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本來不會白白死去: 堅持的人就有機會贏到最後

更新於 2024/11/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看到內湖的一個案件上了社會版

一個女的明明已經聲請到保護令

結果撤銷後又跟對方見面

最後被當街砍死

對方砍完她還在旁邊抽菸


希望能看到這篇的人

能救一個是一個

拜託

聲請到保護令就不要再撤銷了

並不是說拿到保護令就一定可以防止憾事發生

而是撤銷了就代表妳的防備心下降了

這樣結局的發展也不難預測


有人想要的東西

卻可能被另一個人輕易放棄

就像我被電話咆哮、半夜瘋狂騷擾卻拿不到半張保護令

被打到聲請保護令的人卻可以當作沒事一樣的撤銷

差別就在於認知的不同

塑造認知的五個階段分成以下:

知道 → 同意 → 行動 → 完成 → 堅持

命運真的能決定很多事

但不見得能決定你的結局

有些人幸運地知道卻沒有同意

認真地同意了卻不肯採取行動

努力地行動了卻各種無法完成

明明已經完成了卻沒堅持下去


我跟登上社會版的人的差別在於

我們雖然都用行動聲請了保護令

但是她完成了保護令聲請卻沒有堅持

我被連續通訊騷擾精神霸凌好幾個月

想要完成的保護令聲請

家事官卻用「頻率不夠高」駁回

我們無法決定命運如何安排

就像我沒辦法控制法院要不要給我保護令

但是我們的認知卻能決定我們是否有機會存活下來

今天如果她能夠堅持不撤銷

或許不會白白死去


我們無法決定命運

所以好好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你每一次的堅持

才決定你現在的樣子

認清楚這個道理後

我也絕對不再浪費時間教育任何人

因為他們明明知道卻不肯改變認知

決定他們現在的樣子跟未來的結局

這就是一種必然的差距

這就是生命過程中的篩選

不適者淘汰


每個人都有自己贏的定義

但是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

你不會每一次都贏

但也不會每一次都輸

堅持活下去就有機會翻盤

堅持下來的人就有機會贏到最後











raw-image


avatar-img
38會員
141內容數
記錄「男生也要好好保護自己」採取的法律行動,為《不合理的》最小變動原則與《不合理的》幼兒從母原則提出訴訟;分享成長屬性的視野與閱讀心得;串連頂尖的菁英大腦,歡迎您加入分享經驗,一起交流,或贊助支持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r. Coli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勞動部上吊自殺的新聞 讓台灣以為應該最重視勞權的政府部門灰頭土臉 校園有霸凌 出了社會到了職場 還是有霸凌 之所以無孔不入無法可管 就是因為霸凌者總是可以合法地噁心別人 這裡的合法定義上其實是非常寬鬆的...
張藝謀說三分鐘看電影傷害了電影 對 也不對 就看怎麼定義電影 怎麼經驗娛樂這件事 我相信每一位導演或製片 都有想透過影片傳達出來的想法 不分長影片短影音 (姑且擱置素材中的智財相關議題) 如果是站在文藝的角度理解導演和特定受眾⋯⋯
首先 推薦一個部落格給大家: https://felixflhong.wixsite.com/storyteller 作者是 Felix Hong, 前 Google 主管 如果有讀過”創建之道”這本書 Felix是曾經跟此書作者共事過的團隊成員之一...
先來看個萬年標題 剛好也是最近的新聞 00:08 2024/10/19中時新聞網 李啟箖 15歲少年無照撞死3人! 親友曝「一家人善良」:小孩很乖巧 這種親友論述就是討罵,媒體也特愛報導,沒完沒了...
最近的一則靠爸新聞 我看完的心得是: 又來了 懶人包一句話說完這則新聞就是: 縣府人員將「講者靠爸」的訊息誤傳給講者造成講者不悅憤而開講前離席。 當下承辦人員對講者的回應是「抱歉傳錯人」 最後她的結局是引咎辭職 這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公家機關主事者到底有多少知道甚麼是當責?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先從微觀一點的部分看起: 一個家庭中 若是家長跟孩子說:「別忘記帶這個那個」 潛意識所傳達的就是:「你會忘了這個那個」 當孩子習慣了被提醒自然也相信自己做不到 「能力不信任」的家庭文化因此成形 反之 相信孩子能做到 即便沒做到他也能從經驗中學習…
最近勞動部上吊自殺的新聞 讓台灣以為應該最重視勞權的政府部門灰頭土臉 校園有霸凌 出了社會到了職場 還是有霸凌 之所以無孔不入無法可管 就是因為霸凌者總是可以合法地噁心別人 這裡的合法定義上其實是非常寬鬆的...
