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痛來得剛剛好!

更新於 2024/10/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多年的助人工作中,我常聽到這樣的話:「我很痛苦」。每當這時,我總會仔細觀察說話者的表情,因為這簡單的一句話背後,往往不只是一時的「痛」,更多的是長期積累的「痛苦」。

這種區別,就像是生活中的陰晴圓缺——有些煩惱如同轉瞬即逝的陣雨,有些卻像是連日不散的霧霾。今天,讓我們通過好萊塢電影《火柴人》和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當尼采哭泣》,來理解這兩種人生常見的感受。

 

關於「痛」與「痛苦」:存在的兩種重量

生活中,我們都經歷過不同形式的「痛」與「痛苦」。當我們不小心撞到桌角,那種尖銳的疼痛會讓我們立即皺眉;而當我們深夜翻看舊相簿,看到已故親人的照片,那種揮之不去的悲傷,卻會讓我們徹夜難眠。這就是「痛」與「痛苦」的明顯差別。

從存在心理學的角度來說:

  • 「痛」是當下的、具體的感受,像是一次意外的擦傷,雖然清晰但很快就會痊癒
  • 「痛苦」則是更深層的存在體驗,如同長期的慢性病,影響著我們的整體生活品質

 

人類痛苦的根源:存在心理學的洞見

在試圖理解「痛苦」之前,我們或許該先問:人的痛苦究竟從何而來?存在心理學的大師們對這個問題有著深刻的見解。

亞隆認為,人的痛苦來自四個無法回避的存在處境:死亡、自由、孤獨與無意義。這些議題聽起來很沈重,但其實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想想看,當我們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時,腦海中盤旋的是不是常常都是這些問題?

我們擔心生命的有限,害怕做出選擇,感到深深的孤單,質疑一切的意義——這些都不是偶然的念頭,而是人之為人的基本處境。

另一位心理學大師羅洛.梅則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他指出現代人的痛苦往往來自內心的空虛和對自我的陌生。

就像我們常常會覺得生活忙碌,但卻說不出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我們害怕寂寞,卻也懼怕親密;渴望被愛,卻常常把自己封閉起來。梅稱這些內在的矛盾力量為「原魔」——它們既可能帶來痛苦,也可能成為改變的動力。

這些存在主義的觀點告訴我們,痛苦不是一種「病」,而是人生的必經風景。關鍵不在於如何逃避痛苦,而在於如何與它相處。就像一位登山者必須面對山的陡峭與險阻,我們每個人也必須學會面對生命中無可回避的存在課題。

當我們明白了痛苦的根源,或許就能用更寬廣的心去看待它。那些在深夜襲來的焦慮,那些在人群中湧現的孤獨感,都不再只是需要被消除的負面情緒,而是通往自我瞭解的重要線索。

 

在痛與痛苦中看見人性掙扎

為了更好的說明痛與痛苦對人生的不同影響,我們不妨以電影為例。

電影《火柴人》中,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羅伊是一位患有強迫症的職業騙子。每天早晨,他都必須重復相同的行為:檢查門鎖七次,用新毛巾擦拭水龍頭,小心翼翼地避開地板的縫隙。

這些強迫行為就像是反覆出現的「痛」,雖然每次都很短暫,但因為一直重復發生而讓人疲憊不堪。

在這些表面症狀之下,羅伊其實承受著更深層的「痛苦」:他渴望真實的關係卻又害怕親密接觸,質疑生命的意義卻找不到答案。當他發現自己有個素未謀面的女兒安吉拉時,這種存在的痛苦達到了頂點。

這種情況在我的助人工作中常常可見,許多人在完美主義和親密關係間找不到平衡點。

回到存在心理學,亞隆在《當尼采哭泣》中寫道:「即使是最堅強的人,也會有需要幫助的時候。」這句話讓我想起在心理成長團體中遇到的許多人,當他們終於放下堅強的面具,眼淚中常常包含著解脫。

書中描寫尼采遭受極度的頭痛——這是身體層面的「痛」,但更讓他煎熬的是對生命意義的質疑,對存在價值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痛苦」。

這就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情況:肌肉酸痛可以通過按摩來緩解,但面對人生的迷惘,卻需要更深入的心靈交流。

 

如何面對「痛」與「痛苦」

1. 接納當下的感受

不要急著否認或逃避感受。接納「痛」和「痛苦」的存在,是走向改變的第一步。在心理成長團體中,當有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時,其他成員的理解和支持常常能幫助說話者看見新的可能性。

2. 建立真誠的關係

電影中的羅伊透過與女兒建立關係,慢慢找到了改變的力量。這讓我想起在互助團體中的真實案例:當人們願意敞開心胸,彼此分享,互相理解時,改變就自然發生了。正如亞隆所說:「真實的情感連結,能幫助我們找到存在的意義。」

3. 尋找理解與支持

就像《當尼采哭泣》中的佈雷爾醫生,用專業知識和同理心陪伴尼采度過人生低谷。在多年的助人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人願意開放自己,接受他人的理解與支持,生命就會展現出驚人的韌性。

 

寫在當代生活中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不知道如何面對「痛」與「痛苦」。我們習慣用止痛藥消除身體的疼痛,用社交媒體填補內心的空虛,用忙碌來逃避深層的困擾。但這些方法往往只能暫時掩蓋問題,而不能真正解決它。

