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探索之旅|看見「指責」背後隱藏的愛,讓我與父親重新連結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一直有個畫面非常清楚,那是爸爸抱著嬰兒時的我,溫柔的微笑。

他,是位教官。總認為自己是不可能有錯的,也因此他對我們的語氣裡,盡是批評、指責與說教。孩童時,我與爸爸親近,他喜歡帶著我去學校值班,參加學校的校外教學,因為「我很乖」。


隨著進入青春期,我與爸爸的衝突越來越多,原因是,我想「做自己」。我開始有了跟他不同的意見和聲音,當我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時,不到三句話,就能引發一陣火爆的場面。我與他,站在樓梯間一上一下,吵架對峙的場景不勝枚舉。


媽媽總說,我們性格太像,連家中的文昌位都一樣。


難以超過三句的對話


元旦時,爸媽與我們一家去華泰感受跨年氣氛,平常因家住附近,其實鮮少在假日時去的,為了感受人潮(?),我特地排隊買了不曾買過的雞蛋仔和鴛鴦奶茶。店家給的是紙吸管,我用力一戳,還沒戳下去吸管就凹了。


「怎麼這麼難用的吸管,」我的抱怨還沒說完,爸爸就接話了。「哪有像妳這樣弄的,妳就應該要斜斜的插。」

聽到爸爸語氣中略帶指責,使我不禁落入慣性回應地辯解。「我剛剛就是斜斜的,是吸管太軟很難用,」爸爸聽到我的解釋,想繼續給建議,於是我轉身回頭去拿了支新的吸管,想就此結束對話。


先生回家後告訴我,「妳跟妳爸很有趣,一個不想要解決問題,一個一定要解決問題。」

「什麼意思?」我問。

「妳應該只是想抱怨吸管吧,但妳爸一定要幫妳解決問題。」嗯,果然旁觀者清。


我跟爸爸的關係一向如此,以前的我在這樣的情境下,或許會因為不想服輸而繼續辯解,換來一頓爭執。而現在有意識地選擇了打岔避免爭執,能與爸爸說的話,卻也是越少的。


這一直是我心中未能解的結與遺憾。


我們這一輩,許多人都是在責備中長大,因此內心總會感到與家人的關係很疏離,渴望向前一步,卻又害怕受傷而縮回自己的世界裡。只因為保持距離才讓自己能待在安全堡壘中,我們便不再嘗試靠近。


我們就這樣長大了,父母也就這樣年邁了。


家庭雕塑的魔力:看見父母對子女已用盡全力


這邊要先說明一下薩提爾家族治療的重要技術之一家庭雕塑。家庭雕塑是根據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溝通互動關係,用身體排列出在家庭中的溝通姿勢(分別有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四種)。藉由具體的身體姿勢,讓家庭中的互動模式浮現變得更清楚。


雖說是靜態的身體雕塑,這種方式卻能協助成員覺察在家庭中是如何互動的,並且有機會表達出對彼此的看法,以及對於互動關係改變的期望。


月初我參加了為期一年半的薩提爾個別諮商專訓的第一次課程,老師請大家選擇扮演一個家庭角色,我選了「爸爸」的角色,我比出「指責」的姿態,眼神還不忘帶著怒氣,因為從小看見的爸爸多是如此。


而扮演我家人的其他夥伴,一個個轉身而去,我沒有選擇放下「指責」的那隻手,繼續指著他們,「孩子」的扮演者非但不轉頭,反而越我離越遠,這時我的內心油然而生一股悲傷感,眼淚不禁滑落。


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是竭盡所能而為的。


我頭腦中浮現出薩提爾女士說過的這句話。


聽見爸爸的心聲,從指責中發現愛


「活到年紀超過半百的人生,努力盡孝,卻得不到老父親的看見與認同;用心養育孩子,卻與孩子關係疏離;想與家人有親密的連結,家人們卻轉身離去。」爸爸的心境是如此嗎,我不確定,但當我此時此刻站在這個位置,我看見他的世界裡或許也有孤單和無奈,這是我從未想過的。


這一刻我看懂了,所謂父親的愛,在他成長的那個世代,是那麼樣被隱藏著。他的指責或許並非源於批判與失望,而是他試圖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讓家人變得更好。


