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顏以為師——韓愈〈師說〉

更新於 2024/12/17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旨在論述從師問學的重要性。說,文體名,用以說明事理,闡述己見。
  中唐時代,多數士大夫自恃門第高貴,而以從師問學為恥,韓愈慨嘆師道淪喪,藉李蟠請學提出重振師道之論,期能轉移風氣。全文緊扣師與道的關係,先以「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確立師道觀,接著批判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智,再以孔子為例,說明「聖人無常師」,凸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觀點,以呼應前文。
韓愈以發揚儒家學說為己任,排斥佛、老思想。在文學上倡導古文運動,推崇先秦、兩漢樸質自然的散文,反對六朝華而不實的駢文。由於摯友柳宗元,以及眾多門下弟子的支持響應,古文因而蔚為一時風氣,對唐、宋以後古文發展影響甚大。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即以「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稱許他在文學及思想上的貢獻。
韓愈像

韓愈像


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古代學習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除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卻不向老師請教,那些疑惑就永遠得不到解決了。 

  1. 學者:此指學習的人。
  2.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除疑惑的人。所以,用以。業,古代書寫文字的木板,此指下文的「六藝經傳」。解惑,解決「道」和「業」兩方面的疑難。
  3. :代詞,指上文的「道」與「業」。
  4. 其為惑也:指那些疑惑的問題。


  • 第一段:強調學必有師的道理,點出從師的重要性。開門見山點出主旨,不但以「必」字強調從師問學的必要性,也概括了全文論述的內容與範圍。


二 

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明瞭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隨他,向他學習;出生在我之後的人,明瞭道理也可能比我早,我跟隨他,向他學習。我要學習的是道理啊,何必知道他們出生比我早還是晚呢?所以,無論地位高低、不管年紀大小,「道」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1. :介詞,於、在。
  2. 聞道:明瞭道理。聞,聽聞,引申為理解、明瞭。
  3. 吾從而師之:我跟從他學習。師,作動詞,學習。
  4. 師道:學習道理。
  5.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指何必過問他們年齡比我大或小呢?夫,發語詞,無義。庸,表反問語氣,豈。之,助詞,無義。
  6.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論地位高低,不管年紀大小。賤,本義價格低,在此引申為地位低。


  • 第二段:提出擇師的原則─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針對「聞道」論述擇師的原則,分析世俗以年齡、地位判定是否從師的現象,為下文奠定立論基礎。


三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皆出於此乎?

唉!從師問學的傳統失傳已經很久了!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啊!古代的聖人,他們(的才智學養)超出一般人很多,尚且跟隨老師向他們請教;現在眾人遠不如古代的聖人,卻以從師問學為恥。所以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笨,聖人為什麼會成為聖人,愚人為什麼會成為愚人,大概都出自於(從師與不從師)這個原因吧?

  1. 師道:指從師問學的傳統。
  2. 出人:超出一般人。
  3. 問焉:向老師請教。焉,猶「之」,代詞,指老師。
  4. :不如、不及。
  5. 恥學於師:以從師問學為恥。恥,意動用法,以……為恥。
  6. 所以:何以、為什麼。
  7. :推測語氣,大概、或許。


  • 第三段:聖愚的關鍵在於是否從師問學。以古之聖人和今之眾人的天資、是否從師問學的結果對比,凸顯時人恥學於師的愚昧。


四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人們愛自己的孩子,會選擇老師來教導他們,對於自身而言,卻以從師問學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小孩子的老師,只教孩子們誦讀書本、學習斷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除疑惑的人啊!不懂斷句的還肯向老師學習,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向老師請教。學習小的卻遺漏大的,我看不出這有什麼高明之處。

  1. 恥師:以從師問學為恥。
  2. :糊塗、不懂事理。
  3. 習其句讀者也:指讓童子學會文章的斷句。句讀,文中語意完足叫做句;語意未完足,誦讀時須略作停頓叫做讀。讀,音ㄉㄡˋ,通「逗」。
  4. 句讀之不知四句: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意指不懂得句讀就跟老師學習,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跟老師學習。或,有的。不,音ㄈㄡˇ,同「否」。
  5. 小學而大遺:學習小的,卻遺漏大的。小,指句讀之學;大,指道與業的疑惑。


  • 第四段:士大夫為子擇師,自身卻恥學於師;孩童學習句讀而非學習「道」與「業」。透過士大夫自身的矛盾,與老師只教句讀,而非傳道解惑的對比,對於士大夫不明事理的表現給予直接的否定。


五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巫師、醫生、樂師和從事各種技藝的人,不以互相學習為可恥。士大夫一類的人,一說到誰是誰的老師或學生,大家就會聚在一起譏笑他們。問他們為什麼這樣,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相近,學問也差不多啊。」向地位低的人學習,就感到十分羞恥;向官位高的人學習,就覺得近於諂媚。唉!從師問學的傳統不能恢復由此可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從事各種技藝的人,士大夫們不屑與這些人同列,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比不上這些人,這現象真是奇怪啊!

