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心理諮詢,常常變成了大型悲劇與救贖現場。
人們深陷創傷的語境,似乎每個經歷都需要被深刻解釋。
失戀不是失戀,而是童年的依戀模式;
背叛不是背叛,而是對熟悉感的重複創造;
焦慮不是焦慮,而是過去未完成的情感投射。
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層解釋嗎?
還是這些解釋成了我們逃避當下、合理化情緒的工具?
多少所謂的創傷,不過是不懂人性規律的反應。
多少不堪的情緒,不過是社會現實的回響。
但它們卻被過度放大,變成了無窮無盡的「自我探索」。
探索過去,探索未來,卻唯獨沒有解決當下。
真正能幫助人的心理諮詢,從來不是挖掘無盡的深度,而是清晰地看見當下的答案。
當下有問題,去解決;當下有情緒,去釋放。
針對當下,才是真實的幫助。
可是,太多人把心理諮詢變成了「解釋大會」。
本該解決現實的事情,卻沉溺在原諒、接納自己與別人的過程中;
本該面對當下的問題,卻無窮無盡地檢討「我是不是哪裡有問題」。
說到底,心理學有它的智慧,但這些智慧不是給所有人用的。
真正明白的人,早就懶得再多探討;
不明白的人,卻拿它當成了安慰劑,用來合理化一切困境。
你想療傷,還是自我感動?
你來諮詢,是想看清現實,還是沉迷在過去的故事裡?
當下你提問的那一刻,答案就在那裡,也是你最清醒的一刻。
——當下的你,才是最清醒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