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相關競技運動中,最大攝氧量(V̇O2max)被公認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提升 V̇O2max 不僅能增強耐力,還能顯著改善跑步表現。而在眾多訓練方法中,間歇訓練因能有效促進高強度運動,成為提升 V̇O2max 的首選。然而,究竟是注重高有氧強度 (high aerobic intensity) 還是高絕對強度 (high overall intensity) 的訓練效果更佳,卻仍存爭議。本次運科竹愛科普系列,將透過一項研究結果,深入探討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與衝刺間歇訓練(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SIT)對提升 V̇O2max、無氧能力 (anaerobic capacity),及跑步表現 (running performance)的可能影響進行介紹📈。
https://youtu.be/akG5rQlBGAY?si=-2yXQKJozTtqdV7D
研究招募了 48 位有氧基礎良好的男性(平均年齡 23 歲),並將他們隨機分為三組,分別進行以下三種常見的間歇訓練,每週訓練三次,為期 8 週:
1️⃣ 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每組訓練包含 4 組,每組 4 分鐘,以約 95% 最大有氧速度(maximal aerobic speed, MAS)進行,組間休息 3 分鐘(active breaks, 主動休息)。
2️⃣ 衝刺間歇訓練(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SIT, 8 × 20 秒):每組訓練包含 8 組,每組 20 秒,以約 150% (MAS) 進行,組間休息 10 秒(passive breaks, 被動休息)。
3️⃣ 衝刺間歇訓練(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SIT, 10 × 30 秒):每組訓練包含 10 組,每組 30 秒,以約 175% MAS 進行,組間休息 3.5 分鐘(active breaks, 主動休息)。
研究通過測量 V̇O2max、無氧能力(maximal accumulated oxygen deficit (MAOD), 最大累積缺氧量)以及 3000 公尺與 300 公尺的跑步表現,來評估各訓練方法的效果。
研究發現,HIIT(4 × 4 分鐘)的 V̇O2max 提升幅度顯著高於 SIT 的兩種訓練方式:
此外,HIIT 組的每搏氧量(O2-pulse,心臟每次搏動輸出的氧氣量)也增加更多,顯示其對心臟功能的促進作用更明顯❤️。
無氧能力方面,SIT(8 × 20 秒)組的表現有所提升,而 HIIT 和 SIT(10 × 30 秒)組則無顯著變化:
這顯示出短時間高強度的衝刺訓練對無氧能力有一定優勢⚡。
3000 公尺耐力表現方面,三組均有進步,但 HIIT 組的進步幅度最大:
300 公尺衝刺表現則以 SIT 的兩種訓練組進步幅度較大:
綜合以上結果,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在提升 V̇O2max 和長距離跑步耐力表現上具有顯著優勢,而衝刺間歇訓練(SIT)則在提升無氧能力與短距離衝刺表現上更為突出✨。
無論選擇哪種訓練方式,記得搭配適當的恢復時間與飲食計畫,以達到最佳效果💪🍎。
👉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訓練經驗或提問,讓我們一起進步! 🎉
Hov, H., Wang, E., Lim, Y. R., Trane, G., Hemmingsen, M., Hoff, J., & Helgerud, J. (2023). Aerobic high-intensity intervals are superior to improve V̇O2max compared with sprint intervals in well-trained me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33(2), 146–159. https://doi.org/10.1111/sms.14251
如果您覺得本次分享內容對您有幫助的話,就幫我按個讚喔!還有轉貼分享!
=============
陳映竹! (Chen, Ying-Chu),Ph.D. candidate, M.S., M.A., CSCS*D, ACSM-CEP
=============
陳映竹同時擁有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文學碩士,以及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理學碩士。目前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博士候選人。並且擁有美國運動醫學會臨床運動生理師以及私人教練認證!希冀透過平台持續推廣運動與健康科學相關知識,以及肌力與體能相關訓練理論及實務,並提供個人跨領域與教練自我成長歷程,讓有志從事教練產業以及斜槓工作者有所依循。
🟦 微小起心動念,將有莫大改變!小額捐款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
http://tinyurl.com/3jan2d46
🟦需統編者,請改點下面連結,可輸入統一編號!
https://tinyurl.com/mhdsjctr
🟨 自媒體經營:以「我是運科竹」為關鍵字搜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yesimsportscientist8642/abou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teveLovesWorkout/
▌SubStack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substack.com/
Podcast 頻道 : Sound on, Apple Podcast, 以及 Google Podcast,均為「我是運科竹」。
🟪 文章創作:
▌Vocus 方格子文章創作:https://vocus.cc/user/61d96b17fd89780001e2c067
▌Medium 文章創作:https://medium.com/@coachstevetw
🟦 個人網站:
▌Website: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wordpress.com/about/
▌CV website: https://lunacysaint.github.io
🟨 需要公益演講、商業合作,或者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事宜,請電郵聯繫!
▌E-mail : isame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