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輔助輪到槓鈴:練習、停滯與穩定成長的「精進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收到《精進之道》這本書時,我原本以為它是一本關於「一萬小時法則」或「刻意練習」的書。實際上,內容主要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的心態,強調要懂得享受練習和停滯期。而這本書的魔力在於

它會不經意的撥動過往我在學習事物的這些記憶之弦。

像是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學騎腳踏車的經驗。那時候因為怕跌倒,一直不敢嘗試,甚至跟鄰居朋友說「你們騎,我用跑的跟在後面就好」(似乎也促成了我有一雙飛毛腿?)。後來在爸媽的鼓勵下,我先裝了輔助輪,漸漸有了自信,再慢慢拆除輔助輪,最後終於學會騎車。我覺得最值得紀念的時刻,是有一次趁家人睡午覺時,我在鄰居家後院頂著大太陽繞了三十多圈,直到突然有隻小狗跳出來才停下。那一刻,我確信自己已經掌握騎腳踏車的技巧,回家迫不及待地向爸媽分享我的成就。

raw-image

讀《精進之道》的過程中,類似的學習回憶不斷浮現,包括我在大學裡跟系上桌球隊練球的時光。而在上班時期,曾有好幾位同事問我為什麼能維持這麼長久的健身習慣,其實我也說不出確切的原因,只是發現自己下班後不會去想「要不要去運動」,而是考慮「如何避免影響今天的訓練課表」,然後就出現在健身房裡了。即使如此,我還是常常遇到重量上不去,次數跟前幾個禮拜前一樣,停留在沒有明顯進展的階段,不過就如同書中所提的概念:

享受停滯期,享受單純的練習

我樂於投入練習的過程。特別是當我把身體擠進槓鈴底下,舉起整組槓鈴和槓片重量的當下,能夠感受到所有細胞都專注在眼前的動作和呼吸上。接下來的那一分鐘裡,腦海變得非常清晰,彷彿只有呼吸聲和心中的計數。

我想我是為了再次享受這種感覺才願意一直持續下去吧。

讀完之後的反思

隨著現今社會非常強調「短期見效」和「立即成果」,無論是速成課程、投資標的還是減肥秘訣,都以快速達到目的為賣點。所幸我一直堅持把健身當作長期習慣,也逐漸體會到了「慢慢來、享受過程」的重要。這本書進一步印證了我的經驗:多數真正的進步不會一蹴而就,而是潛藏在看似平凡的練習、甚至停滯期裡面。或許對有些人而言,還是更容易被「立竿見影」的結果吸引,但我相信持續的、踏實的投入,也能讓人慢慢累積出更紮實、更長久的成長。

raw-image

將來我還會進一步把「先接受停滯、再追求突破」的心態,帶入未來想學的技能或興趣,並享受每一次嘗試與失敗的過程,以最踏實的步伐一路前行,也能真正體悟到,穩健的成長遠比一時的速成更珍貴。

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學習之道」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如果你也想在繁忙的日常裡喚醒自己對學習的熱忱,何不翻開這本《精進之道》?

