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建立一定的實力前,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在探索職涯的過程中,別忘記打造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早一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非常重要,但是能不能獲得你想要的,以及能不能維持,這中間是有一點距離的。


在 Podcast 節目中,有好幾次都推廣大家要趁早探索跟體驗不同類型的公司,了解自己適合的工作、公司文化與環境。


但是一邊探索的過程中,請別忘記也要花時間打造自己。


收聽 Podcast 節目


探索職涯是需要花費很高的時間成本,所以可以善加利用學生時期,多參與不同類型公司的實習。畢竟還是學生的時候,比起出社會,機會成本還是相對較低。


但是,在這個探索時期,也不要只是從一個實習,跳到另一個實習,只是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適合什麼樣的文化等等。將時間花在探索上,卻忽略了花時間培養自己的實力。


你知道自己想要進入什麼樣類型的公司是不夠的,還要公司也一樣想招募你入職,你的想要才能進一步落實成真。


如果只是不斷花時間探索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實力卻沒有持續往上提升,這樣的探索,很容易演變成從一個爛池子跳到另一個爛池子裡。


畢竟當實力還不夠的時候,大部分也只能在同一個程度的公司換來換去而已,很難往上一層進到更好的公司,就算運氣好,入職到更好的公司,長久之下,也不容易待下去。


在這些探索中也許可以得到一些成長,但很難讓自己變的更優秀。


以戀愛來說,跟渣男或渣女交往,可能會讓人得到一些成長,但是跟渣男或渣女交往,並不會讓人變得更優秀,還可能變得更不好。


所以花在探索職涯的時間,跟花在培養自我實力的時間,還是要抓出一個平衡來。


其實現在也蠻多人在推,要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不管是職涯、戀愛,人生各方面,都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要去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這一點確實很重要。可是感覺更多人的困境會在於,沒辦法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也就是實力跟自己想要的東西之間有一些距離。


最後演變成知道自己想要的,卻只能望洋興嘆,這樣沒有比較好,對吧?

raw-image


那麼,培養實力的優先順序應該先擺在前面嗎?


由於時間是有限的,對於職涯探索與實力培養的時間分配,如果將實力培養先優於探索職涯有什麼幫助呢?


當實力提升之後,圈子自然就會變,你的層級會往上,這時候再去探索這個層級中的公司,有什麼樣類型的公司是適合自己的,會節省很多打轉的時間。


再者實力的多寡,也會影響到你能探索的範圍有多廣。


如同消費預算越高,則從精品到地攤貨,都在你的選擇範圍內。但是當你握有的預算寥寥無幾,能夠嘗試與探索的事物也就寥寥可數。


另外一點是,實力的程度會影響一個人對於自己想要什麼的判斷。


畢竟要承認自己還不夠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一個人很有可能把某些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歸類為不想要,藉此逃避自己沒有能力達成想要的目標。


