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別當「老古板」,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學術圈或生活裡,總有人會說:

• 「公開發表想法?小心別踩雷,會被笑死。」

• 「新技術、新工具?都是一時熱潮,別浪費時間。」

• 「奇怪的投資或點子?聽起來就是騙人的。」


但你知道嗎?真正的機會,聽起來往往很冒險。


▋1. 舊點子讓你「穩定」,但也讓你停滯

• 學術圈裡總有人跟你說:「跟著前人的路走,穩穩就好。」

• 結果你花 3 年做出一篇「沒人想引用」的論文,因為它「太安全、太無聊」。


提醒: 舊路讓你不會犯錯,但也讓你失去創新的機會。


▋2. 真正的機會,開始時都像「詐騙」

• 網路剛出現時,大家說:「這不過是一場泡沫。」

• 加密貨幣剛興起時,大家笑著說:「這跟電子寵物有什麼兩樣?」

• 但那些敢踏出第一步的人,最終創造了新的時代。


學術上也是一樣:

• 新的研究方法、冷門的研究題目,開始時一定被質疑。

• 結果呢?等你做出成果,所有人都會說「這個我早就想到了」。


▋3. 行動吧,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 敢寫下你的新想法,別怕別人笑你太冒險。

• 敢嘗試新的工具和方法,別把自己困在舊習慣裡。

• 敢走冷門題目,別人不做的地方,正是你的機會。


結論:敢冒險,才有機會被看見

大部分人都在走「安全路線」,但安全的路,只會讓你跟著別人老去。

新點子一開始看起來像風險,但真正的突破和財富,往往藏在這些「看起來不靠譜」的機會裡。


碩博士生,別當「穩穩無聊」的那一個,做點別人不敢做的事,才能讓你真正被記住。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學術路上,習慣是你最大的武器,但破壞習慣只要兩次。 ▋1. 斷一次,沒關係,是個小意外 • 忙到忘記讀文獻?昨天的論文沒寫完? • 偶爾一次意外,別太自責,重點是今天馬上補回來。 提醒: 斷一次沒什麼,但千萬別給自己找藉口,說什麼「反正已經斷了」! ▋2. 斷兩次,小心變
你可能覺得學術路上,會寫論文、跑數據就夠了。但說真的,「硬實力」只是敲門磚,真正讓你走得長遠的是這些「軟實力」。碩博士生涯如果少了它們,畢業後搞不好連工作都沒人想和你合作! ▋1. 問題解決力 (Problem-Solving) • 做法: 訓練分析問題的能力,將大問題拆解成小步驟來解決。
在寫研究提案時,千萬別想著一口氣「解決全世界的問題」。先做一個 POC (Proof of Concept),用最小的資源和最基本的版本,證明你的想法「可行」,才能說服教授或審查委員:「我這個提案有料!」 ▋什麼是 POC (Proof of Concept)? • 就是先做一個超
邱吉爾曾說:「光做到最好還不夠,有時我們必須做『必要的事』。」 如果你發現自己每天忙得要死,但進度停滯不前,那你該問自己:現在的努力,真的在推動目標,還是純粹自我安慰? ▋1. 你寫了 3000 字,結果刪掉 2500 字? • 每天逼自己寫 1000 字,但全是廢話堆積,最後只能刪掉重
在碩博士生涯中,不管是帶團隊、協作研究,還是發表簡報,光靠聰明才智(IQ)可不夠。真正能帶來成功的,是 IQ(智力)、EQ(情緒管理)、SQ(社交能力) 的完美結合。 ▋1. IQ(智力商數):你的學術硬實力 • 核心能力: • 分析力 (Analytical): 解決問題、數
碩博士的日子最常出現這種劇本:文獻越看越茫然、實驗數據一改再改、論文寫不出來還怪自己「天分不夠」。你真以為是實力的問題?其實是潛意識在拖你後腿! 想突破卡關,不要再傻傻跟自己過不去,試試這 3 招,把大腦重新調教一遍,保證讓你順利起飛。 ▋1. 睡前自我洗腦:想像成功的樣子 • 方法
在學術路上,習慣是你最大的武器,但破壞習慣只要兩次。 ▋1. 斷一次,沒關係,是個小意外 • 忙到忘記讀文獻?昨天的論文沒寫完? • 偶爾一次意外,別太自責,重點是今天馬上補回來。 提醒: 斷一次沒什麼,但千萬別給自己找藉口,說什麼「反正已經斷了」! ▋2. 斷兩次,小心變
你可能覺得學術路上,會寫論文、跑數據就夠了。但說真的,「硬實力」只是敲門磚,真正讓你走得長遠的是這些「軟實力」。碩博士生涯如果少了它們,畢業後搞不好連工作都沒人想和你合作! ▋1. 問題解決力 (Problem-Solving) • 做法: 訓練分析問題的能力,將大問題拆解成小步驟來解決。
在寫研究提案時,千萬別想著一口氣「解決全世界的問題」。先做一個 POC (Proof of Concept),用最小的資源和最基本的版本,證明你的想法「可行」,才能說服教授或審查委員:「我這個提案有料!」 ▋什麼是 POC (Proof of Concept)? • 就是先做一個超
邱吉爾曾說:「光做到最好還不夠,有時我們必須做『必要的事』。」 如果你發現自己每天忙得要死,但進度停滯不前,那你該問自己:現在的努力,真的在推動目標,還是純粹自我安慰? ▋1. 你寫了 3000 字,結果刪掉 2500 字? • 每天逼自己寫 1000 字,但全是廢話堆積,最後只能刪掉重
在碩博士生涯中,不管是帶團隊、協作研究,還是發表簡報,光靠聰明才智(IQ)可不夠。真正能帶來成功的,是 IQ(智力)、EQ(情緒管理)、SQ(社交能力) 的完美結合。 ▋1. IQ(智力商數):你的學術硬實力 • 核心能力: • 分析力 (Analytical): 解決問題、數
碩博士的日子最常出現這種劇本:文獻越看越茫然、實驗數據一改再改、論文寫不出來還怪自己「天分不夠」。你真以為是實力的問題?其實是潛意識在拖你後腿! 想突破卡關,不要再傻傻跟自己過不去,試試這 3 招,把大腦重新調教一遍,保證讓你順利起飛。 ▋1. 睡前自我洗腦:想像成功的樣子 • 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Thumbnail
投實習失敗,真的是我們這一世代無法避免的感受,自從某幾年開始實習風氣後,就業市場便越來越捲,沒有實習的人未來找正職時,根本就跟其他人站在不同的起跑點,也讓實習從可選的自我成長,變成必選的學生活動,而第一次投實習總是讓人挫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Thumbnail
投實習失敗,真的是我們這一世代無法避免的感受,自從某幾年開始實習風氣後,就業市場便越來越捲,沒有實習的人未來找正職時,根本就跟其他人站在不同的起跑點,也讓實習從可選的自我成長,變成必選的學生活動,而第一次投實習總是讓人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