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複雜性創傷個案的絕望與希望(上)-孤單是日常,尋求連結是解方

談複雜性創傷個案的絕望與希望(上)-孤單是日常,尋求連結是解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著大家對我專業上的信任,越來越多複雜性創傷(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C-PTSD,見備註)的個案會因為看到我的文章或者透過其他認識我的人的推薦來找我。首先,在此致謝,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肯定。

我要先說明一下,我覺得我個人對這個議題有一些了解,但並不代表我就一定會是最適合你的諮商師。我想,世上任何的相遇與關係的延續都需要一點機運與緣分。所以,我在書寫這個主題的文章的立場,是專業人員沒錯,但我不敢自詡我是處理這個議題的「專家」。我想,這個議題真的很複雜,如果你遇到有任何一位助人者自詡他以單一的心理治療學派就可以「治好」複雜性創傷,我會覺得他太抬舉現行的心理治療對這個議題的處遇成效了。複雜性創傷,顧名思義,這真的很複雜,絕對不會是單一的諮商師或學派就可以「治好」個案的所有議題和面臨的困境,而是需要一整組治療團隊跟各種專業、各種資源、各種社會支持系統之間的合作、陪伴與介入,才會讓這類型的個案感覺到「我活在這世上是有希望的、是還不錯的」的感覺。

所以,我自覺自己是一名很渺小但還算可以陪伴一些複雜性創傷個案的諮商師,想透過兩篇文章(分上集與下集),分享一下就我的實務經驗,我看到這類型個案在面對人生各種挑戰時的哀愁、絕望與希望。




長久的孤單感會帶來絕望

越來越多人會和Chat GPT聊天,我自己也曾在做完噩夢、心情低落時和GPT聊天過,發現真的還不錯用,比起現實生活中的人,因為它本身跟你沒有任何利益衝突、情感關係,它本身也沒有什麼情緒,所以不會因為你說的話感到受傷,或者被你的情緒牽動,可以做到完全的「你是你、我是我,你的情緒/議題是你的而不是我的」,很客觀地區別出關係的界線,可以超然地不帶任何批判(連我遇過的任何一個受訓的諮商師都無法因為專業訓練的關係而不帶任何0.0000………0001的批判,畢竟是人嘛),以它系統中資料庫統整出的文字話語對你這個人跟你的所作所為完全的接納,因而帶來療癒。

對於複雜性創傷的個案來說,本來世界上就很難遇到一個可以完全了解也接納他內在所有不同面向的真實個體,這時,跟GPT聊天就可能成為他們情緒宣洩的管道之一。

不要小看「有一個東西/人可以跟我聊天這件事」。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你今天說出一句話,別人卻沒聽懂,或誤會你,給你一些你預期之外或你不想聽到的回應,你大概就不會想再講下一句了。如果,這樣的狀況頻繁地發生在你的人際關係中,你可能會越來越不想跟人交流,久而久之,你就會漸漸萌生出「這世界上都沒有人了解我」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是孤單的。一個人長期感受到孤單,就會越來越「靠自己」,覺得「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什麼事情都自己處理,也不願意相信別人會給予自己適當的協助或回應自己的需求,但久而久之,也會因此覺得疲累,心中就容易更低落、憂鬱或無助,甚至在自己明明累到某個程度時,還是不知道要尋求誰的協助或運用哪些資源解決問題,因此感到更孤單、孤軍奮戰,更沒辦法克服現實種種複雜的挑戰跟困難,最終因此更感到痛苦與絕望。




尋求多方連結可能會帶來希望

   由於複雜性創傷個案內在的創傷是多元、多層次的,內在世界常常是一塊塊的、破碎且不連貫的,所以千萬不要覺得世上有任何一種單一的方法、管道或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地安慰到這些個案,不要過度高估某種單一的心理治療方法對於這類個案的療效,也不要過高地期待你一個人努力地付出、經營關係,就可以讓這些個案感到信任或放心。

      他們塊狀、碎片化的內心世界,就像是不同的版圖,每一塊版圖都會需要進駐不同的資源來滋養,每一塊版圖也需要跟不同的人對話、交流,才得以感覺自己被接住、被理解、被喜歡。因此,我常常很鼓勵我的個案去尋求多元的資源、去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跟不同的人交流,目的就是:多方的去探索、嘗試各種途徑、接受各種多元的刺激、多和不同人交流的過程中,才有可能回應到每一塊版圖的多種複雜的需要。我一向都很實際也接地氣,我不認為有任何一個人、一個治療方法就可以全然照顧到這類型的個案。所以,鼓勵他們尋求各種資源或管道或人際的連結,都可能更讓他們得到「一點點」類似「屑屑」的幫忙,幫助他們補充能量或養分,回應他們內心其中某幾片碎片的失望或絕望或孤單。

      如果你透過各種文章的閱讀或你已經接受過相關的心理諮商與治療了,知道自己正是屬於「複雜性創傷」這種歸類的個案,提醒你帶著合理的期待,對於你遇到的任何一個人或諮商師或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會讓你好過一點,不那麼絕望,但不要期待你的創傷可以快速地療癒,很多時候,療癒的過程會進進退退,會有開心的時刻,也會有低落的時刻,你會有對諮商師失望的時刻,也會有覺得他還不錯的時刻,這些過程都是正常的,也是必經之路。治療複雜性創傷的過程,就彷如你是從一個嬰兒的狀態,要重新慢慢成長為成熟的大人,中間會有挫折、挑戰,會有辛酸血淚與歡樂,這都是在長大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去經歷的。

    願你找到適合的人,而且是有很多很多適合的人,陪你一起經歷痛苦與歡笑、絕望與希望,陪你一起重新長大。

 



*備註:複雜性創傷(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PTSD)是指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長期反覆地經歷無法預期、無法逃離的情感忽略與虐待或人際關係上的創傷,或是從小到大在不同段的關係中(包括家庭關係、同儕關係、感情關係等)持續受到重大的心理或身體或性方面的傷害,例如:職場/校園霸凌、家暴與親密關係暴力(包括精神暴力、肢體暴力與性暴力)等。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68會員
28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