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at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ubato〉2023-03-01


  無論是古中國還是古希臘,基於人類的生理結構與文化結構,我們的書寫一直存在著兩套系統(傳統)。就像那座橋上邏輯與感受的兩端,一條路是意義先行、一條路是音韻先行。



  在很早很早的時候,我們就有能力用詩歌來表達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文化不需要學會那些繁雜的標準論文格式,甚至不用懂得「起承轉合」與「第一句破題」,我們便在那還牙牙學語的時期,哼唱出了許多歌曲。在很長的時代裡面,人們深刻地感受並傳唱他們的過去,在那些煙霧繚繞的滿月之夜,我們的語言尚未變得過分理性,先祖臨在,指點生者前行。


  人類本能地知道,故事與音樂能讓一段論述更具說服力。但當親族部落間的衝突轉入軍事政體的戰爭,在時代對策略部屬之更加準確的要求下,日出之時,論辯性的思維已將主要城鎮通通佔領,音韻走下語言的王座,將權力「禪讓」給了意義。為了不讓那些由美麗音韻主導的文藝表達壓制臣民應當遵守的道理。柏拉圖將詩人逐出理想國,而後屈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那些韻律與節奏卻自己延續了自己。那些伏流始終在文化的底層中運動,一些不怕死的挖掘者帶著用以開鑿和梳理的工具,沿著濕軟的土壤尋找能量與脈動。於是在他們屢敗屢戰、疲憊不堪、百無聊賴與半夢半醒之際,無視門衛的看守,解放了世界性的、身體性的、原初性的聲音,也同時解放了意義傳遞的倫理學屬性。


  某種跳躍的、時而寧靜時而大鳴大放的詞語,那些詩歌那裡來的臥底,便這樣不分行地潛藏在散文格式裡。讓我們在--如此荒唐又矛盾地--透過種種被給定的概念語言去闡釋那「有些事物不能被意義性的詞語給把握住」之道理時,可以不那麼心虛。可以喘口氣、可以不害臊地保持押韻。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c34SvbFdZVTCNaMamxj4t89uyzVGsNKz9NYHca7C6YJYbSRuuSDeLWsMbwp1cbT3l

avatar-img
86會員
76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從遣詞造句彰顯不同的意境和情懷,當流傳千年的古典詩詞用現代流行音樂表現,更讓人雋永回味,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五首古典詩詞歌曲
我透過閱讀學術論文,技術文章,產業新聞等,一篇一篇紀錄我透過閱讀得到的新知,並且連結回我自己過去做事的經驗,總結歸納成啟發。這其實就是創作,也符合古希臘文的「詩」的意思。生活中的啟發,我則透過閱讀華人作者的作品,日韓作者的作品,歐美作者的作品,摘錄其作品中引發思考的段落
文字取向,造世之功,形從何來?生活而來。 文字取向,演化詩經。詞從何來?覺悟而來。 文字取向,詞曲音律,韻從何來?感動而來。 這段文字強調了文字的來源和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它指出文字的起源源於生活,並且通過生活的演化而成為造世之功、詩經、以及詞曲音律等形式。 文字的取向和發展與人們對於生活的體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序 本書關注的不僅僅是語言學的問題。 本書是一個基礎研究。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是從邏輯和哲學的視角提出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從遣詞造句彰顯不同的意境和情懷,當流傳千年的古典詩詞用現代流行音樂表現,更讓人雋永回味,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五首古典詩詞歌曲
我透過閱讀學術論文,技術文章,產業新聞等,一篇一篇紀錄我透過閱讀得到的新知,並且連結回我自己過去做事的經驗,總結歸納成啟發。這其實就是創作,也符合古希臘文的「詩」的意思。生活中的啟發,我則透過閱讀華人作者的作品,日韓作者的作品,歐美作者的作品,摘錄其作品中引發思考的段落
文字取向,造世之功,形從何來?生活而來。 文字取向,演化詩經。詞從何來?覺悟而來。 文字取向,詞曲音律,韻從何來?感動而來。 這段文字強調了文字的來源和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它指出文字的起源源於生活,並且通過生活的演化而成為造世之功、詩經、以及詞曲音律等形式。 文字的取向和發展與人們對於生活的體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序 本書關注的不僅僅是語言學的問題。 本書是一個基礎研究。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是從邏輯和哲學的視角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