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球速?從投球機制著手,八個提升球速的投球訣竅與方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提升球速可以透過兩方面的訓練改善,第一個是優化身體素質,提高整體功率,第二個是改善投球機制,提高能量製造與傳遞效率。

這篇要講的是第二個。

1.爆發時上游關節要穩定

人的動作主要由肌肉收縮產生。

肌肉能產生動作,是因為肌肉橫跨關節,黏在不同的肢段。

關節是連接相鄰肢段的可動構造。

肌肉可以透過收縮來拉動的肢段,使關節角度改變,讓動作產生。

因為收縮時兩個肢段都會跟著動,動起來速度就沒那麼快。

如果只讓一個肢段可以自由活動,就能讓那個肢段動的更快。

比如前腳煞車,前腳透過地面固定住骨盆下緣及前腳自身,讓骨盆前壓更有力。

2.爆發前關節要被快速拉伸

快速拉伸關節能讓肌肉拉長。

拉長的肌肉就有加速空間,才能加速到最快。

並且肌肉被拉長會觸發牽張反射,有機會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程度,讓肌肉收縮更劇烈,提高峰值運動速度。

比如讓骨盆早於軀幹向前轉動,讓肚子肉被拉伸。


3.關節被拉伸時肌肉要具有張力

肌肉不是直接附著在骨頭上,肌肉的末端會變成肌腱。

肌腱是一種不能主動收縮的結構。

但是肌腱受到張力會被拉伸,張力消失就會回彈產生速度。

肌肉具有張力時,關節拉伸時就能讓力量傳遞給肌腱,而不是單純把肌肉立場。

你試試看就知道了。

用軀幹甩手臂,先讓肩膀完全放鬆,再讓肩膀微微繃緊、用力,感受一下哪個比較有勁道。


4.製造適量的下游預逆轉慣性

關節兩端的速度差距越大,就能對肌肉製造越大的張力,使肌腱受力越大,儲能越多。

有時候上游的功能不夠強,沒辦法單靠上游加速使肌腱蓄滿力。

可以預先讓下游往反向運動,就能創造足夠的速度差,讓肌腱蓄滿力。

比如部分投手的持球手,被軀幹帶動前的肩水平外展蓄力。


5.等上游加速完再讓下游加速

因為結構的關係,肌肉的抗拉能力跟收縮速度負相關。

肌肉處於越快的縮短速度,肌肉的抗拉能力就越低。

上游加速帶動下游時,依賴肌肉緊繃產生抗拉能力,讓張力透過肌肉,從上游傳遞給下游。

這個力量非常強,所以肌肉必須處於抗拉能力強的狀態。

如果在此時讓下游加速,就會限制肌肉可以擁有的縮短速度。

這個負面案例滿街都是,隨便抓個乙組選手來,觀察軀幹跟持球手臂,經常可以看到持球手在軀幹加速時,就迅速啟動並水平內收的現象。


6.下游擺位要與上游旋轉平面重合

以軀幹和上臂為例。

上臂質量小,軀幹質量大很多。

軀幹旋轉平面的方向,大約平行肩線,所以讓上臂平行肩線。

因為質量集中在軀幹,所以上臂平行肩線不會使質心外移很多,所以加速時不會費力很多。

可是上臂很長,所以讓圓周變長了。

單位時間內,軀幹轉動的角度,只比上臂貼在身旁時變少一點點。

但因為上臂平舉,手肘所在的圓周變長很多,單位時間內,手肘跑的距離變遠了,速度就便快,所以手肘擁有比貼在身體旁時會非常多的速度


7.下游加速方向要與自身慣性重合

這樣可以讓速度的大小疊加到最大,不會浪費。

舉個例子最好懂,你在時速60公里的郵輪上,不動,你的時速是60公里。

你以時速10公里朝著郵輪的行進方向跑,你就有70公里的時速。

可是如果向著行進方向的反方向以10公里跑,你的時速就剩50公里。

朝著其他任何角度跑,你的時速都大於50,小於70公里。

所以如果要有最快的速度,就是朝著自己本身已經有的速度的方向加速。

比如你的軀幹讓你的手臂有劇烈的肩水平內收速度,你就盡可能用力肩水平內收。


8.出力方式要短而急促並劇烈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確保你是產生大的動作速度,而不是大的動作幅度。

