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八)生意起落自有定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再度取經

第二次來到那洋人朋友的公司,告訴自己,我不是來推銷產品的。和前一次不同,我真心想來取經,希望多聽,不管是什麼。我也想關心一下,做為紐西蘭和澳洲的實質獨家經銷商,他們和上游的原廠關係有沒改善。

這家公司面臨的經銷關係有些複雜,從昔日新加坡同事的想法看得出,澳洲經銷商和新加坡區域中心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糟,不會有改善的可能。其一,他們從一開始就有了結構的問題,而這問題是不會有調和的可能。其二,結構的問題已經提升到了通路上下游成員的政治問題,雙方的互相攻訐已經表面化了。情況對於這家53年夥伴的澳洲公司,前景是不容樂觀的。

澳洲朋友公司的前世今生

話說這家澳洲公司取得那歐洲原廠授權的歷史;要回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當時這公司的創辦人前往德國漢諾威參觀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機械自動化展覽。當時這歐洲集團還只是瑞士一家小型工廠,產品主要在西歐大陸販賣。在公司的攤位;兩個大約同齡的創辦人相遇,兩人相談甚歡。據說兩人當天晚上就在下榻酒店附近的酒吧喝得爛醉,可見他們的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對於原廠創辦人的興奮是可以理解的,公司在二戰之後才創立,還算是一家年輕的公司。由於經營得法,產品確實很有革命性,也起步飛快,只是還沒有想過要推廣到遙遠的大洋洲。當時的亞洲還在戰後的復甦當中,亞洲市場的利益根本不在他們生意擴張的雷達幕上。所以,他倆單純的相知相惜,是可以理解的。

澳洲經銷成了那原廠的海外第一家

一陣相見歡之後,那家瑞士公司的創辦人很慷慨的把獨家經銷權給了這家公司,而且負責的市場區塊包含澳洲和紐西蘭。這還不夠,這家原廠還同意這家澳洲公司可以更改公司名為和瑞士同名的經銷商。最不可思議的是;原廠的商標所有權在紐澳可由這家經銷商註冊擁有,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也足見當時兩位創辦人多麼的樂見雙方在澳洲市場的密切合作。這些歷史原貌我還在集團服務時,新加坡同事早就跟我提過,也獲得當時集團執行長的證實。

這樣的水乳交融關係歷經數十年,也在80年代交到第二代的手上,一樣關係密切。無奈,進入二十世紀末葉,亞洲經濟蓬勃發展,市場潛力噴發,以致原來極其歐式的澳洲經濟體實力慢慢的被日本和亞洲四小龍比下去。後來的中國經濟崛起,和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逐一發展,整個東亞和遠東地區的經濟規模壓倒性的大過紐澳。這些都是紐澳市場劃歸遠東地區的遠因。

昔日榮景迅速幻滅

而稍後;集團內的市場區塊重劃,更誘發了通路上下游的政治摩擦,矛盾日益激化。這樣的現況,對這家澳洲公司的生意經營是很大的困擾,員工也浮現人心惶惶的狀態。

我的談話對象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他是在澳洲工作生活了三十幾年的英國人,在公司效力也超過二十年了。他透露,他自己相當困擾,又無力翻轉這種結構性的困境。他更透露,他的老闆,也就是創辦人的第二代,年紀已屆退休之齡,又沒子嗣,對如何往下走;正坐困愁城。

聽完整個內幕報導,我腦袋裡一陣空白。先前對雙方關係的基本了解,這總經理那樣的揭秘,我是不難理解的。但,老實說,我既感到意外,也非常的驚訝。整個事態,已經不止是和原廠生意關係如何維持的議題。這根本顯示了一個現況,就是說;這家澳洲公司正走到了面臨存廢的十字路口。

