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更換負責人的法律問題分析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有醫師朋友詢問診所更換負責人的法律問題,這部分可區分為行政上變更負責醫師之法定程序,與民事上前後任負責人之法律責任之釐清,以下將以私立診所為例,說明兩大概念上的不同。

raw-image

ㄧ、依地方衛生局處之要求,遵期提出文件變更負責醫師

行政上的程序,一般而言,各地方縣市政府衛生局處都有既定的流程與臚列需要提供的文件,不至於讓醫師無所適從,參照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系統線上預約平台資料顯示,以私立診所為例,在原址原況承接者之情形,準用開業程序,並應由新舊負責醫師簽署權利義務及全部概括承受契約文件

參考衛福部108年1月4日衛部醫字第1071668319號函釋,內容表示,私立醫療機構僅單純更換負責醫師,並未變更機構名稱、地址、建築物之樓地板面積及樓層、服務設施裝備,且醫事人員及診療科別均維持現狀,於新舊負責醫師完成簽訂權利義務全部概括承受契約備註情形下,得簡化醫療法第 14條之許可程序,依同法第15條第1項後段「登記事項變更,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 30日內辦理變更登記」之規定辦理。

值得一提的是,主管機關雖然要求新舊負責醫師簽署權利義務及全部概括承受契約文件,但這部分,實際上效力僅限於對行政機關之聲明,新舊負責醫師共同承諾變更負責人,其餘部分蓋不變動,後續所生之行政管理對象,由新任負責醫師承擔。

至於診所原本對外的契約關係,基於契約相對性原則(契約效力僅於簽約雙方間生效,契約以外之人不受拘束),並不當然受到此份新舊負責醫師簽署概括承受契約影響。但原本舊負責醫師簽署的合約,效力為何?新負責醫師可以直接承受嗎?

raw-image


二、舊負責醫師簽署之契約,不當然由新負責醫師承受

私立診所,因為非屬公司或其他法人團體(如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在法律上並非獨立個體,不能作為簽約主體,私立診所通常是單一醫師獨資或幾位醫師合夥成立,若是單一醫師獨資,經營期間對外簽署之契約,如診間場所租賃契約、醫材租用或購買契約、助理或護理師勞動僱用契約等等,雖常見以診所名義簽署並加註負責醫師,但以法來看私立診所因不具獨立法人格,故不能作為單獨簽約之主體,因此,縱然在簽約時名義上以診所名義對外簽約,但實際上法律效力會存在於負責醫師身上。

既然契約的效力,是存在於簽約當時負責醫師身上,所以當私立診所變更負責醫師時,舊負責醫師所簽署之契約,對新負責醫師不生拘束力,不論是上述診所租賃契約、醫材租用契約、助理或護理師勞動僱用契約等等。因此,診所租賃契約必須與房東從新簽約,醫療設備如果是租用的情形,也是需要出租設備商簽署新契約,助理或護理師如有留任,也會因為負責人變更而改變僱主關係。

實務上常見,診所負責醫師向銀行借款,在轉讓診所時接手醫師發現此情形而擔心接手是否一並承擔銀行債務的問題?如前所述,契約關係是跟在醫師身上而非診所,前手負責醫師借款之債務,也應由該借款醫師自行負責,因為不能單純以「診所」名義向銀行借款,故也不會有新負責醫師需要一併責任的問題,但如果遇到這樣的情形,最好還是設法看到借款契約書來做最後確認,更為保險。

三、診所也需要專業法律顧問

經營診所就是在經營一家企業,大多數的醫師專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造福病患,對於法規與契約等議題較不熟悉又無暇研究,此時更需要專業律師擔任診所法律顧問,協助醫師處理法律問題,避免陷入法律糾紛。


