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與年輕人的界線,比你以為的模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博愛座的爭議時不時被提起,大家聚焦在要不要廢除博愛座,後來延伸到「仇老」的老年人與年輕人的對立。然而這其實只是我們面對人口老化所會遇到的眾多現象之一。

什麼樣的人是老人?

在討論這件事情之前,我們先在腦中描繪出老人的畫面?

有白頭髮?(多少白髮才算呢?)
走路緩慢?撐著枴杖?
皮膚有皺紋或老人斑?(特別是看手和脖子-->女生監視老化的小技巧😆)
講話很大聲、把手機音量放出來的都是老人?(這叫社會禮儀,好像跟年紀無關)

外在好像很難清楚劃分,那不管外表,能拿敬老卡的就是老人!(以目前法律定義來說是這樣沒錯,但好像很多65歲以上的人並不像老人)

接著,我們以判斷別人是老人的標準,來看看自己在別人眼中,算不算老人?
(我不想看!反正我覺得我不算😆,叫我阿姨的都是小屁孩!)

仔細思考過後發現,除了法律定義的年紀之外,到底老的界線在哪裡?

一個滿載的北捷車廂278人中,有55人是老人

研究資料推估今年2024年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將為19.9%,以北捷的計算方式,1平方公尺站5人,這當中就有一個人65歲以上。如果只是以博愛座的存廢,來處理超高齡社會的需求,那麼一節車廂應該要有55+以上個博愛座,就可以成為老弱婦孺人人有位子的歡樂列車,大量減少讓座問題。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而「博愛座」僅是浮出水面的冰山頂端,它可以被替換成「社會住宅」、「醫療資源」、「政府預算」、「勞退條件」等等各種以年齡來劃分的議題,而且這些議題都是重大議題。

那麼,我們在心態上,能怎麼去面對和因應這些變化?
每個人、每天都在老化,我該選擇站在哪一邊才不會在我老的那一天,後悔當初罵老人罵得太狠?

他對我來說是老人,我對別人來說可能也是老人

每一個世代都覺得自己跟上一個世代不同,對方是落伍的,我們是新穎的;
對方是世故的,我們是創新的;對方是保守的,我們是無懼的......。

這些想法並不只存在於65歲以上和以下的這條界線,
它存在於高中生vs.大學生;職場菜鳥vs.主管前輩;
30多歲的輕熟男熟女vs.20多歲的小鮮花小菜雞;
已經養育小孩的家庭vs.還沒結婚的社會青年。

記得自己臨近30大關,還沒有升到個小主管而異常焦慮,覺得是因為主管太過保守,所以讓我們部門無法展現。但真的升職了,30歲01天的那一天,其實什麼也沒改變。
而我看著新進同事,卻漸漸也覺得他們莽撞、思慮有欠周詳。
我也成為了他們眼中守舊的主管。

理解我們正在處理「世代差異」,才可能有解

我們正在面對的底層核心,其實是「世代差異」,而這個世代差異巨大且交錯,牽涉到全體人民的世代關係、人際連結與社會資源。

我們要去處理的不只是枝微末節、碎片化的技術執行;我們要更在意的是面對世代差異,我們怎麼相互理解與溝通。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虛無,但想想,當你遇到叛逆期的孩子,你是不是很想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當你遇到很難帶的下屬,是不是會思考自己的管理溝通方式需要調整?當父母不聽從醫囑,我們是否費盡心力只希望他健康?

如果年輕人無法成熟到去理解世代差異,身為較年長的人,能做些什麼?

如果我們看不慣長者的行為,身為年輕人的我們,能做些什麼?(我知道這很困難,我們光是要說服自己父母要去看醫生,或不要一直去看醫生,都不是容易的事。)

接受「我也經歷過/正經歷/會經歷 每個世代」

身為中年憤青,同溫層裡不乏有人認為上一代佔據了社會資源,老而不退、退而不休;也不少人談論現在的年輕人無法吃苦、沒有人生目標,只會躺平;
而這夾縫中年,被兩個世代的人夾擊,變成箭靶,講到想哭🥲

其實,每個世代的人都有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也正在面對各自當下的現實:
年輕人如果能趴趴走,難道會想躺平嗎?
老年人如果能夠擁有健康的身心、能平穩控制情緒,難道他會想失態嗎?
中年人如果能夠擁有自由的生活,難道會想憂鬱嗎?