  1. 巫醫:指巫師和醫生。巫,指接神除邪的人。
  2. 樂師:以歌唱、奏樂為業的人。師,指有專門技藝的人。
  3. 百工:從事各種技藝的人。
  4. 不恥相師:不以互相學習為恥。
  5. 士大夫之族:指在職居官的人們。族,有共同屬性的群類。
  6. 云者:語助詞,表語氣的停頓。
  7.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向地位低的人學習,就感到十分羞恥;向官位高的人學習,就覺得近於諂媚。足,十分、非常。諛,音ㄩˊ,奉承諂媚。
  8. 君子:在上位者,即前文的「士大夫之族」。
  9. 不齒:不屑與之同列。齒,本義為牙齒,在此有並列之意。


  • 第五段:舉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對比士大夫恥學於師的荒謬。透過士大夫與其他行業者對比,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語帶諷刺與感慨,對比出士大夫見解的淺陋。


六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拜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為師。郯子這些人,聰明才智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人同行,一定有我可以效法學習的人。」所以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弟子高明。那是因為懂得道理有先後的差別,技能和學問上各有專精的研究,如此罷了。

  1. 常師:固定的老師。
  2. 孔子師郯子:孔子以郯子為師。郯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省 郯城縣)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以鳥名官」的事(見左傳 昭公十七年)。郯,音ㄊㄢˊ。子,子爵。
  3. 萇弘:東周 敬王時大夫。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曾向萇弘請教古樂。萇,音ㄔㄤˊ。
  4. 師襄:春秋時魯國樂官。師,樂師。襄,樂師之名。史記 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曾跟師襄學琴。
  5. 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楚國人,曾任周朝的守藏史,掌管圖書典籍。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記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禮儀。聃,音ㄉㄢ。
  6. :類、輩。
  7.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三人同行,一定有我可以效法學習的人。語出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師不必賢於弟子:老師不一定比弟子高明。賢於,比……高明。於,在此有比較之意。
  9. 術業有專攻:技能和學問上各有專精的研究。攻,學習、研究。


  • 第六段:舉聖人無常師為例,揭示從師問學的態度。以至聖孔子拜師的言行為例,提示正確的學習態度。並從「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說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呼應上文「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七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之。

李蟠先生,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已通曉熟習。他不被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風氣所拘束,向我請教學習,我嘉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問學的傳統,(因此)寫這篇師說送給他。

  1. 李氏子蟠:李蟠,唐德宗 貞元十九年(西元八○三年)進士。蟠,音ㄆㄢˊ。
  2. 古文:指先秦、兩漢時代的散文。唐代稱魏、晉以後盛行的駢體文為「時文」,因此稱魏、晉以前的散體文為「古文」。
  3. 六藝經傳: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六藝,即易、詩、書、禮、樂、春秋。經,先聖所著之書。傳,音ㄓㄨㄢˋ,解經之書。
  4. 通習:通曉熟習。
  5. 不拘於時:指不被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風氣所拘束。於,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
  6. 古道:此指古人從師問學之道。
  7. :音ㄧˊ,贈送。


  • 第七段:說明撰寫本文的緣起──李蟠不恥相師,故作師說以貽之。藉李蟠「不拘於時」拜師請學,針砭當時士大夫「拘於時」(因而恥學於師)。


內容分析

(一)開門見山點出主旨

本文首句開門見山點出主旨:「古之學者必有師」,語氣斬釘截鐵,「必」字強調從師問學之必要與不容置疑。韓愈之所以強調「古之」學者,乃針對當時的學者以從師為恥而說的。作者援古以立論,一方面包含著「是古」而「非今」的褒貶,一方面深藏著以「古」而律「今」的用意。

而「必有師」的根據是什麼呢?韓愈先從「傳道、受業、解惑」來概括老師的作用,接著從「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來暗示老師的作用,後從「惑而不從師」來肯定老師的作用。這緊密相連的三層句意,為「必有師」作了注腳,發人深省。

文章開頭「古之學者必有師」的「師道」與文章結尾:「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的「古道」相呼應,一脈相承,從而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二)擇師標準在於先我聞道