張藝謀說三分鐘看電影傷害了電影 對 也不對 就看怎麼定義電影 怎麼經驗娛樂這件事 我相信每一位導演或製片 都有想透過影片傳達出來的想法 不分長影片短影音 (姑且擱置素材中的智財相關議題) 如果是站在文藝的角度理解導演和特定受眾⋯⋯
首先 推薦一個部落格給大家: https://felixflhong.wixsite.com/storyteller 作者是 Felix Hong, 前 Google 主管 如果有讀過”創建之道”這本書 Felix是曾經跟此書作者共事過的團隊成員之一...
先來看個萬年標題 剛好也是最近的新聞 00:08 2024/10/19中時新聞網 李啟箖 15歲少年無照撞死3人! 親友曝「一家人善良」:小孩很乖巧 這種親友論述就是討罵,媒體也特愛報導,沒完沒了...
最近的一則靠爸新聞 我看完的心得是: 又來了 懶人包一句話說完這則新聞就是: 縣府人員將「講者靠爸」的訊息誤傳給講者造成講者不悅憤而開講前離席。 當下承辦人員對講者的回應是「抱歉傳錯人」 最後她的結局是引咎辭職 這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公家機關主事者到底有多少知道甚麼是當責?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先從微觀一點的部分看起: 一個家庭中 若是家長跟孩子說:「別忘記帶這個那個」 潛意識所傳達的就是:「你會忘了這個那個」 當孩子習慣了被提醒自然也相信自己做不到 「能力不信任」的家庭文化因此成形 反之 相信孩子能做到 即便沒做到他也能從經驗中學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不想原地踏步就別被動等待,主動爭取工作,加速自身職涯成長! 運用商業思維爭取工作,獲得4價值與1紅利,在職場嶄露頭角。
如同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容顏,習慣逐漸改變生活的樣貌。 《烏託邦的日常》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讓我們可以更輕鬆地改變習慣,從而達到烏託邦般的理想生活狀態。書中介紹了掌握習慣的黃金法則、習慣塑造的四大類型、運用策略打造新習慣和習慣改變的心理因素。若想改變習慣並過上更好的日常生活。
《執行長日記》(The Diary of a CEO)由Steven Bartlett撰寫。在28歲就讓公司成功上市的他,用32"+1"項要點記錄了自己成長的過程,並從中歸納出他認為要打造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應有的四大心理支柱:掌握自我、精通敘事、確立人生哲學、熟習團隊合作。
每天一點點:日常生活中實現目標的高效秘訣 亞里士多德曾說:「我們反覆做的事情,決定了我們是誰。因此,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生活像是在快節奏的跑步機上不停運轉,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養成自律的好習慣,關鍵就在於每一天的小行動。 如何把這句話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這五個法則會是你的救星。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不想原地踏步就別被動等待,主動爭取工作,加速自身職涯成長! 運用商業思維爭取工作,獲得4價值與1紅利,在職場嶄露頭角。
如同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容顏,習慣逐漸改變生活的樣貌。 《烏託邦的日常》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讓我們可以更輕鬆地改變習慣,從而達到烏託邦般的理想生活狀態。書中介紹了掌握習慣的黃金法則、習慣塑造的四大類型、運用策略打造新習慣和習慣改變的心理因素。若想改變習慣並過上更好的日常生活。
《執行長日記》(The Diary of a CEO)由Steven Bartlett撰寫。在28歲就讓公司成功上市的他,用32"+1"項要點記錄了自己成長的過程,並從中歸納出他認為要打造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應有的四大心理支柱:掌握自我、精通敘事、確立人生哲學、熟習團隊合作。
