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選擇光誠是正確的,我們這個球場設計過的,它採光特別好,只是會有點熱就是了。」
「曾經有人不看好我們,甚至要我們放棄,但是有一群人並沒有放棄。當你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要記得,在場上還有一群不懂得放棄的人。」
「我們現在輸了嗎?不果你們有多累,全部都給我撐到最後。」
「沒關係,不要垂頭喪氣,相信你可以的,好嗎?」
─光誠中學籃球隊教練陳書文(段鈞豪 飾)
「我們是冠軍球隊!」
「你行不行?不行把你當替補。」
「你們今年要拿下三連霸,所以我沒有任何時間,等像他這種跟不上腳步的人。」
「如果你還把他當成你哥,這場球,你注定失敗。」
─育英高中籃球隊教練許威鴻(吳大維 飾)
本片主要探討的是兄弟間為了夢想而各自努力的故事,但我更感興趣的是片中的教練,或者說,更感興趣於那在我們追夢的道路上,不斷持續引領我們、相信我們、推動我們向前邁進的那股力量。
關於教練,在我習慣運動的桃園市立體育場,不管平日或假日,常可見許多選手與教練在練習田徑運動,如:標槍、跳遠、跨欄、大隊接力等。有次聽見某教練坐在撐著傘的座椅上大喊:「你要相信你自己,你辦得到的!」當下除了感動之餘,更好奇的是,教練怎麼知道選手辦得到?
或許教練如同小雞性別辨認專家(chicken sexer),該專家在小雞剛出生時,能迅速的辨認小雞的公母,不需要理由,他就是「知道」如何辨認。教練亦不需要理由,就是「知道」選手有能力與否。又或者教練只是單純引用「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相信選手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做得到。重點不再於教練所說的話有幾分真實?因為相對於激發選手持續向前,真實並不那麼重要,真實或謊言皆不過是進步的手段之一。
按《教育部國語辭典》教練係指:1.訓練別人學習某種技能。2.從事於訓練別人學習某種技能的人員。故除了運動選手有教練之外,生活中亦無處充滿能夠教導我們學習的教練。甚至自己成為教導、輔導他人的教練。當我們教別人時,我們怎麼知道對方理解我們所看見、體驗到的經驗?亦如汽車教練,如何教學生「抓住」開車的感覺?教練如何在茫茫大海中,照亮選手眼前的道路?
教練既不練習、亦不下場參賽,憑什麼要相信教練的戰術?教練是某個領域的專家,然而,專家並非等同於教練。正因為成功的路徑是不能複製的,每位選手所遇到的困難亦不盡相同。教練之所以是教練在於,教練相信選手;看見選手的潛能、特質,適時地給予選手挑戰,協助其超越、跨越困難,並給予、分享抉擇的可能結果(現在放棄的話,暑假就開始囉)。
好的選手與好的教練是在互信中相輔相成的,彼此為了共同的夢想努力。然而,當我們對教練有一絲懷疑與不信任時;或對家人、朋友、老闆、同事、隊友、有一絲懷疑與不信任時,又該如何抉擇?站在選手的立場,當然是持續練習、精進,直到獲得教練的再次信任(如最近因打擊熄火從一軍下放二軍,打擊率反高達7成的旅日打者王柏融,便有機會再被教練看見)。而站在教練的立場,有可能就此放棄此選手(以贏得比賽為目標),又或者給予此選手再次學習的機會(以讓選手成為更好的自己為目標)。
不管何種教練,教練總是有種看似天真的理想(作夢)性格,亦如很多選手受傷了還想急著重返球場,因為對於活在夢想中、希望中的人而言,他永遠將目光專注於當下,唯有當下沒有退路的全力以赴,才有不留下遺憾的人生。我想教練最大的樂趣與成就便是與選手一同作夢、逐夢。並看著選手從跌倒再站起來的成長過程,如此在選手畢業之後,才有可能在沒了教練的人生道路上,持續地自我相信、自我超越與自我精進。
【下半場】終極版預告,8/23(五) 上半場失去的,下半場贏回來!
20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