正如老師所說,在家庭中的應對姿態是感受的入口,在這麼多次工作坊中,第一次藉由扮演「爸爸」的角色,讓我彷彿聽見了真實爸爸的心聲。


上完課後,我傳了一封簡訊給爸爸。

「好,知道了。」他回應簡短,但我想我的感受以及對他的愛已經傳遞到他心中。


他依然不是一個善於表達的人,但我已經看見了他的愛。那種愛或許不完美,但它真實而深刻。薩提爾女士的這份信念,讓我學會在關係裡與愛相遇,哪怕它藏得深、哪怕它被其他我們所恐懼的東西包裝著,終究都有被看見的一日。




回想起女兒剛滿月時回到家中,爸媽第一次來看這位家庭新成員,當爸爸抱著女兒,那看著她的神情,跟我記憶中那個慈愛的爸爸一模一樣,眼神中盡是滿滿的愛。是阿,愛從不曾消失,我彷彿是那一刻爸爸手中抱著的嬰孩,重新感受了爸爸的愛與溫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ueenie's - 淬煉生命的旅程的沙龍
189會員
71內容數
人生一大半的時間都在聽別人說故事,在這裡分享那些與生命相遇、對生命有愛,以及看見生命中美好跟觸動的故事,其中也包含我自己的故事。每一篇都是獨立的故事,照順序讀、跳著讀都歡迎~
2025/03/27
透過爺爺過世後的告別式,體悟到眼淚不只是為逝者而流,更是為活著的人,那些背負遺憾與傷痛的人。
Thumbnail
2025/03/27
透過爺爺過世後的告別式,體悟到眼淚不只是為逝者而流,更是為活著的人,那些背負遺憾與傷痛的人。
Thumbnail
2025/03/12
她是母親,也是曾經眼中有光的少女,她為家人停下腳步,卻把夢想留給了下一代。
Thumbnail
2025/03/12
她是母親,也是曾經眼中有光的少女,她為家人停下腳步,卻把夢想留給了下一代。
Thumbnail
2025/02/04
在寒冷的冬天早晨,哄兒子起床的過程中因誤會而產生了情緒反應,最後因兒子一句話,讓親子關係有了溫馨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2/04
在寒冷的冬天早晨,哄兒子起床的過程中因誤會而產生了情緒反應,最後因兒子一句話,讓親子關係有了溫馨的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帶孩子真的是比教課還要累! 現在的父母親普遍都晚婚也晚生 年紀大了,真的體力招架不住...... 光是開個車來回就很傷神了 然後頂著大太陽,陪孩子去海邊踩水 真的體力吃不消 看著孩子的發展,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責任 也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同 有時候
Thumbnail
帶孩子真的是比教課還要累! 現在的父母親普遍都晚婚也晚生 年紀大了,真的體力招架不住...... 光是開個車來回就很傷神了 然後頂著大太陽,陪孩子去海邊踩水 真的體力吃不消 看著孩子的發展,又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責任 也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認同 有時候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Thumbnail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我會選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博客來的一致五星好評。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收獲。這是一本介紹溝通方式的書藉,我覺得自己在親子教養方面尤其有所得著,很值得推介給為人父母及教師。   薩提爾的冰山模式,是一種隱喻,人就像冰山一樣,能被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份——行為、事件
Thumbnail
  我會選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博客來的一致五星好評。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收獲。這是一本介紹溝通方式的書藉,我覺得自己在親子教養方面尤其有所得著,很值得推介給為人父母及教師。   薩提爾的冰山模式,是一種隱喻,人就像冰山一樣,能被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份——行為、事件
Thumbnail
最重要的是你帶著情感,真心的相信這個原先被你認定的負向特質,其實是被你誤解的老朋友,它想幫你、也真的幫到你了,只是現在已經不合適了,被過度和僵化的使用,以致於產生了困擾和限制,這時需要你進一步的瞭解、認可它,並調整它原有的功能。
Thumbnail
最重要的是你帶著情感,真心的相信這個原先被你認定的負向特質,其實是被你誤解的老朋友,它想幫你、也真的幫到你了,只是現在已經不合適了,被過度和僵化的使用,以致於產生了困擾和限制,這時需要你進一步的瞭解、認可它,並調整它原有的功能。
Thumbnail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能理解家人、朋友、伴侶,但我們可曾想過了解自己呢?我看得到我內在的冰山嗎?我知道自己與別人應對時的姿態了嗎?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能理解家人、朋友、伴侶,但我們可曾想過了解自己呢?我看得到我內在的冰山嗎?我知道自己與別人應對時的姿態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