#所以別忘了,有診所與醫療法律問題,記得找陳建至律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商業法律護航|陳建至律師
111會員
99內容數
亮遠法律事務所,十餘年執業律師,沉浸於公司商務、新創、智慧財產、財富傳承等領域,喜歡品飲威士忌、葡萄酒。長期投入商業法律服務,協助客戶找出企業經營遇到的難題、分析商業活動面臨的風險,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 Email:lawyerchih@gmail.com 諮詢電話:(02) 2558-8589
2025/04/21
本文探討品牌合作中常見的合約陷阱,以一個保健品公司與品牌顧問公司合作失敗的案例說明合約的重要性。文中強調合約需明確列出交付項目、時間、里程碑付款及成效檢討機制,並設定終止條款與違約條款,以保障自身權益。最後,建議尋求專業律師協助,確保合約內容完善,避免合作失敗導致損失。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探討品牌合作中常見的合約陷阱,以一個保健品公司與品牌顧問公司合作失敗的案例說明合約的重要性。文中強調合約需明確列出交付項目、時間、里程碑付款及成效檢討機制,並設定終止條款與違約條款,以保障自身權益。最後,建議尋求專業律師協助,確保合約內容完善,避免合作失敗導致損失。
Thumbnail
2025/04/19
創業夥伴間的友情容易因合夥事業產生裂痕,本文由商務律師的觀點出發,說明如何透過完善的股東協議或合夥契約,預先避免因股權比例、退出機制、分工與決策制度等問題導致的爭執,保障彼此權益,維繫友誼。
Thumbnail
2025/04/19
創業夥伴間的友情容易因合夥事業產生裂痕,本文由商務律師的觀點出發,說明如何透過完善的股東協議或合夥契約,預先避免因股權比例、退出機制、分工與決策制度等問題導致的爭執,保障彼此權益,維繫友誼。
Thumbnail
2025/04/10
代言合約的風險控管與條款設計,是企業維護品牌形象的關鍵。本文探討品牌形象維護、違約責任、合約終止、KPI設定、代言內容審查及律師在合約中的重要性,並以案例說明專業法律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0
代言合約的風險控管與條款設計,是企業維護品牌形象的關鍵。本文探討品牌形象維護、違約責任、合約終止、KPI設定、代言內容審查及律師在合約中的重要性,並以案例說明專業法律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私立診所負責人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包括法律責任、醫療法的義務及相關行政法規的重要性。私立診所不具備獨立法人格,負責人需要對診所運營和法律問題負全責,並需防範醫療糾紛及對健保的虛報責任。強調聘請專業法律顧問以協助醫師處理法律事務,減少法律糾紛的風險。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私立診所負責人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包括法律責任、醫療法的義務及相關行政法規的重要性。私立診所不具備獨立法人格,負責人需要對診所運營和法律問題負全責,並需防範醫療糾紛及對健保的虛報責任。強調聘請專業法律顧問以協助醫師處理法律事務,減少法律糾紛的風險。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私立診所更換負責醫師的法律程序與責任,針對行政程序及契約效力進行深入分析。特別是,如何依據衛生局要求辦理負責醫師變更,及新舊醫師之間的權利義務承受問題。最後提醒醫師在經營診所時需尋求專業法律顧問的協助,以避免潛在的法律糾紛。
Thumbnail
本文探討私立診所更換負責醫師的法律程序與責任,針對行政程序及契約效力進行深入分析。特別是,如何依據衛生局要求辦理負責醫師變更,及新舊醫師之間的權利義務承受問題。最後提醒醫師在經營診所時需尋求專業法律顧問的協助,以避免潛在的法律糾紛。
Thumbnail
每年當私人診所完成執行業務所得的最後結算之後,都須依據出資比例,再將結算後的執業所得,併入各出資者的個人綜合所得淨額內,以利各實質合夥的醫師,可以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申報,而個人最高稅率可能高達40%。
Thumbnail
每年當私人診所完成執行業務所得的最後結算之後,都須依據出資比例,再將結算後的執業所得,併入各出資者的個人綜合所得淨額內,以利各實質合夥的醫師,可以完成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申報,而個人最高稅率可能高達40%。
Thumbnail
醫療法第63條第1項:"醫療機構實施手術,應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手術原因、手術成功率或可能發生之併發症及危險,並經其同意,簽具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始得為之。但情況緊急者,不在此限。"
Thumbnail
醫療法第63條第1項:"醫療機構實施手術,應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手術原因、手術成功率或可能發生之併發症及危險,並經其同意,簽具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始得為之。但情況緊急者,不在此限。"
Thumbnail
一年以上工期較長的工程,施工期間常常會因為外單位需求等因素,需要辦理契約變更,偏偏契約變更又是監造單位最困難的工作......
Thumbnail
一年以上工期較長的工程,施工期間常常會因為外單位需求等因素,需要辦理契約變更,偏偏契約變更又是監造單位最困難的工作......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討論關於「變更掛名負責人|掛名負責人拒不返還登記名義,可以怎麼辦?」的問題,現行法對於長照中心負責人,有哪些要件要求嗎?如果後續遇到返還負責人名義問題時,可以如何處理呢?一、什麼樣的人可以擔任長照機構的負責人?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第3條(節錄)居家式服務類長照機構業務負責人,應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討論關於「變更掛名負責人|掛名負責人拒不返還登記名義,可以怎麼辦?」的問題,現行法對於長照中心負責人,有哪些要件要求嗎?如果後續遇到返還負責人名義問題時,可以如何處理呢?一、什麼樣的人可以擔任長照機構的負責人?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第3條(節錄)居家式服務類長照機構業務負責人,應
Thumbnail
醫療機構委託外部承攬者經營、管理或執行部分業務,應以診斷、治療、核心護理以外之非醫療核心業務為原則。但於醫療資源缺乏地區,醫事人員羅致顯有困難 之情事者,不在此限。 醫療核心業務不得外包,衛生署將列入醫院評鑑 依行政院衛生署之函釋,哪些行為係醫療業務之核心,應由醫師親自執行? 《醫師法》第28條 按
Thumbnail
醫療機構委託外部承攬者經營、管理或執行部分業務,應以診斷、治療、核心護理以外之非醫療核心業務為原則。但於醫療資源缺乏地區,醫事人員羅致顯有困難 之情事者,不在此限。 醫療核心業務不得外包,衛生署將列入醫院評鑑 依行政院衛生署之函釋,哪些行為係醫療業務之核心,應由醫師親自執行? 《醫師法》第28條 按
Thumbnail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下稱本法)業於111.5.30三讀通過,待正式公布施行後生效,屆時醫療院所始須遵照辦理。
Thumbnail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下稱本法)業於111.5.30三讀通過,待正式公布施行後生效,屆時醫療院所始須遵照辦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