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發展|從「管理顧問」到「寫作者」,我是怎麼想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多人好奇我是怎麼忽然想跳離「管理顧問」的工作,去「寫書」成為「作者」的?

由於「第三文化小孩」的特殊成長經歷,我一直都知道遲早有一天,我要寫一本書,只是我不知道會發生在哪天。

第三文化小孩:指的是在孩童時期,在不同於自己原有文化的環境中成長,並將多種文化特質融入自身的人。他們的文化背景融合了父母的第一文化,和成長地的第二文化,形成獨特的第三文化。

覺醒的過程

「思考的東西」多到我必須寫下來,不然裝不下了,那一刻我覺悟到「可能就是現在了」

在INSEAD畢業後,極少數同齡人與我一起留在「新加坡」的時日裡,我經常做「自我對話」的思考。

比方說「我真的想一直做這份工作嗎?」、「現在的生活方式是我喜歡的嗎?」、「我想搬到哪裡去?」

自己獨立在外居住,並且經濟獨立,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可以為我的人生做任何決定」,不受制於任何人。

並且,思考的東西多了之後,我發現光靠「記憶」已經難以容納了,而且有些「思考」自己也覺得具有啟發意義,因此想要紀錄下來,也就「粗糙魯莽」的開啟了寫作之旅。


開始與「同齡人」出現鴻溝

自從想的比較多,寫的比較多之後,我發現與同齡人的對話開始出現鴻溝,我喜歡探討「更深度的議題」,比如人生的意義、工作的本質,不喜歡談論日常瑣事。與此同時,發現自己往往可以跟年長者產生「更多共鳴」。

直覺告訴我,當你有「超齡的能力、認知或是技能」的時候,很可能是找到「天份」的信號,一定要儘快去展現自己,這可能會是「發展突破口」。

比如莫札特是「音樂神童」,但是假如他沒有在「五歲的時候」就登台,沒人知道「他這麼年幼就這麼厲害」,他與其他「後來居上」的音樂家也不會有所分別。


既然大環境不好,我為什麼不趁這個時光,去做「更有意義的事」,累積「更多不同經歷和能力」呢?

另一大導火索,是「大環境因素」。

當下全球經濟疲軟,管理顧問公司的大客戶們(世界500強公司)預算降低,能搶到專案就不錯了,哪裡還顧的上給你挑選「鍛鍊不同技能」的專案,個人成長「趨緩」。

我當初進入「管顧業」,目標就是「快速的個人成長」。既然得不到滿足,我不應感眷戀短暫的安逸,比如「高薪、上手的工作」,而應該「趕快調整職業方向」,給自己更多挑戰。

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不隨著年紀增長而進步,和原先相比就是「退步」。


「寫作」這件事是有「時效性的」,想到就去做吧

我想,管理顧問的工作內容,什麼時候去做都可以,甚至現在「少了我」也不會怎樣。

但是「青春的表達欲」是有「強烈時效性」的。

假如過了幾年再寫,我可能就沒有表達的興致了,就算有,可能也因為時間的流逝沖淡了記憶,表達不出「當年的情緒張力」了。

經歷這麼一番思索之後,我義無反顧的離開了「光鮮亮麗的管理顧問」職業,投入到「未知的寫作領域」。


回顧這一年的成長,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我的個人技能,包含表達力、批判思考力、行銷能力,都得到了極強的鍛鍊和升級,而每當我回想,這一切的改變,都是自己的決定「推動」時,都不禁由衷地感謝自己。

在AI持續發展的變動年代,我不想「把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鎖死。可以說,管理顧問的邏輯思維鍛鍊,搭配寫作的表達能力訓練,為我拓展了「更寬廣的職業道路」。

原來,自信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靠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努力」得來的。


關注我的出版作品《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的朋友們,久等了!

我的生涯首部出版作品《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

我的生涯首部出版作品《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

從學測失利危機,到成為「加州柏克萊訪問學者」的大學黑馬;從畢業即失業危機,到進入「新加坡管理顧問業」的窄門;從出社會後的「自我迷茫期」,到找到藍海並實現「自我覺醒」...

這本書詳述我的個人成長過程「如何突破各項危機?」

歡迎感興趣的夥伴們「點擊鏈接」試閱/購書,主要兩大通路博客來、誠品連結如下:

博客來(推薦由此購買,目前有79折優惠)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3674?sloc=main