我走出他們廠房時,一陣涼風吹過來,那是二月底提早到來的秋風。開車回家的路上,一路上都在想這家公司的事

avatar-img
193會員
279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時間匆匆不等人 過完農曆年,算一算來澳已經五個月了,自己的生意除了寄過兩次樣品給有興趣的客戶以外,其他就付之闕如了。有沮喪嗎?當然是有,只是沒人知道。 農曆年回台北和當時還硬朗健在的父親過年,他還問起澳洲的生意還順利吧?我的答案很清楚,當然是順利,運氣不錯,開張就大生意上門了。 創業的艱辛只能
出師不利心未止 雖然初步試圖爭取實體通路可能性的進展,基本上;還比較偏向負面。再則,經過幾輪的探索和實際交流,已經充份理解;澳洲市場和北半球廣大亞洲市場的特性;存在了巨大的差距。其實,這些都已經足夠我擔心的了,只是我的心態還絲毫沒有放棄的打算。 叢林探險一般都該有嚮導 澳洲,這個一頭鑽進去的遙
名正才言順 生平頭一遭,開始當老闆。就像走江湖算命一樣,總得擺出一些行當,加個幌子,才算名正言順。 註冊公司和商標 程序就是找個會計師,想好幾個公司名,向ASIC(澳洲證券與投資管理局)註冊trade name, 好像還有公平交易主管機關和稅務局等等都由會計師包辦,不出幾個工作天,所有公司文件
很巧的,輾轉獲悉;一位多年前熟識的外交官朋友也轉調到雪梨,找時間就去市中心的台北經濟辦事處看他,老朋友相見歡,沒想到新加坡分手後都快十年了,還有機會在另一個國家相遇。 入境問俗 經過他的熱心僑情介紹,大略了暸解了一些當地台僑社團的狀況,以及在地台商生意的種種。大部份都是電子業的分支,保健食品生產
以訪客身份抵達澳洲之後,首先必須生出一個實體的聯絡地址,那就是得有個住家,才能啟動後續的幾個步驟。 孩子的教育是第一優先 首先,兩個兒子必須辦理入學手續。離開香港前,就拿到一個英國國教系統的私校入學許可。大兒子是必須趕緊進入十年級的最後兩個月,以便十一年級選讀HSC或者IB的課程。澳洲的中學開學
再度前進南半球的國度 我們一家四口2005年10月1日,搭乘從香港起飛的國泰航班;不到十個小時就飛抵雪梨國際機場,這算是我們家第二次來到這個國家。 由於出發前一天已經退了西九龍的租房,全家就住到當時還在尖沙咀的凱悅酒店。客居四年多香港,傢俱,家用品和衣物,已是琳瑯滿目。能丟棄的以外,一大部份
時間匆匆不等人 過完農曆年,算一算來澳已經五個月了,自己的生意除了寄過兩次樣品給有興趣的客戶以外,其他就付之闕如了。有沮喪嗎?當然是有,只是沒人知道。 農曆年回台北和當時還硬朗健在的父親過年,他還問起澳洲的生意還順利吧?我的答案很清楚,當然是順利,運氣不錯,開張就大生意上門了。 創業的艱辛只能
出師不利心未止 雖然初步試圖爭取實體通路可能性的進展,基本上;還比較偏向負面。再則,經過幾輪的探索和實際交流,已經充份理解;澳洲市場和北半球廣大亞洲市場的特性;存在了巨大的差距。其實,這些都已經足夠我擔心的了,只是我的心態還絲毫沒有放棄的打算。 叢林探險一般都該有嚮導 澳洲,這個一頭鑽進去的遙
名正才言順 生平頭一遭,開始當老闆。就像走江湖算命一樣,總得擺出一些行當,加個幌子,才算名正言順。 註冊公司和商標 程序就是找個會計師,想好幾個公司名,向ASIC(澳洲證券與投資管理局)註冊trade name, 好像還有公平交易主管機關和稅務局等等都由會計師包辦,不出幾個工作天,所有公司文件
很巧的,輾轉獲悉;一位多年前熟識的外交官朋友也轉調到雪梨,找時間就去市中心的台北經濟辦事處看他,老朋友相見歡,沒想到新加坡分手後都快十年了,還有機會在另一個國家相遇。 入境問俗 經過他的熱心僑情介紹,大略了暸解了一些當地台僑社團的狀況,以及在地台商生意的種種。大部份都是電子業的分支,保健食品生產
以訪客身份抵達澳洲之後,首先必須生出一個實體的聯絡地址,那就是得有個住家,才能啟動後續的幾個步驟。 孩子的教育是第一優先 首先,兩個兒子必須辦理入學手續。離開香港前,就拿到一個英國國教系統的私校入學許可。大兒子是必須趕緊進入十年級的最後兩個月,以便十一年級選讀HSC或者IB的課程。澳洲的中學開學
再度前進南半球的國度 我們一家四口2005年10月1日,搭乘從香港起飛的國泰航班;不到十個小時就飛抵雪梨國際機場,這算是我們家第二次來到這個國家。 由於出發前一天已經退了西九龍的租房,全家就住到當時還在尖沙咀的凱悅酒店。客居四年多香港,傢俱,家用品和衣物,已是琳瑯滿目。能丟棄的以外,一大部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提供給想去在台日商的朋友們一個認知,也讓大家知道;日商並沒有你想像中的好,我會把一些自己碰到的事件,擇要而錄;但我不會說出日商名稱,最多點到為止,供給讀者自行思考。 首先我要先說明一下工作模式: 1.管理經銷商: 這是最主要的工作,畢竟有6間經銷商,經銷商都會互相搶客戶,故一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在國外,公司買來賣去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時候跟我們沒啥關係,但在同一個產業久了,就是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原本做得好好的代理商,甚至還是該國的獨家代理商,每年穩定的下訂單不太需要擔心。某天突然通知我整間公司賣給了其他人🌩🌩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讓麻匪給截了。
Thumbnail
  今天突然在翻閱過去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硬碟。翻到以前在廚房炒菜的影片。其實剛到澳洲生活的時候找工作真的很不順利,真的蠻難找的,英文口說不好,也沒什麼扎實的技術。後來到了一間新加坡老闆開的素食茶館工作。
