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通」EP383深得我心。雖然它不是最好笑的,大概也不算是真的能帶給人們什麼重大收穫,但這種花幾十分鐘進行一個不直接關於實用性的問題,並且還真的花心思去分析、辯論、舉例,並切入到個人感受、經驗甚至價值觀,稍微誇張一點說,這體現了某種公民的閒適,我們是被容許把時間花在認真討論這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的,甚至被容許花時間去聽人討論它們。
這個主題甚至讓我聯想到《人間失格》裡面,主角和朋友們在頂樓一邊喝酒一邊玩的「文學遊戲」,譬如說一個詞應該是喜劇詞還是悲劇詞、或者什麼概念是另一個概念的反義。台通的主持人們在這裡玩的問題是:「如果便當是一部作品,誰是裡面的主角?」
我無意鉅細靡遺介紹那集節目的細節,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聽(或者許多人應該已經聽過)。但我感興趣於這個問題,在一步一步梳理的過程中,會涉及一些主持人提過的論點,但就不特別標明出來了。
*
一個考慮這個問題的切入點是:「什麼是便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這個問題上,白飯(或替代白飯的其他澱粉類)佔據上風,因為我們能想像沒有肉的飯菜便當,但卻困難於接受沒有飯的便當還叫做便當。
但在另一個角度裡面,肉類被稱之為「主菜」,是我們在選擇自己吃什麼便當時的那個使其擁有名稱的基礎。這種思路將我們引導到一個更加關鍵的想法,當我們去吃便當的時候,我們是在吃什麼、我們是衝著什麼去吃的。
回到每個人吃便當的經驗,其實是會有幾種不同的吃法,但最典型的吃法是「配飯吃」。在這個意義下,無論是肉還是菜,似乎都是為了要「下飯」,也就是服務於飯,或者說讓「吃飯」這一主要敘事得以推進。在這個意義下,飯被賦予了最核心的地位。
但反過來說,飯是最空洞的,飯要求著其他東西一起出現,否則情節會過於蒼白。而在譬如說,當我們點了雞腿便當或控肉便當時,我們似乎明確地在點餐時「選擇」了這個主菜當作我們接下來這頓餐的主角,所謂的配飯,在另一個面向上成為了「用飯來配」。
就像下酒菜的物理實體完全都是菜,但它的存在是為了讓吃它的人可以更完滿地達成喝酒的活動。飯作為讓便當得以成立的關鍵,但成立的目的,卻還是那做為主角、標示於菜單上便當名稱欄位的那塊肉。
*
節目的尾聲,主持人們意識到看似相同的「吃便當行為」其實包含了幾種截然不同的動機,這幾乎讓它們成為截然不同的行動。在我們這個時代,「飲食文化」的層次比「吃飽」的層次更加顯著。人們如果計算一頓飯包含的熱量,通常是為了吃得少或吃得好、為了身材或為了健康,而非是擔心吃不飽所以想吃更多。
在這個意義下,服務於「吃飽」的澱粉類作為主角的場景就變少了,認為其他的菜,尤其是煮菜更加重要的意見就佔據了上風。我們可以回想去年的「白飯之亂」,某種意義上就是學生辦完活動想「吃飽」的需求被放到了非常低的位置,所以即便白飯沒了,店家也不認為自己有義務立即補上。雖然不是所有店家都會這樣思考,但這終究是這個時代飲食現狀的一個知名案例。
在我看起來,節目收在這裡是比較可惜的。因為它隱含地(雖然或許略帶無奈)接受了一種觀點:「對你的這種吃飯目的來說,把白飯當作主角就說得通了」。回到戲劇的比喻,這相當於把「誰是主角」的決定權過多地給到「受眾的觀影方式與詮釋」,這不會是我們一般意義下對於戲劇主配角的考慮方式。
就像如果一個電影節以「角色的戲份太少所以不該算主角」為由排除某些角色會引發的爭議,角色是不是主角應該要回歸到作品裡面,依照作品的核心與理念去判斷。而便當的核心究竟是什麼?便當的存在理由為何?如果不要過度地陷入思辨的抽象形上學,或許暫且把答案停留在「便於攜帶的日常一餐」吧。那麼,在這樣的意涵之下,誰應該是主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