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來來回回的路上,薩提爾教會我的生命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很榮幸獲邀在長耳兔心靈維度的每月線上open講,分享我的生命故事與薩提爾的學習歷程。從去年11月收到聯繫,我就開始思考到底要分享什麼,想到前陣子聽podcast曾寶儀新書分享非常有共鳴,也給了我靈感。


令我很觸動的是,來賓Hebe說了一段她的心境:


感覺在工作上、感情上、跟家人的關係,有的時候好像克服了、到達目標了,但又會因為一個事件又跌落了。你不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來來回回的赴往,走一步退兩步,永遠在知道,知道這個道理,跟真正做到這件事情來回擺盪嗎?但那就是人生,如果有一天我們從知道到做到,可能就到彼岸了吧。


讓我想起自己會開始接觸心理學、身心靈課程,那是因為我們心中就像Hebe所說,都有一個想去的彼岸。


如果有人問我:學了薩提爾之後,你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與孩子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都不會碰到困難了嗎?


那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我想分享的,並不是學了薩提爾或身心靈療癒的課程之後,人生從此一帆風順,不會再遇到困難。而是:


當這些生命的議題依然存在,學習薩提爾教會我的是什麼


與家人連結,是我最想去的那個彼岸


回想自己是怎麼踏進學習薩提爾的領域,那是兒子剛出生時,因為要面對這個不受控的小怪獸,讓我每日處於想當個好媽媽,卻被激得壓力破表、惡夢連連的循環裡。特別是當受到兒子哭了將近兩小時不停止的哭聲疲勞轟炸時,我經常直接理智斷線,崩潰怒吼。


「你到底在哭什麼?你娘我才想哭吧。」這是我心中的吶喊。


於是我開始找方法,讀了各式各樣的教養書,沒有一本書教的方法可以讓我撐過第二天,直到遇到了薩提爾,那時讀的是李儀婷老師的《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這本書。


那天睡前,我將房間的燈關了把兒子帶進房裡,他情緒如往常一樣崩潰,哭到只差鄰居沒報警。我將他抱回房裡,還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的兒子,哭著爬出房間,我又將他抱回房內,他又再爬出去,就這樣反覆了好幾回合。


這時,就在我理智即將斷線前,不知為何頭腦閃進在書上看過。

不要試圖解決問題,而是允許問題存在,並在允許的過程中,有機會去探索、好奇與反思,藉此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為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並不是大人如何幫他解決問題,而是感覺自己被理解、有人接住他了。


這段話成為我的救贖,我停下來,問了兒子:「你是不是想自己關燈?媽媽陪你一起關燈,關完燈我們就進房間睡覺好嗎?」


神奇的事就這樣發生了,兒子居然停止了哭鬧,雙眼專注地凝視著我,這一刻,我彷彿聽見他說「我終於被理解了。」兒子的眼神告訴我,我做對了,這個眼神也是支持我繼續學習薩提爾模式的動力,我似乎看見一道曙光。


那就是我想抵達的地方,一個克服親子關係、並與父母和解,一個溫馨有愛、連結緊密的家的樣子。但是我並沒有因為學了薩提爾,就一腳跨過這些問題,更沒有解決問題,到達那個我想去的地方。


來來回回的生命故事,這才是人生


後來我帶著親子、家庭等生命議題,一次一次進到工作坊,因而學會了覺察水面下的冰山層次、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開始練習用更內外一致的方式與他人連結。然而每當工作坊結束,回到現實,卻發現這些生命中的議題還是如海浪般不斷襲來,海浪不曾消退,這些問題也是,只是有時是漲潮,有時是退潮。


那麼你可能好奇,學習薩提爾,究竟教會了我什麼?


如同我在方格子記錄下的,如何一次次與這些生命議題碰撞,又如何像摩西分海在其中找出一條道路走出去的歷程。我們都有想去的彼岸,就像我想與家人有好的連結,在抵達目的前,常前進一步退兩步,那個最過不去的點,可能此刻克服了,下次又再出現。生命的故事依然繼續著。


但,不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叫做人生嗎?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有意識地選擇回應問題的方式。



我很喜歡劉軒的太太Cardin在podcast中分享的一段話,她說:


身為人最自由的地方,就是我們有一個自由意志,這個自由意志就是你可以選擇你要怎麼去面對這件事,所以今天就算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你用一個比較平靜的心境去看,它對你的衝擊跟波瀾就不會那麼大,它一定會過去,但你要堅持下去,雖然不是現在,但要相信它會好轉的。


即使學了薩提爾,生命的那些議題依然存在,衝擊的事件也依舊會發生,但是我知道,此刻我已有所不同了。


當衝擊事件又再發生,先回過頭看看自己的狀態,並在感到又跌落時,停下來好好照顧自己、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如此一來,我也能選擇以更好的回應去面對所愛的那些人以及那些生命的議題。


