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阿崴-EP.45 職場霸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主題算是近期熱門的新聞話題,站在人資角度或是員工角度有一些觀念還是需要建構,目前周會主管設定每周分享一些法令相關知識,也剛好就是本周的主題,就紀錄也分享給大家。

 

#主要法規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雇主對下列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三、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體或精神不法侵害之預防。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第324-3條,勞工人數達100人以上要訂定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指引並執行。未達100人,得以執行紀錄或文件代替。

 

#罰則

 

違反第6條經通知限期改善卻未改善,處以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如果因此產生職業病則處以3萬元以上、30萬以下罰鍰。

 

#相較性騷擾並沒有那麼完整

 

多數的企業會建置相關流程,收到申訴,啟動調查,不得對申訴人做不利處分。但卻不如性騷擾有相關調查委員會的性別設定,如果申訴人對於調查報告不符,也還沒有真的明文規定可再向更高層級做申訴。

 

#我們做什麼

 

雖然某些企業的職安相關規定可能歸屬於工安單位,但人事很常會被納入一起,基本的就是參考政府指引設定相關的內部規定辦法,然後需要公告並且在一些明顯的地方有張貼,並設有申訴管道,同時也需要確認內部人員都有宣導。

 

#再多一點

 

教育訓練雖然不見得被主管認同,但還是有其必要性,需要建立主管的意識,並且針對某些高風險主管去讓他們有這樣的意識,世代不同,過往老師傅那種教學溝通方式並不合宜,同時也讓主管知道這些霸凌行為很有可能讓自己惹上民刑事官司

 

#民刑事會是

 

民事部分主要在於損害賠償,請求權為兩年。

刑事部分就可能觸犯傷害罪、恐嚇危安罪、公然污辱罪及誹謗罪,但須於六個月內提出告訴。

 

#關於蒐證

 

如果取證過程有瑕疵就不一定能作為證據使用,例如偷錄音或監聽也可能會觸犯刑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所以許多講師會建議盡可能是在多人場合,公開會議場合等,才能避免證據無效。

 

#企業文化

 

除了教育訓練之外,還是得由上至下建立比較正向溝通模式的企業文化,避免那些有毒的溝通方式,也由更高階的主管透由實際的行為與行動展現,將企業文化導向正面的發展。

 

#實務判例來看

 

雖然相關判例確實也有明確的損害判決可做為參考,但更多的是受害人選擇吞忍或離開,直到類似這樣的狀況發生,確實才能讓社會更為警惕,同時也需要仰賴相關法令的修正,才能更為明確的降低與減少這樣狀況發生。

 

但如果自己就是那個被霸凌的人,除了設法取得相關證據,可以去做一些申訴或是權益主張,但如果更關鍵的是,要讓自己擁有選擇的能力,面對這樣有毒的環境在初期就應該選擇離開,不要讓事情發展到對自己的健康有所危害,甚至喪失生命,真的要替自己的家人想想。

 

#回到我們的工作上

 

建構好相關的規則辦法,定期的宣導與教育訓練。當收到相關申訴時,謹慎地看待內部的相關聲音,協助兩造雙方可以有一些職務調整,特別對於許多高壓的產業環境,更關注於員工身心健康,是否有一些員工協助方案,工作壓力難以避免,但應該避免有害有毒的溝通方式,能力與表現也許可以回歸到績效管理的制度,每個人都應該平等對待,真的不行就好聚好散,不需要有那些行為動作。

 

也許有點像保母,但人員的穩定,也是很明確地可以減少人力缺口,減少招募上的壓力,好好檢視一下公司內的相關規定,是否真的落實,高風險主管多主動關心,這也許就是我們可以做的。

 

