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進》一個平凡人,拚搏出的不平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書籍全名:寸進:人人可學的曾國藩

作者:侯小強

  1. 中國企業家,曾擔任起點中文網董事長、盛大文學首席執行官等,現為金影科技董事長。
  2. 著有:《靠譜:人生突圍的132條自我提升指南》、《寸進:人人可學的曾國藩》


  為什麼要讀曾國藩?這是我們歷史課本中熟悉的名字,但其實後世對他褒貶不一,他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名門之子,年輕時考試失利,一生並不順遂。他的青史留名,是他以一個普通人的起始狀態,靠著堅定的生命力與信念,一寸寸走出來的。曾國藩做事很慢,前進的步伐雖小,但往往是最簡單、最渺小的進步,才是成功的關鍵。他的成功也是歷經一個漫長的週期,在這個追求速效的時代,或許可給我們一記當頭棒喝。

  這本書是作者侯小強系統性研讀曾國藩全集、相關著作後,結合他創業與管理的經歷,總結出來的心得與做事心法,因為沒有依照曾國藩一生的時間順序,雖然不影響理解,但我覺得如果知道曾國藩的故事再來看,效果會更好,在閱讀本書時,我也是幾次跳出來搜尋曾國藩的年表,參照閱讀。


一個平凡人?

  曾國藩的起點很平凡,他不是名門望族,也不是特別聰明,個性也普通,絕對不是「天選之子」,左宗棠說他「欠才略」,李鴻章說他「儒緩」,直白來說,就是笨、反應慢。曾國藩的祖輩都不是讀書人,家裡也不富有,在曾國藩第六次考秀才時,因為試卷內容太慘烈,被考官拿出來當作反面教材!好在到了第七次,二十三歲的他終於考中秀才,也許是刻苦學習讀出了心得,雖然會試考了三次,但殿試考得不錯,終於在二十八歲考進翰林。

曾國藩畫像(來源:維基百科)

曾國藩畫像(來源:維基百科)


  他年輕時,個性也和聖人、偉人相去甚遠,固執、偏激、好酒好色、抽菸,就是個普通人。中年時組建湘軍,帶兵打仗,費盡千辛萬苦練兵,卻輸得灰頭土臉,多次兵敗,跳河自盡,所幸被下屬救起,可見其面對的壓力與挫折。
(除了內外壓力所迫、沒有臉面,自盡也是為了避免被敵方俘虜,那時與太平天國作戰,敵將被俘,可能會被凌遲)

  他或許是時勢造英雄的例子,但也是因為他本身的韌性,或者這本書說的「能量」夠強,才可以一次次在逆境中蛻變成長。在這本書中,主要分成三大部分:


  1. 處事:如何面對艱難的環境
  2. 進取:人際關係,對於上級、下屬、同儕、小人、家族晚輩,曾國藩如何應對?
  3. 天命:找到自己的定位,曾國藩的心法

本文僅酌取部分觀點討論,有興趣的讀者可再深入閱讀。


寸進:自省讓凡人變得不普通

  為什麼這本書叫做「寸進」?因為曾國藩示範一個普通人,面對逆境,是怎麼一點點克服,一寸寸醒悟,一步步走出來的。他的起點不完美,中途很坎坷,五十幾歲時曾經到過傲人的頂點,但終點也不漂亮,因為天津教案沒有處理好,背著舉國的罵名,於六十歲時抑鬱而終。他雖非完人,但卻示範一個普通人如何憑藉定力、恆心與自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作者侯小強認為,我們普通人面對人生的困難時,總可以在曾國藩的一生中,找到屬於我們的故事。

  談到曾國藩,就不得不提到他令人欽佩的自律力。三十而立,曾國藩於三十二歲起堅持寫日記,並堅持自己的十二項日課(參考文末附錄)。他一生留下了近130萬字的日記,從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每次挫折中的改變。他並不是年輕就是完人,在日記中也可看到,有時日記只有一句話,有時整天都在下棋,無所事事,遇到不如意的事,也是會對家人發火。但就是這最基本的堅持與自省,點滴的積累,讓他在一生中漸漸完成蛻變。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同樣,一個人最容易原諒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人要善於跟自我和解,尋找出路,而不是一味封堵,跟自己過不去。
──侯小強《寸進》