或許在它平實的字裡行間,你會找回那個曾一心想學會騎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來的自己;或許也會想起那些埋藏在記憶深處、曾經熱烈投入卻慢慢淡忘的技藝或夢想。在我們這個強調「瞬間成功」的時代裡,這本書顯得格外珍貴。它不只教我們如何進步,更提醒我們應該珍惜那看似無波無瀾的停滯期,因為真正的蛻變,往往就隱藏在那最平凡的累積之中。讓我們一起回到起點,重新感受學習的溫度,一步步找回那條屬於自己的精進之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祥的誰來晚餐
75會員
62內容數
歡迎來到「阿祥的誰來晚餐」,這裡可以閱讀到我對世界的觀察和體驗,無論是從書籍中獲得的讀書心得、旅途中遇到的小店、最近看過的影片,還是社會時事等。每一個觀察與體驗,都是我對世界的反思,也希望能引發你的共鳴或討論,彼此激發更多的靈感與智慧。
阿祥的誰來晚餐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在職場中,光靠動機無法支撐穩定表現。這篇文章結合《一分鐘經理》的管理技巧與行為設計模型 B=MAP,介紹如何透過「一分鐘目標」與「即時回饋」,讓工作執行更聚焦、團隊習慣更穩定。透過簡單可持續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在低動機時也持續前進,建立高效又有溫度的工作文化。
Thumbnail
2025/04/20
在職場中,光靠動機無法支撐穩定表現。這篇文章結合《一分鐘經理》的管理技巧與行為設計模型 B=MAP,介紹如何透過「一分鐘目標」與「即時回饋」,讓工作執行更聚焦、團隊習慣更穩定。透過簡單可持續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在低動機時也持續前進,建立高效又有溫度的工作文化。
Thumbnail
2025/04/13
動機常被視為改變的起點,但它其實波動劇烈,容易受情緒與情境影響,並不足以支撐長期行動。本文以《設計你的小習慣》與 Fogg 博士的行為模型為基礎,探討動機的來源、特性及不可靠性,並提出以「簡化行為、善用提示、降低依賴動機」的方式來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與其等動機來,不如設計一個沒有動機也能持續前進的環境
Thumbnail
2025/04/13
動機常被視為改變的起點,但它其實波動劇烈,容易受情緒與情境影響,並不足以支撐長期行動。本文以《設計你的小習慣》與 Fogg 博士的行為模型為基礎,探討動機的來源、特性及不可靠性,並提出以「簡化行為、善用提示、降低依賴動機」的方式來建立可持續的習慣。與其等動機來,不如設計一個沒有動機也能持續前進的環境
Thumbnail
2025/03/30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Thumbnail
2025/03/30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精進之道》讀後感:本書不僅探討學習方法,更強調享受練習和停滯期的心態。作者分享自身學騎腳踏車、練桌球、健身的經驗,說明持續投入、踏實練習的重要性,並呼籲在追求速成的時代,重視穩健成長的價值。
Thumbnail
《精進之道》讀後感:本書不僅探討學習方法,更強調享受練習和停滯期的心態。作者分享自身學騎腳踏車、練桌球、健身的經驗,說明持續投入、踏實練習的重要性,並呼籲在追求速成的時代,重視穩健成長的價值。
Thumbnail
從追求目標到享受過程:運動練習的心態轉變。文章以三個故事闡述運動練習的心態轉變,從一開始的目標導向,到後期無欲無求的享受過程。強調練習後期應放鬆身心,不追求成果,才能與練習合而為一,達到身心和諧。
Thumbnail
從追求目標到享受過程:運動練習的心態轉變。文章以三個故事闡述運動練習的心態轉變,從一開始的目標導向,到後期無欲無求的享受過程。強調練習後期應放鬆身心,不追求成果,才能與練習合而為一,達到身心和諧。
Thumbnail
第一章 學會就好:把動作內化了,即使重複動作也不再進步。ex.騎腳踏車 有目標的練習:定義明確目標,把目標拆解成實際可執行的點。講求專注,並且注重意見回饋來找出弱點,知道努力在正確的道路上。還要找出維持動機的方法(正回饋)。 目標練習法強調踏出舒適圈,一直用同一招要怎麼進步?要有勇氣放棄之前累
Thumbnail
第一章 學會就好:把動作內化了,即使重複動作也不再進步。ex.騎腳踏車 有目標的練習:定義明確目標,把目標拆解成實際可執行的點。講求專注,並且注重意見回饋來找出弱點,知道努力在正確的道路上。還要找出維持動機的方法(正回饋)。 目標練習法強調踏出舒適圈,一直用同一招要怎麼進步?要有勇氣放棄之前累
Thumbnail
又過了一個月,持續運動60天了,這段期間不論是運動時間還是強度,都有逐漸增加。
Thumbnail
又過了一個月,持續運動60天了,這段期間不論是運動時間還是強度,都有逐漸增加。
Thumbnail
最近重新恢復瑜珈團練,在老師努力放水她個人的要求標準下,我覺得自己身體的協調度與肌肉的緊繃程度確實都變差,果然沒練就是沒練,跟數學一樣不會騙
Thumbnail
最近重新恢復瑜珈團練,在老師努力放水她個人的要求標準下,我覺得自己身體的協調度與肌肉的緊繃程度確實都變差,果然沒練就是沒練,跟數學一樣不會騙
Thumbnail
開始將近三個月幾乎天天進健身房的追求健康生活,很明顯的感覺到體態、體能和姿勢的改善。當然除了教練很認真開菜單之外,倒也是90%的執行。剛好看到圖書館有這本電子書,於是順手借來翻先。
Thumbnail
開始將近三個月幾乎天天進健身房的追求健康生活,很明顯的感覺到體態、體能和姿勢的改善。當然除了教練很認真開菜單之外,倒也是90%的執行。剛好看到圖書館有這本電子書,於是順手借來翻先。
Thumbnail
《2021.10.01-健身日誌1》「健身猶如澆灌樹一般,必需日積月累終成大樹」
Thumbnail
《2021.10.01-健身日誌1》「健身猶如澆灌樹一般,必需日積月累終成大樹」
Thumbnail
不是死命地用力才是訓練,而是在對的方式下使力,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訓練。 這也讓我當下有個很重要的啟發:穩定健康的努力才是正確的,逞強、過度用力和自以為厲害的亂拉都是容易受傷的。 不論是任何學習都應該全力以赴,應該用力沒錯,但不是亂用力,而是用力在理解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不是死命地用力才是訓練,而是在對的方式下使力,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訓練。 這也讓我當下有個很重要的啟發:穩定健康的努力才是正確的,逞強、過度用力和自以為厲害的亂拉都是容易受傷的。 不論是任何學習都應該全力以赴,應該用力沒錯,但不是亂用力,而是用力在理解自己的身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