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讀到美國公共衛生碩士 Kasley Killam 於2024年出版的書籍《連結的藝術與科學:為何社交健康是長壽、健康和幸福的關鍵》時,瞬間有了全新的健康觀點。她寫道:
「傳統健康指引都忽略了健康最重要的元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這讓我反思,身為碩博士生,我們在學術與研究上經常專注於身心健康,但往往忽略了「社交健康」這個重要的面向。
▌健康不只是身體與心智
Killam 提到,健康不僅僅是生理或精神健康,它還包含了一個被學術界常常忽視的層面——社交健康。當我們忙於寫論文、趕進度,孤獨地待在圖書館或研究室時,可能感到身心疲憊,卻未曾注意到自己在社交關係中的缺失。沒有親密的朋友或家人分享壓力、缺乏能夠互相支持的社群,這樣的狀態實際上是對健康的損害。
▌什麼是社交健康?
社交健康是指我們從人際關係中獲得的健康與幸福感。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社交健康可能表現在研究夥伴間的互動、與指導教授的信任關係、參與學術社群或活動中的歸屬感。它不僅限於你跟家人或朋友的連結,也包括你在學術環境中所處的關係網絡。
▌為什麼碩博士生更需要關注社交健康?
碩博士生的生活通常充滿了壓力與孤獨。長期埋首研究、準備報告或論文,很容易忽視自己與外界的連結。而實際上,社交健康對於學術生涯的成功至關重要。與同儕的討論可以帶來新靈感,與指導教授的良好互動則能促進學術發展,這些都是維繫「社交健康」的重要部分。
此外,社交健康還有助於平衡生活。當我們有一個健康的社交圈,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在私人生活中,都能獲得支持與鼓勵,進而減少壓力,提升整體幸福感。
▌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健康?
1. **建立支持網絡**:碩博士生通常會感到孤獨,但積極參與學術社群,與同儕保持聯繫,能幫助你在研究的道路上不再孤軍奮戰。
2. **參加學術活動**:無論是線上的研討會還是實體的學術交流,這些活動能讓你結識新朋友,並擴展自己的學術視野。
3. **平衡學業與生活**:適時地抽空與家人、朋友相聚,甚至是簡單的聚餐或聊天,都能讓你保持良好的心態,減少研究帶來的壓力。
4. **尋求專業支持**:如果覺得壓力過大或感到孤立,可以考慮學校的心理諮商服務,這些資源能幫助你建立更強的社交健康。
▌結語
Killam 的觀點讓我深刻體會到,社交健康對於我們這群碩博士生來說,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部分。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學術表現與身心狀態。與其只專注於身體或心智的健康,不如花點時間培養自己的人際關係,從中獲得支持與力量,讓研究路程更加順遂、生活更加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