  「反省,更需要現實的錘擊,戒律、定力在沒有經歷過考驗的時刻,是無法碰擦出奮進的火花的。」沒有反省,在一次次的困境中只會重蹈覆轍,而沒有阻礙,反省也無法迸出火花。在清末亂世,曾國藩也勇於突破舒適圈,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失敗與挫折貫徹他人生的始終,但他仍一生堅持,曾國藩的成功往往都是經歷極度痛苦後的被動成長,沒有運氣,也沒有實力,只有一直努力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
湘軍海戰。GPT繪製

湘軍海戰。GPT繪製

堅持自我,或者同流合汙?

  曾國藩在二十八歲靠自己的努力考中進士後,對自己的能力堅信不移,對於人情世故不屑一顧,就像有些天才一樣,覺得只要自己能力好、努力做,就可以解決一切難題,人定勝天。他不懂得人情,有種讀書人的「自命清高」,加上他固執死腦筋,結果三十歲進入翰林後,得罪太多人,被大家排擠。

  四十三歲時,朝廷無力應付太平軍,曾國藩開始接團練、練兵。在機構中做事,乃至於帶兵打仗,需要協調各方利益與資源,把分散的勢力綁定在一起,其中的關鍵紐帶,就是人情。曾國藩仍然用自己一貫的方式一股腦而做事,好不容易練好的水師,幾次遇敵兵敗,曾國藩自己都投水自裁(又被屬下攔住或救起)。

  直到四十七歲,父逝,曾國藩回家奔喪,咸豐皇帝順勢解除其兵權,他返鄉後,一度抑鬱,因此接觸老庄思想,於四十八歲時悔悟,這次,曾國藩從一位不近人情的理想派,蛻變為一位複雜的人,他同時擁有高人、貴人、小人等多重面向的實幹派

  當國家需要,朝廷再次命令曾國藩辦理軍務,為了湊錢組建湘軍,他想盡辦法,可以說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從賣官、收賄,到「勸人」捐錢,在衡陽設了「勸捐總局」,到最後甚至組織人馬,拿著大砍刀挨家挨戶收錢,甚至以抗捐為由抓人。雖然為了湊錢,曾國藩做了許多在現在道德觀上來看非常不宜的行為,但他這些錢都沒有用在自己身上,他的生活仍然勤儉節約,長年穿著土布衣服,一件青緞馬褂只有在節日時穿,穿了三十年。這些動用各種方法得來的錢,都用在軍隊上了。

  對於自己看不慣的作為,為了大局,曾國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自流:「蓋凡帶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不苟取,但求我身不苟取。」他展現了高情商與同理心,可以理解他人的需要、意圖及情緒,也懂得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不會因為自己的視野不同而瞧不起人。為了帶兵,他默許士兵破城後燒殺搶掠,對於下屬將士鮑超送他的一大箱洗劫來的禮品,他只挑了一件喜歡的衣服表達心領之意,其餘送還,同時達到同流合汙、外濁內清。他不要求所有將士和他有相同的思想,但求可以把事情做成。

  儒家的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可以說是盡力做了,他愛自己、愛家人,也愛身邊的一切。除了對自己嚴格要求,他對家人也悉心指導,把自己摸索出來的處事規律,透過一封封家書,培育出曾家世代相傳的浩然家風,在他的兩百四十個子孫後代中,竟然沒有一敗家紈褲;對於世人、賢才,他也用自己的光明無私的照亮他人,舉薦賢才不遺餘力,也不計前嫌提攜後輩。

  曾國藩蛻變成一個複雜的人,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總結其方法只有一句:「調動一切有可能的資源,利用一切有可能的力量。」也許在那個亂世,只有實際躬身入局的人,才能成事,空有理想,就別指點江山。

