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過《深度工作力》《心流》這兩本書,理論上我們工作只要進入心流狀態,你可以更快樂,工作可以更加投入。
問題在於人實在太容易分心了。像是我在辦公室工作,常常被同事的機械鍵盤聲音、人來人往的走動聲給影響,讓我很難專心下去,時常要強迫自己,從分心的狀態拉回來。
以前還更誇張,做事是沒有想過順序,也不知道如何集中注意力,看到郵件就想回,聽到電話就想接,有什麼任務就是一直插進來插進來,事情也沒有分輕重緩急,就導致我正事都做不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開始尋找短時間內能快速專注的方法。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1分鐘終結慣性拖延, 短時間完全專注》,作者是「佐佐木正悟」,他是實驗心理學博士,著作包括《速度駭客》、《再見,拖延病!:戒掉「等一下」,讓你立刻動起來的55種方法》,他在部落格也時常分享各種改善拖延症的方法。作者告訴我們:
任何人只要有意願,都可以在一分鐘內進入極度專注的狀態
這麼神奇!這因為作者在美國留學時,做過專注力的實驗,把受試者關在一間沒有聲音、沒有光線的房間裡。請受試者想想「自己喜歡的事情」,結果發現,每個人都可以「非常專注」。
但現實中又不能把人關起來!作者就想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事前準備四個步驟,任何人都可以短短1分鐘,進入極度專注的狀態。
就像JoJo冒險野郎,承太郎開啟白金之星暫停時間,並且進入到非常集中、非常專注的狀態。
這本《1分鐘終結慣性拖延》除了提到如何短時間專注的方法,也有提到如何整理大腦的想法、如何行動、如何休息等等內容。
不過先著重在「如何一分鐘進入專注狀態」,我認為可以分成四個動作:
專注前你要先準備「清空你的大腦」,之後才有辦法專注。
通常人腦袋很多奇思妙想、想法與靈感,對於創作是很好的狀態,但專注的時候,跳出來亂就不妙了。所以請你準備專注之前,把你想做的事情、有什麼靈感,通通先寫下來、先記錄下來,清空你的大腦。等你完成一件事情之後,再去排程作業。
比如說我要畫工程圖,畫一畫就突然想到,我等一下好像可以做什麼案子或晚上要吃啥好料,這些想法一旦產生,就會在腦袋一直轉一直轉,導致我沒辦法專心,有時候不小心就畫錯了。
不過為何要先清空大腦呢?
因為你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你不要沒事去消耗他。消耗到某個程度,你就是想要專心也辦不到。清空大腦的好處,就是讓你一次只專注一件事!其他想法、靈感就等處理完之後再說吧。
我們大腦其實很偷懶,應該說非常耗能量。大腦於是會習慣往最省力的方向去跑,把重要的能量都留給思考。
比如你習慣在辦公室做文書作業,那就不要又移到會議室去做,因為你的大腦必須要重新適應環境,這個適應的過程就十分耗能。所以請你設定相同條件去做事,對大腦來說是最順的、最舒服的狀態。
通常我們早上腦袋是最清楚的,所以很多事情你可以排在早上去做。
以我自己為例,去公司我會先安排行程,檢查工作進度、準備報告或是專案。文書作業我盡量控制在早上搞定,這樣會比較能專注。通常下午會昏昏欲睡,開會需要一直講話,也比較不需要一直思考,所以我會議會盡量安排倒下午。
接著請你設好截止時間。比如說你可以限制自己一小時要搞定這件事。
因為人設定好時間限制,你做起來會比較有衝勁,也會比較專注,自己給自己壓力。甚至你可以挑戰一下,在限定的某個時間,我一定要把它做完。如果是重覆性很高的例行公事,你也可以挑戰看看自己的時間。
人只要進入競爭狀態,也會很專注。但你不見得要跟別人競爭啊,跟自己競爭也不錯啊。
接著就進入重點了,如何花一分鐘進入極度專注狀態。前面提到三步驟,都是專注前準備,首先先移除任何會分心的東西,再讓自己進入一個習慣狀態。接下來你要讓自己「慢下來 !」
書裡提到「慢下來」有兩種步驟
第一、殘像心智訓練法。
第二、專注一分鐘。
首先,殘像心智訓練法是指找一個訓練卡,讓你的眼睛專注在一個東西上。
比如《火影忍者》裡面,鳴人學螺旋丸的時候,自來也教他一個方法,因為使用螺旋丸必須非常專注,集中查克拉到手上。但鳴人很容易分心,自來也就在他手上畫了一個逗號,讓他想像把查克拉集中在這個逗號上。
這個殘像心智訓練法也是一樣,你找一個目標,專注地看它,把整個心智都投入在上面。接著,試著專注一分鐘。
不一定要看東西,你可以專注在呼吸上,或者數數,反正找一個目標,讓自己的專注力鎖定在某個目標,只要鎖定一分鐘,就會發現自己會慢下來。
這個方法其實我有試過,讓我兒子玩。
我原本是想讓他專注在呼吸上,調整呼吸,讓自己慢下來。
原理很簡單,就是讓交感神經不要這麼興奮。吸一大口氣,然後緩慢吐氣,很多緩解焦慮的 書上都有教這個方法。但教小孩可能有點難,所以我讓他從1數到100,慢慢數,不可以跳過,要專注數字不能數錯。
這個方法一樣是找目標,專注一分鐘。也許是眼睛鎖定一個目標,或者調整呼吸,甚至數數字都可以。
一分鐘其實很久,你可以試試做棒式或深蹲一分鐘,就會發現一分鐘真的很長。當你花一分鐘專注在某個目標上時,注意力自然而然就會集中。當你進入狀態後,就可以開始你的工作了。
