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老去的勇氣》:父母的存在就是無價的貢獻,讓我們學會珍惜,感恩陪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育兒雖然辛苦,但每天都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長,照顧者是充滿希望的、有回報的。然而,照顧父母卻和育兒相反。

 

《伴你老去的勇氣》是一本由日本作家岸見一郎所著的書,探討了如何陪伴和照顧日漸老去的父母。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如何陪伴日漸老去的父母”,中文版於2024年7月出版。岸見一郎以其親身經歷為基礎,結合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深入探討了子女在面對父母老去時所需的心態調整和應對策略。

 

岸見一郎,1956年生人,是一位知名的日本作家和心理學家。他的代表作《被討厭的勇氣》廣受好評,並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被討厭的勇氣》勇於做自己: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及人際關係

https://vocus.cc/article/66a5b08cfd89780001e9e52b

 

2008年,當岸見一郎52歲時,他的父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這使得他不得不暫停工作,留在家中照顧父親。這段經歷成為他撰寫《伴你老去的勇氣》的靈感來源。

 

在書中,岸見一郎坦誠地分享了他在照顧父親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他指出,照顧年老的父母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是當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並不和諧時,這種挑戰會更加艱巨。岸見一郎強調,無論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如何,子女都需要以“今天剛認識這個人”的心態來重新建立與父母的關係,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岸見一郎在書中提出了幾個重要的論點。首先,他認為子女應該學會接納父母的老去,並為沒有改變的部分感到高興,而不是用“減分法”來看待父母的言行。其次,他強調,子女應該從存在的層次接納父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僅僅以生產力來衡量人的價值。此外,岸見一郎還建議子女在照顧父母時不要讓自己太累,可以請專業人士分擔一部分照顧工作,並且要保持心態的輕鬆,不要過於沉重。

 

【為父母尚未衰退的能力而高興】

 

岸見一郎在《伴你老去的勇氣》中提到,子女應該學會為父母尚未衰退的能力而高興,這是他接納父母老去的一個重要觀點。這種心態的轉變能幫助子女更積極地面對父母的老去,並減少因父母能力退化而帶來的沮喪和失望。

 

岸見一郎認為,當我們照顧年邁的父母時,應該珍惜和父母相伴的時光,並為那些尚未改變的能力感到高興。這意味著,我們不應該總是將現在的父母與過去的父母進行比較,而是要專注於當下,欣賞父母仍然能夠做的事情。這樣的心態能讓我們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老去,並減少對他們能力退化的焦慮和不滿。

 

例如,當父母仍然能夠自己吃飯、散步或進行簡單的家務時,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而不是因為他們無法完成更複雜的任務而感到失望。這種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與父母相處,並在照顧他們的過程中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不要用「減分法」來看待父母的言行】

 

岸見一郎在《伴你老去的勇氣》中強調,不要用「減分法」來看待父母的言行,這是他接納父母老去的一個重要觀點。這種心態的轉變能幫助子女更積極地面對父母的老去,並減少因父母能力退化而帶來的沮喪和失望。

 

減分法」指的是我們經常會將現在的父母與過去的父母進行比較,並對他們現在無法完成的事情感到失望和沮喪。這種比較會讓我們不斷地看到父母的不足,忽視他們仍然擁有的能力和價值。岸見一郎認為,這樣的心態不僅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也會讓父母感到被否定和不被理解。

 

相反,岸見一郎建議我們應該用「加分法」來看待父母的言行,關注他們仍然能夠做的事情,並為此感到高興。這意味著,我們應該珍惜和父母相伴的時光,並為那些尚未改變的能力感到欣慰。例如,當父母仍然能夠自己吃飯、散步或進行簡單的家務時,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而不是因為他們無法完成更複雜的任務而感到失望。

 

【老邁父母的存在,對家庭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貢獻】

 