每天一點點:日常生活中實現目標的高效秘訣 亞里士多德曾說:「我們反覆做的事情,決定了我們是誰。因此,卓越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生活像是在快節奏的跑步機上不停運轉,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養成自律的好習慣,關鍵就在於每一天的小行動。 如何把這句話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這五個法則會是你的救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北市萬華警方昨(9日)宣布偵破一起殺人案,兇嫌欠了房租2萬,竟然持刀將房東「剖腹」殺害,死者兒子悲傷感嘆「弱勢的人只會弱勢相殘」。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想起紅樓夢末尾,在大觀園搜贓時,探春曾說:"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眼看他樓起了,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而那複雜的故事,一定從內鬥開始。是否重新團結,扭轉乾坤,就看當事人的智慧和個性了。
Thumbnail
「我以為可以看到更有趣的事物——」像是知道對手冒用名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比起鬧事更像是為了見上一面,通緝犯少女不客氣地道出評論。 「結果是跟禁忌差不多的東西,還特地用靈魂做出來——就這麼怕寂寞的嗎?」 嘲諷著對手的少女沒有放鬆警戒,倒是不可一世地側首再次開口——「連本名都不敢用的人類。」
Thumbnail
『快訊/深夜過路魔再次現身!十人受傷、一人搶救中!被害者家屬:政府必須給一個交代!』   手指划過社交軟體頁面上的新聞帖子,杜爾麒的視線在新聞標題上稍作了一下停留,又繼續向下划,直到能拉出頁面底下那個顯示刷新中的小圈圈。   重複了幾次刷新頁面的動作後,他終於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貼文,先是在上面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這樣的悲痛事件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新北國三少年枉死案中,沒有人是贏家。不論是受害人、加害人、唆使人、他們的家人、同學、班導師,以及網路上肉搜撻伐他們的人,看這則新聞感到難受的國人,沒有人從這起事件當中是贏家。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父母,也幫助孩子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北市萬華警方昨(9日)宣布偵破一起殺人案,兇嫌欠了房租2萬,竟然持刀將房東「剖腹」殺害,死者兒子悲傷感嘆「弱勢的人只會弱勢相殘」。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想起紅樓夢末尾,在大觀園搜贓時,探春曾說:"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眼看他樓起了,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而那複雜的故事,一定從內鬥開始。是否重新團結,扭轉乾坤,就看當事人的智慧和個性了。
Thumbnail
「我以為可以看到更有趣的事物——」像是知道對手冒用名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比起鬧事更像是為了見上一面,通緝犯少女不客氣地道出評論。 「結果是跟禁忌差不多的東西,還特地用靈魂做出來——就這麼怕寂寞的嗎?」 嘲諷著對手的少女沒有放鬆警戒,倒是不可一世地側首再次開口——「連本名都不敢用的人類。」
Thumbnail
『快訊/深夜過路魔再次現身!十人受傷、一人搶救中!被害者家屬:政府必須給一個交代!』   手指划過社交軟體頁面上的新聞帖子,杜爾麒的視線在新聞標題上稍作了一下停留,又繼續向下划,直到能拉出頁面底下那個顯示刷新中的小圈圈。   重複了幾次刷新頁面的動作後,他終於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貼文,先是在上面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這樣的悲痛事件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新北國三少年枉死案中,沒有人是贏家。不論是受害人、加害人、唆使人、他們的家人、同學、班導師,以及網路上肉搜撻伐他們的人,看這則新聞感到難受的國人,沒有人從這起事件當中是贏家。 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父母,也幫助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