雖然加速要空間,但加速到峰值後動再多都沒辦法再加速,只剩調控方向的功能。

但如果單純追求動作幅度,很容易讓動作失去爆發力與速度。

另一方面,軀幹減速時,可以對上臂施加力矩,造成遠端的速度變快,上臂對前臂也可以。

這種出力方式能讓軀幹與上臂的減速劇烈,對遠端施加更多力矩,產生最高的速度。




我叫treepolooo,是一名非典型教練。

目前專注提升自身實力,暫時只分享內容,不提供付費服務。

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知識,或在我開始提供付費服務時,第一時間知道,歡迎追蹤我的各個平台。

方格子:treepolooo

IG:treepolooo

threads:treepolooo

youtube:treepolooo

avatar-img
1.7K會員
28內容數
棒球、氣象、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樹屋 的其他內容
*警語:這篇一點也不嚴謹,可能充滿著一坨拉庫的認知偏誤,滿滿的滑坡,再次重申,獨立思考並判斷。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於應力的適應有很多種,在我看來,應力的峰值以及應力施加的時間,很大程度影響人體適應的方式與適應後的結果。 又,顯而易見,科班出身,僅經過大量專項訓練的投手,看起來與傳統重訓後的適應
我認為延遲性手臂「可以」提高受傷風險,但不必然。 以下是我的解釋。 連著兩個物體的東西的受力,跟兩個問題間的速度差/角速度差有關嘛(也就是加速度跟角加速度)。 然後因為慣性,前臂會在軀幹加速時往後躺(常說的肩外旋,但不是只有肩外旋,還會有肩胛骨下壓後收肩膀水平外展跟胸椎伸展,綜合起來直接講後躺
這篇文章包含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課程介紹與評價,第二部分是不想上課的替代資源。 有關「介紹與評價」章節,介紹環節在說明課程內容跟方向;評價的話,我會從三個面向分析,分別是: 1.對我的幫助 2.是否推薦這門課?我認為適合報名的族群? 3.缺點 然後有關「不上課的替代方案」。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有個朋友的身體,之前有個很有趣的小問題。 就是無名指伸直時,中指屈曲的力量會大幅下滑。 然後我就試著改善看看,以下是我的實驗過程跟結果,幸運的是成功了☆ 當時我是這樣假設的: 我推測有屈肌同時控制無名指跟中指,或是有神經同時支配無名指跟中指的屈肌,或是兩者都有,以上圖解是畫前者,以下推
先講本篇結論。 1.軀幹手跟球棒或許同步旋轉會更好 2.手要靠近身體 3.球棒要盡可能指向圓心、遠離身體、重疊旋轉半徑(三個都是同樣意思) 底下是我思考的心路歷程,跟簡單提到的推論,我暫時不會試圖寫的讓所有人都看得懂,因為很麻煩,所以看不懂正常,也別來問我或跟我討論這篇的內容,如果你不認
*警語:這篇一點也不嚴謹,可能充滿著一坨拉庫的認知偏誤,滿滿的滑坡,再次重申,獨立思考並判斷。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於應力的適應有很多種,在我看來,應力的峰值以及應力施加的時間,很大程度影響人體適應的方式與適應後的結果。 又,顯而易見,科班出身,僅經過大量專項訓練的投手,看起來與傳統重訓後的適應
我認為延遲性手臂「可以」提高受傷風險,但不必然。 以下是我的解釋。 連著兩個物體的東西的受力,跟兩個問題間的速度差/角速度差有關嘛(也就是加速度跟角加速度)。 然後因為慣性,前臂會在軀幹加速時往後躺(常說的肩外旋,但不是只有肩外旋,還會有肩胛骨下壓後收肩膀水平外展跟胸椎伸展,綜合起來直接講後躺
這篇文章包含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課程介紹與評價,第二部分是不想上課的替代資源。 有關「介紹與評價」章節,介紹環節在說明課程內容跟方向;評價的話,我會從三個面向分析,分別是: 1.對我的幫助 2.是否推薦這門課?我認為適合報名的族群? 3.缺點 然後有關「不上課的替代方案」。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我有個朋友的身體,之前有個很有趣的小問題。 就是無名指伸直時,中指屈曲的力量會大幅下滑。 然後我就試著改善看看,以下是我的實驗過程跟結果,幸運的是成功了☆ 當時我是這樣假設的: 我推測有屈肌同時控制無名指跟中指,或是有神經同時支配無名指跟中指的屈肌,或是兩者都有,以上圖解是畫前者,以下推