先搞錢,再做夢;先致富,再上路;
先養家,再平天下;先做個實幹派,再做個理想家!
──侯小強《寸進》

結語

  我曾經聽到一位優秀的年輕人,很有原則,相信可以憑自己的實力成功,而不是靠「關係」,而他目前也是這樣一直走到現在的高度。他不喜歡送禮,講話很直,出了社會,當有機會和公司CEO共進午餐時,他果斷的拒絕這個機會。生活中也有很多成功人士,以其不群的個性和優異的能力著稱,最著名的大概是賈伯斯和馬斯克了。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成功人士則是擅長與不同的人合作,透過連結不同的人脈,找到一個又一個的成功機會。哪一種方式更好呢?沒有正確的答案。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不同的處世原則加上不同的外因,可以結出各式各樣的結果。如同曾國藩,在動盪的時代中,淬鍊出複雜的處事人格。只有當你覺得前路窒礙難行時,深夜時刻,你才會思考自己的原則,或者改變,或者升級,或者堅持

  科學作家萬維鋼說:「所謂個人成長,有些是知識和技能的完善,有些是性格的磨練,但我覺得還有一個維度,叫做『變複雜』。」真實世界本來就充滿矛盾,原則很簡單,變通卻很複雜;標準是固定的,情境卻多變莫測;理論模型是簡單的,真實世界是複雜的,正史是明確的,而真相卻是模糊的;因果關係看似簡單,但背後網絡卻錯綜複雜。既然世界是複雜的,那我們談論原則還有用嗎?

  曾國藩之所以引起那麼多人討論,就是因為他的複雜度,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的面向切入討論。許多作者從成功人士傳記、歷史文本中,總結出原則,梳理出可以執行的方法,書上寫著一條一條成功的公式。原則才可以學習,有方法,才可以策略應對。曾國藩的故事提醒我們,透過書籍或導師,我們可以學習原則和方法,但真正的智慧在於將這些法則融入個人獨特的環境中,透過持續的反思與調整,才能在現實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附錄

曾國藩日課十二條

  1. 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體念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粘戀。
  4. 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務外為人,每日以十頁為率。
  5. 讀史:丙申年購《二十三史》,大人曰:「爾借錢買書,吾不憚極力為爾彌縫,爾能圈點一遍,則不負我矣。」嗣後每日圈點十頁,間斷不孝。
  6. 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7.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 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諭:「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9. 日知所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有求深意是徇人。
  10. 月無亡所能:每月做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喪志。
  11. 作字:早飯後做字半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課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12. 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國藩寫給家人的六戒