#人事阿崴 #HRfromZero #人事第零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5會員
696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相信許多行業都相當仰賴移工,尤其整個大缺工狀態之下,移工填補了非常大的勞動力,包含現職的工作也是如此。當移工人數增加,工作樣貌變化多元時,移工的教育訓練就多少開始被重視,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畢竟只是想法,有些也未必真的是現在能推動的)。   #工作設計   所有訓練的原始起點還是
2025/04/28
  相信許多行業都相當仰賴移工,尤其整個大缺工狀態之下,移工填補了非常大的勞動力,包含現職的工作也是如此。當移工人數增加,工作樣貌變化多元時,移工的教育訓練就多少開始被重視,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畢竟只是想法,有些也未必真的是現在能推動的)。   #工作設計   所有訓練的原始起點還是
2025/04/21
  前陣子有個相關的新聞,就分別從企業跟求職來分享一下各自的立場與一些參考的應對方式。   #從企業角度   當經過了重重關卡,終於有一位合適的人選,總是希望可以盡快定下來,省去招募流程的辛苦。所以總是會在發出錄取通知信之後,希望可以在報到日準時看到人,但總是錄取到報到有一些時間差,所以公
Thumbnail
2025/04/21
  前陣子有個相關的新聞,就分別從企業跟求職來分享一下各自的立場與一些參考的應對方式。   #從企業角度   當經過了重重關卡,終於有一位合適的人選,總是希望可以盡快定下來,省去招募流程的辛苦。所以總是會在發出錄取通知信之後,希望可以在報到日準時看到人,但總是錄取到報到有一些時間差,所以公
Thumbnail
2025/04/14
  周六參加郝哥台南場的四一讀書會,快速紀錄跟分享一下,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參加並且利用這樣的架構透過閱讀去輸入+輸出。   #大量閱讀   郝哥本身除了自己大量創作輸出,其實也非常大量的輸入,也會收到許多出版社寄送書籍。這些書真的要每一本都一字一句讀完,恐怕是有困難,但如何快速地翻閱,然
Thumbnail
2025/04/14
  周六參加郝哥台南場的四一讀書會,快速紀錄跟分享一下,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參加並且利用這樣的架構透過閱讀去輸入+輸出。   #大量閱讀   郝哥本身除了自己大量創作輸出,其實也非常大量的輸入,也會收到許多出版社寄送書籍。這些書真的要每一本都一字一句讀完,恐怕是有困難,但如何快速地翻閱,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針對勞動部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法》新增之「職場霸凌專章」進行深入探討,包括修法重點、對現行制度之影響、僱主應注意事項及修法檢討等面向,並提供職場霸凌防制懶人包,協助僱主及勞工瞭解相關規定與應對措施。
Thumbnail
本文針對勞動部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法》新增之「職場霸凌專章」進行深入探討,包括修法重點、對現行制度之影響、僱主應注意事項及修法檢討等面向,並提供職場霸凌防制懶人包,協助僱主及勞工瞭解相關規定與應對措施。
Thumbnail
本文介紹職場性騷擾的定義、樣態、認定標準以及僱主的防治義務,並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說明僱主應如何預防及處理性騷擾事件,以確保職場安全。
Thumbnail
本文介紹職場性騷擾的定義、樣態、認定標準以及僱主的防治義務,並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說明僱主應如何預防及處理性騷擾事件,以確保職場安全。
Thumbnail
這個主題算是近期熱門的新聞話題,站在人資角度或是員工角度有一些觀念還是需要建構,目前周會主管設定每周分享一些法令相關知識,也剛好就是本周的主題,就紀錄也分享給大家。   #主要法規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雇主對下列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三、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
Thumbnail
這個主題算是近期熱門的新聞話題,站在人資角度或是員工角度有一些觀念還是需要建構,目前周會主管設定每周分享一些法令相關知識,也剛好就是本周的主題,就紀錄也分享給大家。   #主要法規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雇主對下列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三、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現代職場中一項不容忽視的根本問題。 本文詳細介紹了職場霸凌的定義、申訴管道與流程,以及如何蒐證和個人心理調適。 無論是受害者還是管理者,瞭解相關法律責任和協助措施都至關重要,希望透過正確的方法與資源,提高對職場霸凌的警覺與應對能力,創造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現代職場中一項不容忽視的根本問題。 本文詳細介紹了職場霸凌的定義、申訴管道與流程,以及如何蒐證和個人心理調適。 無論是受害者還是管理者,瞭解相關法律責任和協助措施都至關重要,希望透過正確的方法與資源,提高對職場霸凌的警覺與應對能力,創造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近日勞動部傳出職場霸凌的情況。公務人員若遭遇職場霸凌,是適用《公務人員保障法》、《公務人員安全及衛生防護辦法》,那麼對於勞工而言,如果不幸遭遇職場霸凌,可以怎麼做呢?
Thumbnail
近日勞動部傳出職場霸凌的情況。公務人員若遭遇職場霸凌,是適用《公務人員保障法》、《公務人員安全及衛生防護辦法》,那麼對於勞工而言,如果不幸遭遇職場霸凌,可以怎麼做呢?
Thumbnail
近期因為一些新聞事件讓「職場霸凌」成為了許多人的熱議的話題。 我遇到不少來訪者都曾提到自己曾遭遇到職場霸凌(多數都是遇到遭糕的主管或老闆),這其實也是許多上班族在工作中可能遭遇的隱形壓力之一。 我想也許你會想知道,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自保或自我防衛?這裡提供一些具體方法與策略給你參考
Thumbnail
近期因為一些新聞事件讓「職場霸凌」成為了許多人的熱議的話題。 我遇到不少來訪者都曾提到自己曾遭遇到職場霸凌(多數都是遇到遭糕的主管或老闆),這其實也是許多上班族在工作中可能遭遇的隱形壓力之一。 我想也許你會想知道,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自保或自我防衛?這裡提供一些具體方法與策略給你參考
Thumbnail
近期的勞動部職場霸凌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卻因缺乏明確的法規定義而使問題更加複雜。文章探討職場霸凌的定義、影響以及員工可採取的應對措施,包括求助醫療資源、離開惡劣環境及蒐證等。此外,深入分析施暴者的心態與背後的心理機制,並呼籲社會重視職場心理健康問題。
Thumbnail
近期的勞動部職場霸凌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卻因缺乏明確的法規定義而使問題更加複雜。文章探討職場霸凌的定義、影響以及員工可採取的應對措施,包括求助醫療資源、離開惡劣環境及蒐證等。此外,深入分析施暴者的心態與背後的心理機制,並呼籲社會重視職場心理健康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