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和自己的內心溝通對話嗎?
你是如何和自己的內心對話的呢?
更重要的是
你知道你的人生與未來,將因你與「另一個自己」的溝通方式而產生多大的變化嗎?
這篇文章是七千多字的心得再修改而成的,相信你也有同樣的能力,將你想完成的事情,逐步完成
《潛能力,讓另一個自己幫你心想事成》,作者石井裕之,日本人,是個人激勵專家與專業心理諮商師,曾參加過日本多數電視台的演出。
書籍前言提到
成功的秘訣,就是跟「另一個自己=潛意識」好好相處。
本書全部的內容,都圍繞著這個主旨而進行,句句說明與「另一個自己」相處的原則。作者提出四種法則:顛倒、重生、重複、咒語。作為書籍知識的精華。
你的行動,決定了「另一個自己」是怎麼想的。
若你是一個注重身體健康的人,你會在生活中謹慎看待一切要進入自己體內的食物。若你是一個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的人,在生活中反應出來樣子,不會是你所想要的。
運用顛倒的關鍵,在於「另一個自己」沒有時間的觀念,只存在事件【有與沒有】
剛剛的舉例,在生活中是看待身體健康的人,「另一個自己」就會想著【我是注重身體健康的人,所以我要檢視一切要進入體內的食物是否能吃】,進而引發思考哪些食物是能吃的?那些食物是不能吃的?那些成分是有益的?那些成分是有害的?接著你就會有對食物相關的知識進入腦中,繼續完成注重身體健康的課題。
若你是想吃就吃的人,「另一個自己」就會想著【我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的人,所以食物的營養成分,我不需要去瞭解...「啊,這個看起來不錯吃,來吃吃看好了】,接下來的情況,就會是對食物不瞭解,對食物的成分組合不瞭解,身體一再地承受負擔,排除毒素,但因為「另一個自己」並不覺得食物的重要性,所以身體的功能,也不能發揮該有的能力,最終疾病纏身。
掌握顛倒法則,審慎自己的一切生活作息,思考「你是怎麼樣子的人?」,刪減無用、不需要的觀念,制定一個自己想要的精明大腦、健康身體與美好人生。
休息,並將一切交給「另一個自己」。在現代的社會,多少瀰漫著「睡覺沒用」「睡覺浪費時間」...讓我們換個思考方式想想,如果「另一個自己」能工作的時段,就只有在睡眠的這時候呢?
一天24小時,上班工作8~16小時,回家洗澡,再做一些休閒娛樂,剩下的時間只剩不到5小時,接下來你上床睡覺。換「另一個自己」進行整合工作。
而「另一個自己」一張開眼,看到自己的眼前有19個小時的工作內容,而工作時間只剩5小時...
換作是平日上班的你,相信看到如此誇張的工作量一定會有超出自己忍耐極限的情緒油然而生。並且記住這是每天。
每天都有近18~19小時的工作量,自己卻依然只有5~6小時的時間,產生的壓力與日俱增,遲早會蔓延出來到白天生活,進而大大影響你的日常。
重生,意味著重組,整合出一個新的模樣,來面對接下來的種種挑戰。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去認真體會你該有的睡眠時間與品質是如何,進而和「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
(有興趣者可參閱宇都出雅巳的《雪球速讀法》、《零秒速讀法》)
擁有重複屬性的節奏,會無條件地進入「另一個自己」裡面,進而延伸【我就是這樣的人】,重複怎麼樣的日常與行為抉擇,最終會形成一種模式。
以我自己來說,一天當中重複最多次的是玩手機遊戲,每次登入登出的重複拿獎勵,對「另一個自己」形塑了「我重複登入、重複玩是因為我喜歡,所以我接下來也會繼續這麼做。」
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電視、影片、廣告、歌曲,都是藉由重複的節奏,產生對此事物喜好程度,越重複越喜愛。
「你好,現在是OOOO的晚間新聞時間,接下來...」
「...請記得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讓我們第一時間通知你,不錯過重要訊息。」
「(放送同樣的廣告內容)」進而學會朗朗上口廣告台詞。
「(聆聽同樣的歌曲)」,進階延伸思考:廣為流傳的流行歌曲、古典樂、洗腦歌曲...
重複節奏,看似普通,沒有一次決定性的成功與失敗的特性在裡頭,一旦你了解並掌握了它,那些稀鬆平常,附著在你生活周遭的事物,你將清楚【你想要以甚麼事物來重複你的人生】。
「我會成為甚麼樣的人?」
單純的重複目標內容,也許會有一點力量,但遠遠不足一個實現的行動。作者以一個「我要喝這杯水」來做無比精簡的說明。
喝一杯水,不是難事,而這卻能深深影響「另一個自己」,若在心裡複念「我要喝這杯水」,而接下來,你也真的把水喝下了。
「另一個自己」就會這麼想「我說的話實現了,所以我說的話是能實現的。」,這樣的行動如此重複後,「另一個自己」就會將你以後所複念的話語看作是【是可實現的】並不斷增強自己的力量,一同實現它。
所有的小事情上,都如此行動,將會不斷地影響「另一個自己」的想像,進而達到【兩個自己方向一致,好好相處,並共同完成目標的方向】,你所有的行動,都先在心裡複念接下來實現的動作,這會影響你並逐漸拓展你的眼界。
作者也在書籍裡提到,有很多人說他的書籍不過是激勵書籍罷了。但作者依然將這些內容,化做文字,寫成書籍讓更多的人瞭解「如何和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
書籍裡精華的精華、萃取與熬煉,不是作者的,而是每個讀者的。能從自己大腦的資料庫提取多少個資料,取決於自己的功力,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功力,自己如何相信自己的功力。
「你投注多少內心能量,另一個自己也將發揮最大的能力,共同完成」
其實,我們都未曾和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過,而受到了多種挫折與考驗,但我相信你已經知道你該用甚麼方式與「另一個自己」溝通,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相處吧!
若你喜歡或是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可以按下愛心或分享出去。
讓我們一起完成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