  1.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2.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3.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4.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5.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6.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快半拍成長日誌
36會員
93內容數
快半拍是小小的進步,每天前進一點點,發現微小進步中的光芒。
快半拍成長日誌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你能想像生活在沒有「上」與「下」的世界嗎? 《平面國》描繪了一個二維世界的階級、性別與思想禁錮,揭示我們對「維度」的理解有多狹隘。 若三維之外還有更高維度呢?《平面國》用幽默又犀利的故事告訴你:視角與維度限制了認知,而現實也許遠比我們以為的更深、更廣。
Thumbnail
2025/04/19
你能想像生活在沒有「上」與「下」的世界嗎? 《平面國》描繪了一個二維世界的階級、性別與思想禁錮,揭示我們對「維度」的理解有多狹隘。 若三維之外還有更高維度呢?《平面國》用幽默又犀利的故事告訴你:視角與維度限制了認知,而現實也許遠比我們以為的更深、更廣。
Thumbnail
2025/04/11
你真的自由嗎?你選的手機、買的衣服、發的限時動態,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當消費變成我們存在的方式,選擇還算是自由嗎? 來看看消費主義是如何悄悄操控我們的生活與身份!
Thumbnail
2025/04/11
你真的自由嗎?你選的手機、買的衣服、發的限時動態,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當消費變成我們存在的方式,選擇還算是自由嗎? 來看看消費主義是如何悄悄操控我們的生活與身份!
Thumbnail
2025/03/08
當你發現喜愛的藝術家涉及醜聞,你會選擇繼續欣賞,還是與他們徹底劃清界線? 「取消文化」真的能解決問題,還是只是一種情緒化的懲罰? 本書《大師失格》深入探討藝術與道德間互相影響的關係,探討取消文化、道德責任與個人感受之間的平衡。這場思辨的旅程,或許不會給你一個標準答案,但能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2025/03/08
當你發現喜愛的藝術家涉及醜聞,你會選擇繼續欣賞,還是與他們徹底劃清界線? 「取消文化」真的能解決問題,還是只是一種情緒化的懲罰? 本書《大師失格》深入探討藝術與道德間互相影響的關係,探討取消文化、道德責任與個人感受之間的平衡。這場思辨的旅程,或許不會給你一個標準答案,但能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他在面對困難挫折甚至死亡威脅的時候,始終堅持自己一以貫之的處世原則。回首他一生勇敢堅持的堅定行誼,跟他武俠作品裡的俠義主角相比,實在毫不遜色。
Thumbnail
他在面對困難挫折甚至死亡威脅的時候,始終堅持自己一以貫之的處世原則。回首他一生勇敢堅持的堅定行誼,跟他武俠作品裡的俠義主角相比,實在毫不遜色。
Thumbnail
叔叔對小哥白尼說"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的高高在上;我當然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多麼重要。"
Thumbnail
叔叔對小哥白尼說"你到浦川家,完全沒有表現的高高在上;我當然知道,你當然沒有瞧不起窮人的念頭。不過你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之後依然保有這種態度多麼重要。"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第一)。 曾子名參,字子輿;魯國人,是孔子一個非常牛的學生。曾子是出了名的孝順,據說《孝經》就是他寫的。他比孔子年輕許多,小孔子四十六歲。應該是孔子在結束流亡返回魯國後,投入孔子門下的。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第一)。 曾子名參,字子輿;魯國人,是孔子一個非常牛的學生。曾子是出了名的孝順,據說《孝經》就是他寫的。他比孔子年輕許多,小孔子四十六歲。應該是孔子在結束流亡返回魯國後,投入孔子門下的。
Thumbnail
曾國藩的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這句話短短十六個字但是道盡了為人處世的智慧跟讓人內心很有感受! 有時困頓時我會再想想這句話的涵義.在冷靜點想想想想 我知道懂得清楚這句話背後的道理會對我們一生有無窮的受的受益! 遠在久遠的時代曾公已經了悟~人要活在當下!坦然面對事物順應新的變
Thumbnail
曾國藩的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這句話短短十六個字但是道盡了為人處世的智慧跟讓人內心很有感受! 有時困頓時我會再想想這句話的涵義.在冷靜點想想想想 我知道懂得清楚這句話背後的道理會對我們一生有無窮的受的受益! 遠在久遠的時代曾公已經了悟~人要活在當下!坦然面對事物順應新的變
Thumbnail
近來雖然依舊繁忙,但還是只要每天有空出時間就找書來看看,近來在矽谷來信中恰好讀到吳軍老師談到富蘭克林,看完吳軍老師的文章內容後深感啟發,於是就到圖書館借了本富蘭克林自傳來看看。 此書,堪稱必讀經典也不為過!!
Thumbnail
近來雖然依舊繁忙,但還是只要每天有空出時間就找書來看看,近來在矽谷來信中恰好讀到吳軍老師談到富蘭克林,看完吳軍老師的文章內容後深感啟發,於是就到圖書館借了本富蘭克林自傳來看看。 此書,堪稱必讀經典也不為過!!
Thumbnail
今天夏青青分享的話題是職場裡的選擇,你是否能夠在職場裡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選擇保持善良與正直?
Thumbnail
今天夏青青分享的話題是職場裡的選擇,你是否能夠在職場裡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選擇保持善良與正直?
Thumbnail
#V大生活禪 #人生 #體悟 #豁達 一個前半生都活在掌聲與喝彩的曠世才子,因為烏台詩案一下子跌落深谷成為甚至連朋友都怕被牽連的階下死囚,在經歷了人生從巔峰的雲端到一無所有的巨大轉折,蘇軾當時內心的衝擊與磨難是一般人很難想象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我的粉專。
Thumbnail
#V大生活禪 #人生 #體悟 #豁達 一個前半生都活在掌聲與喝彩的曠世才子,因為烏台詩案一下子跌落深谷成為甚至連朋友都怕被牽連的階下死囚,在經歷了人生從巔峰的雲端到一無所有的巨大轉折,蘇軾當時內心的衝擊與磨難是一般人很難想象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我的粉專。
Thumbnail
福澤諭吉不只是萬元大鈔上的人物,他的人生奮門史才是超越金錢、最精彩的寶藏
Thumbnail
福澤諭吉不只是萬元大鈔上的人物,他的人生奮門史才是超越金錢、最精彩的寶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