誠品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182162682659686002

電子書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sh4tEQAAQBAJ

p.s.購買紙質書的讀者掃描書中「二維碼」,能夠參與我之後舉辦的「線上讀書會」和「工作坊」(免費)。為了維繫品質,初版的數量不多,目前市面上僅流通~200本,想今年就參與我的線上活動的,推薦現在下單,不然就要等明年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感謝各位格友對我的出版作品《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的關注,讓大家久等了!在快滿25歲時,我發下「豪言壯語」,「給我一年時間,我要出書」。一年後,我做到了!
這篇文章強調女性成功不在於模仿男性行為,而是採用獨特的思考方式。透過個人故事,作者分享了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戰略思考,並分析男女在思考模式上的差異,呼籲女性要專注於自我成長與價值提升,成為如同太陽般的存在,進而打造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生活。希望能夠推動社會對於女性形象的重新認識。
許多大學生渴望跨領域發展,但常因他人意見而難以下定決心。本文闡述我們不需要任何人的許可來追求夢想,社會的認可來自於我們的具體行動。職涯發展並無固定答案,唯有通過不斷的嘗試與學習,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徑。享受這一探索過程,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本文探討了Z世代在職場中的定位問題,尤其是否應該「依賴頭銜來定義自身價值?」。透過對過去職場經歷的反思,作者指出傳統的職場倫理可能導致個人價值的錯誤認知,並提倡重新思考企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人才選擇的標準,以適應現今透明的社會環境。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脫離傳統工作模式後的心路歷程,從最初的懷疑與不安,到如今的自我肯定與持續創作。作者強調裸辭並非只有玩樂,而是一場修行,過程中自我突破與成長的價值。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年輕人需尋找屬於自己的藍海,而新書旨在啟發Z世代勇敢追逐夢想,不必依賴他人的認可。
作者分享了簡報的分類、組成部分和關鍵做法,特別針對企業高管和投資人特質,在有限時間內清晰表達核心信息。文章提供了從思考故事線到製作內容的具體步驟,幫助讀者提升簡報質感。
感謝各位格友對我的出版作品《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的關注,讓大家久等了!在快滿25歲時,我發下「豪言壯語」,「給我一年時間,我要出書」。一年後,我做到了!
這篇文章強調女性成功不在於模仿男性行為,而是採用獨特的思考方式。透過個人故事,作者分享了從父親身上學到的戰略思考,並分析男女在思考模式上的差異,呼籲女性要專注於自我成長與價值提升,成為如同太陽般的存在,進而打造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生活。希望能夠推動社會對於女性形象的重新認識。
許多大學生渴望跨領域發展,但常因他人意見而難以下定決心。本文闡述我們不需要任何人的許可來追求夢想,社會的認可來自於我們的具體行動。職涯發展並無固定答案,唯有通過不斷的嘗試與學習,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徑。享受這一探索過程,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本文探討了Z世代在職場中的定位問題,尤其是否應該「依賴頭銜來定義自身價值?」。透過對過去職場經歷的反思,作者指出傳統的職場倫理可能導致個人價值的錯誤認知,並提倡重新思考企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人才選擇的標準,以適應現今透明的社會環境。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脫離傳統工作模式後的心路歷程,從最初的懷疑與不安,到如今的自我肯定與持續創作。作者強調裸辭並非只有玩樂,而是一場修行,過程中自我突破與成長的價值。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年輕人需尋找屬於自己的藍海,而新書旨在啟發Z世代勇敢追逐夢想,不必依賴他人的認可。
作者分享了簡報的分類、組成部分和關鍵做法,特別針對企業高管和投資人特質,在有限時間內清晰表達核心信息。文章提供了從思考故事線到製作內容的具體步驟,幫助讀者提升簡報質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開頭不免要來個儀式感,好好紀錄一下.. 雖然從學生時期有想過要來當個文字作家,但事實上是,出社會之後的工作根本跟 "文字"沒有關係,搓搓坨坨這麼多年不只文筆不好,連心事也習慣放心裡了,畢竟職場上要防的人事物太多了,無法輕易透露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決定用部落格記錄生活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工作不順利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小時候,你的老師可曾叫你寫過一篇作文,我的志向,現在仔細想想,我已經忘記當初自己寫的內容是什麼了,但有印象的是,老師解釋說,就是要寫長大以後想做甚麼,那和工作不同,是要一輩子想做的職業。 現在才明白,這篇作文在後面人生,會是一項很重要的功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透過書來體驗不同版本的人生,那麼在面對轉職、離職的挑戰時,我們能有更多機會去瞭解自己的可能性,甚至開創一個自己也未曾想像過的精彩旅程。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開頭不免要來個儀式感,好好紀錄一下.. 雖然從學生時期有想過要來當個文字作家,但事實上是,出社會之後的工作根本跟 "文字"沒有關係,搓搓坨坨這麼多年不只文筆不好,連心事也習慣放心裡了,畢竟職場上要防的人事物太多了,無法輕易透露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決定用部落格記錄生活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工作不順利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小時候,你的老師可曾叫你寫過一篇作文,我的志向,現在仔細想想,我已經忘記當初自己寫的內容是什麼了,但有印象的是,老師解釋說,就是要寫長大以後想做甚麼,那和工作不同,是要一輩子想做的職業。 現在才明白,這篇作文在後面人生,會是一項很重要的功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透過書來體驗不同版本的人生,那麼在面對轉職、離職的挑戰時,我們能有更多機會去瞭解自己的可能性,甚至開創一個自己也未曾想像過的精彩旅程。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