在某個安靜的時刻,當我們放下手機,停下腳步,內心那些未被說出的故事,那些真實的「痛」與「痛苦」,依然在那裡,等待被看見,等待被理解。

或許,我們需要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和空間,去感受,去理解,去尋找那個能真正傾聽的對象。因為在生命的歷程中,每一次的感受都是成長的見證,每一個經歷都是存在的印記。

當我們願意正視這些感受時,或許就能在「痛」與「痛苦」之間,找到通往心靈成長的道路。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avatar-img
78會員
79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共情不同於同情。同情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人的困境表示關心或惋惜,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共情則需要我們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
有時,它明明存在,我們卻意識不到。直到它不在了,我們才會發現它有多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呢?
人性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是模糊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儘管我們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衝動,但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永遠找不到最完美的那個。
「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被接納,被愛。無論你經歷了什麼,都請相信,你依然擁有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治癒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時間,需要勇氣,但最終,你會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性慾既是我們的動力,也是我們矛盾的根源。性慾不是我們生命中的敵人,而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它引領我們去探索更深層次的自我,同時也提醒我們接受自身的有限性與不完美。這正是性慾在存在心理學中的深刻意義:它既帶來短暫的快樂,也帶來對生命本質的沈思。
共情不同於同情。同情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人的困境表示關心或惋惜,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共情則需要我們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
有時,它明明存在,我們卻意識不到。直到它不在了,我們才會發現它有多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呢?
人性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是模糊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儘管我們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衝動,但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永遠找不到最完美的那個。
「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被接納,被愛。無論你經歷了什麼,都請相信,你依然擁有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治癒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時間,需要勇氣,但最終,你會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性慾既是我們的動力,也是我們矛盾的根源。性慾不是我們生命中的敵人,而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它引領我們去探索更深層次的自我,同時也提醒我們接受自身的有限性與不完美。這正是性慾在存在心理學中的深刻意義:它既帶來短暫的快樂,也帶來對生命本質的沈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告訴大家:其實創傷治療的過程也並非總是處於黑暗、辛苦的狀態,一路上也會有花朵綻放、感覺到前途光明的時刻。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創傷治療中,治療前、中、後期「感覺比較好」的體驗吧!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許多人誤以為...... 許多人對於療癒傷痛的誤解。認為當一個人療癒了或傷痛不再深刻時,就會變得完美無缺,不再有悲喜之情,不再受任何事情影響。 但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療癒了,或者走過傷痛,真正的做法是認真、溫柔地對待過去的傷痛,而不是變得麻木無感,或者變成一個不會被動搖的堅強人。
Thumbnail
今天的分享是關於幫一位個案遠距離療癒胸悶不舒服。 過程中解讀個案的心臟有壓抑委屈的感覺,有種不能得到什麼東西的感覺而覺得生活很苦悶。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即使在你最難受與混亂的時候…還是要嘗試讓自己能夠抒發、同在、覺察、整理。 如果對自己的愛不足夠,是不可能hold住自己…不可能 #願意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說我人生只能走到這刻,那我的墓誌銘大概會這樣寫吧?「埋在此處的人,這輩子已經盡力陪伴自己的痛苦」。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是心靈上的痛,總之痛就是不好。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痛避之則吉,以保護自己。可是對痛賦予負面的標籤,也可能令我們的痛變得更加厲害。或許我們可以調教對痛的看法,讓我們痛得有意義。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告訴大家:其實創傷治療的過程也並非總是處於黑暗、辛苦的狀態,一路上也會有花朵綻放、感覺到前途光明的時刻。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創傷治療中,治療前、中、後期「感覺比較好」的體驗吧!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許多人誤以為...... 許多人對於療癒傷痛的誤解。認為當一個人療癒了或傷痛不再深刻時,就會變得完美無缺,不再有悲喜之情,不再受任何事情影響。 但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療癒了,或者走過傷痛,真正的做法是認真、溫柔地對待過去的傷痛,而不是變得麻木無感,或者變成一個不會被動搖的堅強人。
Thumbnail
今天的分享是關於幫一位個案遠距離療癒胸悶不舒服。 過程中解讀個案的心臟有壓抑委屈的感覺,有種不能得到什麼東西的感覺而覺得生活很苦悶。
Thumbnail
2021.3.19 有時覺得自我療癒是一件痛苦又美好的事情, 要將過去的某個已知的傷口、或封印在心裡某個自己都不知道的傷痛赤裸裸的攤開來面對, 如果只清理了部分,除了自己知道還需要鼓起勇氣再持續面對之外,終於被看見的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也會加緊頻率千方百計呼喚你再次去療癒她,
Thumbnail
即使在你最難受與混亂的時候…還是要嘗試讓自己能夠抒發、同在、覺察、整理。 如果對自己的愛不足夠,是不可能hold住自己…不可能 #願意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說我人生只能走到這刻,那我的墓誌銘大概會這樣寫吧?「埋在此處的人,這輩子已經盡力陪伴自己的痛苦」。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是心靈上的痛,總之痛就是不好。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痛避之則吉,以保護自己。可是對痛賦予負面的標籤,也可能令我們的痛變得更加厲害。或許我們可以調教對痛的看法,讓我們痛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