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幾乎全世界推崇的政治正確觀念中,將富人的資源重新分配給窮人似乎成為了一項普遍共識。這樣的政策背後的理由十分簡單:對於極少數富人而言,資源的重新分配不會顯著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然而,對於廣大的窮人來說,這些資源卻能帶來顯著的生活改善。這些理由為政府推行各種縮小貧富差距的政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然而,從根本上及長遠的結果來看,這樣的做法真的是正確的嗎?
在探討這一議題時,讓窮人生活得更好或縮小貧富差距固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標,但倚賴「重新分配」的手段來達成這些目標,依然存在著可能的錯誤。無論是出於善意的羅賓漢,還是像台灣傳奇人物廖添丁,他們最終都是以搶劫的方式來實現目的。因此,當今各種政治正確的政策,實際上反對的並非「不平等的價值」,而是「不平等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並非所有反對不平等結果的理由,都源自於追求平等的價值觀。事實上,當前世界上的各種不平等,往往是個人自由正當行使的結果。真正需要反對的,是那些旨在消除不平等而侵犯個人自由的措施。
政府或許有責任,無論是否具有比較性的義務,為所有人提供某種最低限度的基本服務,如警察、消防隊、基礎設施建設等。然而,無論這些義務是否存在,如果缺乏特殊證據支持,對不同族群提供不平等的服務,便是對廣義上的平等關懷原則的背離。許多此類差別待遇的案例,往往隱含著種族偏見或歧視,而這些偏見或歧視本質上違反了平等的核心價值。例如,某些大學在入學考試中對特定族群加分,這種做法被稱為機運平等主義(Luck Egalitarianism)。此外,對高收入者徵收更高的健保費,也是一種極度違背平等價值原則的行為。
人們以及需要多數選票認同的政府,往往容易陷入一種「假平等」的迷思。當某種利益無法分配給所有人時,群體潛意識中常會產生一種不讓任何人獲得利益的要求。那麼,如何判斷一項「平等政策」是否真正符合平等的核心價值?這需要在個人獲得的利益與其他競爭利益之間取得平衡。例如,基礎設施的建設如橋樑和道路並不具有競爭性,政府不會因為在A地建橋而忽略在B地鋪路;但在教育資源分配上,對特定族群加分意味著其他人可能因此被排擠,前提是錄取名額不變。
香港大學教授慈繼偉提出,窮人面臨三大匱乏:生計匱乏(Subsistence Poverty)、地位匱乏(Status Poverty)以及能動性匱乏(Agency Poverty),即貧窮對個人造成的三種主要困境。從事一份工作,應獲得何種程度的經濟報酬,多半取決於社會慣例,而非道德基礎。窮人的生計匱乏,並不足以在價值平等的基礎上,成為打擊富人的理由。此外,只有當特定的價值不平等(如種姓制度)成為主流時,經濟不平等所帶來的地位匱乏才會造成真正的傷害。因此,即便經濟分配的優勢未改變,優越感仍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人們追求財富的動力之一。然而,針對「不平等結果」的指控,並不會因此而消失,這正是所謂的「嫉妒指控」,而非真正的生計或地位匱乏。
面對這個世界的種種不平等,我們其實只有三種選擇:逃避、對抗、接受。然而,現實中大多數人選擇了逃避與對抗,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選擇接受不平等的現實,並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逃避的本質,是假裝看不到不平等的存在。這些人努力說服自己,當前的一切都是公平的,錯的只是自己還不夠努力、不夠聰明、不夠幸運。然而,當現實的巨浪一次次拍打他們時,才會發現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只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
• 幻想中的公平
那些期待「公平社會」到來的人,常常忽略了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也不會有真正的公平。無論是資源分配、機會獲得,還是成長環境,公平都只是幻影。當他們終於意識到這一點時,失望的情緒會將他們推向更深的泥沼。
另一部分人選擇了對抗。他們試圖打破不平等,讓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這些人投身於各種運動、遊行、抗爭,甚至不惜推翻整個制度。然而,現實卻一次次告訴他們,對抗不平等的成本遠超乎想像,甚至可能是徒勞無功。
• 對抗的代價
對抗不平等的人,常常面臨兩種結局:要麼被現實壓垮,要麼成為自己討厭的樣子。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成功打破一部分不平等後,卻無法抗拒將新的不平等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這種對抗,最終只會演變成更大的矛盾,形成惡性循環。
只有極少數人,選擇了第三條路:接受不平等。他們並不是認同不平等,而是明白,不平等是這個世界的常態,是我們無法改變的自然法則。他們的智慧在於,不浪費時間與精力試圖改變世界,而是改變自己。
• 接受不是妥協,而是智慧
接受不平等的人,並不是放棄,而是選擇用更有效的方式與這個世界共處。他們不埋怨出身不好、資源不足,而是專注於如何在自己的條件下,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他們的生活哲學是:「與其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不平等中前行
