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潛意識發掘自身的限制信念

透過潛意識發掘自身的限制信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會不會覺得你的生活好像總是同樣的事件一直不斷的發生呢?
舉例來說,和前任分手了,找到了一個新的對象,交往後發現對方依然是個渣男?
總是因為另一半的嘮叨覺得很厭煩?
聽到要上台發表你的意見第一件事情就是逃避,於是好的機會就錯失了?
其實這一切都和你的潛意識植入的信念系統有關係。我們的人生如同記憶資料庫,每發生過一件讓你帶有情緒的事件,你便會記住這個回憶,進而成為你的信念系統。
用來保護你人生中所做的每個一決定和選擇。
但因為他重復的記憶,會導至你總是陷入同樣的一樣情緖模式,進而無法讓自己成長。

你是否有聽說過:『誰痛苦,誰改變』 這句話呢?
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誰改變、誰受益』
很多時後,我們的痛苦是因為不了解自己到底為自己建構了什麼樣的信念系統。
『這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二個人的信念價值觀是相同的』
所以很多時後在人際關系上面的痛苦,是因為你認為對方『應該』要和你一樣
可是對方並不配合,你因此感到痛苦。可是對方真的『應該』嗎?
要怎麼察覺自己受限制的信念系統,其實可以先觀察自己為什麼會因為這件事總感到受傷,生氣,無法容忍。拿掉你當下的情緒,以第三人的角度去觀看整個事件的發生。就能在行動前幫自己做出更好的反應。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自己的限制信念在哪
可以透過以下10個步驟,借由回溯人生重大事件來發現重複的模式,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和療癒自我:

1. 列出你印象最深的事件

找一張紙,把那些影響你很深、讓你記憶猶新的事件都寫下來,無論是好的壞的都行!寫下這些事件可以幫助你回顧過去,找到那些一直藏在心底的記憶,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這些事件之間有什麼共通之處。

2. 寫下當時的感受

每個事件旁邊,寫下當時的感受,是生氣、難過、失望,還是很開心?這些情緒通常是重複模式的線索,比如「我怎麼每次遇到挫折都覺得自己不夠好」?透過這些情緒記錄,你會更清楚地看到內心的反應模式。

3. 思考你當時是怎麼面對的

回想一下在那些事件發生時,你通常是怎麼處理的?逃避?反擊?還是默默忍耐?找出你面對困難的常見方式,這些模式可能來自於更早的經歷,對你來說是一種「保護機制」,但也可能讓你不知不覺地重複著不適合自己的習慣。

4. 看看事件之間的共通點

從這些事件裡找找有沒有共通的地方,像是相似的情境或相似的角色(比如總是面對挑剔的上司或無理取鬧的朋友)。這些共同點可能是內心潛在的課題,還沒解開的東西常常會一次又一次地浮現。

5. 追溯到更早的記憶

往前回想,看看這些情緒、反應模式或相似的情境是不是在你更早的記憶裡也出現過。這通常會讓你發現,原來一些在成年後遇到的困難,其實從小就有過,只是換了種形式再度出現而已。

6. 重新看待這些經歷

現在,用今天的心境和視角,再重新看待這些過去的事件。如果是今天的你面對這些情境,你會用什麼樣的心態來處理?這樣的重新評估可以幫助你釋放當時的情緒,並重新賦予這些事件不同的意義。

7. 找出背後的信念

觀察自己在這些事件中的想法,找找背後的信念是什麼?比如「我總是要讓別人滿意」,「我不能失敗」等。這些信念其實是驅動你行為的核心,但也可能限制你,讓你不自覺地陷入重複的困境。

8. 想像當時的自己需要什麼

回到那些事件,看看當時的自己其實最渴望的是什麼?被理解?被接納?還是被愛?很多重複的情緒,其實都是因為某些需求沒有被滿足。當你意識到這些需求,你就更能理解自己,並尋找方式來彌補它們。

9. 練習給自己一個新反應

想像如果現在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你希望自己有什麼不同的反應?也許是更自信地表達,或者更冷靜地面對衝突。練習給自己這個新的反應,不僅能幫助你擺脫過去的模式,還能讓你面對未來的挑戰更有準備。

10. 給過去的自己一個擁抱

最後一個步驟,也許是最重要的:用現在的自己去擁抱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告訴她(他)一切都過去了,不用再害怕,因為你已經長大,有能力照顧好自己。這份自我同情和理解,會是你療癒之路上最重要的力量。


這其實就是改寫信念行為模式的方式。幫助你從回顧過往的事件中發現不斷重複的模式,找到內心深處的需求和傷痛。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帶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一步一步走向療癒與成長。我們一起愈來愈好吧~~

avatar-img
靈魂設計-宇晴
3會員
8內容數
『突破自我限制,設計你要的人生』 透過文章的分享引領你找回內在的力量。 只有了解自己才有可能成為那個不可思議的自己。 空間設計師x阿卡西解讀師x潛意識療癒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靈魂設計-宇晴 的其他內容
一開始我也覺得催眠就是像電視上演的那樣,打個響指,就進入無意識狀態,然後會說出一些話,也不知道催眠師會不會趁你失憶做些什麼。等醒來後,催眠師才會轉述你說的話。但其實你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催眠。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識別潛意識中的限制信念,並通過反思和質疑這些信念來解放自己。許多人在面對改變時,常常會受到內心聲音的懷疑與阻礙。本文章提供四個步驟,幫助讀者找出讓自己止步的信念,回溯其來源,質疑它們的真實性,並培養新的正面信念。
理解業力的法則能為我們提供深刻的洞見,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釋放恐懼與負擔。本文探討業力的本質以及如何透過自我反思與感恩來解脫業力的影響,達到良性循環。進一步分析如何觀察自身信念,選擇正面行為,並於靈性層面與祖先業力和平共處,最終達到自我成長與和諧。此篇文章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幫助讀者破解業力的枷鎖。
一開始我也覺得催眠就是像電視上演的那樣,打個響指,就進入無意識狀態,然後會說出一些話,也不知道催眠師會不會趁你失憶做些什麼。等醒來後,催眠師才會轉述你說的話。但其實你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催眠。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識別潛意識中的限制信念,並通過反思和質疑這些信念來解放自己。許多人在面對改變時,常常會受到內心聲音的懷疑與阻礙。本文章提供四個步驟,幫助讀者找出讓自己止步的信念,回溯其來源,質疑它們的真實性,並培養新的正面信念。
理解業力的法則能為我們提供深刻的洞見,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釋放恐懼與負擔。本文探討業力的本質以及如何透過自我反思與感恩來解脫業力的影響,達到良性循環。進一步分析如何觀察自身信念,選擇正面行為,並於靈性層面與祖先業力和平共處,最終達到自我成長與和諧。此篇文章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幫助讀者破解業力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