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和邪教組織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就好比一個人是加入邪教組織,還是信仰傳統宗教,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為了解決自己內心的糾結而去戀愛的人,會被戀愛毀掉。」(p.11)


用加入邪教組織來比擬戀愛關係,這個比喻完全吸引且命中了我。這並不是說我加入了邪教組織,曾經的經歷告訴我,剛接觸信仰的時候,還有一群我以為他們愛我的人的時候,真的很像在和一群人談戀愛。


可是在本書中再三強調,真正成熟的戀愛,必須拋棄「依賴」並且「要堅強到能夠忍耐孤獨」。


「而經常出現的狀況,則是將『那個人能夠拯救我』的願望外化。邪教信徒看待教主的心理即是如此。」(p.91)


我的情況是,並沒有。我當初只是和一群人在談戀愛而已。甚至覺得和那一群人只要一直在一起,不成家也沒有關係,事實證明,我錯了。只要有一個人成家了,一個大群體就會被劃分成親疏遠近的以家為單位的更小群體,最終,共產社會的理想願景是流於形式的。


「海耶克說,通向地獄之路,是由『善意』鋪成的。」(p.95)


這一句話特別發我的深省。有沒有一種情況是,許多的善意反而導向了邪惡的結果,但不少微小的自私和惡意,卻在冥冥之中的力量幫助下,能夠負負得正的,結出一個正面的結果呢?有句話說「半吊子的善不是善」甚至說「半吊子的善有毒啊!」,有例子如:隨意放生反而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等等。


我私下暗暗覺得,很可惜啊!善意就是善意,善意若結不出善果,那麼,善意難道就白費了嗎?惡意就是惡意,就算意外結出了好的果子,它本質上還是惡意。只是這世間上的事,因果真的很難說,假設「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內心。」為真,那麼,內心動機如何,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更精進自己的善意吧,這也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抱持著善意的動機去學習,應該,是不會吃虧的吧?


「讓我再說一次,愛情本身並不需要言語。」(p.81)


那怎麼叫做「談」戀愛呢?作者在這邊指的應該是已經了解彼此夠深的愛情吧?默契是最寶貴的語言,信任是最難尋的定錨。


有句話說,當有人告訴你他愛你,你不要聽他的言語,要看他的行為。是不是可以詮釋書中的這一句話呢?


就像信心會帶出行為,愛也會帶出行為,是吧。讓我們能夠越來越好、越來越豐富的愛情,才是真正健康的愛情。


當初,他們說他們愛我,他們提供了我暫時的衣服食物住處和照顧,這些,難道不都是愛的言語和行為嗎?他們是邪教組織嗎?很像,但我寧願認為當時的他們不是,因為他們也是受害者。就像是很多的善意,被人利用成就個人的私慾,終有一天,因為眾人不斷地學習和觀察,所隱藏的事情還是會顯露出來,但那個時候,我早已經離開不在其中,所以,我維持的仍然是對他們的感激之情,以及得知後事的些微的敬佩憐憫和同情。


言語會控制人,愛情呢?愛情也會控制人嗎?或許是,或許不是。


當愛情不需要言語,「心」成為一個新的標準了吧。為了所愛之人,想要自己變得更好,為了所愛之人,想要使他人感受到愛,希望能夠讓他也變得更好更豐富。這,是一種控制嗎?這是自發的,所以,應該不是控制吧?