在開始專注時,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看起來很忙,可是根本就沒有成果出來。
首先,就算你已經清空大腦,難免還是會有各種奇怪的靈感或想法冒出來,千萬不要馬上去處理它們,還是先寫下來,不要分心去處理,先專注在當前的事情上,避免浪費無謂的思考。
另外請你無論做什麼工作,請確保要有成果出來,再小都沒關係。這是要避免瞎忙一整天,卻啥也沒完成。
就像我家小一的兒子,寫功課時總是扭來扭去,分心去摸東摸西,寫了一個小時,卻沒寫幾個字。大人雖然不會那麼誇張,但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旦分心到別的事情上,很容易不自覺讓時間溜走,看起來很忙,卻做沒什麼事。
比如我在做報告時,經常會分心去吃東西、喝飲料、走一走,甚至看郵件或滑手機。
特別是在等待轉檔過程中,容易摸魚做其他事情,結果手頭上的事情都沒做完。
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有,做一半就拿起手機滑一下,上網看八卦娛樂。一分心,時間就過去了,回過神來發現事情沒做完。
所以在專注做事過程中,避免自己分心的重點,請你務必要做出成果,再小都沒關係。
具體的解法就是「設定好截止時間,也要決定好今天要做到什麼程度?」
任何任務,不管再難再大,都可以拆解成很多小任務,每天完成一定的進度。
你可以要求自己,今天一定要做完這個進度,才能切換去做別的事情。因為人無法多工,多工效率也不好。
再來就是需要進行定期回顧!
這本書提出了一個蠻有特色的觀點,就是請你每隔兩到三個小時,對你所做的事情進行瞬間回顧。
什麼叫回顧呢?
其實就是確認你現在的進度,為什麼要這麼做?
有時候我們在做事情時,即使已經排好了工作計畫,實際上我們很少用比較客觀的角度去看待現在要做的事情。在做這件事情之前,可以先問一下自己
:我現在在做什麼事情?
:這件事情做得好嗎?
:我真的要做這件事情嗎?
:為什麼要做?
人是需要原因和動機的生物。時不時提醒一下自己為什麼要做,然後稍微回顧一下目的。這樣可以避免你在做事的過程中,突然分心去做別的事情。
比如說看漫畫或上網!
如果你沒有先搞清楚動機和目的,就會在做一做的過程中分心。
人都是這樣!
當你今天要做某件事情變成習慣後,就不會再去想為什麼要做。這樣一來,通常不會放太多專注力在上面,
因為集中精神很耗腦力,大腦會自動把很多事情變成習慣,節省腦力。既然要節省腦力,就容易分心。
因為反正你下意識也會去做,何必那麼專心呢?所以時時回顧,可以提醒我們為何要專注。
當然,回顧的頻率不用太高。我建議可以在達到某個小成果時再回顧,這樣比較合理。
唐鳳最愛用的番茄鐘時間管理法,每25分鐘專注,然後休息5分鐘。在這5分鐘休息時,你就可以進行回顧。
我自己用番茄鐘法不太順,我看完這本書後,我實驗後調整的流程。我會設定一個小時工作時間,完成後起來喝杯茶。在喝茶時稍微回顧一下我在做的事情,然後進行專注前準備,再次調整呼吸,專注一分鐘,讓腦袋放空一下,再進入下一個工作。
看完這本書後,我開始嘗試書中的方法。
每天早上,我會先排定三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按順序完成。
在每個小時結束時,我會花一分鐘調整呼吸,讓自己重新專注。
我也會在工作中途休息一下,喝個茶,回顧一下自己目前的進度和目標。
我發現自己不再那麼容易分心,效率也提升了很多。
那我自己設定專注的步驟如下 :
我認為《1分鐘終結慣性拖延》這本書,提供了很實用的專注方法,讓我可以在短時間內進入工作狀態。
透過清空大腦、設定相同條件、設立截止時間和建立儀式感,我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再加上在專注中注意保持成果和定期回顧,我的工作效率有了顯著提升。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容易分心,這本書絕對你值得一讀。
_
✅ 博客來商城:https://reurl.cc/YqVg9x
(您的購物回饋金將捐至展臂閱讀協會,就讓閱讀不僅幫助自己也能幫助他人,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每季會將捐款金額公布在臉書、公益網站上)
_
✅ 閱讀全文:https://hamr-lab.com/1min-foucus/
✅ 訂閱電子報:https://hamr-lab.com
✅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amr.lab
✅ 推特:https://twitter.com/hamrlab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amr.lab/
✅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uncle@hamr-lab.com
✅ 請我喝杯咖啡:
https://www.buymeacoffee.com/hamr.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