岸見一郎在《伴你老去的勇氣》中強調,子女應該從存在的層次接納父母,這是他接納父母老去的一個核心觀點。這種接納方式能幫助子女更積極地面對父母的老去,並讓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從存在的層次接納父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僅僅以父母的生產力或他們能做什麼來衡量他們的價值。相反,我們應該關注父母作為一個人本身的存在,並認可他們的價值。這種接納方式能讓父母感受到自己即使在年老體衰時,依然是被愛和被尊重的

 

岸見一郎指出,父母的存在對家庭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貢獻。即使他們不再能夠像年輕時那樣為家庭提供物質上的支持,他們的存在依然能夠凝聚家庭,帶來情感上的支持。因此,我們應該多向父母表達感謝,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例如,當父母還能夠自己吃飯、散步或進行簡單的家務時,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而不是因為他們無法完成更複雜的任務而感到失望。

 

此外,岸見一郎還強調,子女應該多與父母交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被需要的。這樣可以減少父母因感到自己“無用”而產生的焦慮和不安。例如,當父母重複說一些話時,我們應該耐心傾聽,並理解這些話對他們的重要性,而不是表現出不耐煩。

 

樹欲靜而風不止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16會員
246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2/13
金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的語言;當你愛對方的時候,你會主動地去學習對方的愛語。 查普曼在長期的婚姻輔導工作中,發現了人們基本上透過五種方式來表達和理解愛,這些方式被他稱為「五種愛的語言」。他透過幫助人們找到各自的愛語,並提供學習愛語的方法,成功地幫助了許多夫婦解決婚姻問題。
Thumbnail
2025/02/13
金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的語言;當你愛對方的時候,你會主動地去學習對方的愛語。 查普曼在長期的婚姻輔導工作中,發現了人們基本上透過五種方式來表達和理解愛,這些方式被他稱為「五種愛的語言」。他透過幫助人們找到各自的愛語,並提供學習愛語的方法,成功地幫助了許多夫婦解決婚姻問題。
Thumbnail
2025/02/12
金句:一個人對於愛情的忠誠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願意用長期視角看待這段關係 《愛情數學》的核心觀念在於運用數學來理解和管理愛情中的種種問題。書中提出,雖然愛情充滿了感性和複雜性,但數學能幫助我們抽象化真實場景,揭示被情緒掩蓋的潛在規律,並提供理性的行動指導。
Thumbnail
2025/02/12
金句:一個人對於愛情的忠誠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願意用長期視角看待這段關係 《愛情數學》的核心觀念在於運用數學來理解和管理愛情中的種種問題。書中提出,雖然愛情充滿了感性和複雜性,但數學能幫助我們抽象化真實場景,揭示被情緒掩蓋的潛在規律,並提供理性的行動指導。
Thumbnail
2025/01/31
這篇文章是關於如何處理夫妻間的金錢問題,特別是關於不同『金錢人格』的影響和解決財務不忠的策略。文章重點介紹了五種金錢人格:省錢王、消費狂、冒險家、求穩者和隨性者,並提供了與每種人格相處的建議。此外,文章還提出了預防和解決『財務不忠』的方法,例如定期進行『金錢會面』,並遵守『交戰法則』以應對爭吵。
Thumbnail
2025/01/31
這篇文章是關於如何處理夫妻間的金錢問題,特別是關於不同『金錢人格』的影響和解決財務不忠的策略。文章重點介紹了五種金錢人格:省錢王、消費狂、冒險家、求穩者和隨性者,並提供了與每種人格相處的建議。此外,文章還提出了預防和解決『財務不忠』的方法,例如定期進行『金錢會面』,並遵守『交戰法則』以應對爭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繼「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之後的〈附錄篇〉,想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其他也帶給我極大反思的面向。其中包含:關於父母的說教與情勒、關於求助專業醫療、關於感受不到愛,還有讀者想提醒父母的話。
Thumbnail
繼「當家人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我該怎麼陪伴?」之後的〈附錄篇〉,想補充閒人與讀者訊息往返時,除了「如何陪伴」之外,其他也帶給我極大反思的面向。其中包含:關於父母的說教與情勒、關於求助專業醫療、關於感受不到愛,還有讀者想提醒父母的話。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