所以,「如果有人真愛我就好了」,要改成「如果我有能力真正的去愛人和被愛,那就好了」吧。

-- END --

67會員
373內容數
維拉寫寫字。不解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讀書分享】依戀效應:為什麼我們總在愛中受傷,在人際關係中受挫?我希望我能更早理解這個理論,在我成為父母之前或者在我孩子還小時 :) 當我知道這個理論時,就深深著迷(和作者一樣)。 作者訪談大學教授、專家、相關研究人員也深入生活作調查。其中包含有趣、令人傷感及省思的各種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這個理論。 我也更理解原來依戀理論和依戀教養是不同的(很有趣),大家
Thumbnail
avatar
Kai Lee
2023-10-11
【讀書】《失誤:為什麼我們總愛犯錯?》話說,為什麼人們要經常性的確認你錯我對呢? 因為「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喜歡確定感」, 而「我們對確定的執迷也是因為對懷疑的反感」...
Thumbnail
avatar
李立亨的李想世界
2023-05-10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上不該愛的人】從失戀到如何挑選戀愛對象-書籍 重點整理本書看快3次,自己失戀時看了2次XD!! 最近朋友失戀聽他的故事所以又拿來看一次。 會接觸到這本書也是偶然機會下,在網路上介紹到- 依附:辨識出自己的依附風格,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與他人建立更美好的關係 從這本書裡第一次了解到依附關係分為- 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以前學校怎麼沒教哩!! 學校裡只
Thumbnail
avatar
花時光旅行實驗室 WHATime。芙蓉
2023-04-11
多桑愛閱讀(52)-【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認識世界與自己,啟動未來無限可能-池上彰【多桑書評時間】 感謝愛瑞克,我是多摸摳桑,兩位寶貝兒子的爸 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在他的書中分享了三種工作:一是有償的工作、二是無償的工作、三是自我實現的工作。多數人都為了求生活而認命的工作,如何選擇一個自己喜歡、有不錯的收入、又有成就感的工作,似乎是一個不太容易的難題,在這本以插畫加上文字口白的日本
Thumbnail
avatar
多摸摳桑
2022-11-12
為什麼我們如此相愛,又如此疏離?--胡慧嫚讀《親密無能》為什麼我們總是搞砸一段關係? 為什麼最深的愛裡,總是藏著最鋒利的刀? 為什麼原本平靜(幸福)的家庭突然之間開始崩裂?為什麼我們這麼努力,幸福卻還是那麼遠? 為什麼我們如此相愛,又總是如此疏離?  《親密無能: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這本書正為深深吶喊著這些沉痛問句的人們,提出一個長期伏流隱藏未現的心理解
Thumbnail
avatar
心靈工坊文化
2021-09-14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書評(四)|逃避者:沒有期待不會沒有受傷害,你只是讓自己忽略傷害他們是群習慣孤獨的人,但從來沒有準備好學會孤獨。 疏離的態度,迎來伴侶的責難,他們嘴上說著愛情使人成為廢物,他們更注重自我成長。 面對自己的情感,他們用理性的態度去面對,笑笑地說:「沒事啦,我男子漢欸」,但心頭的寂寞和憂鬱卻不斷塞讓他們越來越感受不到自己。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1-05-12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書評(三)|受難者:無論我多糟糕,你可以保證永遠不離開我嗎? 熱戀期一切都很美好,但受難者的需求是個無底洞就算是過度努力的拯救者也會被榨乾,一旦受難者的安全感需求沒有被接住,受難者就會黑化,展現出邊緣型人格的特質。 情緒化的他們,其實是很難理性思考事情的真相如何,腦中只添滿了他們自己對事情的負面解讀,並且深深地相信:「都是因為我不夠好」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1-05-12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書評(二)|拯救者:只有被需要的時候,才感受的到自己的價值他們對愛情的信念,就是付出時間、金錢、精力,就能夠換取對方的感動,用自以為是的付出,以量化的付出來換取回饋,這樣的愛情價值觀常常出許多影視作品或愛情小說裡頭,所謂的「追求」套路也製造了許多拯救者。 我們總是認為:「付出的自己才有價值」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1-05-12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書評(一)|愛沒有對錯,但傷害也是真實的你是否常常在愛情中迷失自我,無法確定這樣的關係是不是自己要的,但又無法下定決心離開。 這不是本讚頌愛情美好的書,相反的,他帶領我們,打破幻想。不論你的愛情經驗如何,愛情沒有對錯的,但我們也常常因為不了解自己、誤解他人,而造成彼此的傷害,也真實的造成許多悲劇,這些傷害都是真實的。
Thumbnail
avatar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
2021-05-12
【療癒選書】《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戀愛中不能犯的錯誤期待你曾經在愛情中被折磨得遍體麟傷嗎?甚至覺得對方從不曾愛過自己。 心裏的小劇場撕裂著自己的心與彼此的關係, 最後對愛情失望,覺得自己傷得太重而不敢再愛上別人。 本書讓我們把目光從「戀人身上」轉而投向自己,看見自己的需求、脆弱與不堪,去反思自己在戀愛關係中的種種行為,然後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
Thumbnail
avatar
daymaker Lin
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