老師既然如此重要而且必要,那麼老師在哪裡?老師的標準又是什麼?第二段轉而談擇師的標準,確定從師的對象。韓愈以「聞道(道之所存)」作為擇師的標準。他認為,只有「聞道」於前的人,才能負起「傳道、受業、解惑」的重任,方可為人師。士大夫之族以出生的先後、地位的高低來判定能否為師,自屬謬誤見解。韓愈說:「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即有力掃蕩了世俗的狹隘觀念,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第四段更是對當時世風的強烈抨擊:一是士大夫只為兒子擇師,自己卻恥學於師;二是士大夫只要求老師教授童子句讀。這連「受業」都談不上,更不用說「傳道」了。

放眼當時其他社會階層「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這些地位低的人都能知道「不恥相師」的道理,更襯托出「士大夫之族」的見識淺陋和虛榮心理。歸根結柢,這些士大夫是因為不懂得以「聞道」作為擇師的標準,卻在乎所師者的「年齡」、「地位」,甚至怕有「近諛」之嫌,因而拒絕向「官盛」者請教。

對此,作者經過層層駁議,予以全部否定,從而加深了正面立論的根基。文末能行古人從師問學正道的李蟠,正與恥學於師的士大夫大相逕庭。若人人像他,何愁「師道之不復」?可見作者說明作師說贈送給李蟠的旨意,在於表明當以李蟠為楷模,倡導從師學道的良風!

表現手法

在古代的散文中,韓愈的師說是具有典範性的說理散文,具有高度的寫作技巧。

(一)立論獨到而精闢

本文以「學者必有師」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為主要論點,為了反覆說明這兩個主要論點,就須靠確鑿有力的論據支撐,且直接關係到文章的說服力。論據既包含事理,也包含事例。以事例而言,作者擇取孔子從師的言行為證。

如前所說,孔子被奉為「至聖」,而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其賢不及孔子」,孔子卻能以他們為師;「今之眾人」,包括「士大夫之族」應當從師,更是情理之所必然。作者雖然只用了寥寥數語,但對孔子的言行卻說得很具體。孔子的這些言行可以從左傳 昭公十七年、孔子家語 觀周、史記 孔子世家以及論語中找到相關的記述以佐證,因而就顯得確鑿且極具說服力 。

(二)對比論證營造氣勢

本文為了論述從師之道,批判恥於從師的風氣,設置三組正反對比,構成精采的文筆。第一組以「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作對比。古之聖人才智出眾,「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才智低下,卻「恥學於師」,結果是「聖益聖,愚益愚」,這怎能不叫人嘆息「今之眾人」之誤謬呢?

第二組以士大夫為子擇師與自己不從師作對比,「小(句讀之學)學而大(道業疑惑)遺」,這怎能令人不嘆其昏昧呢?第三組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作對比,前者「不恥相師」,後者卻恥學於師,這怎能不使人驚嘆為怪事呢?

在這三組文字中,作者雖然沒有直接論說從師之道的實質,但是運用對比,憑藉恥學於師的事實襯托恢復從師之道的必要性,使讀者從對比中獲得真切的感受。

(三)說理中抒情寄慨

說理文自然以說理為主,但是觸動人心者莫先乎情,韓愈深通箇中三昧。就本文來說,作者在說理中抒情,在抒情中說理,具有「一唱三嘆」之妙,他一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可見以從師為恥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再嘆「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可見以從師為恥危害之大,已釀成時弊。因此,「嗟乎」之情的奔流,頗能打動人心。

由於作者在說理中抒情寄慨,抒發感慨又使說理生輝,情至理來,相得益彰不可收。於是「其皆出於此乎」、「吾未見其明也」、「其可怪也歟」,接踵而至,於層層推進之中,臧否極為鮮明。在層層推進的說理中發抒感慨,以跌宕的文情增添盎然理趣。


古今議題 : 學習努力跑起來

raw-image


二○二三年六月,輝達半導體公司執行長黃仁勳於臺灣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他幽默的說,今天是在場畢業生父母實現夢想的一天,建議畢業生「應該趕快搬出去」,使得現場笑聲連連。黃仁勳回憶第一次受邀到臺灣大學參觀實驗室時,看到研究生將整個房間的輝達GeForce遊戲顯示卡,加上電腦、大同風扇,用臺灣方式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超級電腦,成為輝達歷程的早期範例,當時研究生跟他說:「黃先生,因為你的努力,我能投入一生的志業。」讓他非常感動,因為它完美地呈現了輝達的目標:幫助才華洋溢的有志者投入一生志業。