先講本篇結論。 1.軀幹手跟球棒或許同步旋轉會更好 2.手要靠近身體 3.球棒要盡可能指向圓心、遠離身體、重疊旋轉半徑(三個都是同樣意思) 底下是我思考的心路歷程,跟簡單提到的推論,我暫時不會試圖寫的讓所有人都看得懂,因為很麻煩,所以看不懂正常,也別來問我或跟我討論這篇的內容,如果你不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提升橄欖球競技運動表現的秘密!雪橇推行】 在這項研究中,探討了重複高強度努力訓練與重複短跑訓練.....
Thumbnail
功能性訓練強調多方向和多平面運動,以及核心穩定性和動作模式模擬。此外,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增強運動表現。文章討論了功能性訓練的結構和訓練示例。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你是競技運動員或者健身愛好者嗎?想要提升你的有氧運動耐力表現?你可能已經聽說過高強度間歇訓練和中等強度連續訓練之間的差異性,並且好奇究竟進行哪項訓練是最有效益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健身房或運動場上感到瓶頸,無法再突破新的高度?許多運動員都曾經有過這種經歷。其實,根據一項研究,約有 70% 的運動員在某個階段遇到這種狀況。那麼,有沒有一些創新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突破這個瓶頸呢?今天,我們將介紹 5 種新穎的方法來提高你的運動表現,讓你在 gym 香港 運動場上更加出色。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Thumbnail
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碰撞和爭議,對於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了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優劣以及對選手的影響,建議從選手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和運動的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提升橄欖球競技運動表現的秘密!雪橇推行】 在這項研究中,探討了重複高強度努力訓練與重複短跑訓練.....
Thumbnail
功能性訓練強調多方向和多平面運動,以及核心穩定性和動作模式模擬。此外,功能性訓練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受傷風險,增強運動表現。文章討論了功能性訓練的結構和訓練示例。
Thumbnail
鍛煉身體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強壯、靈活、身體健康。無論您進行何種類型的體育鍛煉,您都可以使用觀想和正面肯定語幫助自己從中獲得最大的收益和享受。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心靈上的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你是競技運動員或者健身愛好者嗎?想要提升你的有氧運動耐力表現?你可能已經聽說過高強度間歇訓練和中等強度連續訓練之間的差異性,並且好奇究竟進行哪項訓練是最有效益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健身房或運動場上感到瓶頸,無法再突破新的高度?許多運動員都曾經有過這種經歷。其實,根據一項研究,約有 70% 的運動員在某個階段遇到這種狀況。那麼,有沒有一些創新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突破這個瓶頸呢?今天,我們將介紹 5 種新穎的方法來提高你的運動表現,讓你在 gym 香港 運動場上更加出色。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Thumbnail
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碰撞和爭議,對於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有著不同的看法,本文探討了運動科學與傳統體感式訓練的優劣以及對選手的影響,建議從選手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和運動的社會風氣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