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獲邀在長耳兔心靈維度的每月線上open講,分享我的生命故事與薩提爾的學習歷程。從去年11月收到聯繫,我就開始思考到底要分享什麼,想到前陣子聽podcast曾寶儀新書分享非常有共鳴,也給了我靈感。
令我很觸動的是,來賓Hebe說了一段她的心境:
感覺在工作上、感情上、跟家人的關係,有的時候好像克服了、到達目標了,但又會因為一個事件又跌落了。你不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來來回回的赴往,走一步退兩步,永遠在知道,知道這個道理,跟真正做到這件事情來回擺盪嗎?但那就是人生,如果有一天我們從知道到做到,可能就到彼岸了吧。
讓我想起自己會開始接觸心理學、身心靈課程,那是因為我們心中就像Hebe所說,都有一個想去的彼岸。
如果有人問我:學了薩提爾之後,你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與孩子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都不會碰到困難了嗎?
那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我想分享的,並不是學了薩提爾或身心靈療癒的課程之後,人生從此一帆風順,不會再遇到困難。而是:
當這些生命的議題依然存在,學習薩提爾教會我的是什麼?
與家人連結,是我最想去的那個彼岸
回想自己是怎麼踏進學習薩提爾的領域,那是兒子剛出生時,因為要面對這個不受控的小怪獸,讓我每日處於想當個好媽媽,卻被激得壓力破表、惡夢連連的循環裡。特別是當受到兒子哭了將近兩小時不停止的哭聲疲勞轟炸時,我經常直接理智斷線,崩潰怒吼。
「你到底在哭什麼?你娘我才想哭吧。」這是我心中的吶喊。
於是我開始找方法,讀了各式各樣的教養書,沒有一本書教的方法可以讓我撐過第二天,直到遇到了薩提爾,那時讀的是李儀婷老師的《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這本書。
那天睡前,我將房間的燈關了把兒子帶進房裡,他情緒如往常一樣崩潰,哭到只差鄰居沒報警。我將他抱回房裡,還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的兒子,哭著爬出房間,我又將他抱回房內,他又再爬出去,就這樣反覆了好幾回合。
這時,就在我理智即將斷線前,不知為何頭腦閃進在書上看過。
不要試圖解決問題,而是允許問題存在,並在允許的過程中,有機會去探索、好奇與反思,藉此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為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並不是大人如何幫他解決問題,而是感覺自己被理解、有人接住他了。
這段話成為我的救贖,我停下來,問了兒子:「你是不是想自己關燈?媽媽陪你一起關燈,關完燈我們就進房間睡覺好嗎?」
神奇的事就這樣發生了,兒子居然停止了哭鬧,雙眼專注地凝視著我,這一刻,我彷彿聽見他說「我終於被理解了。」兒子的眼神告訴我,我做對了,這個眼神也是支持我繼續學習薩提爾模式的動力,我似乎看見一道曙光。
那就是我想抵達的地方,一個克服親子關係、並與父母和解,一個溫馨有愛、連結緊密的家的樣子。但是我並沒有因為學了薩提爾,就一腳跨過這些問題,更沒有解決問題,到達那個我想去的地方。
來來回回的生命故事,這才是人生
後來我帶著親子、家庭等生命議題,一次一次進到工作坊,因而學會了覺察水面下的冰山層次、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開始練習用更內外一致的方式與他人連結。然而每當工作坊結束,回到現實,卻發現這些生命中的議題還是如海浪般不斷襲來,海浪不曾消退,這些問題也是,只是有時是漲潮,有時是退潮。
那麼你可能好奇,學習薩提爾,究竟教會了我什麼?
如同我在方格子記錄下的,如何一次次與這些生命議題碰撞,又如何像摩西分海在其中找出一條道路走出去的歷程。我們都有想去的彼岸,就像我想與家人有好的連結,在抵達目的前,常前進一步退兩步,那個最過不去的點,可能此刻克服了,下次又再出現。生命的故事依然繼續著。
但,不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叫做人生嗎?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有意識地選擇回應問題的方式。
我很喜歡劉軒的太太Cardin在podcast中分享的一段話,她說:
身為人最自由的地方,就是我們有一個自由意志,這個自由意志就是你可以選擇你要怎麼去面對這件事,所以今天就算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你用一個比較平靜的心境去看,它對你的衝擊跟波瀾就不會那麼大,它一定會過去,但你要堅持下去,雖然不是現在,但要相信它會好轉的。
即使學了薩提爾,生命的那些議題依然存在,衝擊的事件也依舊會發生,但是我知道,此刻我已有所不同了。
當衝擊事件又再發生,先回過頭看看自己的狀態,並在感到又跌落時,停下來好好照顧自己、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如此一來,我也能選擇以更好的回應去面對所愛的那些人以及那些生命的議題。
這是薩提爾教會我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