驕傲」, 「驕傲」這個詞是禁忌。 老爸常吿誡我: 「妳很愛表演,很愛秀,但不可以驕傲。」 但「驕傲」的詞好抽象, 我成了困惑, 到底什麼樣叫「驕傲」呀? 我這次想深
Thumbnail
2024/01/27
《廣播製播人才培訓》 小時候夢想著當廣播人員, 會跟同學約好週末在家一起玩廣播,當時會拿錄音機,錄下聲音。 我們會唱歌, 也會講故事, 更會聊生活。 求學時, 有個機會上廣播電台時, 老師告訴我把機會讓給同學, 我很乖的聽話了, 不過也有深深的失落, 但我的
Thumbnail
2024/01/27
《廣播製播人才培訓》 小時候夢想著當廣播人員, 會跟同學約好週末在家一起玩廣播,當時會拿錄音機,錄下聲音。 我們會唱歌, 也會講故事, 更會聊生活。 求學時, 有個機會上廣播電台時, 老師告訴我把機會讓給同學, 我很乖的聽話了, 不過也有深深的失落, 但我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陪孩子去身心科看診時,看見一個眼神空洞的女子,被她中年的老公與年邁的母親扶著。那個眼神我看過,是兒子隨時會做出出格舉動的時期,憂鬱症讓他被無止盡黑洞吸進去,痛苦到一心求死,他會走到馬路中間等著被車撞,在車上隨時想開車門跳車,二十四小時我都需要繃緊神經看著他… 這一家人讓我彷彿見到了三個月
Thumbnail
今天陪孩子去身心科看診時,看見一個眼神空洞的女子,被她中年的老公與年邁的母親扶著。那個眼神我看過,是兒子隨時會做出出格舉動的時期,憂鬱症讓他被無止盡黑洞吸進去,痛苦到一心求死,他會走到馬路中間等著被車撞,在車上隨時想開車門跳車,二十四小時我都需要繃緊神經看著他… 這一家人讓我彷彿見到了三個月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國小一年級的我差點迷路,因為下課沒人來接我,爸媽午睡過頭,鬧鐘也沒有響。我在危險時刻學會自救,但卻被爸爸臭罵。如果你的孩子也曾在危機面前,你會怎麼做呢?
Thumbnail
國小一年級的我差點迷路,因為下課沒人來接我,爸媽午睡過頭,鬧鐘也沒有響。我在危險時刻學會自救,但卻被爸爸臭罵。如果你的孩子也曾在危機面前,你會怎麼做呢?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距離小孩在保母家受重傷已經滿一年,去年此時的我正處在極度震驚及悲痛中,每天要很努力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作息,實在很難回想當時是如何活過來的。 如今一年過去了,當我漸漸接受小孩受到保母虐待的事實,放下誤信壞人的自責感,心理狀態也變得更堅強,我才終於敢回顧去年和先生在Line上的對話,嘗試拼湊出那段
Thumbnail
距離小孩在保母家受重傷已經滿一年,去年此時的我正處在極度震驚及悲痛中,每天要很努力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作息,實在很難回想當時是如何活過來的。 如今一年過去了,當我漸漸接受小孩受到保母虐待的事實,放下誤信壞人的自責感,心理狀態也變得更堅強,我才終於敢回顧去年和先生在Line上的對話,嘗試拼湊出那段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我已忘記當時的代課老師究竟是甚麼時候走的,但原班導「陪伴」我們的時間肯定較長。 前幾篇提到的分組等都只是家常便飯,如果整天沒人找我聊天那還沒什麼,因為在家我也沒有人能說話。但分組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恐懼的事,這種尷尬超乎想像,如何為了湊到剛好的人數找盡各種藉口把不喜歡的人剔除、如何想辦法讓自己留下來、
Thumbnail
我已忘記當時的代課老師究竟是甚麼時候走的,但原班導「陪伴」我們的時間肯定較長。 前幾篇提到的分組等都只是家常便飯,如果整天沒人找我聊天那還沒什麼,因為在家我也沒有人能說話。但分組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恐懼的事,這種尷尬超乎想像,如何為了湊到剛好的人數找盡各種藉口把不喜歡的人剔除、如何想辦法讓自己留下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