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書會之前,朋友問我說會不會有些「沒心情在讀書會上」。我一下沒聽懂,他說最近發生那麼多事,我都有持續在關注,會不會兩頭燒。想起來最近的確是滿忙的、也感覺特別疲憊,「但有不一樣的事情轉換滿好的」,我這樣回答。
其實我滿感謝有這個讀書會的。雖然是我自己說想要辦,但我一開始也是用一種很保守的「我想要這麼做」、「如果有機會的話」、「或許可以試試看」的想法和說法。如果不是很快就有足夠多的人響應,我大概會自我懷疑個幾天然後就先把這件事情擺在「之後再做好了」的區域了。(我們都知道,所謂的之後再做,常常最後就是沒有做的意思)
不過由於是線上進行,也還不知道每個人對讀書會的期望和想法如何,所以覺得能辦也是誠惶誠恐,直到看到好朋友「長頸鹿拓樸學」的Busar,才安心許多。因為我知道他發言的積極度絕對足夠,說的東西也會言之有物和有趣,這樣即便我沒辦法像實體聚會那樣隨時注意到每個人的狀況,至少能確保進行不會空洞冷場。
在第一次聚會裡面,他也提供了一次我覺得很棒的導讀。除了很清楚之外,也適時補充了不少哲學史上相關的知識。討論的細節或讀到的內容還需要一些時間消化(相關的語音紀錄之後也會上傳放到Discord),但一些其他方面的感受與想法,還是想要趁熱記錄下來。
最直接的感受是:我真的滿開心的。這樣的活動的確很好地做了一些對我而言重要的轉換。一方面是,我們從近期那些令人不太愉快的社會事件轉換到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哲學討論空間(雖然齊克果筆下的這名敘述者的一些說話方式和談的內容,從我們的角度來說還是有著不少令人討厭的男性說教元素和傳統性別偏見,這部分有點逃不掉)。
另一方面,則是從冷酷的、和看不見的敵人(譬如昨天還有免洗帳號用奇怪的話私訊罵我)在網路或想像世界裡對抗的狀態,回到了有聲的、有溝通意圖的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令人感到安心的,尤其對像我這樣平常較少和不同人面對面互動的「活網仔」來說。
如果以目前讀到的段落來說,其中一種對「重複」的解釋或許是:「認為一件事情是好的,便一再地用行為去在世界裡再落實它。」想讓認知裡面一些好的部分再次發生,所以這麼做了。它不僅僅是一種科學式的證明,而是具有生命力的體驗延續。
結束之後,看到了「覺得這次的讀書會也是一種重複」的回饋,覺得很開心,就把它偷過來當這裡的收尾了。雖然不免還是覺得有點害羞,但依然想說一下,這些討論互動對我來說是很愉快的體驗,希望參與的其他人也有相似感受。也想在之後把這些好的部分持續重複,讓每個人都能持續地帶回適合自己的收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