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緒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情緒會影響身體健康,大喜、大怒對身體都不好,控制情緒是很重要的。

但是,要怎麼控制情緒呢?這不是容易的事。


其實,古人曾經提過不少控制情緒的方法。

最主要的,是心靈要平靜,也就是用個“靜”字來治心。當然要經過長久的努力和自我訓練,才能使心靈平靜。


宋·蘇洵《心術》:“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為何能如此?就是靠治心,也就是心靈的修養,使心靈平靜,不受外在事物影響。


治心或說控制情緒,使心靈平靜,有不少方法。我先說3個方法:


1、心如古井,古井不生波。想像我們的心,如那古井,古井中有水,水不起漣漪,不生波瀾,一片平靜。


2、治心如守城。敵人從四面八方攻城,要牢牢守住城,不讓敵人入侵。萬一敵人入侵,要立即擊退,讓心保持平靜。


3、心如寒潭,雁過不留影。寒潭上,有時會有雁子飛過,飛過時,雁子影子會照映在潭水中。但是,當雁子飛過時,雁影不會留在潭水中。

就像我們照鏡子時,鏡子會反映我們的容貌,當我們離開鏡子,不照鏡子時,鏡子中不會殘留我們的容貌。

也就是說事情來了,我們立刻處理,事情過了,就不要再想了。壞的事情不要回憶,好的事情也不要回憶,活在當下,心不受外在事物影響,永遠平靜。


當然儒家、道家、佛教…,都各自有控制情緒方法,都可以學習。不過,控制情緒並不簡單,需要很長時間,很久努力,才能控制住情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家歆的沙龍
20會員
388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王家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從107.9公斤減到98.9公斤的減肥成功經驗分享,重點在於醫師處方利尿劑、限水、節食、控制食量、運動、泡澡等多管齊下的方法。文章也提及過去的減肥經驗,以及維持體重的挑戰。
Thumbnail
2025/03/17
從107.9公斤減到98.9公斤的減肥成功經驗分享,重點在於醫師處方利尿劑、限水、節食、控制食量、運動、泡澡等多管齊下的方法。文章也提及過去的減肥經驗,以及維持體重的挑戰。
Thumbnail
2025/03/13
這次是1月17日 去推拿時 推拿師踩腰 我受傷 以前踩腰多次 都沒事 這次就出事 胸部第四椎 在踩腰時受傷 看了中醫多次 終於治好了 又發現血壓升高 心跳慢 才去看心臟內科 醫生說話.也要有點技巧.以免影響病人心裡. 前幾天.去看家醫科.量血壓時.發現血壓到160
Thumbnail
2025/03/13
這次是1月17日 去推拿時 推拿師踩腰 我受傷 以前踩腰多次 都沒事 這次就出事 胸部第四椎 在踩腰時受傷 看了中醫多次 終於治好了 又發現血壓升高 心跳慢 才去看心臟內科 醫生說話.也要有點技巧.以免影響病人心裡. 前幾天.去看家醫科.量血壓時.發現血壓到160
Thumbnail
2025/02/28
本人近日身體不太舒服,正在看醫生治療中。 目前無法做到每日貼出一篇文章,以後改成不定期更新文章。
2025/02/28
本人近日身體不太舒服,正在看醫生治療中。 目前無法做到每日貼出一篇文章,以後改成不定期更新文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情緒就好像水,好像一汪深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見,也難免要在其中沉溺掙扎。理解如何和情緒相處,就像學會游泳,你要嗆水嗆上無數次,接受並習慣對水的恐懼,才能在其中自在地悠游。
Thumbnail
情緒就好像水,好像一汪深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見,也難免要在其中沉溺掙扎。理解如何和情緒相處,就像學會游泳,你要嗆水嗆上無數次,接受並習慣對水的恐懼,才能在其中自在地悠游。
Thumbnail
探索心靈深處,了解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從中醫五行理論深入洞悉情緒與五臟的關聯,並掌握食療與針灸的平衡秘訣。學習撰寫情緒日記,提升自我覺察,透過情緒智力(EQ)的養成,開啟自我成長的無限可能。本系列文章將引領您一步步釋放情緒壓力,培養豐富的內在生活,實現身心和諧
Thumbnail
探索心靈深處,了解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從中醫五行理論深入洞悉情緒與五臟的關聯,並掌握食療與針灸的平衡秘訣。學習撰寫情緒日記,提升自我覺察,透過情緒智力(EQ)的養成,開啟自我成長的無限可能。本系列文章將引領您一步步釋放情緒壓力,培養豐富的內在生活,實現身心和諧
Thumbnail
