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個畫面非常清楚,那是爸爸抱著嬰兒時的我,溫柔的微笑。
他,是位教官。總認為自己是不可能有錯的,也因此他對我們的語氣裡,盡是批評、指責與說教。孩童時,我與爸爸親近,他喜歡帶著我去學校值班,參加學校的校外教學,因為「我很乖」。
隨著進入青春期,我與爸爸的衝突越來越多,原因是,我想「做自己」。我開始有了跟他不同的意見和聲音,當我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時,不到三句話,就能引發一陣火爆的場面。我與他,站在樓梯間一上一下,吵架對峙的場景不勝枚舉。
媽媽總說,我們性格太像,連家中的文昌位都一樣。
難以超過三句的對話
元旦時,爸媽與我們一家去華泰感受跨年氣氛,平常因家住附近,其實鮮少在假日時去的,為了感受人潮(?),我特地排隊買了不曾買過的雞蛋仔和鴛鴦奶茶。店家給的是紙吸管,我用力一戳,還沒戳下去吸管就凹了。
「怎麼這麼難用的吸管,」我的抱怨還沒說完,爸爸就接話了。「哪有像妳這樣弄的,妳就應該要斜斜的插。」
聽到爸爸語氣中略帶指責,使我不禁落入慣性回應地辯解。「我剛剛就是斜斜的,是吸管太軟很難用,」爸爸聽到我的解釋,想繼續給建議,於是我轉身回頭去拿了支新的吸管,想就此結束對話。
先生回家後告訴我,「妳跟妳爸很有趣,一個不想要解決問題,一個一定要解決問題。」
「什麼意思?」我問。
「妳應該只是想抱怨吸管吧,但妳爸一定要幫妳解決問題。」嗯,果然旁觀者清。
我跟爸爸的關係一向如此,以前的我在這樣的情境下,或許會因為不想服輸而繼續辯解,換來一頓爭執。而現在有意識地選擇了打岔避免爭執,能與爸爸說的話,卻也是越少的。
這一直是我心中未能解的結與遺憾。
我們這一輩,許多人都是在責備中長大,因此內心總會感到與家人的關係很疏離,渴望向前一步,卻又害怕受傷而縮回自己的世界裡。只因為保持距離才讓自己能待在安全堡壘中,我們便不再嘗試靠近。
我們就這樣長大了,父母也就這樣年邁了。
家庭雕塑的魔力:看見父母對子女已用盡全力
這邊要先說明一下薩提爾家族治療的重要技術之一家庭雕塑
。家庭雕塑是根據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溝通互動關係,用身體排列出在家庭中的溝通姿勢(分別有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四種)。藉由具體的身體姿勢,讓家庭中的互動模式浮現變得更清楚。
雖說是靜態的身體雕塑,這種方式卻能協助成員覺察在家庭中是如何互動的,並且有機會表達出對彼此的看法,以及對於互動關係改變的期望。
月初我參加了為期一年半的薩提爾個別諮商專訓的第一次課程,老師請大家選擇扮演一個家庭角色,我選了「爸爸」的角色,我比出「指責」的姿態,眼神還不忘帶著怒氣,因為從小看見的爸爸多是如此。
而扮演我家人的其他夥伴,一個個轉身而去,我沒有選擇放下「指責」的那隻手,繼續指著他們,「孩子」的扮演者非但不轉頭,反而越我離越遠,這時我的內心油然而生一股悲傷感,眼淚不禁滑落。
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是竭盡所能而為的。
我頭腦中浮現出薩提爾女士說過的這句話。
聽見爸爸的心聲,從指責中發現愛
「活到年紀超過半百的人生,努力盡孝,卻得不到老父親的看見與認同;用心養育孩子,卻與孩子關係疏離;想與家人有親密的連結,家人們卻轉身離去。」爸爸的心境是如此嗎,我不確定,但當我此時此刻站在這個位置,我看見他的世界裡或許也有孤單和無奈,這是我從未想過的。
這一刻我看懂了,所謂父親的愛,在他成長的那個世代,是那麼樣被隱藏著。他的指責或許並非源於批判與失望,而是他試圖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讓家人變得更好。
正如老師所說,在家庭中的應對姿態是感受的入口,在這麼多次工作坊中,第一次藉由扮演「爸爸」的角色,讓我彷彿聽見了真實爸爸的心聲。
上完課後,我傳了一封簡訊給爸爸。
「好,知道了。」他回應簡短,但我想我的感受以及對他的愛已經傳遞到他心中。
他依然不是一個善於表達的人,但我已經看見了他的愛。那種愛或許不完美,但它真實而深刻。薩提爾女士的這份信念,讓我學會在關係裡與愛相遇,哪怕它藏得深、哪怕它被其他我們所恐懼的東西包裝著,終究都有被看見的一日。
回想起女兒剛滿月時回到家中,爸媽第一次來看這位家庭新成員,當爸爸抱著女兒,那看著她的神情,跟我記憶中那個慈愛的爸爸一模一樣,眼神中盡是滿滿的愛。是阿,愛從不曾消失,我彷彿是那一刻爸爸手中抱著的嬰孩,重新感受了爸爸的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