沒有一個人會預料到自己走到落魄的一天或辛苦的未來,
那麼我們能不能對社會上的擦槍走火多一點寬容和冷靜?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能力 為社會多承擔一點點

有時候我會對輿論風向感到無奈,因為我知道大部分的人並不像輿論所說的那麼極端,面對媒體或在網路上的言論總是以充滿挖苦、諷刺,用像是賭氣般的方式來回應。

多數人都是善良的,只是我們有時被生活拖磨到覺得疲倦而冰冷。
可是,如果我們願意忍耐一點點,先往裡頭丟一點點善意,當大家都開始這麼做,就會積聚成無數的善意,而原本拖磨我們的生活,將變成養分。我們將不再看什麼都不順眼,也不需要那麼費力地活著。

如果可以這樣,老年人與年輕人的界線將會越來越模糊,直到只剩下年齡數字。而大家都能看見其實我們都一樣,都只是身而為人,值得擁有尊嚴的人。

註:

1.老年人口占比超過7%為高齡化社會,超過14%稱為高齡社會,超過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台灣預計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2.對於台灣人口結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逛逛人口推估查詢系統,是個豐富的寶庫。

3.這題目真難寫,寫一半就後悔了,有太多想跟大家交流的,先討論到這,後話待續。



「無論幾歲,現在就是你的黃金時代!」從長者照顧的經驗和角度出發,分享每個人都做得到的身心樂活訣竅!讓你可以保養自己、照顧家人,保持健康、延緩臥床,提升生活品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歡迎光臨黃金時代 的其他內容
在面對轉行或各種人生重要決定時,人們的質疑和擔憂可能會讓你感到迷惘和沮喪。本文分享如何處理他人對你決定的質疑和挑戰,並提出了尋找自我答案的方法。
這個園地的理念是無論幾歲,都可以是你的黃金時代。即便迎來40、50、60、70、80、90、100歲!在這裡,你可以瞭解到面對老化的過程與變化,適應高齡化生活,延緩老化、臥床的時間,以及超實用有效的樂活小技巧!讓我們無論幾歲都能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外出遊玩趴趴走!
在面對轉行或各種人生重要決定時,人們的質疑和擔憂可能會讓你感到迷惘和沮喪。本文分享如何處理他人對你決定的質疑和挑戰,並提出了尋找自我答案的方法。
這個園地的理念是無論幾歲,都可以是你的黃金時代。即便迎來40、50、60、70、80、90、100歲!在這裡,你可以瞭解到面對老化的過程與變化,適應高齡化生活,延緩老化、臥床的時間,以及超實用有效的樂活小技巧!讓我們無論幾歲都能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外出遊玩趴趴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兩名長者與年輕女子因為博愛座讓位問題爭執,長者堅持博愛座要讓給他,女子表示工作疲憊需要休息,長者無法接受,不停地責備女子,而後發生需要員警到場處理的狀況。 以往讓座問題,被罵的通常是年輕人,這次不一樣,多數挺表明需要休息的年輕人,這讓我思考起自己想成為怎樣的銀髮人。 台灣是個很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看到許多我認為仍年輕的人都說自己老了,都自稱大叔、阿姨,如果只是覺得心累了或是自嘲還好,或者只是希望換來“看起來很年輕啊”、“還沒有到老啦”之類的都沒關係,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流速也沒關係,隨波逐流也好,不要被時代的漩渦吞噬就好,老派、慢活也是一種人生風景。 年輕人或者青年,一般認為的年輕族群
Thumbnail
社群軟體上的討論是否應該根據年齡分門別類?本文探討了這個問題,提醒讀者每個人都會老去,生命就是一場體驗與回味的旅程。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Thumbnail
「因為你會老,因為你愛的人會老,因為你愛的人身旁的人會老。」 之前曾在法扶基金會出版的《讓我們安心變老》一書中讀到這句話,頗有感觸的。 「老」一直以來在社會大眾眼中通常是較負面、黑暗的詞,尤其對許多年輕人而言,老人就是固執、守舊、很「歡」的代名詞。儘管如此,身旁愛我們的人、我們愛的人終究有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兩名長者與年輕女子因為博愛座讓位問題爭執,長者堅持博愛座要讓給他,女子表示工作疲憊需要休息,長者無法接受,不停地責備女子,而後發生需要員警到場處理的狀況。 以往讓座問題,被罵的通常是年輕人,這次不一樣,多數挺表明需要休息的年輕人,這讓我思考起自己想成為怎樣的銀髮人。 台灣是個很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看到許多我認為仍年輕的人都說自己老了,都自稱大叔、阿姨,如果只是覺得心累了或是自嘲還好,或者只是希望換來“看起來很年輕啊”、“還沒有到老啦”之類的都沒關係,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流速也沒關係,隨波逐流也好,不要被時代的漩渦吞噬就好,老派、慢活也是一種人生風景。 年輕人或者青年,一般認為的年輕族群
Thumbnail
社群軟體上的討論是否應該根據年齡分門別類?本文探討了這個問題,提醒讀者每個人都會老去,生命就是一場體驗與回味的旅程。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Thumbnail
「因為你會老,因為你愛的人會老,因為你愛的人身旁的人會老。」 之前曾在法扶基金會出版的《讓我們安心變老》一書中讀到這句話,頗有感觸的。 「老」一直以來在社會大眾眼中通常是較負面、黑暗的詞,尤其對許多年輕人而言,老人就是固執、守舊、很「歡」的代名詞。儘管如此,身旁愛我們的人、我們愛的人終究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