掌握AI非常重要

黃仁勳向畢業生強調AI將改變所有產業,是臺灣的重要機會,他說:「靈活的企業將把握AI的機會提升地位,較少這麼做的公司將會凋零。」許多創業家將創立新公司,如以往的每個運算時代,這些創業家創造新產業,AI也將創造出過去不存在的新工作,而現在正處於重大科技時代的開端,每個運算環節都被AI重新翻轉。他向臺下畢業生分享當年創立輝達的三個小故事:

故事一以謙遜之心面對錯誤

輝達的第一個產品是電腦遊戲專用的3D顯示卡,找上日本電玩業者SEGA合作,但一年後發現,若是持續下去,做出來的SEGA遊戲主機技術落後,並與Windows不相容。黃仁勳被迫向SEGA執行長解釋,輝達無法繼續合約,希望SEGA另尋合作對象,但又希望SEGA能全額付款,否則輝達就會倒閉。令他驚訝的是SEGA同意讓輝達能多撐六個月,打造出RIVA 128顯示卡,在輝達資金見底時,新的顯示卡震撼了3D市場,讓輝達一戰成名,拯救了公司。後來輝達晶片在市場上的需求日漸增加,使得四歲就離臺的黃仁勳,再次重返臺灣,他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會面,開啟了雙方持續二十五年的合作關係。

黃仁勳強調,以謙遜之心面對錯誤,並尋求幫助,拯救了輝達。這些特質對聰明又成功的人來說,特別困難,一如在場的畢業生。

故事二實現願景會經歷苦痛

二○○七年輝達推出CUDA GPU加速運算技術,希望能用於電腦運算、模擬、圖形處理等。IBM System360問世以來,六十年來CPU運算模式一直是業界標準。CUDA需要研發人員撰寫應用程式,展現GPU的優點,但客戶希望有龐大使用者基數,而CUDA要建立龐大使用者基數,又需要客戶購買新應用程式。

為了解決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輝達使用已擁有龐大遊戲市場的GPU GeForce顯示卡建立使用者基數,打造CUDA技術,但因CUDA的成本很高,輝達獲利慘淡,市值也因此都維持在十億美元上下。儘管如此,輝達仍堅持到底,相信加速運算的時刻終會到來,為此舉辦GPU技術大會(GTC),孜孜不倦地在世界各地推銷CUDA。

二○一二年AI專家用GeForce訓練模型,帶來了AI大爆炸的引發點。輝達了解深度學習的潛力,明白深度學習是軟體的全新面向,將改變所有企業。十年後AI革命開始了,輝達成了全球AI研發者所需的引擎。他說,輝達在茁壯的歷程中,經歷了苦痛,但要實現願景,一定要經歷苦痛。

故事三要懂得犧牲和取捨

輝達曾有機會進軍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但當時做出了艱難的決定,犧牲這塊市場,因為輝達的目標是打造新電腦,「解決一般電腦無法處理的問題」,「我們應該投身於我們要擁有獨特貢獻的願景」,「我們開放心胸,發明出新的引擎」。後來,退出手機市場做法奏效,輝達轉向發展機器人電腦,如今機器人生意高達數十億美元。

他強調,對聰明又成功的人士來說,撤退並不容易,但是能夠做出取捨是成功的核心。

別用走的跑起來

最後,黃仁勳說,二○二三年的畢業生站在AI前端,所有產業都將遭到顛覆,希望大家勉力奔跑,「用跑的,不是用走的」(run, don’t walk),成為「獵食者,不是被獵食者」(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running from being food)。(參考資料:經濟日報/輝達CEO黃仁勳臺大畢業演說全文六重點一次看)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昔,容才瀚、陳美章、李奮晉、黃動熟、康許章為訓導⋯⋯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Thumbnail
最初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中的李百藥傳,對其名印象很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
Thumbnail
昔,容才瀚、陳美章、李奮晉、黃動熟、康許章為訓導⋯⋯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過去的人說,時跟事是併記的,功與名是搭配的。然而名與事,是過去的賢者刻不容緩必須達成的。他們所制定的規範,因為在那個時代而有價值。留下來的名號,也是因為他們的功勞才千古不朽。 如果只是跟隨時代的潮流,揚名一時身死名滅,那倒是讓君子們感到羞恥的事情。 所以達人鑽研大道,探索細微的事物,觀察天道的運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Thumbnail
最初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中的李百藥傳,對其名印象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