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安靜的小鎮上,有個人一直過著愜意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他的鄰居搬來了一個制皮匠。制皮匠家裡堆滿了各種皮革,散發出濃烈的臭味,令人難以忍受。這個人一開始無法忍受這種臭氣,於是多次到制皮匠家催促他搬走。每次制皮匠都答應馬上搬家,但卻遲遲沒有行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人漸漸習慣了皮革的臭氣,最後甚至不再感到不適,也不再催促制皮匠搬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差距感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差距和不適的“習慣化”。當我們習慣於這些差距時,可能會逐漸停留在舒適圈中,失去改變和突破的動力。
什麼是差距?
簡單來說,差距是我們現狀和理想之間的落差。這種感覺可能來自於自身能力、資源不足,或環境不符合期待。每當我們意識到「做不到」或「還差一點」時,就會產生壓力與不安,這份壓力既可以激勵我們成長,也可能讓我們陷入一種惰性。
差距感是一把「雙面刃」:一方面,它能成為我們努力的動力。小查因感到自己技術管理的不足,開始尋找團隊帶領和技術提升的方法;小司則因意識到產品知識的不足,主動學習以回應客戶的提問。這些動力能推動他們改變和提升,走向更高的成長。
但另一方面,如果差距無法有效縮小,可能會帶來自我懷疑。小查因一再被批評,開始產生「無論如何也不行」的無力感,逐漸對提升失去興趣;小司也因為多次無法應答而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這時,差距就成了束縛他們的負擔,而不是促進成長的力量。
在差距的兩面性中掙扎了一段時間後,許多人會逐漸感到疲憊,最終選擇妥協。當不斷的努力無法縮小差距時,我們的大腦可能會自動「關閉」追求改變的動力,進而適應現狀。這種適應其實是種「習慣化」的開始,讓我們逐漸接受差距的存在,甚至不再覺得它需要被改變。
來看看小查的例子:
小查是一位專案經理,剛開始工作時,他滿懷熱情,總是全力完成每個專案。然而,隨著專案的增加和複雜度提高,他逐漸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專案需求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他的上級和客戶常常給出負面的回饋,讓他一次次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儘管他多次嘗試改進,但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久而久之,小查對這些差距感習以為常,慢慢放棄了成長的動力和挑戰的意願。他開始習慣於這種挫敗感,停滯在職業發展的瓶頸裡。這種習慣化差距感帶來了多方面的危害:
當小查一再面對差距卻無法彌補時,他的大腦逐漸接受了這種狀況,進而產生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他開始相信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達成目標,於是慢慢放棄了嘗試和改變的念頭。他不再主動尋找解決方案,也不願再面對挑戰。這種失去改變動力的狀態,使他無法走出舒適圈,錯失了成長和突破的機會。
由於長期無法達成專案目標,小查逐漸失去了對專業提升的興趣。他在每次遇到問題時,選擇維持現狀,而非嘗試新的方法或技能。這導致他的專業能力停滯不前,甚至僵化。他不再關注市場新趨勢或學習新技術的機會,而是習慣性地以最低標準來完成工作。這種停滯不前的狀態,讓他無法發揮自己的潛力,也難以突破職業瓶頸。
當小查逐漸習慣了這種差距感,他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開始產生懷疑。每次面對挫敗時,他內心會不斷強化“我不夠好”這個念頭。隨著這種負面情緒的累積,他的自信心持續下降,在日常工作中變得猶豫不決,不敢承擔更多責任或挑戰新的任務。自信心的喪失進一步加深了他對差距的恐懼,讓他無法走出舒適圈,形成一個負面的惡性循環。
在專業領域中,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對差距的感知,就像主廚對味道的敏銳度一樣。主廚不僅僅是滿足客戶的需求,他更需要能夠預見和超越客戶的期待,這種能力來自於他對自我標準的要求和不斷提升的專業能力。
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習慣化。每一次的差距感背後,都隱藏著潛力和成長的機會,只要我們能夠積極面對,並採取行動,就能將差距轉化為成長的動力。正如有人所說:“習慣是成長的最大障礙,但突破它,我們就能實現真正的蛻變。”,當下次遇到差距感時,不要退縮,而是勇敢走出舒適圈,追求自我成長與突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