Thumbnail
有朋友在澳洲打工聽他說當地的雅…專櫃很便宜!幾乎是台灣的半價,且服務超親切還會主動送非常多體驗包,讓顧客試用後如果喜歡就會回購,想不到澳洲的百貨公司服務這麼好;原本想請朋友幫忙帶回來,可是朋友計算後說台灣百貨現在有節慶活動打折下來差不多,所以我親自去了台南東區某百貨的專櫃買,卻碰了一鼻子灰,消費了也
台灣早在1990年代開始就已經擁有「自行車王國」的美名。在2001年時,兩家自行車大廠「巨大」與「美利達」在台中福華飯店召開會議、並達成「朝向高階自行車發展」的共識。隔年還共同號召11家主要零件廠,成立了「台灣自行車產業聯盟」。
現在服務的公司其實是代工廠起家,做久了品牌代工,就買了品牌license開始做品牌,在公司內部會分誰是O B M誰是O DM,但我的同事經常會抱怨品牌端為什麼要這麼多規範我們是品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多數的同事都會有心態,今天我已經握有品牌的license為什麼我還
雖說台灣人到大陸工作,會受到大陸人的排擠與挑戰,可是就我所見,大陸人之間的合作關係,有時更難以配合,還有更多的猜忌。 而如何運用大陸人間的猜忌,是台幹必學的人際關係管理。 簡單來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曾經受僱於一家台泰合資的水產公司,所以在泰國工作過兩年,在泰國認識了不少朋友! 兩年後,公司上軌道了,逃不開華人的歷史規律,兩邊的資方開始有矛盾了!只是在資方還沒撕破臉前,勞資糾紛就莫名其妙的發生了! 泰國的朋友希望我一起主動離職,因為威脅力度才夠大,問題是我要離職,也是要先飛回台灣才能離職吧!
以前待過一家公司,他公司所有裡面的東西其實都是從中國批發來的電子產品,只是請對方印上自己的商標,就從掏寶的價格變成台灣品牌的價格,品質應該說還可以用,很多功能不能用,然後其實一點都不能做什麼?比一般在以前光華商場要買的大陸產品還要爛。 那家公司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產品太爛生氣而告過他們,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提供給想去在台日商的朋友們一個認知,也讓大家知道;日商並沒有你想像中的好,我會把一些自己碰到的事件,擇要而錄;但我不會說出日商名稱,最多點到為止,供給讀者自行思考。 首先我要先說明一下工作模式: 1.管理經銷商: 這是最主要的工作,畢竟有6間經銷商,經銷商都會互相搶客戶,故一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在國外,公司買來賣去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時候跟我們沒啥關係,但在同一個產業久了,就是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原本做得好好的代理商,甚至還是該國的獨家代理商,每年穩定的下訂單不太需要擔心。某天突然通知我整間公司賣給了其他人🌩🌩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讓麻匪給截了。
Thumbnail
  今天突然在翻閱過去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硬碟。翻到以前在廚房炒菜的影片。其實剛到澳洲生活的時候找工作真的很不順利,真的蠻難找的,英文口說不好,也沒什麼扎實的技術。後來到了一間新加坡老闆開的素食茶館工作。
Thumbnail
有朋友在澳洲打工聽他說當地的雅…專櫃很便宜!幾乎是台灣的半價,且服務超親切還會主動送非常多體驗包,讓顧客試用後如果喜歡就會回購,想不到澳洲的百貨公司服務這麼好;原本想請朋友幫忙帶回來,可是朋友計算後說台灣百貨現在有節慶活動打折下來差不多,所以我親自去了台南東區某百貨的專櫃買,卻碰了一鼻子灰,消費了也
台灣早在1990年代開始就已經擁有「自行車王國」的美名。在2001年時,兩家自行車大廠「巨大」與「美利達」在台中福華飯店召開會議、並達成「朝向高階自行車發展」的共識。隔年還共同號召11家主要零件廠,成立了「台灣自行車產業聯盟」。
現在服務的公司其實是代工廠起家,做久了品牌代工,就買了品牌license開始做品牌,在公司內部會分誰是O B M誰是O DM,但我的同事經常會抱怨品牌端為什麼要這麼多規範我們是品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多數的同事都會有心態,今天我已經握有品牌的license為什麼我還
雖說台灣人到大陸工作,會受到大陸人的排擠與挑戰,可是就我所見,大陸人之間的合作關係,有時更難以配合,還有更多的猜忌。 而如何運用大陸人間的猜忌,是台幹必學的人際關係管理。 簡單來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曾經受僱於一家台泰合資的水產公司,所以在泰國工作過兩年,在泰國認識了不少朋友! 兩年後,公司上軌道了,逃不開華人的歷史規律,兩邊的資方開始有矛盾了!只是在資方還沒撕破臉前,勞資糾紛就莫名其妙的發生了! 泰國的朋友希望我一起主動離職,因為威脅力度才夠大,問題是我要離職,也是要先飛回台灣才能離職吧!
以前待過一家公司,他公司所有裡面的東西其實都是從中國批發來的電子產品,只是請對方印上自己的商標,就從掏寶的價格變成台灣品牌的價格,品質應該說還可以用,很多功能不能用,然後其實一點都不能做什麼?比一般在以前光華商場要買的大陸產品還要爛。 那家公司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產品太爛生氣而告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