• 不平等的縫隙,就是機會
不平等的世界,總會留下機會的縫隙。那些能看到縫隙,並懂得利用它的人,才是這個世界的贏家。他們不埋怨、不焦慮,而是靜下心來,冷静地分析形勢,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 自己的位置,就是最大的公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這個位置,不需要與他人比較。只要你能在自己的位置上,過上穩定且有意義的生活,這就是屬於你的公平。正如一句古話所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安。」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內心的安寧。
世界的不平等,從來都不是壞事,而是一種挑戰與契機。那些能接受不平等,並在其中找到自己道路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他們不再浪費時間去追求虛幻的公平,而是用智慧與努力,在不平等中釋放自己的力量。
與你共勉一句話:「與其焦慮於不平等,不如努力讓自己的位置變得不可或缺。」希望你也能在不平等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與平靜。
在理解並接受不平等作為現實後,關鍵在於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最大化個人的潛力。以下是幾個實踐接受不平等的策略,幫助個人在人生旅途中更好地應對和利用現有的機會。
要在不平等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首先需要對自我有深刻的認識。這包括了解自己的優勢、弱點、興趣和價值觀。通過自我反思和評估,個人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環境和職業,從而選擇最能發揮自身潛力的道路。
• 優勢發掘
認識並發揮自己的長處,可以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這需要持續的學習和實踐,讓自己的技能和知識不斷提升,增強在職場和社會中的競爭力。
• 價值觀堅持
明確自己的價值觀,能夠在面對道德抉擇時做出符合內心信念的決定。這不僅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還能在社會互動中建立真誠的人際關係。
在不平等的社會中,擁有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至關重要。這包括家人、朋友、導師以及專業的支持網絡。這些支持系統能夠在困難時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實際的幫助,幫助個人渡過難關。
• 尋求指導
尋找有經驗的導師或榜樣,可以從他們的經歷中學習,獲取寶貴的建議和指導,避免重複他們曾經犯過的錯誤。
• 參與社群
加入志同道合的社群或團體,能夠分享資源和資訊,互相鼓勵,增強自我效能感,提升面對挑戰的信心。
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持續學習和適應能力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這不僅包括專業技能的提升,還包括對新技術、新觀念的接受和應用。
• 終身學習
投資於自己的教育和培訓,參加課程、工作坊和研討會,保持知識的更新和技能的多樣化,能夠在職場上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
• 靈活應變
面對不可預見的變化,保持開放心態,積極尋找解決方案,能夠快速調整自己的計劃和策略,以應對新的挑戰。
在面對不平等帶來的壓力和挫折時,心理韌性和正向思維能夠幫助個人保持積極的心態,從困境中恢復並找到前進的動力。
• 情緒管理
學習有效的情緒管理技巧,如冥想、運動和心理諮詢,能夠幫助減輕壓力,增強心理健康,提升應對困難的能力。
• 目標設定
設定具體且可達成的目標,並逐步實現,能夠增強自我效能感,提供持續的動力和方向,讓個人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在不平等的環境中,通過創新和創造價值,個人可以找到獨特的立足點,並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 創意思維
培養創意思維,勇於嘗試新方法和新理念,能夠在競爭中找到新的機會,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價值創造
專注於創造對他人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不僅能夠滿足市場需求,還能夠提升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經濟收益。
接受不平等並不意味著被動地接受現狀,而是積極地在現有條件下尋找和創造機會。這需要持續的自我提升、靈活的適應能力以及強大的內心力量。通過這些策略,個人不僅能夠在不平等的世界中生存下來,還能夠實現自我價值,達到內心的滿足與平靜。
最終,面對不平等,我們不應該只是被動地接受,而是要主動地掌握自己的命運。 透過自我認識、建立支持系統、持續學習、增強心理韌性以及創新創造價值,我們能夠在這個不平等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並活出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