這是薩提爾教會我的。



延伸閱讀:

那些指責背後藏著的,是未說出口的愛。

「媽媽,妳怎麼看到我心裡的?」

看見愛的存在:薩提爾探索自我工具—「家庭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ueenie's - 淬煉生命的旅程的沙龍
189會員
71內容數
人生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聽別人說故事,在這裡分享那些與生命相遇、對生命有愛,以及看見生命中美好跟觸動的故事,其中也包含我自己的故事。每一篇都是獨立的故事,照順序讀、跳著讀都歡迎~
2025/03/27
透過爺爺過世後的告別式,體悟到眼淚不只是為逝者而流,更是為活著的人,那些背負遺憾與傷痛的人。
Thumbnail
2025/03/27
透過爺爺過世後的告別式,體悟到眼淚不只是為逝者而流,更是為活著的人,那些背負遺憾與傷痛的人。
Thumbnail
2025/03/12
她是母親,也是曾經眼中有光的少女,她為家人停下腳步,卻把夢想留給了下一代。
Thumbnail
2025/03/12
她是母親,也是曾經眼中有光的少女,她為家人停下腳步,卻把夢想留給了下一代。
Thumbnail
2025/02/04
在寒冷的冬天早晨,哄兒子起床的過程中因誤會而產生了情緒反應,最後因兒子一句話,讓親子關係有了溫馨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2/04
在寒冷的冬天早晨,哄兒子起床的過程中因誤會而產生了情緒反應,最後因兒子一句話,讓親子關係有了溫馨的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聆聽崇建老師跟耀明老師這本新書分享時,想起帶孩子的點滴,而這些因爲薩提爾的學習帶進好奇,帶進更多元的對話。 開啟了我跟孩子之間更多的可能性。 薩提爾的精神: 1.好奇的模式,不要好多的答案 2.透過問題所提出來的正向能量 3.幫助孩子導念模式 孩子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聆聽崇建老師跟耀明老師這本新書分享時,想起帶孩子的點滴,而這些因爲薩提爾的學習帶進好奇,帶進更多元的對話。 開啟了我跟孩子之間更多的可能性。 薩提爾的精神: 1.好奇的模式,不要好多的答案 2.透過問題所提出來的正向能量 3.幫助孩子導念模式 孩子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帶孩子真的是比教課還要累! 現在的父母親普遍都晚婚也晚生 年紀大了,真的體力招架不住...... 光是開個車來回就很傷神了 然後頂著大太陽,陪孩子去海邊踩水 真的體力吃不消 看著孩子的發展,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責任 也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同 有時候
Thumbnail
帶孩子真的是比教課還要累! 現在的父母親普遍都晚婚也晚生 年紀大了,真的體力招架不住...... 光是開個車來回就很傷神了 然後頂著大太陽,陪孩子去海邊踩水 真的體力吃不消 看著孩子的發展,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責任 也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同 有時候
Thumbnail
幾年前,我跟另一半有太多的爭吵,小孩教育、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關係緊繃到想放棄溝通,就看能冰點到什麼程度屆時再說。我知道這很消極,但實在無力再去面對彼此不合的觀點。直到今年生病,變成彼此間轉折的契機。後來我明白了一點,就是我一直在解決外在的問題,但最該被解決的內在問題就是壓力,一直被自己忽
Thumbnail
幾年前,我跟另一半有太多的爭吵,小孩教育、價值觀、生活習慣,甚至關係緊繃到想放棄溝通,就看能冰點到什麼程度屆時再說。我知道這很消極,但實在無力再去面對彼此不合的觀點。直到今年生病,變成彼此間轉折的契機。後來我明白了一點,就是我一直在解決外在的問題,但最該被解決的內在問題就是壓力,一直被自己忽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共鳴筆記#5) 書名: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作者: 李重建 甘耀明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頁數:268頁 六七年前,初次接觸薩提爾時ˋ,幫助我走進我的內在孩子,並和我那受傷的內在孩子和解,第一次上的課就是天安老師的課,那一次何其有幸,他幫我走整個原生家庭的脈絡。使我再次看到我在心中深
Thumbnail
(共鳴筆記#5) 書名: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作者: 李重建 甘耀明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頁數:268頁 六七年前,初次接觸薩提爾時ˋ,幫助我走進我的內在孩子,並和我那受傷的內在孩子和解,第一次上的課就是天安老師的課,那一次何其有幸,他幫我走整個原生家庭的脈絡。使我再次看到我在心中深
Thumbnail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希望我們能夠透過不斷地自我回顧來看到自己,啟發自身本具的宇宙能量!
Thumbnail
希望我們能夠透過不斷地自我回顧來看到自己,啟發自身本具的宇宙能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