唯有實力達到一定的程度,你的探索道路才會更加清晰而非佈滿重重濃霧。


到 Open Career 的 IG 互動交流

avatar-img
52會員
60內容數
Open Career會透過職場問題分析,和大家一起開拓對於職場問題的思考與應變能力。也會透過職涯訪談,邀請來賓分享職涯經歷,開啟多元職涯視野,透過這些分享,打破自我職涯限制與框架,建立自我優勢。合作來信: opencareer21@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pen Career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可能曾經都對主管的決定有不滿,認為主管的決策有誤,覺得跟到了一個很廢的主管。但是主管是真的有這麼廢嗎? 世界上一定有很廢的主管,但除了這些特例,那些你認為主管很廢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做事情的出發角度不同而導致的。
有些人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那當然就不需要去刻意為了跨出舒適圈而改變。但如果是想要改變,但覺得改變很難,才遲遲沒有跨出新的一步,推薦大家可以把心態改成嘗試。
還記得從學生時期,學校就會讓大家寫適性測驗,透過這樣的測驗來了解你是什麼樣類型的人。通常這樣的測驗結果還會附帶告訴你,像你這樣性格的人適合什麼樣類型的工作。而前一陣子也很多人瘋迷 MBTI 人格解析,依照測驗結果了解自己是哪種類型的特質。
上半年其中一個盛大的事件就是畢業季啦。越接近畢業季,各場校園徵才說明會跟就業博覽會就開始開跑了。每家公司都卯足全力宣傳自家公司的好,但招募宣傳的內容和真實狀況符合度到底有多少呢? 內部的團隊又有各自的風格,到底要怎麼在實際加入前先知已知彼? 這篇就提供幾個判斷的方式給大家參考!
前陣子ChatGpt公開後,再次喚起很多人的職場生存危機意識。 處在這個加速變化的大環境,如果不願放下沉沒成本,需要變通時還是照著原有的職涯規劃前進,可能會把你一路推向淘汰區。
今年Podcast製作了幾集和轉職相關的訪談,接觸了一些轉職者也收到許多對於轉職想了解的問題。大家想轉職的動機跟在轉職路上會想知道的問題大致分成兩種: 一種是逃避型,另一種則是成長型。
很多人可能曾經都對主管的決定有不滿,認為主管的決策有誤,覺得跟到了一個很廢的主管。但是主管是真的有這麼廢嗎? 世界上一定有很廢的主管,但除了這些特例,那些你認為主管很廢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做事情的出發角度不同而導致的。
有些人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那當然就不需要去刻意為了跨出舒適圈而改變。但如果是想要改變,但覺得改變很難,才遲遲沒有跨出新的一步,推薦大家可以把心態改成嘗試。
還記得從學生時期,學校就會讓大家寫適性測驗,透過這樣的測驗來了解你是什麼樣類型的人。通常這樣的測驗結果還會附帶告訴你,像你這樣性格的人適合什麼樣類型的工作。而前一陣子也很多人瘋迷 MBTI 人格解析,依照測驗結果了解自己是哪種類型的特質。
上半年其中一個盛大的事件就是畢業季啦。越接近畢業季,各場校園徵才說明會跟就業博覽會就開始開跑了。每家公司都卯足全力宣傳自家公司的好,但招募宣傳的內容和真實狀況符合度到底有多少呢? 內部的團隊又有各自的風格,到底要怎麼在實際加入前先知已知彼? 這篇就提供幾個判斷的方式給大家參考!
前陣子ChatGpt公開後,再次喚起很多人的職場生存危機意識。 處在這個加速變化的大環境,如果不願放下沉沒成本,需要變通時還是照著原有的職涯規劃前進,可能會把你一路推向淘汰區。
今年Podcast製作了幾集和轉職相關的訪談,接觸了一些轉職者也收到許多對於轉職想了解的問題。大家想轉職的動機跟在轉職路上會想知道的問題大致分成兩種: 一種是逃避型,另一種則是成長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明白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   1.藉由閱讀或問大神得知 2.投入小資源邊做邊驗證得出   或是從手邊可得的市場開始建立   比如新創公司選擇的項目都是利基市場   也就是市場切分很細,以至於大集團不會滿足道的小眾市場   在這市場下慢慢壯大後   有品牌名聲與更多資金後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評估個人的強項、弱點和興趣,以更好的理解適合的職業道路或教育機會。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首先必須得想,這句話雖然簡單,但背後包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影響著我們每一天的選擇和行動。 生活中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生活琐事,首先必須得想清楚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這就像是踏上旅途前的地圖,沒有明確的目標,我們就可能迷失在茫茫人生路上。 在職場裡首先必須得想,要知道自己的職業目標是什麼?
了解自己我認為對於任何階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把自己當作一項產品,除了了解自己的想法,做內部優化外,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所處的位置,也是相當重要的。只有內外全盤的了解,才會知道什麼話是對自己所說,什麼東西是自己需要的。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明白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   1.藉由閱讀或問大神得知 2.投入小資源邊做邊驗證得出   或是從手邊可得的市場開始建立   比如新創公司選擇的項目都是利基市場   也就是市場切分很細,以至於大集團不會滿足道的小眾市場   在這市場下慢慢壯大後   有品牌名聲與更多資金後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評估個人的強項、弱點和興趣,以更好的理解適合的職業道路或教育機會。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首先必須得想,這句話雖然簡單,但背後包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影響著我們每一天的選擇和行動。 生活中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生活琐事,首先必須得想清楚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這就像是踏上旅途前的地圖,沒有明確的目標,我們就可能迷失在茫茫人生路上。 在職場裡首先必須得想,要知道自己的職業目標是什麼?
了解自己我認為對於任何階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把自己當作一項產品,除了了解自己的想法,做內部優化外,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所處的位置,也是相當重要的。只有內外全盤的了解,才會知道什麼話是對自己所說,什麼東西是自己需要的。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