保持冷靜和平和的態度是一種重要的技能,有助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情緒管理規則 - 放鬆身體、冷靜思考、理解他人 身體: 面對挑戰時,釋放身體緊張感,尤其是臉部和肩膀的肌肉。 行為: 遇到挑戰時,停下來深呼吸,冷靜下來後再做決策。 思維: 請記住,他人的行為通常受情緒和狀態影響,不要過分自我投
Thumbnail
保持冷靜和平和的態度是一種重要的技能,有助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情緒管理規則 - 放鬆身體、冷靜思考、理解他人 身體: 面對挑戰時,釋放身體緊張感,尤其是臉部和肩膀的肌肉。 行為: 遇到挑戰時,停下來深呼吸,冷靜下來後再做決策。 思維: 請記住,他人的行為通常受情緒和狀態影響,不要過分自我投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Thumbnail
如何不被負面情緒牽着走?本文提出覺察自己是情緒自救的第一步。在壞情緒出現時便捕捉並處理它們,而鍛鍊這個留意內心對話和情緒變化的能力,就是透過靜觀練習。冥想有不同方法,無論用甚麼方法,重點是學習身體做甚麼,腦袋就想甚麼。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便能幫助自己更有效的去管理情緒。
Thumbnail
如何不被負面情緒牽着走?本文提出覺察自己是情緒自救的第一步。在壞情緒出現時便捕捉並處理它們,而鍛鍊這個留意內心對話和情緒變化的能力,就是透過靜觀練習。冥想有不同方法,無論用甚麼方法,重點是學習身體做甚麼,腦袋就想甚麼。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便能幫助自己更有效的去管理情緒。
Thumbnail
在自我覺察的路上,「情緒」一直是一個深奧的課題,有時偏偏越想要找出答案,越是會鑽進死胡同,隨之挫敗、無助、憤恨的情緒也會像雪球般越滾越大,以下有幾個方法,幫助大家把複雜交纏的情緒,一條一條的梳理開來...
Thumbnail
在自我覺察的路上,「情緒」一直是一個深奧的課題,有時偏偏越想要找出答案,越是會鑽進死胡同,隨之挫敗、無助、憤恨的情緒也會像雪球般越滾越大,以下有幾個方法,幫助大家把複雜交纏的情緒,一條一條的梳理開來...
Thumbnail
情緒管理分為四層 不知不覺 後知後覺 正知正覺 先知先覺
Thumbnail
情緒管理分為四層 不知不覺 後知後覺 正知正覺 先知先覺
Thumbnail
情緒是每天都會發生、體驗到的經歷,怎麼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好好生氣」、「好好難過」、「好好開心」呢? 這一年在企業執行最多的訓練主題,都跟『衝突溝通』、『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有關。從線上到實體,從閉眼靜心到眼神接觸進行對話,多得是可以練習的技巧。 課程內容包括:意識跟覺察到情緒的影響,練
Thumbnail
情緒是每天都會發生、體驗到的經歷,怎麼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好好生氣」、「好好難過」、「好好開心」呢? 這一年在企業執行最多的訓練主題,都跟『衝突溝通』、『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有關。從線上到實體,從閉眼靜心到眼神接觸進行對話,多得是可以練習的技巧。 課程內容包括:意識跟覺察到情緒的影響,練
Thumbnail
情緒,好煩,講不聽,也理不清,每次情緒一來,腦袋就像被綁架了!沒有辦法克制自己,就像變成小孩子一樣,只能又哭又鬧,這樣真的好累,為什麼我馴服不了內心的情緒怪獸呢?其實以心理學來說,要照顧好情緒,得先情緒辨識才能管理,意即了解自身情緒背後需要與渴望,情緒就像我們的內在警示燈,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情緒,好煩,講不聽,也理不清,每次情緒一來,腦袋就像被綁架了!沒有辦法克制自己,就像變成小孩子一樣,只能又哭又鬧,這樣真的好累,為什麼我馴服不了內心的情緒怪獸呢?其實以心理學來說,要照顧好情緒,得先情緒辨識才能管理,意即了解自身情緒背後需要與渴望,情緒就像我們的內在警示燈,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好難心好累!人的情緒真的可以被管理嗎?一點也不!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反思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內化正向信念的力量,幫助自己化危機為轉機。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好難心好累!人的情緒真的可以被管理嗎?一點也不!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反思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內化正向信念的力量,幫助自己化危機為轉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